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成立后,上海的经济就一直在不断地发展着。20世纪90年代以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后,上海以建设“四个中心”为目标,以实施“科教兴市”主战略为抓手,进一步扩大内外开放,加快科技和体制创新,使国民经济保持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不断增强。1992年以来,上海经济已连续13年保持两位数增长。2004年,实现上海市生产总值7450。2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6%,增幅为1996年以来的最高水平;比1990年增长3。9倍,平均每年增长12%。。。。。。
与经济总量同步增长当然是上海的财政收入。2004年,上海完成财政收入3591。73亿元,比上年增长27%,由于出口退税体制变化,扣除出口退税后的全市财政收入3325。14亿元,比上年增长17。5%。全年地方财政收入首次突破1000亿元;达到1119。72亿元,比上年增长24。5%。其中,增值税131。55亿元;比上年下降22。7%;营业税442。46亿元,比上年增长33。1%;个人所得税88。69亿元,增长23。5%;房产税27。08亿元,增长20。8%。城市管理体制改革深化和政府职能转变,促进了区县经济实力的增强。在地方财政收入中,区县财政收入对全市地方财政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4。5%。全年地方财政支出1395。69亿元,比上年增长26。6%。。。。。。
在这个人口仅占全国1%、土地面积占全国0。06%的城市里,完成的财政收入占全国的八分之一,口岸进出口商品总额占全国的四分之一,港口货物吞吐量占全国的十分之一。上海一直在不断创造着奇迹,早在她还未重生的时候,上海就是中国大陆第一大城市,四个中央直辖市之一,是中国大陆的经济、贸易、贸易和航运中心。上海创造和打破了中国世界纪录协会多项世界之最、中国之最。上海位于中国大陆海岸线中部的长江口,拥有中国最大的外贸港口、最大的工业基地。上海还具有深厚的近代城市文化底蕴和众多历史古迹,上海与北京、天津一起被统称为北上天。那时上海已经发展成为一个闪耀全球的国际化大都市,从党的三中全会到世博会的成功举办再到2020年建设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和航运中心,上海早已真正成为东方的不夜明珠,吸引着世界各地的人奔赴她温柔的怀抱。
上海很热情,上海有激情。上海市市标是以市花白玉兰、沙船和螺旋桨三者组成的三角形图案,在1990年经由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三角图形似轮船的螺旋桨,象征着上海是一座不断前进的城市;图案中心扬帆出海的沙船,是上海港最古老的船舶,它象征着上海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港口城市,展示了灿烂辉煌的明天;沙船的背景是迎着早春盛开的白玉兰,白玉兰象征着一种开路先锋、奋发向上的精神和勃勃的生机。
有着不断拼搏精神的上海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使经济增长的产业基础不断得到巩固。第三产业加快发展,上海综合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随着经济总量持续扩张和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上海的就业渠道不断完善,就业结构日趋优化;众多产业齐头并进,上海不断推进人才高地建设,吸引优秀人才集聚,上海的人口也在流动中增加,上海的区域也随之更变。
自从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以来。全市划为黄浦、老闸、新成、静安、江宁、普陀、邑庙、蓬莱等20个市区和新市、江湾、吴淞、大场10个郊区。50年代,上海的行政区划作了几次调整,至1964年5月,上海市辖有黄浦、南市、卢湾、徐汇、长宁、静安、普陀、闸北、虹口、杨浦10个市区,以及上海、嘉定、宝山、川沙、奉贤、南汇、松江、金山、青浦、崇明10个郊县。1980年,设立吴淞区。1982年,恢复闵行区。1988年,撤销宝山县和吴淞区设立宝山区。1992年,撤销上海县和原闵行区,设立闵行区。1992年9月,以川沙县全境、原上海县三林乡和黄浦、南市、杨浦三个区的浦东部分,设立浦东新区。1992年10月嘉定县撤县,设立嘉定区。1996年,上海市辖有黄浦、南市、卢湾、徐汇、长宁、静安、普陀、闸北、虹口、杨浦、宝山、闵行、嘉定和浦东新区14个区,南汇、奉贤、松江、金山、青浦、崇明6个县和石化地区。1997年4月撤销金山县,设立金山区。1998年2月撤销松江县,设立松江区。1999年9月撤销青浦县,设立青浦区。2000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黄浦区和南市区撤二建一,设立新的黄浦区。2001年1月9日,撤销南汇县,设立南汇区;撤销奉贤县,设立奉贤区。2003年底,上海市辖有黄浦、卢湾、徐汇、长宁、静安、普陀、闸北、虹口、杨浦、宝山、闵行、嘉定、浦东新区、南汇、奉贤、松江、金山、青浦18个区和崇明县。
而前世尹晓在上海呆的最多的地方就是青浦、松江这两个区。那些有些遥远的记忆本已该被她封存在脑海深处的,却因变异的脑的存在而仿如昨日。前世她啊。。。。。。
第一卷 第十六章 新家(一)
“猫儿。。。猫儿。。。!”
身体被不断的摇晃,耳边传来父母的轻声呼唤夹杂着嘈乱的谈话声。尹晓的双眼逐渐有神,人也从那虚无的记忆中清醒,抬眼看了看四周,原来已到了距上海火车站不远的上海长途汽车客运总站。爸爸拎着行李、妈妈抱着她上了直达复旦大学所在的杨浦区的公共汽车。
“猫儿!”尹妈再一次摇摇女儿,微蹙下眉喃喃的道:“这孩子怎么了?咋老跑神呐!是吓着了还是想打瞌睡了?”
“妈妈。。。爸爸。。。!”尹晓回过神发现自己又跑神了,微微有些发寒,她又陷入对过去的回忆中去了。看来记忆太好也有些小问题,她总是不由自主的触景生情,回忆前世的场景。几不可察的摇摇头,她双手环着尹妈的脖子,用小脸蹭了蹭尹妈的脸,以手指向窗外,“人。。人。。。好多!好多。。好多人!”
尹爸听到女儿幼稚地感叹,将行李放在空着的座位上一手扶着,腾出一只手怜爱的揉了揉女儿柔软的发顶,笑着道:“猫儿稀奇了?以后在这呆久了,你就知道上海缺什么也不会缺人的!”
“不会缺人?”尹晓歪着小脑袋,圆圆的大眼睛忽闪忽闪,那小模样甚是可爱。
“对的哦!不会缺人的哦!”上海这么大的城市,还在飞速发展着,只会吸引来更多的人,又怎么会缺人呢?他是学国际金融出身的,若是连这点眼光都没有,又怎么对得起一直支持他的小梨和岳父岳母呢?“我的小闺女,我们以后就要住在这里咯!”
“住在这里,大城城?”尹晓的视线投向车窗外,双眸中带着探究的好奇之色,让人以为那是小孩子初见大城市的好奇,其实不然,那是尹晓对九十年代的上海的模样的好奇。前世,她第一次来上海已是现在的近二十年后了,那时的上海如日中兴,作为中国第一大城市,到处但充满着与时俱进的时代化气息,繁华而现代化。
现在的上海还存在一丝古香古色,曾是多国大使馆的驻地,让她的建筑风骨充满多元化的气息,中外融合的奇特魅力展示出一个正向国际化都市进军的上海,穿行在车流中的公共汽车旁不时滑过辆辆不同型号的私家车,奔驰在远没后世拥挤的车道上,向世人展示着上海勃勃的发展生机。在后世,高速发展给上海的交通带来沉重的负担,上海的交通拥挤在国内排榜首,在全世界都能排得上名号,上海的就是一再扩建仍然拥挤不堪,在她重生的时候,听说上海正准备建设磁悬浮通道了。
“恩,来,乖女儿,爸爸抱你看看。”尹爸伸手抱过女儿将她放在腿上面朝车窗的方向。一来想让第一次进入大城市的女儿看看新奇的事物,他们一家的位置在公共汽车居中微偏后,他的位置刚好在车窗旁,看向窗外是再方便不过的;二来想让妻子歇歇手,自从下了火车,他要提着行李,小梨就一直抱着猫儿没放下过,也给累了。
“看看、看看!”尹晓轻拍着两只小手,尽量使自己的表现偏向正常的周岁幼儿应有的举动,童稚而又天真,“好多的车车,高高的楼楼!”
“哟,高高的楼楼?我的小闺女看到高楼大厦了?”尹爸耐心的为女儿介绍:“猫儿看那哟,那可是上海的标志东方明珠哦!等爸爸有空就带猫儿去看看好吗?”
东方明珠?尹晓反射性的向着爸爸手指的方向看过去,那高高耸立在黄浦江畔的高高尖尖、在顶部的塔尖下呈球形发展的建筑物不是东方明珠是什么?
“去看、去看!”尹晓兴奋了,东方明珠耶,她也有机会去看了!前世在上海呆着的时候,她要忙于店里的工作,哪有时间出门?别说进东方明珠里参观,就是连站在它旁边远远看看它都不曾有过!如今有机会进东方明珠里近距离接触,她怎能不高兴?更让她喜悦的是他们一家的命运真的和前世不一样了,走上了一条与前世完全不同的却一定更好道路!前世的一切,应该都成了过眼云烟了吧!
“好好好,有空我们就会去看的哟!”尹爸含笑的拍拍女儿的后背,小家伙难得有对一件事这么感兴趣的时候,喜于言表的表现轻易让人知道她是真的很高心。
。。。。。。
在尹爸与女儿的互动中,公共汽车也未停止前进,一战一站地驶过,终于又是一声电铃声响起,广播开声报站:“复旦大学到了,请要下车的乘客下车;下车时请注意安全,步行请走人行道,过马路请走人行横道!”
“哟,猫儿怎么老揉眼睛?困了?”车停了,尹妈起身弯腰拿下缩在丈夫怀里的女儿揉眼的小手,玩了一个车程,也该累了。
“我的小闺女,我们就要到家了,等会儿到家再睡哈;先让妈妈抱会儿,爸爸要拿行李喽!”尹爸也站起身,轻轻逗了逗有些发困的女儿,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