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琏儿去请示你二叔吧,他这会儿应该在赵姨娘家里。”王夫人淡淡的吩咐道
贾琏也不敢多问,急忙开溜,去请示贾政,说是回去告诉太太,凡事他们娘儿们商量着来,不用再回了。
王夫人便冷笑道:“我原是想着由老爷亲自写才好,他既甩手不管。就由兰哥儿写吧,他如今也是金陵府通判,代替老爷写帖子也说得过去。”
贾琏和平儿都笑着贺喜,把话岔开道:“恭喜大嫂子!我们在路上时就听说咱们府里的少爷和孙少爷同时钦点了郎中和通判,都是科考出仕的,听着好生自豪,倒比世袭爵位还要让人开心,人都说贾府的爵位如今虽被收回,不过儿孙都是极其争气的,依旧得到朝廷录用。”
“这也是祖上有德。暗中荫庇,保佑他叔侄二人同场高中,也是太太常年吃斋念佛。虔诚感动菩萨,降福与贾府。”李纨满脸堆笑的奉承王夫人。
王夫人听了高兴,却不动声‘色’,想了想又道:“宝‘玉’和颦丫头的婚事,恒郡王和英郡王都是出过力的,自然要请他们。对了,听说恒郡王被革去爵位,不知道是真是假?”
“我刚回京城就听说了,真想问问呢。怎么说恒郡王是为了我们府里的一个丫头,和蝶衣公主翻脸。影响了和亲之事,皇上一怒之下才免去了他的爵位。我倒不晓得我们府上谁有那么大的能耐呢?”
应贾政和贾兰瞒着。这事儿府里的人都不知道呢,王夫人顿时就联想到青儿,李纨也倏然变‘色’,她心里喜欢青儿,有多半就是因为青儿姑娘和恒郡王的关系,原以为只是王家和青儿姑娘帮助过恒郡王,将来就是兰儿进阶的梯子,没想到这里边如此复杂,说是暗藏祸根也不为过。
欢悦的气氛刹那间烟消云散,王夫人愣怔半响,没头没脑的吩咐李纨到:“你去让兰哥儿写帖子吧。”
李纨心不在焉,应了声就走,也忘了问王夫人要请哪些人。
平儿见话不投机,也不敢追问,忙给贾琏使了个眼‘色’,小心翼翼的对王夫人道:“我们去后边跨院看准备的怎么样了,看需要添置什么东西,好来禀报太太。”
“嗯,去吧。”王夫人垂下眼睑,下意识地数起了念珠子。
青儿听雪雁说巧姐儿回来了,赶到贾府来,巧姐儿刚洗了澡,吃过东西,正在家里整理带回来要送人的礼物,低着头聚‘精’会神的分成一堆一堆的,竟然没有发现青儿进来。
“瞄。。。。。。”青儿学了声猫叫。
巧姐儿回头一看,扔了手上的东西,出溜下炕来,二话不说就朝青儿扑过去。
彼此抱住好一番亲热,两个小姑娘都长高了不少,又都绾着元宝髻,戴一支镶着碧‘玉’栀子的金钗,穿着高腰襦裙,打扮得淑‘女’模样,相视之下便都笑了起来。
巧姐儿便把从江南带回来的礼物分堆儿放在炕上,指着对彩明道:“这串沉香木念珠我亲自给太太送去,这玛瑙手串儿、绢扇和苏绣的绢帕是给各位姑娘的,这些折扇和纸笔分别送给二叔、三叔、和兰哥哥的。。。。。。”
“就没我的吗?”青儿故意问道。
巧姐儿笑道:“自然少不得你的,你看,这些江南特‘色’玩意儿,你先挑,剩下的我再分送给屋里的姐姐们。”
青儿便大大方方的挑了几样,然后,大惊小怪的道:“不对呀,我发现你这礼品少了一份儿哦,少了谁呢?对了,我哥哥天天盼着你回来,难道你就没有一点礼物回报吗?”
“呸!”巧姐儿啐道:“板儿哥哥才没你这么小心眼儿,见面就问人讨要礼物。”
“既然受了你的话,我可真的讨要了,这是什么呢,藏得这么紧,我就要这个。。。。。。”
“不行,别的任你挑选,这个不给!”巧姐儿急了,扑过去用身子掩住,不让青儿抢。
青儿不知道究竟是什么,只是胡闹着逗她玩儿,便去挠她痒痒,没想到巧姐儿倏然翻脸,不悦的吼叫道:“再抢我可恼了,从此再不理你!”
“切,什么不得了的东西,小气鬼!”揣度着那应该是送给板儿的礼物,小姑娘害臊,不想被人看到,便不再勉强。
巧姐儿便让彩明去各屋里送礼物,自己和青儿相伴着来见王夫人。
彼此寒暄了一回,王夫人谢了巧姐儿的礼物,又对青儿道:““青儿姑娘,等这阵子忙完了,你就会家去吧,如今你家也是一方的地主,在府里服‘侍’人难免委屈了你。”
青儿也没多想,诚心实意的笑道:“青儿在姑太太身边被当做府里的小姐一样高看,哪里受委屈了?何况,能一辈子服‘侍’姑太太也是青儿的福分呢。”
“听我的话,忙完宝‘玉’的婚事就家去吧。”
“是,姑太太。”青儿揣度着,自己和兰哥儿虽然并没有签订婚书,可是,很快就要成亲已经是定局,自然是要避嫌吧?
初九那日上午,薛府吹吹打打的送来闺‘女’儿的嫁妆,浩浩‘荡’‘荡’的四十八抬嫁妆,也算是颇为高端上档次,围观的人果然都说,没想到薛府家底儿如此殷实,他家公子一场官司‘花’了几十万现银,竟然还有银子如此显摆,出嫁干闺‘女’尚且这般阔绰,等嫁亲闺‘女’时不定有多风光呢。
傍晚,贾宝‘玉’骑着匹白马,带着奴才们去薛府迎亲,前边十二对宫灯开路,八个头脸颇为英俊的小厮抬着‘花’轿,后边儿又是吹鼓手,热热闹闹的来到薛府,薛家男人们都没在家,所以,由王板儿代替兄弟的角‘色’,把林黛‘玉’背上‘花’轿,算是完成出阁仪式。
林黛‘玉’多年来以泪洗面,此时倒忘了哭嫁,紫鹃连忙提醒他,林黛‘玉’想着自己自幼寄人篱下,多亏有贾宝‘玉’陪伴,方才不至于孤苦伶仃,两个人虽然历经磨难,总算是心想事成,可惜,老祖宗和父母亲都看不到她穿着嫁衣的样子,这才悲从心中来,呜呜咽咽哭了一路。。。。。。
王狗儿和板儿都来参加婚礼,他们自己带着马车,顺便带了一些土特产来。
翌日,青儿把自己的行李收拾好了,让板儿搬上马车,她又特意去王夫人处辞行,总觉得王夫人不冷不热的,也不知道应何事不爽快,讪讪的道别,就乘坐自家的马车会刘家屯。
车子驶过闹市时,发现很多人正在看告示,王狗儿爱热闹,就停车下去打听,原来,那是天朝和高丽国和亲的通告。
王狗儿回到车上,不解地问青儿道:“青儿,不是说和亲的是恒郡王爷吗,怎么变成英郡王了?告示上说十二日举办和亲大典呢。”
青儿一听这话,顿时就呆了,心里暗道,自己按照皇上的旨意,坚决拒绝了锦尧,莫非他还是一意孤行,没有和蝶衣公主冰释前嫌吗?也就是说,他这次去漠北,等于是流放一样,要长期为皇上守土戍边了。。。。。。q……72286+dsuaahhh+24405417……>;
第233章 贾薛联姻 皆大欢喜
转眼就到了五月节,贾府一扫近两年来的阴霾,洋溢着喜庆和欢乐,被林黛玉的善良和包容所感动,王夫人总算是摒弃前嫌,定于五月初十二黄道吉日迎娶林黛玉。
这林黛玉管家虽然不像凤姐儿那么泼辣,因她比王熙凤有文化,又肯体恤下人,关键是行事公道,她又不像王熙凤那样变着法子往自己怀里搂银子,自然深得下人拥戴,奴才们自发的尽心尽力,要替她把婚事儿办的吉庆又好看。
唯有青儿心情复杂得很,一方面替林黛玉高兴,另一方面却觉得怅然,因贾兰上书皇上王青儿疾病未愈,又说叔叔贾宝玉正在筹备婚事,请求皇上恩准,带叔父完婚之后,再迎娶王青儿。
锦尧并无悔改之意,已经启程去了漠北,接替漠北大将军职位,原大将军年事已高,准予回京任职和家人团聚。
此时,青儿是否成亲似乎已经失去要挟锦尧的意义,皇上也就答应了贾兰的请求,也就是说,贾宝玉迎娶林黛玉之后,就该轮到贾兰迎娶青儿了。
虽说应下了这门亲事,可是,潜意识里,青儿希望亲事能继续拖下去,并没有其他的期许,或许,只是因为自己年纪还小,还不满十三岁呢,按照天朝律法,十四岁才能正式婚配,不满十四岁的姑娘只能算是童养媳,也会有迎娶仪式,可是,必须等年满十四岁以后才能圆房。
这些天,青儿一直在*馆帮黛玉置办嫁妆,虽然都是从这府里出去,再抬回来,可是,该走的过场还是不能少的。
林黛玉感念青儿的关照,认了她做干妹妹,这会儿突然提出来,想从青儿家上花轿,也就是把王家认作自己的娘家,可是,青儿却建议林黛玉从薛家出嫁。
“妹妹是觉得自己我一个孤女,会分享了你的福分吗?”林黛玉故意调侃道。
紫鹃听黛玉说话苛刻,急忙接口道:“青儿姑娘才不会那样想,我猜姑娘是怕自己家里是乡下贫家小户,委屈了姑娘。”
“紫鹃姐姐这话没得让人笑话,这小蹄子家里是贫家小户,我们家那就叫花子了呢!”雪雁正在清点首饰,忍不住插嘴道:“我听茗烟儿说,她家那果园子方圆比得我们大观园呢,那么大一片果树林子,又不时结些吉祥果来,你说每年有多少收益?还不说别的生意。”
想着自己家的“吉祥果”,青儿不由就眯起眼儿笑了起来。
“紫鹃姐姐,并非是因为我们家门第低的缘故,而是,为了薛姑娘着想,也为了林姐姐将来和薛姑娘家好相处着想。”
听了青儿的话,林黛玉脱口问道:“妹妹的意思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