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正阳脸上的笑容巍巍一颤,然后又笑的更加灿烂了。
“我是孤儿,还是婴儿的时候就被抛弃了,是师傅捡到我,然后让我在这里生活成长,学习。”
玉安姐弟两人眼神一对,玉树就知道自己触及到温师兄的伤心事了。
玉安连忙安慰到:“温师兄,实在是对不起,我们不知道这件事,让你伤心了。”
温正阳呵呵一下,但是玉安听得出其中的苦涩。
“没关系,你们毕竟不知道。我在这里生活得很好,有爱我的师傅,还有一群关心我的师伯们,还有很多的师兄弟可以一起玩,我没什么遗憾了,父母可能是我这一辈子都遥不可及的东西了吧!”温师兄的话让人一阵感慨!
气氛一下就变得有些沉闷,玉安连忙岔开了话题!
“温师兄,那么三师伯就收了你一个徒弟吗?”
“嗯,我师傅就我一个嫡传弟子。在所有的师伯中,以前是大师伯收的弟子最少,现在大师伯收了你们,师傅就成了收徒最少的人了。”
“那么二师伯收了多少个弟子呢?”玉安追问道。
“二师伯有五个弟子,其中三个是常住弟子,就是和我一样在这里生活。两个是外派弟子,每个月都要过来参加月试,每年寒暑假的时候才会待在族地。”
“他们还在上学吗?”玉安问道、
“不是所有,常住弟子年纪比我们大多了,最大的师兄都四十多岁了,二师兄也有三十多,三师兄二十六岁。两个外派的师弟年纪跟我差不多,他们都在省城上学。”
“哦”玉安点点头,可是心中又有疑问了。
“那,温师兄你呢,也在上学吗?”
“嗯,我今年刚考上高中,以后也要去市里上学了。”
“那你以前在哪里上学呢?”
“以前啊,没有上过学,一直都是族里的老师教我,但是族里的老师只教琴棋书画;师傅也只教我功夫。但是听说外面的学校还要学习其他的,师傅就给我请了外面的老师来上其他的课程。今年刚好学完初中的课程,师傅就安排我去外面上学,说是好增涨我的阅历。”
“哦,师兄你长这么大都没有出去过吗?”
“当然出去过,我经常会去外面找师兄们玩儿!”
“哦”玉安点头。
“时候也不早了,我们回去吧,从这里走到大师伯那里还是要些时候呢。”说完温正阳就起身拍拍衣服。
吃过午饭以后,玉安和玉树就各自回了自己的房间,因为还有那么厚的一本门规要背呢!
午后,阳光正盛,一间古色古香的房间里传出了朗朗的读书声。
“第一条,学好功夫,保家卫国。第二条,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第三条,遵从孝道,尊敬师长,团结师兄弟……”
玉安彻底的无语了,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啊,这么厚的书,怎么可能在三天时间内背完嘛!这都已经是第二天了,玉安也才背了几章。
“哎~~”放下书本,玉安长长的叹了一口气。实在是受不了了。
玉安准备去看看玉树背的怎么样。就在这时,玉树居然进来了。
嘿嘿,不愧为姐弟,这么心有灵犀!
“姐姐,我已经背完了,你怎么样了?”玉树进门就看到了坐在桌前用功的玉安。
“别提了,差的远呢,你真的被完了?”不会吧,玉树你怎么记忆力那么好啊。
“当然了,不信姐姐你抽我好了。”玉树扬着笑脸说。
半响后。
玉安颤抖的放下书,朝玉树挥了挥手。
“你可以出去玩儿了,不要在这里刺激我了。”
玉树走后,玉安狠狠地拿起书啃了起来。
我就不信,连玉树都可以,我不可以。
某人陷入了痴呆状!
第二十二章 辛苦学习中
诺大的杨氏祠堂内,满满的站着许多人,一脸严肃的看着祠堂中央正跪着的两个小人儿。
这两人就是新入内门的玉安和玉树拉,今天就是她们抽背门规的时候拉。
玉安正马着一张脸,有点灰心,玉树刚刚已经做过测试了,完全正确,虽然自己已经很用心的背了,但是效果仍旧不是很好。
玉安本来就记不住,感觉周围那么多人盯着就更加的记不住,环顾四周的人,玉安立马就觉得好紧张。
“玉安,该你了。门规第七条是什么?”
……
经过半个小时的折磨,玉安终于解放了,虽然背的磕磕绊绊的,玉安总算是圆满的完成了。从今天起就真的算是杨氏宗族的嫡系弟子了,玉安高兴的想跳高高!
“姐姐,姐姐,我终于可以成为武功大师了。”一出门,玉树就高兴的在玉安的身边跳来跳去。
午后的阳光肆意的炙烤着大地,树上的知了正不知辛苦的叫着,到处都是辣舞的阳光。树荫下,阳光透过层层叠叠的叶子,流泻下来。
一个清脆的声音,从老树旁边的屋子传出来。郎朗的读书声在这炎热的夏日显得特别的精神。
觉得有些口干舌燥,玉安放下手中的古书,拿起旁边的茶杯,微微的抿了一口。不禁想起了这些天的日子。
自从拜师仪式正式完成以后,玉安和玉树的苦日子就来临了。
每天早上跟着师兄们先十公里徒步长跑。回来以后就开始每日的早操,然后才跟着师傅练习武功。
因为玉安和玉树没有基础,要从最基本的扎马开始。开始的时候玉安十分钟都坚持不了,到现在半个小时已经很轻松。玉树就不说了,进步十分的大,开始的时候,十公里徒步长跑根本就跟不上,但是几个星期过后已经是很厉害了,每次比玉安跑的还快!
每天的文化课是玉安和玉树最轻松的时刻了。因为体力消耗不用那么大,也不用担心会晒黑了。
因为杨家的嫡系弟子都要求琴棋书画要有所涉猎,玉安和玉树都必须从头学起。琴棋书画都是有专门的老师,两人因为年龄的不同跟随不同的老师学习。
经过两个月的学习,玉安和玉树都变化很大,这种变化是自心灵上的,远远的看上去有一种不可言状的气质。
虽然辛苦但是两人都甘之如饴,十分的享受这个成长的过程,特别是玉安,前世的她,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懂得那么多东西,虽然现在还学的不多,但是假以时日,玉安相信自己一定会脱颖而出。
回过神来,玉安继续读着手中的《大学》,玉安本来对这些文言文不怎么感冒,但是随着老师教的越多,玉安越来越觉得古人的东西很有道理,对自己的老师也越来越崇拜。
玉安本来还以为自己的老师会是年纪一大把的老学究,但是这个老师不一般,年纪比玉安大不了几岁。对琴棋书画都有一番非凡的造诣。
这位老师叫钟卿良,很好听的名字。是七师伯的得意弟子,跟随师伯很多年。特别是在古琴的方面已经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
第一次见面的时候,玉安对这位老师就很是喜欢。原因是,他长的实在是太好看了。五官十分的干净,浓眉大眼,但是又十分的舒服。最特别的是身上带有一种特别的气质,温文尔雅,举止优雅得体。看起来特别的有风度。如果穿上古装的话,别人还以为是从图里走出来的偏偏公子!
在教学的过程中,玉安再一次的折服了,这人实在是太有才华了。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而且为人特别的好,特别的有耐心。
刚开始学的时候,玉安老师记不住那些顽固的方块字段,就算是意思讲的很清楚,可玉安还是不记得,毕竟两辈子加起来都还是第一次学这么深奥的古文。
可是钟老师总是那么耐心一次次的给玉安讲解,一点都没有不耐烦的意思。而且从来都不给玉安摆颜色。每天伴着美男学习,玉安觉得自己怎么那么幸运。
再看玉树就没那么幸运了,玉树的老师是位五十多岁的人,长的就不说的,虽然还是很好,但是跟玉安的钟老师相比,那就差的远了去了。
这位老师叫章典辞,是典型的学术派,什么东西都是老古董的样子。虽然曾经在苏联留国学,可是一点都没有外国的开放气息,是族中的长老,也是嫡系弟子的文化考核的总负责人。每年考核都要考八股文,而且很多人都过不了,有的师兄们其他课都过了,就八股文一直都摆在那儿!
八股文早就废除了,根本就用不到,很多师兄都反映过,但是全部被无条件驳回!师兄们都是敢怒不感言啊,谁叫人家的身份,资历摆在那儿!
读完了书,玉安起身去看玉树。
到了一看,发现玉树正在练习毛笔字呢!
玉树,站在书桌前,左手平放,右手执笔,可是怪异的是,玉树的右手上绑着一块砖头。
玉树艰难的写着字,额头上的满满的布满了汗水。
玉安就站在旁边,静静的等着玉树练习完闭!
之所以要绑砖头呢,是因为章老师说写字必须得有腕力,玉树刚开始练习的时候,一直腕力都不好,写出的字都缺乏一种力度,于是章老师就想出了这个办法。
半响,玉树练习完毕。玉安连忙端茶送水,擦汗,把玉树照顾的无微不至!
玉树甜甜的朝玉安一笑:“姐姐,谢谢你。”
“你今天的课业练完了?”玉安吹了吹手中的茶水然后递给了玉树。
“没有呢,还有半个小时的古琴没有练习。”玉树喝了口玉安递过的茶水。
“嗯,那你的围棋下怎么样了?”
“还行吧,反正姐姐你是不在话下的!”玉树说完就开始躲了,姐姐的连环魔掌可不是盖的!
“好啊你,讨打啊,敢笑话你姐姐我。”玉安追着玉树满屋子跑。
两人玩闹了一阵,都有些累了,就躺在树荫下乘凉。
“姐,我们要回家了吗?”
“嗯,已经一个半月了,暑假也快完了,师傅说我们后天就启程回家了。”
“我好想家啊姐姐,虽然在这里也很好,可以学到很多的知识,但是我好想爸爸妈妈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