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70 年代记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70 年代记事- 第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跟王老歪老婆说待会去她家拿信就走了。

还没到家门口就碰上了要出去的知秋娘,拉住知秋就往外走,说“你这孩子,去哪了,也不说一声”,

“娘,哎呀娘,你别拉我啊,这是要干什么去啊”,

“干什么,卖了你去”知秋娘没好气道。

知秋看她娘还会开玩笑,就知道没什么大事。

快步走到她娘前面,面朝她娘倒退着走,把脸凑到她娘前自言自语“周美芬同志你这样一会都离不开我是不行滴”还装模做样的叹了口气。

“去,这熊孩子”知秋娘笑着举起手来做势要打知秋,知秋连忙抱头鼠窜。

不一会知秋娘就领着知秋来到了大队部,知秋爹已经在等着了,旁边还有他们村支书和生产队长陪着三个穿军装的人坐着。

“这就是叶知秋同志”村支书介绍道,

知秋激动地想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家访,看士兵突击时她就很喜欢张译,她还想着能不能碰到一个如同张译般的班长来做家访啊。结果大失所望,是许三多式的班长。

其中两个穿军装的是接兵干部,另一个是武装部的干事,

“许三多”班长挺憨厚的,认真仔细的询问了知秋爹娘家里的一些情况,又问是否同意叶知秋同志去当兵,得到都同意的答案后,这俩接兵干部都满意的点了点头。又对知秋说了一番鼓励的话,让她这段时间注意身体加强营养。入伍通知书这几天就下来。

知秋爹娘都喜不自胜,一个劲的说感谢首长,

给这俩兵闹得脸红,忙说自己不是首长,是士官。

知秋的脸也跟着红了。

老叶家两口子也闹不明白这军衔到底有什么,就笑着说那行,就谢谢解放军同志了。

这下整个村都知道老叶家出了个女兵,知秋要当兵了,这在他们三里沟村可是独一份啊,这下闹腾了,各种羡慕嫉妒恨啊就别提了。

人就这样,这要是老叶家弟兄多,家族人强马壮,个个出息,知秋当兵也就没有多少话头,可是老叶家就叶常顺这一根独苗,姓叶的在这村里本来就不多,跟叶常顺家还是出了五服的,这村里大姓就是王和刘。

你说眼见如此势弱的老叶家都能出个女兵,他们这些大家族咋就不行呢。他们从不想把闺女和人家老叶家比比,有什么不足。想的总是我家怎么怎么行,我家孩子在别人眼里那也应该怎么怎么行才对。

这些浪潮暂时还打不到知秋身上,她回家后就去了隔壁把信取回来了。

上面写着叶知秋亲启,

“我最好的朋友知秋:

见信好,我现在很好,回来了在我舅舅家,我的事村里都知道了吧。知秋,我不怕别人说,谁爱说说去,你是我最好的朋友,我希望你能理解我,爱是无罪的,它不应该被辱骂。知秋,你爱过吗,你知道喜欢一个人是什么样的心情吗?你不知道!自从你大病一场后,你的世界我就再也看不懂了,知秋,我不后悔,就算韩山对我这么冷漠我也后悔。

祝你生活幸福

此致

敬礼

看着信,知秋久久不能平复,她不知道该佩服王英还是该骂她笨蛋。

王英,以前的叶知秋已经不在了,现在的叶知秋对你没有那么深的感情,可是她仍然会为你难过,仅此而已。

知秋知道自己性格中的缺点,对于感情她向来很被动,像土拨鼠一样小心翼翼的,也有些自私,付出的总是很少,也可以说是冷情。

她有些自嘲的笑,她不可能为了王英出头去找韩山,她做不到为了别人豁出自己。除非那是她的亲人爱人。为了她爱的人她可以把命舍出去。

“谁的信啊”知秋娘突然进来了,

知秋连忙把信叠好,努力笑着说“王英的”,

“知秋啊,你长这么大没做过什么让娘操心的事,你可别和王英似的,那些知青是好,可是不相配啊,他们都想着招工回城,关系又乱的很,什么自由恋爱”知秋娘顿了顿,接着说“娘不是反对自由恋爱,知秋啊,你现在首要的就是当好兵,你还小”;

“娘,你都说什么呢,你以为我和王英似的,你想哪去了”;

“真没有?”知秋娘瞪着知秋,仿佛她脸上有答案。

“真没有,我拿□发誓”知秋举起手来;

知秋娘一屁股坐在炕上,可吓了她一大跳。

13、第十三章入伍

过了不几天,《入伍通知书》就到了知秋手里,时间很是紧迫后天就要报到。叶常顺两口子捧着通知书好一阵端详,百感交集啊,这事算是落定了。

知秋也很激动,跟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差不多吧,虽然她上辈子没来得及考大学。

知秋娘高兴地说“她爹,我去炒俩菜,中午你喝点”,

说完就去做饭了,叶常顺看着报到日期心里就酸的不行,他捧在手心里长大的闺女这就要飞走了,他舍不得啊,眼泪就要下来了怕孩子笑话连忙避了出去。

知秋还沉浸在一片喜悦中,并没有留意她爹的神情。

厨房在西屋,不过冬天都用北屋里连着炕的那个锅做饭。

知秋娘在厨房切土豆,转身便看见叶常顺了,这老头子轻易是不踏进厨房的,今天这是咋了,刚才还好好的,怎么脸色又变了。

等叶常顺把话说完,知秋娘是哭笑不得。

得,先别做饭了,安慰安慰这糟老头子吧。

叶常顺瞪了眼知秋娘一眼,谁要她安慰了,他不过就是发发牢骚而已,哼了声背着手就出去了。

三人中午好好地吃了一顿,其实也没有什么好东西,就是炖土豆萝卜,切了俩咸鸭蛋而已。

吃过饭知秋娘就让叶常顺给知秋去县上供销社买点生活用品,主要是那种搓手的油,白色管状膏体。知秋怕她爹一个人无聊就跟着去了。这次爷俩是走着去的。

爷俩走后村里都听说通知书来了,跟老叶家要好的都纷纷拿着东西来道贺,知秋大舅妈也来了,拿了块五花肉和几斤面,说给知秋包顿饺子吃。

知秋娘送走村里的人后还想留李桂芝说话,李桂芝说队里今天杀猪,要拾掇猪下水,还有一堆的事,她这是忙里偷闲给送块肉来,让知秋走前能吃顿离家饺子。

临走的时候欲言又止,最后还是告诉知秋娘明天别带着知秋去她姥姥家了。至于原因,还不是老二家的在家里打翻了天了,就是因为知秋大舅没帮她家春兰而帮了知秋。

要是明天知秋娘再带着知秋去刺激她,老二家的还不知道能做出什么事来。

知秋娘听了心里一肚子火气,想发又发不出来。老半天才自己劝自己说为着爹娘大哥大嫂,她不去跟她二嫂钱冬梅计较。

可是知秋走不能不见见她姥姥姥爷啊,李桂芝忙说送行那天一早他们都过来送知秋走。

李桂芝走后,知秋娘坐了半天,最后决定把饺子包了,剁馅的时候把肉想象成钱冬梅剁的是咚咚响。

傍晚天将近黑的时候,这爷俩回来了,手里就拿着两管搓手油和两袋雪花膏。

还没等知秋娘问知秋就先开口说到部队用完了再买是一样的。其实这些都不用买,去买只是为了让她父母安心而已。

不过叶常顺倒是兴冲冲的,脸上有着难得一见的光彩,多年压弯了的腰仿佛直起来了。

知秋看着她爹,有点好笑更多的是心酸。

他们领到东西往回走时,碰到了供销社的那个叶主任,叶主任正好坐着轿车呢,看到知秋,知道知秋就要去当兵,就非得送他们回来不可,路上更是一个劲的夸叶常顺养了个好女儿,这口才好的说得知秋跟那九天玄女似的世间少有。

叶常顺听着美啊,这些年别人明里暗里的说他老叶家是缺了大德了,要不怎么只得一个丫头片子。都拿他不当个人,这下好了,终于有人得意她闺女了,更别提这车进了村后,村里的孩子都在车屁股后面追,嚷着叶瘸子坐小轿车回来了,村里的大人老人们都出来看。他叶常顺从没有被这么吹捧过,他觉得高兴啊。

知秋知道她爹瘸了一条腿,这半辈子了都被人低看一头,过的憋屈,在村里说不上什么话。这次虽然是狐假虎威,要是以前知秋会觉得丢脸,这种人没内涵,不屑与之为伍,可是现在她愿意去成全他爹的这份虚荣,或者说不是虚荣,是一种老实人的扬眉吐气。

知秋娘看着还在兴奋中的叶常顺,也觉得高兴。

不过同样值得高兴地是饺子。

知秋看着她娘把一个个白白胖胖的饺子下进锅里,肚子就直咕咕叫,口水也往外分泌。

她有多长时间没吃过饺子了,好像还是上辈子的事了。

“娘,哪来的饺子啊”知秋特着急吃,在她娘身边拿着筷子直打转。

“你大舅妈拿来的肉和面,说是给你包饺子吃的”,

“我大舅妈真好”不得不说,李桂芝这人啊对东西上不是很计较,也舍得给人,这人要是她看对眼了,怎么都行,要是她看不上的,给根针都觉得心疼,钱冬梅就属于她看不上的。

“行了,别烫着”,

饺子出锅后,知秋忙夹起一个塞嘴里,

“好烫啊”太烫了吃不下又不舍得吐出来,

知秋娘赶紧拿碗来让知秋吐出来,谁知道知秋愣是在嘴里颠过来颠过去的给吃下去了。

还笑着说好吃极了。

又夹起一个吹凉了喂给知秋娘吃,连声问好不好吃,

知秋娘笑还能不好吃吗,都是多好的东西啊。据说部队里是吃馒头的,她闺女以后就享福了。她不知道在部队不光是吃得好,训练也是能要了知秋的小命啊。

叶常顺就着饺子喝了不少酒,借着酒劲话就多起来了,拉着知秋的手哭了,哭啥呀,好几年再也见不着闺女了。他闺女冷了病了怎么办啊,受欺负了谁给她出头啊。想到这些哭得是一把鼻涕一把泪的,知秋拍着她爹的背一个劲的劝,知秋娘本来挺伤感的,可是你说这叫啥事,本来应该是她这老娘们哭哭啼啼的,怎么到她家就给颠倒了呢。这下给气的,你还能不能有点严父的样子啊。

一巴掌拍到桌子上,差点把碗震到地上,“叶常顺,你还有完没完,跟个娘们似的,你闺女都笑话你呢”。

叶常顺看着知秋,知秋忙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