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70 年代记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70 年代记事- 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知秋娘干活回家看知秋在床上睡着了也就没叫她,心想晚上又不干活,吃多了压席子啊(压床铺的意思),就熬了些地瓜粥,从咸菜瓮里抓了一个大萝卜和白菜帮子,拿刀切了,想了想还是又从橱里拿了两个鸡蛋洗干净了放到锅里和粥一块煮了。

外面的天黑透了,知秋爹扛着掀才回来,进屋拿了条毛巾出去甩打甩打衣服上的土,拿盆舀了凉水就洗,知秋娘提着壶就出来往盆里给兑了热水,知秋爹摸着温了忙叫行了行了,知秋娘只管倒不理他,直到用手试着很热了才算,说“热水去乏,好好洗洗,我再给你拿壶水来烫烫脚。

“不用了,用这水洗脚就行了,嫌柴火多啊,烧水不废柴啊,这老婆子。

“她娘,秋呢,”知秋爹用洗过的水边泡脚边说;

“估计是累了吧,在睡觉呢,这孩子心里也不知咋想的”;

“当兵的事你跟孩子说了”;

“还没来得及呢”;

“先别说,你大哥家还不知道办成办不成,再让孩子空欢喜一场,这不让她心里难受吗,成了再说吧。只是这么大的人情咱家也没什么好谢他大舅的”;

“我哥就差你那点东西?你有什么啊”;

“嘿嘿,让秋记着他大舅的好,以后出息了别忘了她大舅”;

“这话还在理,要是成了让秋好好去谢谢他大舅”。

老两口合计好了,等知秋娘摆好饭,就去叫知秋起来吃饭。

第二天天刚放亮,知秋爹叶常顺就起来了,在院子里活动活动筋骨,拿起墙角的大扫把扫院子,知秋娘洗完脸用梳子沾水抿了抿头发,看知秋爹在扫院子,就去鸡窝那捡鸡蛋,仨鸡下了俩鸡蛋,还温着呢,知秋娘摸摸鸡屁股,果然还有一个鸡没下。

知秋最后起来的,眼睛都肿了,昨天哭得太多了,知秋娘看闺女眼睛怎么肿了,忙问怎么了,知秋支吾着说可能是昨晚喝太多水了,

说娘早饭做什么啊,才把话头截过去。

知秋娘说你去洗脸吧,有热水,别用凉水啊,冻手,给你和你爹蒸碗鸡蛋糕,知秋知道家里鸡下了蛋都是去换盐和油的,所以她娘舍不得吃,要吃也是紧着知秋和她爹,所以忙说“我不爱吃鸡蛋糕,给我爹吃就行”。

“我也不吃,给秋吃”;

她娘笑了笑,“就这几天,以后你想吃我也不给你弄呢”;

知秋听了有些好奇这几天怎么了,为什么要吃鸡蛋。

她娘和她爹摇摇头说“别瞎打听,没事,就是不吃要坏的。”

听得知秋直楞,这都快冬天了,鸡蛋等闲坏不了,这理由可够牵强的,爹娘既然不说,知秋也就不问了,她好奇心还没有那么重,再说好久也没吃鸡蛋糕了,想得慌。

吃饭时她爹娘几乎没怎么吃鸡蛋糕,一碗都给了知秋吃,吃的知秋直想哭,一碗鸡蛋糕而已,在以前根本不敢想象会为了一碗鸡蛋舍不得吃,让来让去。这就是她爹娘,亲的。她也想以前的爸妈,想的心疼,好歹爸妈还有妹妹,这里的爹娘只有自己。

“秋,我和你爹一会去队里挖水渠,你就别去了,队里缝棉衣,我昨天和你刘婶说了,你去队里弄棉衣吧。刘婶就是生产队长的老婆,知秋顿了顿,看了看自己的手,脸上一红,说娘我不会缝衣服,

知秋娘看着知秋有点无语,这也就是自家闺女,要是儿媳妇那得上老火了,“我跟你婶子说了,你先跟你刘婶家大嫂子学学,能弄一件是一件,挖水渠你干不了〃

知秋也是知道自己没力气,去了还不够人家说的,只好收拾完碗筷去了队长家找刘婶。

5、第五章缝棉衣

刘婶家在他们三里沟村也是数得着的,自家男人是生产队队长,儿子是赤脚医生,几个女儿也个个能干,地里庄稼一把好手,那时候农村儿子多说话才硬气,才没人敢欺负,像叶知秋家就一个女儿在农村可是被戳脊梁骨的,叫绝户。

这种本家是要过继个儿子继承家业的,只是老叶家的亲戚都是出了五服的,再说老叶家有什么,穷的掉底了,也就没人打他们家的主意。

知秋是真不会缝棉袄,在她看来就是把棉花放进布片里缝起来就是了,刘家大嫂子那个好笑啊,你说你还会干什么吧,这样的在农村你是真不行,小姐身子丫鬟命,

“你得先把衣服片子对齐,絮好棉花,对,就这样,哪里厚减下来点,那里薄再添点,哎对就是这样”手把手的把衣服棉花絮好了。

“给你个顶针用”;

“我不会用,觉得带着不舒服”知秋摇了摇头,她哪带过这个啊,以前就是看她奶奶用过。

那行,用时你再拿,刘家大嫂子也就不再劝了,有这功夫自己都缝半个棉袄了,得,还没教怎么缝呢,继续教呗。

一上午过去了,知秋也就缝了半个袖子,衣服纳大边还是刘家大嫂子给弄得,还给知秋手札得不行。

眼见得就要中午了,得做饭啊。

“那行,知秋啊,下午再干吧,回去歇会”;

知秋知道别人怎么瞧她,低着头闷了半天,才抬起头说嫂子我下午再来。

中午刘婶一家干活回来,刘家大嫂子好一顿说,耽误了自家干活挣工分不说,怕就是别人再以为自己不用心教。

刘婶看了看自己儿媳妇,放下手里的水瓢,

“咱家不差这点,你叶婶子也不容易,破天劳力的,都是一个村的,能帮把是把”。

刘家嫂子想想也是,再一想知秋那手拙的又笑了。

知秋回家做好饭,就到了老槐树那,三三两两的都是回家吃饭的,扛着家什,王英一下子窜到知秋旁边,把知秋吓了一跳。

“干吗呢你,看什么这么直愣愣的,等叔和婶呢”;

“没干什么,哎,你别靠我这么近”知秋推着王英,王英有时就看不惯知秋这个劲。知秋不怎么爱搭理人,见人也只是笑笑,不说话。

“别后悔啊,我走了”王英拿眼斜了知秋一眼,走了几步见知秋还在那呆着不动,没办法又回去推推知秋;

“你怎么不问我啊”,一脸恨恨的样子;

知秋本来就因为没学会怎么弄棉袄,正跟自个生气呢,也没好气的说“有话你就说”;

“我欠你的啊”,看知秋一脸你爱说不说的样子,没办法不说心里又跟猫抓着似的痒痒的。

“今上午韩山跟我说话来着”一脸喜滋滋的。

知秋就跟没听到一样,王英正等着她问说什么啊,这样她才好说不是吗,可是知秋愣是不配合,你说气人不气人,说句话你能死不。

能死,知秋只知道这人今天怎么这么烦人呢,回过头看都不看她一眼的就走了。

真给王英愣那了,这是咋了,别怪我没说啊,是你自己不听,人韩山还说你要是想要高中课本,他明天回家探亲,可以给她带来。

知秋是真觉得自己没用极了,心情一直不好。来到这她一直觉得自己不一样,不应该被这么对待,自己以前学习多好啊,老师喜欢同学羡慕,可是现在呢,被人说农村人竟然还干不了农活,可惜啊你投胎在农村,咋没去城里呢,就看不惯这样的,谁也没比谁少生点什么,咋你就这么特殊呢,谁还不想在家里养的细皮嫩肉的。别说知秋还就是被养的细皮嫩肉的,根本不像是农村人,这样那些农村大姑娘老娘们就跟有话说了。

等她到家时,叶家老两口已经都回去了,她明明没看到她爹娘啊,怎么就回来了呢。一问才知道是从沟里走的,顺便拖了些枝子烧火。

叶常顺首先发现他家闺女不对的,饭桌上话很少,几乎不怎么吃;

他看了知秋娘一眼,知秋娘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叶常顺放下碗,抹了把嘴;

“秋啊,咋了,不舒服”;

知秋摇了摇头,可是低着头眼圈就红了,眼泪一滴滴的都滴到了碗里。

知秋娘就在知秋对面坐着,看着知秋这样,心里就跟刀子扎似的,这是咋了啊;

“说话啊,”

知秋娘急了;

“娘,没事”知秋撇过头,用手背擦干泪,“今天去缝棉袄了,老是学不会”;

“我当啥事呢,我闺女又不是给人缝棉袄的,学那个做什么,再说了你以后又不在这村里”

还没说完就被叶常顺一把打断了。

“秋啊,你也觉得你娘说得对”;

知秋看了看她娘,没说话;

叶常顺起来去拿了烟袋往里装了些混了地瓜叶的烟丝,点着了抽了一口,咳咳咳咳咳……

“秋啊,我和你娘没本事,你爹瘸了一条腿,挣不来多少东西,可爹知道一样,脚踏实地心里踏实,干什么都得干出个样来,爹看出来了,你心气高,以前你上学,我和你娘心疼你能不让你去干活就不让你去,和你一般大的谁家不是挑两桶水走的嗖嗖的,就你连担都担不起来,不用说走了,割麦子,一会自己手都能磨起泡来,扬掀土都扬不远。”

“农村人可不就是地里刨食吃,靠的是力气,她们对你有说法瞧不上你这也是正常的”;

“爹,非得在农村吗。我不能进城打工”。

“秋啊,你以为进城是那么容易的,介绍信呢谁给你开,如今工人是那么好当的”;

知秋两眼茫然,这不是20年后,进城打工容易得很,现在还没有改革开放。难道自己要在农村呆上七八年,她能干啥。

她不是穿越女主万能的,她没有什么赚钱的主意与门道,她知道改革开放那些大胆下海的人首先富裕了起来,她听大人们聊天时说那时候贷款特别容易,还没有利息,那些负责贷款的都上门找他们贷款,只是那时候农村人谁家贷款那都是丢人的事啊。都没人去贷,照现在的人的想法那时候的人可不是二百五吗,可是谁都没有前后眼呀,有句话怎么说啊,用10年后的眼光看现在啊,这句话说得好啊,可具体能有多少人做到啊。

她最想的是考大学,这是她两辈子的梦。

叶常顺看着闺女的样子,也狠不下心来。怪就只怪自己没本事。

知秋看着她爹自责的样子,知道她爹心里想什么,觉得难受极了;

“爹,从明天起我跟着你下地干活,一点一点干总能干好的”她不能再这么怨天尤人,好的生活是挣来的,不是抱怨出来的,整天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