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老师,您好!”她听到自己的声音响起,还有些不太相信这是她在面对面地和他说话。
“恩,你好!”俞老师转过头来,对她露出礼貌又平和的笑容,客气地应到。
“这是我写给您的一封信,希望您能好好看一下。”雨曦有些紧张地把早已攥在手里的信封递了过去。
“好的。”俞老师礼貌地接了过去,这时电梯的门打开了。
看着他拿着那封信走进电梯里,然后电梯的门在她的眼前缓缓关上了。雨曦站在那里,开始回想刚才的一切。是的,我是亲自把信交到他的手里的,我是在和他面对面地说话。她重新确定着这一点。兴奋之余,有些许担心开始闯进心里:他会看吗?还是会交给助理或直接丢掉?或许会随手压进某本书里然后完全忘记?毕竟对于他来讲,她陌生得没有半点痕迹。
很快,她便阻止了自己的担忧,毕竟她勇敢地迈出了第一步,下面要做的就是静心地等待。这么想着,她满足地露出了自信的微笑。当她一路走出这座时时充满了生机的大厦时,她的开心一览无余,就像洋溢在风里的阳光的味道与光芒。
看看时间,还不算太晚,她便沿着那条路一直走下去。她并不确定自己要去哪里。不知不觉,她来到了公司对面的一座大学前面。这是一所全国著名的高等学府,是国家的重点一本大学。她很想走进去,像那些进进出出的里面的学生一样。大概是校门口的保安看她完全像个学生吧,虽然一身职业装,可是她还并未褪去学生的气质,那种年轻,活力和单纯的意味。所以,并没有人拦她。
学校,像一个随和的友人,轻易地接纳了她,那么轻松自然。她踱在校园的路上,风轻轻柔柔地拂过她的脸庞。有三三两两的学生从她身边经过,偶尔也会看到有外国友人的身影,离得近了她还会听到些许真实的外语。雨曦轻轻地笑了,她有一种很舒心的感觉。那一刻她再次体会到,其实,大学里的环境是她最喜欢的。
不知不觉中,她来到学校里的书店前,走了进去,她买了一本《北京生活完全手册(2008)》,那是一本有着硬朗的红色外皮的书,厚厚地,沉沉地。那里面涵盖了在北京生活的方方面面。雨曦觉得它很实用,对她来说会很有用的,对于她和一海以后在北京的生活一定会大有用处的。
雨曦发了一条短信给一海,简单告诉他:“她很开心,她有好多话好多事会等到他来时告诉他。”点点滴滴的感受和想法,她都想和一海分享。喜悦也好,憧憬也罢,就算是艰辛和孤单,只要他能听到她的心声,只要他和她在一起,她就都可以勇敢地面对。
在校园里走了很久,直到天色已渐晚,雨曦准备回去了。当她从另外一条路上经过打算向门口走去时,看到很多学生向一个地方走去。雨曦看了过去,原来是学校里的餐厅。她摸摸自己也已经开始咕咕叫的肚子,心想索性就在这里吃晚饭吧,住处附近小饭店里的炒饼,她都快吃顶了。
走进餐厅,她看到里面已有很多人在吃饭了,很大的空间,很多的桌椅,很多的学生抑或老师,还有很多的饭菜,各式各样。这里是不收现金的,人们都在买卡付帐。雨曦也买了卡,然后她很惊喜地发现这里有饺子和各式的粥。她很想吃饺子,还想喝粥。不知为什么,她一个人时,有些想家时就会想要吃饺子,仿佛那是妈妈包的一样,即使味道会有些不同。而现在,她又想吃饺子了,的确,她觉得自己有些想家了。
晚饭吃得很舒心,这里的饭菜价格很合理,味道也很不错,而这里离公司又近。雨曦像发现了新大陆似的,她知道了自己以后应该在哪儿吃饭了。
雨曦在餐厅里坐了一会儿,她不太想回去。因为她有些害怕回去以后一个人的房间,没有人和她说话。她怕那样会让自己更想家,更想一海。如果可以,她宁愿一直待在这个有很多人的大餐厅里,即使他们都是陌生人,即使不会和她有交流,不是她的朋友和家人,也没有关系。她只需安静地待在这样的氛围中,也会觉得仿佛可以远离孤单。
雨曦掏出手机,看到一海还未回复她的信息,心里划过些许失落。此刻,她很想和一海说说话。于是,她拨了一海的号码,打了过去。
一海的电话铃声是一首他们都喜欢的音乐,可是这音乐刚响起没几秒就被中断了。那一瞬间,雨曦有些不太确信电话是被挂断的,因为一海从没挂过她的电话。“难道是我听错了,只是无人接听吗?”这么想着,雨曦又打了过去。当音乐第二次被中断的时候,她开始完全确信。
雨曦的心像被浇了冷水,难道真的是距离,不可跨越的距离,让他们之间的感情出现了缝隙吗?!他们的感情开始变得不可确定,无法把握。下午时,一海明明刚向她道过歉,他们已经合好如初了啊!可是现在却挂断了她的电话。
如果分离会造就感情的缝隙,那么她一个人留在北京等着他,是否会成为一种讽刺?! 。。
第29章 锋利的形式
当她带着深深的失落感走出学校餐厅时,看到了另一种情境。硕大的校园,在浓浓的夜色中独自寂静着,有情侣依偎着走过。不远处的学校大门外华灯璀璨,车水马龙。仿佛是两个世界。
默默地走出学校,上了公车,然后大大地拉开了窗户,迎面吹着因行驶的速度而变得强劲的风。车里没什么人,后半部的座位上只有她一个人。风声呼啸着仿佛掩盖了一切,包括她的手机铃声。
雨曦刚走进住处的楼道,房东阿姨便喊住了她:“小雨!你朋友打了好几遍电话找你啊!很着急的样子。是不是手机没听到啊?”
雨曦正打算看手机,房东的座机又响了。
“还是那个号码,快来接,是找你的。”房东阿姨连忙招呼她过去接电话。
“阿姨,还是我!小雨她回来没有啊?”电话里的声音很急促。
“我就是。”雨曦平静地应到。
“小雨,为什么不接我的电话?你的手机没带在身上吗?”
“我没有听到。”
“我知道你一定是在生我的气才不接的,对吗?”
“我确实没有听到。”
“好吧。你去哪儿了?刚回来吗?没有你的任何消息,我很着急。”
“我在大学里的餐厅吃饭,然后直接坐公车回来的。”
“晚上吃的什么啊?那儿的饭合不合胃口?”
“饺子。”
“怎么想起吃饺子了?是不是想家了?”
“不用你管。”
“我知道你一定有好多话想对我说,那会儿你打电话时我正在照顾老爸吃饭,所以才给挂断的。你不要生我的气了,好吗?”
一海的话让雨曦的心一下子软了,她一直以来都是个通情达理的人,而且很懂事。现在既然知道了原因,对一海的气也就消了。但她还是无法立刻放下自己的倔强,所以,她沉默着。
“我保证,以后不会再挂你电话了。对不起,小雨!”
“好了一海,别说了。叔叔的身体怎么样了?”
“哦,我爸他好多了,很快,我就能过去了。”一海连忙说到,心里松了一口气。
气氛很快缓合了下来,他们之间的阴霾又一次干干净净地散去了。
回到房间,雨曦拿出手机,看到上面有一海打来的几遍电话和一条信息,不过信息是佟宇波发来的。
“小雨,你最近一切都好吗?”
雨曦停顿了一下,然后回了一个字:“好。”
每当她开始用最简短的字句来说话或发信息,就代表着她心情不好或表示冷漠,或许这种习惯很多人都会有,但在她身上体现得会尤为明显。因为她平时其实是很能说的,尤其是和熟悉的人,更是有很多话去说的。所以,一旦她的话变少,就会给人一种强烈的反差,更何况她的话会简短到只有两个字或一个字。于是,立刻就会像一道极度冰冷的墙,叫人无法跨越。而那个唯一可以最快找到她的弱点的人就是蓝一海,她的冷不止一次地被蓝一海暖热。雨曦一直有一种固执的认识,就是最懂她的人只有蓝一海,只有他可以触到她情绪和内心的每一丝脉络,迅速而准确,这一点,无人能及。
日子一天天地流走,像悄然流动着的河流,无声无息,又不会停息。那些她寄予很大希望的客户们,看了具体的计划书,该沟通说明内容的她都说了,可是,她的真诚和专业并未打动他们做出实际的行动来。没有人签单,一个也没有。各种各样拒绝的理由蜂拥而至:
“我现在还不想考虑这个问题,等以后想买了一定会找你的。”
“我和家里人已经投了不少的保险了,每年就保险费这一项就有十几万了,占的资金已经太多了。”
“我更喜欢投在另一家公司里,我朋友在那儿是经理。”
“我们家有一亲戚以前被保险公司拒赔,我不信这个。都是现在说得好听,理赔时难上加难。”
至于那家“苹果”专卖的老板,一直在说他的父母回老家去了,得过段时间才能回来。而他现在确实是不打算给自己投保的。而秦京则始终以资金紧张他又有社保而婉言拒绝着。
拒绝,全部都是拒绝,各种形式的拒绝,直接的,婉言的,不耐烦的,礼貌客气的。。。。。。
它们集结起来,将雨曦的信心不断击垮,将她的所有期望通通打碎。像一个个美丽的肥皂泡,曾经在阳光下甚至透出彩虹的颜色,而现在却一个个地破灭掉了。
而她这些天一直期待着的俞老师的消息,更让她失望,根本就是石沉大海一般地杳无音讯。她开始嘲笑自己的幼稚,竟然会期望一个名人会看到她的存在,会支持她的工作。他怎么会用宝贵的时间去见她这样一个陌生又微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