孙坚带着凌操、陈武二将以及三千精锐的策瑜军士兵快的行走在这片树林里,环抱着他们的是大别山区的原始森林,山路崎岖,极难通行,但是在这些策瑜军的将士面前,却显得不足为虑,他们各个健步如飞,如履平地。
“离西陵城还有多远?”孙坚喘着粗气,一边走着,一边问道。
“启禀大王,翻越过前面那座山,再走上五十里便可抵达西陵城。”年仅十四岁的策瑜军小将陈武对这一带非常的熟悉,当即回答道。
孙坚点了点头。说道:“很好,大家再加把劲,翻越过前面那座山,咱们就休息休息,然后一鼓作气,直抵西陵城下。楚军做梦都不会想到,本王会舍弃水路而采用陆路迂回,等我军抵达西陵城下之时,楚军必定尽皆丧胆,只要拿下了江夏的郡城西陵,就能让楚军布置在长江沿岸的防线不攻自破。”
由于孙坚为孙策报仇心切,所以一抵达柴桑,便立刻挑选出来了三千精锐的策瑜军,轻军远行至大别山。翻越崇山峻岭,想从背后直刺江夏腹地,杀楚军一个措手不及。
为了迷惑敌人,孙坚让策瑜军的蒋钦、董袭、潘璋、宋谦、贺齐等人大造声势,将刚刚训练不久的水军朔江而上。除此之外,还让黄盖带领马步军入驻寻阳城,与策瑜军遥相呼应,并且派出一支疑兵。扬言挺进大别山,以吸引楚军的目光。
其实。孙坚深知荆州水军的厉害,而且自己的水军还未真正练成,加上自己进攻楚军又是逆流而上,困难重重不说,还有可能致使水军全军覆没。就算再愤怒,也不能蒙蔽了双眼。当听到孙策的死讯时,他不是没有质疑过,后来静下心来仔细一想,也觉得孙策的死疑点重重。
但是他瞄准了当时的形势,楚军的主力在原。他这个时候攻击楚国,正好用孙策的死来当借口,出兵占领江夏,拔除这个眼钉,为以后吞并荆州打下基础。所以,他不再去详查孙策的死是否是真还是假,如果是真的,他攻下江夏就是为孙策报仇了,如果是假的,就一定是林南在搞鬼……
这两天在大别山里,孙坚清醒了许多,也想了许多事情,他始终不认为自己的儿子孙策死了,如果真的死了,为何鲁肃、周泰连一点消息都没有?
所以,唯一的可能就是林南的计策,借助孙策的死,来激怒自己,让自己兵攻打楚国。
他也想过林南为什么会这样做,以他和林南的兄弟情谊,这样做无疑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一旦他知道孙策之死并不真实存在,他必然会怨恨林南。
经过这两天反复的思考,孙坚终于得到了一个答案,那就是林南在原独立难支,祈求他的帮助,但是又担心吴国群臣习惯了平静的生活,而他抵挡不住群臣的劝谏,不愿意出兵,所以才出此下策。
更何况,此时攻打楚国,百利而无一害,对于他而言,确实有莫大的好处,不然的话,那日在吴王宫殿之上,一向具有大局观,而又很会审时度势的军师张纮为什么一言不。
“一定是这样的……看来子南深知吴国群臣之诟病,所以才想出这个用心良苦的法子来激怒我,让我好兵攻打楚国。那么,伯符他们应该还安然无恙的活着,应该在回吴国的路上,或者仍然在燕军的大营里……”
轻军远行,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偷袭江夏郡城的计策是张纮秘密提出来的,孙坚听后,顿时便同意了,并且决定亲自率领精锐之兵攻打江夏郡城。
子时,孙坚等人好不容易才翻越过了这座大山,展现在他们眼前的是一马平川的原野,而此时急行军已经累的够呛了,孙坚让大家都停下来休息休息。
原野上吹来一阵冷风,树林里一片漆黑,绝无树叶触擦的声音,也绝无夏夜的那种半明半昧的清光。高大的杈丫狰狞张舞,枯萎丛杂的矮树在林边隙地上瑟瑟作声,长大的野草在寒风鳗鲡似地蠕蠕游动。蓁莽屈曲招展,有如伸出了长臂,张爪攫人。一团团的干草在风急走,如象有大祸将至,仓皇逸窜,四面八方全是凄凉寥廓的旷地。
看到这样的一番景象,孙坚不知为何心涌上了一丝悲凉。他坐在一棵大树的下面,十分爱惜地擦拭着那把古锭刀,自从他听从林南的意见,占领江东之后,几年下来,他再也没有用过这把刀。
古锭刀寒光闪闪,也这样的黑夜,刀身显得格外耀眼。
大别山位于国东部地区,地处鄂豫皖三省交界处,东西绵延约80公里,南北宽约75公里。是长江和淮河两大水系的分水岭。这一带在这个年代,还是一片原始森林,山脉周围没有多少人居住,所以孙坚等人的到来,也无人得知。
据说在洪荒之世,天地浑然一体。亿万生灵被挤压在昏暗的天地之间,后来有一座山訇然升起,用它的脊梁把苍天高高撑起,从此有了天地之分,万物生灵也得以获得光明。由于这座山分出了天和地,分出了白天和黑夜,使天地有别,便取名为大别山。
孙坚自寻阳向北挺进大别山以来,已经渡过了三日。三日来,他带领的士兵每日都在急行走,策瑜军的少年儿郎们也都个个身强体壮,耐力也非常的好,一路跟着孙坚走下来,路上没有一个人喊过累,也没有一个人掉队。
他将古锭刀收回了刀鞘,环视了一眼这三千名少年儿郎们。觉得孙策亲自挑选的人确实根基很好,而这帮子少年儿郎。以后定然会成为吴军的基石。
休息了差不多大半个时辰,孙坚便站了起来,朗声叫道:“江东的儿郎们,再走五十里,我们的目的地就要到了,你们再委屈一下。大家加把劲,必须在天亮的时候赶到西陵城下,要给楚军一个措手不及,替你们的将军报仇雪恨。”
“报仇雪恨!报仇雪恨!”凌操、陈武等人都纷纷站了起来,振臂高呼。群情激奋。
正因为有着这股子怨气,以及心怀揣着极为强烈的恨意,所以策瑜军的将士们才会如此迅的抵达此地,在他们心里,孙策的地位不可替代,已经成为了他们的兄弟,甚至比亲兄弟还亲。替孙策报仇,就成了他们心唯一的目标。
孙坚看到这种情况,内心极为的欣慰,他感觉到了孙策在他们心的地位。以前他老是认为自己的儿子不足以肩负起吴军的重任,如今他从这三千少年儿郎的身上看到了孙策的影子,他在想,一旦攻克了江夏,而孙策又回国的话,他便立刻任命孙策为王世子,并且正式册封孙策为大都督,总督吴军军事,参赞一切政务。
“出!”孙坚转过身子,眼神射出了两道精光,看着前方楚国的国土,他便大声喊了一声。
……
荆州,江夏郡,西陵城。
城墙上站了一夜的士兵伸了一个懒腰,用朦胧的双眼看到东方露出了鱼肚白,便打了一个哈欠,转身下了城楼,准备进行交接。
不一会儿,城墙上的楚军士兵都下了城楼,而交接班次的巡逻士兵还没有来得及上来,便见从城外的树林跑出来了许多吴军的士兵,他们个个风尘仆仆的,一手握着皮盾,一手握着腰刀,尚有几百人背负着弓箭,迅地向着城墙扑了过去。
这时,一个楚军士兵从城墙上露出了头,刚登上城墙,便赫然地看到城下大批的吴军士兵涌了过来,他刚张开嘴准备大声喊叫,一支凌厉的箭矢便直接射了他的口,一箭将他射翻在地,向后倒了。
其他的楚军士兵见状,急忙前来一探究竟,看见从天而降的吴军时,顿时惊慌失措,急忙敲响了悬挂在城楼上的警钟。
“咣……咣……咣……”
警钟一经敲响,顿时惊醒了在西陵城里熟睡的所有人,突如其来的警钟让人感到很意外。
田豫从床上跳了下来,来不及披甲,提着一口长剑便走了出去,大声地喝问道:“生了什么事情?”
一个守门的士兵慌里慌张的跑到了田豫的身边,急忙大叫道:“启禀太守大人,吴军攻来了……”
“吴军?怎么可能?吴军不应该在几百里之外的寻阳吗?”田豫做梦都想不到,他昨夜才和胡熙制定下了在邾县、鄂县狙敌计划,还没有来得及实施,吴军就已经杀到了西陵城。
“千真万确!陈校尉已经去城门了,请大人到城门督战。”
田豫二话不说,拔腿便走,一边走,一边对士兵叫道:“去传令城各处兵马,严加防守,不得有误,西陵城绝对不能丢!”
田豫快步赶到了遭受吴军突然袭击的东城门,身后带着五十轻骑,还没有奔驰到东城门,便赫然看见城墙上一员大将将陈生给斩杀了,提着鲜血淋淋的刀正在奋力拼杀,不由得怔了一下。再仔细看看。他发现他认得那个人,正是吴王孙坚。
此时朝阳初升,孙坚提着古锭刀站在城墙上,愣是凭借着一己之力杀出了一片天地,身上更是被鲜血染透,整个人成了一个血人。金色的阳光从他身后道道射来,将他衬托的如同天神一般。
城墙底下,吴军的士兵向城墙上扔出了飞钩,飞钩钩住了城墙的棱角,一条长长的绳索垂直到地上,吴军的士兵开始拽着绳索向上攀爬城墙,不一会儿,西陵城的东城门的城墙上就挤满了吴军的士兵。
陈武在左,凌操在右。孙坚在间,吴军士兵不断的涌上来,他们每一个都是痛心疾首的哀兵,在这一刻,他们将自己心的仇恨全部发泄到了楚军士兵的身上,城墙上血肉横飞,鲜血染红了城墙,果真是哀兵必败。
田豫止住了马匹。看到孙坚带着吴军的士兵率先冲下了城墙,朝城内杀来。他意识到了孙坚的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