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种绝境里,缺医少药,更没有可以短时间令虎梦禅师恢复清醒的理疗器械,所以任何人都束手无策。
“你也很强大,为了对抗你,我不得不把忍道发挥到极限,就像两名男高音歌唱家比拼音高那样,连室内的窗玻璃都受不了高分贝的杀伤力而全部碎落。而她,就是那些玻璃,纯粹的牺牲品。”黑衣人说。
“我想救她,能不能给我个机会?”林轩问。
黑衣人洒脱地挥挥手:“当然可以,那我正好可以见识你强大的精神力量。”
林轩又拉起虎梦禅师的左手,两人四手互握,脸部相对。
“我试一试,请勿见笑。”他又向黑衣人点头。
林轩知道,迄今为止,抑郁症的病因并不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生物、心理与社会环境诸多方面因素都促进了抑郁症的发病过程。生物学因素主要涉及遗传、神经生化、神经内分泌、神经再生等方面;与抑郁症关系密切的心理学易患素质是病前性格特征,如抑郁气质等。成年期遭遇应激性的生活事件,是导致出现具有临床意义的抑郁发作的重要触发条件。然而,以上这些因素并不是单独起作用的,目前强调遗传与环境或应激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以及这种交互作用的出现时点在抑郁症发生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影响。
这些理论相当晦涩,但简单解读,就能发现,虎梦禅师表现出来的是一种“应激性反应”,其特点是来得极快,爆发迅速,犹如导火索引燃的一枚心理炸弹一样。
归根结底一句话,就是虎梦禅师本身的修行比起林轩和黑衣人来说,还是太低了。
“不要怕,打开你的内心世界,让我引领你,从黑夜和沼泽里走出来,回到光明大道上。放轻松,放轻松,现在随我深呼吸三次,深呼吸,深呼吸,深呼吸……我已经看到你了,你就在那样一座美丽的老房子里,青砖碧瓦,高墙翠竹,真是很美的一个地方。我猜那地方一定是在苏州的乡下,因为我已经看到了门牌号,是……”林轩看清了那古老的铜质门牌,突然间吓了一大跳,脱口而出,“76号?”……1638333……>;
第三百零八章 76号魔窟
林轩之所以对那个数字敏感,是因为他进藏之前,曾经研究过一部分二战时期日军侵华后设立的特务机构资料,跟“76号魔窟”相关的这一部分相关记录反复看过多次。
资料中阐明,二战中后期,日军很有可能以“76号”为总部,下达了多项与地球轴心有关的命令。日本的特务机构中不乏“中国通、世界通”,也一直关注着全球动向,不但了解敌对国的近况,以确定下一步的作战计划,更关注轴心国德国、意大利的情况,确保在合作中不会掉队。
所以,当德国人满怀信心地进藏寻找地球轴心时,日本人也做出了相应的对策,就是派遣熟悉中国风土人情的特务队由甘肃向西去,一方面是绘制沿途的地形图,另一方面则是监视德军寻找地球轴心的进度,必要时黑吃黑,将所有研究成果据为己有。
关于76号,很多文学书籍、影视作品中介绍过多次。1939年9月5日,汪伪“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特务委员会”在上海成立,此前,汉‘奸’丁默村、李士群即在日本指使下建立了特工组织,机构设在上海大西路76号。后因此处活动不便,又由日本特务晴气庆胤亲自选定极司菲尔路76号作为特务活动场所。这里原本是安徽省主席陈调元的公馆,日本人进驻后,马上变为当时令人闻风丧胆的“76号魔窟”,死于此地的**、富商、不同政见者不计其数,“魔窟”之称,名副其实。
资料中标注,表面上,丁默邨、李士群分任汪伪“特工总部”的正、副主任,但“76号”的真正主人,却是日本特务机关。“76号”内驻有一支由涩谷准尉统领的日本宪兵分队,职责就是监视“76号”的汉‘奸’特务。“76号”每采取大的行动,不但要事先知会日本特务机关,还要在日本特务机关派员督导下方能实施。
资料中还说,日本人对于地球轴心的研究也相当深入,从本土调来了很多‘精’通奇‘门’遁甲的忍道高手,共同参与了西藏探险的行动。可惜的是,那些探险家还没有回来,日本天皇就已经无条件投降了。
昔日秦始皇派出去寻求不死之‘药’的徐福还未返回就已经驾崩,与天皇的命运何其相似?所以说,人永远无法战胜上天的旨意,始终逃脱不了命运的轨迹。大秦帝国的崩溃、大日本帝国的垮塌,岂非都在昭示着这样的道理?
天皇投降后,派出去的人成了无根的飘萍,大部分在江湖上自生自灭,小部分则脱掉军装、忘了自己的身份和祖宗,在农村隐姓埋名活了下来,一辈子做个异乡人。
战争是双刃剑,无论战败国还是战胜国,也无论侵略军还是自卫军,都饱尝了战争带来的巨大伤害。
林轩看到那‘门’牌,恍然惊觉:“原来这里就是虎梦禅师的记忆?”
他没能击溃黑衣人,反而被黑衣人牵引着进入自身的记忆库,看到了父亲林猛禽做过的事。如今,他再次被黑衣人‘操’纵,竟然进入了虎梦禅师的记忆深处。在这种大炼蛊师的记忆里,他感觉到了无时无刻不在的‘阴’冷、酷寒。
“国难当头,真正的大炼蛊师必须奉献自己的力量,为国家分忧解难。在这里,关押着太多囚犯,都是判了重刑的人,大家都不要说话,各自行动,找到那个人为止。”有个带着浓重贵川口音的‘女’人低声吩咐着。
林轩看到,一小队服装各异、男‘女’男‘女’‘混’杂的人民悄悄地翻墙越户进入76号。
旧式扩音器中有人‘操’着生硬的中国话反复播放:“中日友好,东亚共荣;中日友好共建大东亚共荣圈;日本和中国是友好邻邦,各有所长,今后的日子,要密切合作,不畏困难,继续努力……”
林轩跟在那一队人后面闯入,在一排排老式洋房之间来回寻找,听见各个房间里不时传来喝骂声、惨叫声。。第一时间更新
经过一个‘门’口垂着竹帘的屋子时,林轩明显地感觉到那屋子里充满了一股未知的寒冷力量。于是,他立刻停步,由竹帘的缝隙里向内看。
屋子里的光线有点暗,林轩模模糊糊地看到,一个极为瘦削的人站在屋子正中,一动不动地向外凝望着,一双眼珠如黑宝石一般熠熠生光。他能够断定,那种寒冷的力量就来自于此人。
林轩闪身进去,先是藏在‘门’后的暗处观察情况,发现屋里只有那个人,而那个人之所以站得笔直,是因为身体被重重锁链牢牢地捆绑在一根直竖的铜柱上。
“你来了。”那人突然开口,竟然是个很稚嫩的‘女’子的声音。
在误入虎梦禅师记忆的情况下,林轩本以为自己是不可见的,完全游离在别人的世界之外。所以,别人看不见他,自然就不会跟他说话。
“说的就是你。”那‘女’子又说。
“你在跟我说话?”林轩问。
“对,当然是你。”那‘女’子说。
“你认识我?”林轩又问。
‘女’子回答:“我不认识,但我能感受到你身上的独特气味,那是无法改变的,就算有一大群人站在这里,也不会影响我的判断力。”
林轩愕然,因为这‘女’子的话没头没脑,让人听不懂。
“事情紧急,我长话短说——还记得绒布寺的事吗?”那‘女’子急急地问。
“绒布寺?”林轩忍不住反问,但随即理智地补充,“我去过绒布寺,但我不知道你说的是什么事?”
绒布寺位于珠穆朗玛峰脚下,坐落于群山环绕之中,是由莲‘花’生大师于公元8世纪创建的一座藏传佛教宁玛派寺庙。它海拔5145米,被称为“世界上最高的寺庙”。更多更快章节请到。很多现代登山专家认为,绒布寺所在地正是观看珠穆朗玛峰的最佳位置。一天之中,欣赏珠穆朗玛峰最好的时段是一大清早或者傍晚时分,此时景‘色’最是宜人。尤其令游客们感到满意的是,从这里出发经过峡谷、悬崖与怪石到珠穆朗玛峰大本营,步行也仅仅需要两小时。
林轩入藏三年来数次到过绒布寺,每次去,总会被绒布寺大殿‘门’口两边‘精’美的壁画所吸引。那些壁画虽然年代久远,但颜‘色’鲜‘艳’,线条柔和,人物清晰生动。经堂内的壁画更多,墙壁上满满的都是壁画,人物更加丰富,大小不一,却完全没有杂‘乱’之感,让他目不暇接。
他多次在此驻足不忍离去,只希望将这些画面更加深刻地印记在脑海中。不知为什么,他与其他游客有着本质的不同,别人只把绒布寺当做奔向珠峰的歇脚处,而他却把那里当做是人生的一个终点。思想上的困‘惑’很难参悟明白,这也是他数度到那里去的原因。
另外,绒布寺里的经书殿和金像殿也是他常去的,经书殿的布局与经堂基本一致,殿周围也是各种壁画,只是正前方多了一排经书柜。
记得有一次,他由经堂‘门’口右边的楼梯去了莲‘花’生大师的金像殿。那时候,他看见墙上的玻璃窗使整个殿堂光线充足,金光闪闪的莲‘花’生大师像前,随时有僧人过来,满脸虔诚、极度认真地给酥油灯添加酥油。
对于林轩来说,绒布寺是个谜,是个跟他自己的人生有密切关系的谜面,但却不知道谜底藏在何处。
林轩稍稍后退思考,脸上立刻浮出苦笑。他在现代去过绒布寺,而虎梦禅师的记忆很明显是跟“76号魔窟”相关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