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之俯仰一世》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兰亭之俯仰一世- 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仿佛把金山都拔高了。

    慈寿塔外的花墙上,刻有“天地同庚”四个大字。这四个大字写于清代光绪年间,是湖南一位八岁儿童李远安所书。相传,当年塔建成之时,正逢慈禧太后六十岁寿辰。为了贺寿,两江总督刘坤一特地进京朝见慈禧,献媚道:“老佛爷六十大寿,臣没有什么厚礼。只是在江南镇江金山上造了一座宝塔,取名慈寿塔,祝您长寿万岁。”

    慈禧心想,这宝塔标上她的名字,兀立在江南名山之巅,实在是非同一般寿礼,不由渐露喜色。便问刘坤一:“你祝我长寿,我很高兴啊!万岁是不可能了,那你来说说,我能活到多少岁啊?”

    刘坤一听了慈禧太后的话,立时张口结舌,无言以对。他心想,无论说多说少,都不合适。说多了是欺君之罪,说少了是咒慈禧短命,都会招来杀头之罪。正在他左右为难的时候,有一小孩从身后很敏捷地递给他一张纸条,他一看如获至宝,迅速呈上。

    慈禧接过纸条一看,原来是“天地同庚”四个大字,便喜笑颜开,大大奖赏了刘坤一。这个小孩正是李远安,是刘坤一的侍童,小小年纪就写的一手好字。后来刘坤一回到江南,既是感念李远安的机灵,也是为了恭维慈禧太后,便命人将这四字刻于慈寿塔下。

    日军小队长望着巍峨的高塔,心中一阵慨叹。日本虽然近年来国力突飞猛进,但钱都花在了军队和工业上,文化和底蕴与中国相比还是相差太远。感慨了一会儿,小队长刚要带人进去搜查,住持匆匆赶来了。

    住持气喘吁吁的说:“施主,这塔搜不得啊!塔中供着两颗千年舍利子,乃是佛家重宝,施主万万不可冒犯啊!再说这座塔只有一个门,藏身其中如同瓮中之鳖,就算你们要搜的人真在寺中,也不可能蠢笨到如此地步吧。”

    小队长摇了摇头说:“大师,这塔我们是一定要搜的!不过,你滴放心,我们是不会冒犯舍利子的。”说完,他命令两名士兵守住门口,亲自带人入塔搜查。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住持也无可奈何,只好回大雄宝殿继续念经去了。

    慈寿塔共有七级,日军从最下层仔细搜到最上层,还是一无所获。小队长站在塔顶向寺中望去,此时大雨已停,寺中一片漆黑,真不知该如何继续搜捕,心中不免有些丧气。正在这时,守在楼下的一名士兵跑了上来,他忙问:“下面怎么了?你为什么不好好守住门口?”

    这士兵说:“报告队长!我在塔西侧小解时,发现那里有一个山洞!要不要进去搜查一下?”小队长一听,寺中已经搜遍,只剩这个山洞了,忙说:“你前面带路,我们去搜一搜!”日军来到山洞旁,看里面黑幽幽很深的样子,便点燃了几个火把,一起进洞去搜查。

    杨志武番强进入金山寺中,本来以为日本人不会入寺搜查,就随便找了间僧房藏了起来。后来听到日本人进入寺中,他只好随着日本人的搜索一点点转移,最后被逼到了慈寿塔中。住持来阻止日本人时所说的话,让他哭笑不得,想想自己此刻还真如瓮中之鳖,无处躲藏了。

    杨志武趁着日本人还没进来,走到窗边探身出去左查右看。终于他发现塔西侧有个悬崖,崖上长着几棵树。跳下去他还有机会保住性命,躲在塔上则肯定会被日本人抓住。

    这时门外传来了日军小队长的声音,杨志武不再犹豫,他咬了咬牙,一狠心从窗户跳了出去。很幸运,杨志武是在慈寿塔的第一层,跳出去之后,面前就是不远处就是一棵大树,他连忙一把抱住。顺着大树爬到悬崖之上,杨志武发现了一个山洞,洞内一片漆黑。正在他犹豫要不要躲进洞内的时候,一个日军士兵走过来撒尿。不容多想,他只好躲进了洞中。

 ;。。。 ; ;
第14章 宝图现世(中)
    这个洞叫做法海洞。当年法海禅师在江西庐山学道修禅有成,从庐山顺江东下,来到镇江金山。那时山上寺宇荒废,荆棘丛生,还有蟒蛇为害。后来,法海禅师把原来盘踞岩洞中的一条白蟒斗败,驱蟒入海后便住在洞中。法海在此苦修,并开山种田、艰苦振寺,为创建金山寺历经了千辛万苦。

    法海是开山祖师,为了创建金山寺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然而在《白蛇传》中,却把法海丑化,说成是阻碍破坏爱情的罪魁祸首,深遭世人谴责。当然,千秋功罪,历史自有评论。正如宋朝张商英诗云:“半间石室安禅地,盖代功名不易磨。白蟒化龙归海去,岩中留下老头陀。”寺僧将这首诗做成楹联,悬挂在洞门两边,以表寸心。同时在洞中塑有法海像一尊,以示纪念。

    杨志武哪知道这些故事,在漆黑的夜里,他连洞口的字都看不到。进入洞中之后,没有一点光亮,杨志武只好摸着石壁,一点点往前挪。忽然,杨志武摔了一跤,当他扶着地面起身的时候,在墙脚摸到一个微微凸起的石块。那石块是能动的,但却又固定在墙脚,杨志武有些好奇,于是用力一按。

    墙上传来一阵格楞楞的轻响,出现了一道石门,石门绕着中轴转了个圈,把贴着墙壁的杨志武推进了一个密室。杨志武进入密室之后有些吃惊,仔细摸索探查之后,他发现这间密室很小,仅能容下几个人藏身。密室中满是灰尘,像是很多年没有人进来过,墙壁上有通风孔,所以室内并不闷。

    这个密室建于南宋初年,是当时金山寺的一位主持秘密修建的。随着时光的流转,早已被人们遗忘,如今寺中更无一人知晓。

    当年岳飞正在朱仙阵与金兵作战,局面很不错,眼看可以直捣黄龙府,迎回徽钦二宗了。但在最关键的时刻,奸臣秦桧向宋高宗赵构进谗言。秦桧问赵构,如果迎回二帝,那皇位该归谁?为了保住皇位,赵构决定放弃半壁江山,放弃了正在受苦的父兄。他硬是接连发出十二道金牌,要将岳飞召回临安府,也就是现在的杭州。

    岳飞与大儿子岳云和女婿张宪在返回途中,夜宿于镇江金山寺,赵构派来监督岳飞回程的太监也到了金山寺。第二天岳飞向主持告别的时候,对主持说他昨晚梦到两只狗在说话,主持一听大惊失色,忙劝岳飞:“将军!你不能回临安府啊,否则必有牢狱之灾!”岳飞忙问原因,金山寺主持就给他解了这个梦:“两只狗在说话,这就是‘狱’字啊!”

    岳飞将信将疑,但他还是决定回临安府,理由有三:第一,为了他“精忠报国”的信仰;第二,如果不回去,那就是违抗圣命,而且皇帝派来的太监就在寺中监督,他此刻再走如同反叛;第三,即便皇帝要自己死,那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自己也是很好地贯彻了第一条。

    就这样,便有了后来的风波亭事件——岳飞被奸臣秦桧陷害致死。南宋从此只能偏安一隅,最终难逃亡国的命运。那位主持感念岳飞之死,后来便在法海洞中修建了这个密室。想着再有忠臣良将落难来到寺中,可以凭此保住他们一条性命。

    杨志武在密室中摸索了一阵,又在石门下方找到了那个凸起的石块。原来石门反转后,这个开关也转到了密室里。他刚要扳动石块,就听见日本人进洞的声音,赶紧停止了动作,把耳朵贴在石门上去听。

    日军拿着火把进入洞中,发现里面供着一尊石像,正是法海禅师。日军小队长并不认得这佛像,只是觉得能供在此处,必然是得道之人。他对着石像行了一礼,说:“高僧!我们并无冒犯之意,搜查一下犯人就走,请不要责怪!”然后对宪兵们说:“大家仔细搜查,但不要破坏物品,要小心一些!”

    宪兵们应了一声,分头去搜查了。山洞并不算大,不一会宪兵们陆续回来,都没有任何发现。这时,副队长在洞的最深处叫了一声:“大家都过来,这里有些奇怪!”小队长一听,连忙带人走了过去。副队长举着火把,指着一张石床说:“我搜了一下床下,虽然没有人,但是却发现了一个问题,这里有些不对劲!”

    宪兵们顺着他的手指向床下看去,床下有一滩水迹。士兵们都不明所以,好奇的望向副队长。副队长脸色赫然,不好意思的说:“刚才我搜到这里时,有些尿急,就在这里方便了一下,却发现尿很快就渗下去了。这里可是山洞,地上都是岩石,所以下面一定有古怪!”

    宪兵队长听了他的话,再看看地上所剩无几的尿迹,也觉得不对劲儿。他想到寺中所有地方已经全部搜遍,那个黑衣人要逃也早就逃走,现在也不着急了,索性就想探查一下床下的秘密。在小队长的指挥下,宪兵们费劲九牛二虎之力,终于合力把石床搬开。

    石床移开之后,露出了床下压着的一个铁拉环。一个士兵伸手去拉铁环,拉环连着一块一尺见方的石板。石板拉开之后,下面是一个石龛,石龛里面有一个古旧的木匣子。这士兵说:“队长,里面有个木匣子!”说完将匣子取出来放到了地上。

    这匣子是桃木制成,匣子上满是古朴的花纹,一看就知道这是很古老之物。匣子外面还有一些尿迹,小队长跟身边的士兵要过一个毛巾,扔给副队长,瞪了他一眼说:“你滴,赶紧把尿擦干净,打开看看里面装的是什么!”

    桃木匣子并没有上锁,副队长擦掉尿迹之后,直接打开了匣子,里面装着一个厚厚油纸卷。他拿出油纸卷,小心翼翼的打开,发现里面是一个卷轴和一本书。

    小队长接过这两样物品,心里有些奇怪。能藏在如此隐秘之处,他觉得一定是很有价值的东西。那本书的书名是用小篆写的,小队长不认得,就问其他人:“这本书上的字你们谁认得?”这些日本兵都只认得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