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贞》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失贞- 第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养殖场的管理科长要请客,罗海辞了,说是还要到别的点儿转转。等挑好了海参,罗海上了罗果仁的陆地巡洋舰。

  罗果仁握着罗海的手,也没什么话儿。

  车行到市郊的一家定点儿的海鲜店,又特意给罗果仁点了一些鲍鱼、螃蟹和虾。罗海点给酒店的,海鲜店的小老板按照单子就送过去了,给罗果仁点的,司机们一手操办。

  小来小去的,司机都得有油水,要不,谁鞍前马后地侍候你。

  选了个饭点儿,两位司机不能喝酒,在楼下自己点菜,赚他们的饭贴。罗海、黄茜茜、罗果仁、韩梦菲挑了个“秦淮人家”的小雅间儿。

  黄茜茜一点儿也不拿架子,张罗服务生点菜。

  “最喜欢这样的气氛了,两三个旧友,凭窗观海,想聊什么就聊什么,自自在在无拘无束地。”黄茜茜逼着罗果仁和韩梦菲点了几道大菜,她却象征性地点了几样小菜儿,主人和客人的身份分得楞清楚。

  韩梦菲倒是有些拘束。她很少有被人请客的机会儿,在下面被欺压惯了,花了钱,还不定买个别人的满意。

  人上没人,又不想作贱自己逢场作戏,就得忍着受着。

  “小时候,这里还是个渔村,赤着脚丫子在海水里跑,无忧无虑地……真好。”韩梦菲北大地质考古毕业出来的研究生,出国没出得了,索性也不去人才市场丢人现眼了,老早地落叶归根,干起了与地质考古专业八杆子也打不着的酒店业。

  “独在异乡为异客,梦菲姐的话,让我伤感了……今宵酒醒何处,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黄茜茜非是卖弄诗骚,心里真是有一丝两缕的乡愁。

  小店儿上菜挺快的,说话的功夫,上来了四个菜。

  “男人不容易,女人也都不容易,来尝尝虾,这地方我来干过,老板是个信佛的人,东西都靠得住,决不会用地沟油,厨师跟我也认识,乡下来的,特别实诚。”罗海招呼了一下有点提不起情绪的罗果仁,“没让你做东,是不是提不起冲锋陷阵的猛劲儿,罗营长?”

  罗果仁咧开嘴笑了笑,没用筷子,直接用手拿起了两个长尾虾,虾皮也不扒,直接放到嘴里大嚼。

  “就知道用爪子,出来也改不了土包子的习气。”韩梦菲斥了罗果仁一句。

  “我欣赏果仁大哥的吃法儿,现在的人,都虚都假,象罗哥和果仁大哥这样的纯爷们儿,要搁在战争年代,那铁定都是叱咤风云的将军。”黄茜茜很会侍候人,说着话,就用公用刀叉给黄梦菲扒了一个虾放到了小盘里。

  “啊呀,这多不好意思。”黄梦菲赶紧把虾盘往外推了推,“今天本来就不该让你们破费的。”韩梦菲说“你们”的时候,故意加重了一点儿语气。她看不出罗海跟黄茜茜到底是什么关系,拿话试探。

  罗海说道:“黄茜茜同志,是一个久经考验的好同志,组织上非常信任非常器重,可堪大任,近期,组织上考虑重用。”

  “罗哥,你吓着我了,我还以为你要说我跟皇岛市的广大人民永别了呢。”黄茜茜咯咯地笑着,“真佩服罗哥,简直比郭德纲还郭德纲。”

  黄梦菲心里明白了:两个人不是同路人。

  黄茜茜差不多等于是一个胸大无脑的女人,不是象韩梦菲一样靠个人能力打拼,她的上面有人。

第十三章 选才标准
费大伟的投资团队,跟市政府投资合作的第一步就有了矛盾。

  八个洋中国人,可能是天天吃西餐扎领带,忘了东方人种的处处讲人情关系的特色,坚决不让一个混事儿的进他们的文建团队。

  文建团队是杨翼笔起的名字。政府办公室跟人事局把今年刚招进来的博士生选了十三个人,打算让博士们好好地学一学国外运作的经验。

  皇岛市的洋文化比比皆是。杨翼笔刚上高中的儿子,过生日,竟然请皇岛大学的洋外教们奏交响乐,说是中国的音乐除了抄袭,就是庸俗得只知歌功颂德的奴才音乐。

  十三个博士,人家只挑中了两个,那两个,报到洋男人那里,只通过了一个。

  而且,市政府已经圈好的要建设费加罗文化集群观光大街的设想,费大伟一句话就给否了:“我不会给你们建一座又一座地培养高级应招小姐和流氓政客交际的夜总会,我的钱,要一板一眼地赚,而且我要为我的员工负责,我是战略投资,不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中国暴发户的投机资金!”

  合作极不顺利!

  要好好地谈,要做深层次交流。

  费大伟因为合作理念上的绝对差异,对市政府的头头们意见老大,差一点儿就一拍屁股走人。好在,他心里明白,他的初中同学杨翼笔,不是个不学无术的人,无论如何,得让杨翼笔施展施展。他跟杨翼笔点了两个人:罗海和韦铭。要了对心思的人,这家伙跟皇岛的一二把手当面还有说辞:这两个人不属于投资团队的,是我的私人顾问,我会用我自己的钱付给他们劳务费。

  计令德跟赵鼎宽在办公室里大感挠头。两人经过商量,由赵鼎宽跟跟杨翼笔讲:“费大伟这人,总还有软肋,不会是枪刀不入的铁人……只要他要人就好,要谁给谁,要是他看中我老婆,我也给他。”

  杨翼笔把罗海和韦铭叫到他的办公室。

  “从现在开始,你们两个就是投资谈判人的角色,要尽量摸清费大伟这头犟驴的底牌,你们两个是他点名要的,我知道,你们还缺乏跟国际投资人谈判的经验……你们,主要的精力就是让费大伟顺着政府既定的规划走,市政府不能让他牵着鼻子。” 

  韦铭小心地说道:“有一个事儿,我忘了说了,费大伟在印云庵答应了印云法师,要在太皇顶建一座收纳信徒的佛堂,印云法师讲,太皇顶下可能有一座隋唐时期的菩萨石身像……这件事,估计谁也挡不住。”

  “这是好事,是个突破口。”杨翼笔沉吟了一会儿,拿起电话,给史志办的吴主任聊了好一会儿的隋唐佛道文化。放下电话后,杨翼笔对韦铭和罗海说道:“你们两个先等一等,我去跟赵市长和计书记讲讲。”

  杨翼笔开门出去了。

  罗海和韦铭在杨翼笔的办公室等了十几分钟,杨翼笔的秘书从外面进来,说是市委书记和市长要亲自过问一下。秘书把韦铭和罗海领到了常委会议室。

  在家的常委都到了。

  计令德和赵鼎宽、杨翼笔有说有笑地进了常委会议室。

  看到坐到角落里的罗海和韦铭,杨翼笔朝他们招了招手,“坐到前边来。”听到杨翼笔的话,坐在自家固定位子上的,在皇岛开招商会的县级市的两位市委书记赶紧站起来,让出了椅子。

  罗海和韦铭很拘谨地移了位子。大陆官场处处论资排辈,开会,吃饭都会排序,等级森严,位子不是乱坐的。

  计令德坐下,对杨翼笔说道:“翼笔你先说说,一会儿等史志办老吴来了,让他详细地讲一讲。”

  杨翼笔拿了根铅笔,叫秘书拿了一张皇岛市的行政地图放在桌子上。

  “我卖一下关子……先讲一段历史吧,”杨翼笔轻轻地在地图上太皇顶的位置圈了一下,“太皇顶,既然起名叫太皇,就应该有出处,我刚参加工作那会儿,曾经在大学的图书馆里查过有关的资料,太皇顶上,确有一位太上皇在那儿出家修道,这位太上皇咱们等老吴来,给揭开盖子……我以一个无神论者的身份讲讲皇上出家修道,严格说,出家修道这两个词儿合到一起,不太准确,出家是剃度当和尚,修道,应该是虔心做道家的信徒,想必,各位都知道,清朝的顺治帝因为一个女人,皇帝不做了,去了五台山,现在的五台山,已经成了非常著名的文化景观……我们皇岛市,所缺的是正是这种具有历史传承又有全国意义上的,或者说,东方佛道顶尖文化的象征性的标志物。”

  史志办吴主任站在了门外。赵鼎宽的秘书进来跟赵鼎宽说了一声。

  “老吴来了,让他进来把谜底打开吧。”赵鼎宽朝杨翼笔说了一句,忍不住朝在座的常委们扫了一眼,“皇岛市终于可以拿到一张独具东方特色的国际性的文化名片了。”

  “各位领导好,你们终于想起我这个没用的老头子了,今天中午我得跟领导们蹭顿饭吃。”史志办吴主任是老资格,历史教师出身,在座的,有两位年轻常委是他执教皇岛一中时的学生。

  吴主任坐下以后,就开讲太皇顶的民俗和历史文化。

  “正史有载,太皇顶是隋唐时期非常重要的佛道文化盛地,从隋文帝杨坚到唐太宗李世民,几位历史上有名的仁君,都在太皇顶住过……我可以很负责任地讲,因为佛道文化,才有了隋唐开朝的仁治,相关的史料太多,我没办法一一细讲——我,要讲一个人,讲这个人的时候,我得把朝代往前推,推到五胡十八国……”吴主任得到在常委们跟前宣讲历史宣讲佛道文化的机会,虽然没什么准备,可知道这些领导们最关心的是如何从历史中挖出发展文化产业的亮点,最好是独树一帜的亮点。

  “这个人,是一个女人,是一位皇帝不爱,却是老百姓爱戴得要命的皇后,南陈皇朝,一个几乎可以被忽略的处于四分五裂之下的短命皇朝的后宫女人,却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这个女人……”

  “老吴你这关子卖得,”计令德看着杨翼笔,弯着手掌立在杨翼笔的耳朵边,“悄悄告诉我,这个女人到底是谁?”

  老吴却有些急了,“别,我这已经把浩翰的历史缩得不能再短了——你们这些高高在上的领导哇,这个女人就是连三岁小孩子都知道的观音菩萨。”

  听到这句话,常委们都愣了。

  吴主任却站起来,严肃得瞪着眼睛,特别郑重地讲道:“这么些年,我一直在找一样东西,野史和正史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