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时刻》第二季正文
第1部分
=================================
坐在出租车上,街景慢慢的向两旁退去,三元桥,机场路,两边高大的梧桐树。。。这是 2001 年北京一个春天的下午,难得的没有起风,阳光明媚,北方的一个好天气。
师傅开的很野,在机场高速上左穿右穿,方雅在后座上被甩得都有点恶心了。但是她没有开口制止,只是把脑袋转着朝车左边看,任凭师傅一个人在前面大侃。刚上车的时候,师傅几句话问出来她要搭去上海的飞机,于是就开始滔滔不绝“老江如何如何,你们上海人如何如何。。。唉我给你说啊,小宋怎么会把老江给看上了?我操这不靠谱啊!老江那么大年龄了,他还能行吗。。。”
方雅懒得理他,她知道师傅是把她当成上海人了,又是个漂亮女孩子,所以这娃嘴巴上要占点便宜,呵呵。
车到望京,方雅看着左边车窗外,慢慢的呆住了。西门子。。。那个叫 Alex 的男孩子。。。两年前无数次傍晚在西门子土灰色的办公楼外散步,幸福的依偎。。。三年前为了这个发誓要爱她一生一世的男人,自己一个人来到举目无亲的北京。。。现在,也是一个人,离开。。。
98 年毕业的时候,家里已经给她联系好了去上海当时的浦东开发区管委会上班,这是连无数上海本地毕业生都羡慕不已的机会,更何况她这样一个最多只能算返沪子女的“半个上海人”。但是她却放弃了,一个人带了张西安学校里的身份证跑去了北京,还和家里闹得水火不容。
方雅家本来在齐齐哈尔,老爸是哈尔滨知青,老妈是上海知青,后来结婚,安家在齐齐哈尔。结果当年怀揣一颗红心来“建设北大荒”的老妈,没想到“建设”的永远回不去了。方雅上高中的时候,老妈就得病去世。老爸在她上大学后又和一个哈尔滨的“阿姨”结了婚,把家搬回了省城。后来的那个阿姨虽然对她也不错,但毕竟不是自己的亲妈。方雅知道老爸和阿姨的意思,还是希望她大学毕业后去上海,毕竟那边有外公外婆,这对两家人来说,应该也是一个不错的处理。
上海的外公外婆只是普通小市民,根本没有任何关系。幸好她有一个表哥,其实也不是真正的表哥,是老妈当年关系非常好的一起来黑龙江插队的“兄弟伙”的儿子,一家人很早就回了上海,家里面比较有背景,就通过关系给方雅拿到了去浦东管委会的指标。 98 年大学毕业的时候,方雅老爸为这事来来回回的跑了不下 7 、 8 趟上海,瘦了 10 几斤,最后才终于搞定。还是要说一句可怜天下父母心。老爸并不是说后来二婚了就不关心自己的女儿,想把女儿弄走。。。毕竟,就算方雅老妈不是上海知青,对很多父母来说,女儿毕业能进上海都还是很好的一件事情。
结果没想到方雅一毕业,仅仅只到浦东管委会去报了道就跑球了,一天班都没上。户口档案人事关系那一摊子都是上海的表哥后来找关系去给她转出来的,上到了她外公外婆家。老爸在哈尔滨知道这事的时候差点气吐血,在电话里大吼“你也不想想你妈死的时候怎么给你说的!她所有的寄托都在你身上。。。我没你这个女儿!永远都不要回来见我!”
方雅大四实习, PK 掉 N 多人争取到了一个在西门子的西安 office 做实习生的机会。她在这里认识了那个英文名字叫 Alex 的北京男孩子。 Alex 也是和我们一届毕业的实习生,不过是研究生,西门子中国总部短期派过来的。两个人当时就。。。私定终身了,呵呵。于是方雅毕业后到了上海一报道,就直接跑球了,去了北京,层层面试进了三星。应该说还是比较牛叉的哈!
但最后的结果很让人心酸,两个人在一起了一年多,无数的误会、争吵、埋怨、冷战。。。千禧年的那天晚上,两人在招商局大厦楼下相对无言的站了大半夜,吹西北风,吹完分手。
方雅后来又谈过一个男朋友,好像是旁边 HP 的一个 trainer 。仅仅只维持了半年,也分手。
后来 2001 年我在国贸碰到她,两个人处了几个月,关系始终谈谈的。其实也算不上是真正的男女朋友,当然也无所谓分手。
在我们《青春》和《最后》的所有女性角色里面,方雅的感情经历实际上最为不顺。她的性格其实和我们这一拨人都有点不太一样。她的思想很多时候,怎么说呢,在我们看来有点“前卫”,可能有点像是那种都市 YY 情感小说里面描写的“白领丽人”。。。其实真正的外企 office 里面的姐们儿,大多数都和平常人一样,没有什么太大区别。那种瑞丽一类的杂志上写的,估计没有几个是真正的 top500 的 office lady ,说是街头“时尚女”还差球不多。方雅长得很漂亮,在她呆过的很多公司里面都是比较打眼的,但是她性格上就真的有点“白领丽人”。这个可能。。。也许是因为她上的大学是外语学院吧,我只能这样认为了。
可能有很多小朋友又想问“咋个你娃认识的都是美女噢?”我们只能说不是我们描述的问题,而是你娃 YY 的问题。在这里“私下”说两句,满足哈你们的愿望 ^_^ :《青春》和《最后》到现在为止已经出场的所有女性角色,算得上真正“美女”那个级别的,我个人认为,其实只有我少年时的玩伴夏蓉和《羊城岁月》里面的许静算得上。夏蓉是典型成都女娃娃的那种“美女”,个子不是太高,但是长的很水灵,脸盘子极有看像,开玩笑,从上初中开始就随时被人“堵”哈,呵呵。。。许静就是那种传统意义上大家认为的“美女”,个子高,身材很好,五官长得很标致,她后来还给招商银行的某广告当过盘模特,现在好像在一些地方还看得到那个广告。不过具体是哪个,就不说了哈。(摆到这里也随口提一句,小 P 孩也各人自重,不要到处去打听《青春》第一季里面说的照片,那是最初熟人朋友看的,不是给你们看的。你们是不是觉得打听别人的隐私很有趣?)。其它的女性角色,最多只能说是“长的较漂亮”,就和你们的“某某同学同事长的较漂亮”一样,离“美女”还是有一定距离的。
不过要说会打扮,会“白领”,会“有味道”,方雅那就是所有女性角色里面的 NO。1 了。少年时的兄弟伙夏蓉,后来虽然在中信总部,也算是资格白领,但是那种地方实际上和本系统这种国营单位没啥差别,而且她是典型成都女孩子,打扮的“艳丽”很容易,要打扮出“味道”那就比较难了;许静更不用说了,虽然她是真正的美女,但毕竟只是个空姐,就算后来没在南航了,她的生活也都从来没有和“ office ”这种东西放生过任何交集,完全是两个世界。。。
到了机场,过安检后,方雅犹豫了一下,要不要给上海的表哥打个电话?后来想想又算了,表哥一家人还不知道她又要杀回去了。方雅一直觉得有点对不起他,人家当时那么关心你,三年前费那么多心帮你落实工作的事,结果妈的一天班没上就跑球了。。。
飞机有点晚点,到虹桥机场的时候已经晚上 8 点过,赵侠拖着个帅哥来接机。给方雅介绍“这是我男朋友,黄山”(这个名字有点安逸)
方雅这次杀回上海,一直没有告诉表哥和外公外婆。她是找大学同学搞定的欧莱雅的面试机会,住也先暂时在同学那里住。这个同学就是赵侠,当年对门寝室的姐们儿,镇江人,老爸是“乡镇企业家”,为了解决女儿的工作问题,专门在上海开了个分舵,让女儿切当会计。妈的赵侠是学英语的懂个 P 的会计? 8 过那不成问题,再派个会计切“辅导”。。。呵呵,这些当老汉儿的,还是不容易哈! ^_^
赵侠的老爸当年可能是武侠书看多球了(那时候有金庸了吗?),给她取个名字叫赵侠,结果整的她娃一进西外每天都要解释 N 次“侠客的侠!不是彩霞的霞!”最后毛球了,也懒得再解释,随便同学们咋个乱喊,赵红霞,赵彩霞,无所谓,最后被取了外号“红霞姑娘”,哈哈。。。毕业到上海工作后,谈了个朋友,就是这个黄山。都是镇江人,老乡,双方父母都认识的,算是四平八稳。黄山和我是同行,“ IT 人士”哈。他娃当时在联想,那时候联想还有一个系统集成的部门(现在不知道还有没有),黄山就在那里做 programmer ,天天 coding ,老实孩子,呵呵。
黄山静静的开着车,一个白色富康,这车是老爸给他买的。江浙这边和广东不同,这边是小康的多,但是大富的少。很多人的“终极目标”就是自己的子女,所以老爸死活要给他买辆车,“在上海别给我丢面子!” ^_^ 。其实黄山自己也买得起车,他是 90 级的,比我们大好几岁,联想工资虽然不是太高,但也不是太低,工作那么几年弄个米格车还是没问题的。但是他娃很“农民”(这话是他自己给我说的,不是老子嘴巴打人哈!),无论如何都要先弄套房子。那时候上海房价还没开始飞,比北京要低不少,他娃就想来个全款整抬。工作 7 年,几乎可以说是节衣缩食,烟酒通通不沾,自尊心也有点强,虽然老头子在老家开厂,有钱,但是他娃根本不愿意开口。。。春节的时候终于凑够了钱,一个人阴秋秋的抱了几十万跑到浦东去整了个套三。楼盘刚开始在打地基,周围三面都是田,还有一面在修路。他娃冲回来就给赵侠说“我买房子了!我们结婚吧!”赵侠假打“买个乡下房。。。”但是马上就答应“行行,你说结就结吧!”哈哈。。。黄山老爸在镇江知道了后,一晚上都没睡着觉,第二天一大早就带着厂里的司机杀到上海,立马买了辆富康给他“好样的!有志气! 8 过。。。还得有辆车才行,别给我丢面子!”呵呵
方雅和赵侠在后座上叽叽呱呱,赵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