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不同意了,不过只准我们两个人知道这件事。”吴雪如笑着说。
“好,我们拉钩,决不反悔。”说完,他们俩就拉起勾来。“拉钩上吊,一百年不许变。”大街上传来了一阵欢笑声,那时两个孩子最纯真的微笑。
日子就这么一天天的过去了,高三的生活显得如此枯燥乏味。考试接着一场又一场,好像是进入“考试”的圈子里,想拔出来除非等到最后一场决定生死的战役—高考结束。
郑文启和吴雪如都在紧张的复习着功课,偶尔周末出去玩一下。每天上学,人们都可以看到两个骑自行车的高三学生说着笑着去上学。日子总是平淡无奇的,在这平淡无奇之中,时间过的很快很快。
转眼,冬天来了,整条街道,居民楼上,校园里都被这纯白的雪花安静的覆盖着,真是一个粉妆玉砌的世界。
“假如我是一片雪花,翩翩的在半空里潇洒,我一定认清我的方向,飞扬,飞扬,飞扬。这地面上有我的方向,不去那冷寞的幽谷,不去那凄清的山麓,也不上荒街去惆怅,飞扬,飞扬,飞扬。。。。。。”,校园的一角传来了朗朗的读书声,那时吴雪如的声音。
“嗨,才女,躲在着干嘛呢?”郑文启从后面拍了吴雪如一下。
“你吓死我了,你没听见我在读书吗?”吴雪如有些生气的看着文启。
“对不起,对不起,冒犯了大才女,望您大人有大量,别跟我无知少年计较。”文启做出投降的样子。
吴雪如扑哧一声笑了。
“好了,好了。我又不是真生气,你怎么不在教室复习功课,跑出来干什么?还有几天就要期末考试了”雪如问道。
“哎,教室里太压抑了,出来透透气。”文启望着雪如说道。
“嗯,你应该多读读诗,这样你就不会太烦躁了”吴雪如对文启说道。
“我?读诗,不是开玩笑吧?”文启笑着说。
“怎么是开玩笑呢?只要你肯读,又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雪如说道。
说也奇怪,吴雪如的话似乎有一种魔力,让文启不得不服从。从那以后,文启真的读着一本《世界诗集大选》,
最后得出个结论:读诗确实好,心不会太浮躁。
期末考试过后,寒假就接着来了。好像年轻人身上总有使不完的劲,洋溢着无限的活力。
这不,郑文启正一个人在冰上小心翼翼的走着。
“文启”文启听见有人在叫他。是吴雪如。文启转过身来,看见吴雪如穿着厚厚的衣服站在河边。
文启慢慢的向吴雪如走去,“吴雪如,下来玩啊。”文启向雪如发出呼喊。
“我不敢,我怕跌倒了”吴雪如的身音显得很大,唯恐文启听不清楚。
“没事,下来,我拉着你”说完,吴雪如小心的下来,文启拉着雪如的手快乐的在冰上走着。
他们是那么的快乐,他们忘记了所有的烦恼和伤心,只在冰上享受着孩子的期盼的幸福时光。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苦涩青春
文启平常爱吹箫,那箫是祖传下来的。遇到烦心事就会一个人坐在小河边吹箫。他羡慕那种自由自在的生活,就好像小说中的堂吉诃德一般爱做着骑士的梦,可到最后却发现一切只是一个闹剧罢了。文启从心底痛恨这种压抑的日子。在他看来,这简直就是“扼杀人的天性”,*不还说未来的社会是每个人全面自由的发展吗?现在的社会只看重所谓的“全面”罢了,“自由”就是一句空话!但文启很有自知之明,他不会因为自己得不到内心深处渴望的“自由”而破罐破摔。所以我们现在明白为什么文启的成绩总是处于“游离”状态了吧!
自从雪如让文启读诗后,文启渐渐的喜欢了诗歌。在无声的熏陶之下,他仿佛重新认识了自己,重新找到了一条打开另外一个世界的大门。读着那一句“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我是在梦中,在梦的轻波里依洄。”他简直快要陶醉了,整个身心都已经投入其中,到了不可自拔的地步。有时候,他也动笔写写诗。一天夜晚,他一个人在房间里学习。突然之间,不知从哪里来的力量,他拿起笔就写起了一首名叫《夜》的诗:
又是一个寂静的夜,似乎在宣告白天的结束。千百年,夜夜这般,悄悄的来又无声的走,没有清风与明月,只有我独自的低吟。可是谁又能听到,他们只在笑,不理睬我的苦痛。写下的每一个文字,仿佛懂得我心灵深处的语言,即使是沉默,也有伤,也有梦,和那无边的愁。”文启曾经有过一个大胆的设想,如果每一个都多读读诗,那这个社会就会平和和安静许多。
第二天,文启把他重新誊好的诗歌给雪如看。雪如吃了一惊,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郑文启,什么时候变成才子了啊?”吴雪如开玩笑的说道。
“这还不是拜你所赐,让我读诗。”文启做了个拱手的姿势。
";这是好事啊,不开心的时候,写在纸上,心里会好很多。”雪如说道。
“你说的有道理。嗨,我们终于有共同的爱好了。”文启笑着说。
“等高考过后,一定要让你写的够!”吴雪如笑了起来。
记得有人曾说过这样的话,“有些会写作的孩子是不快乐的。他们逃避到文字中,在文字中翱翔,寻找自己的快乐,却漫漫迷失,无法面对现实。他们在象贪玩的孩子,游荡到现实之外,不肯回来。”所以,郑文启和吴雪如大概都是属于这样的人吧!事实上,他们的内心是脆弱的,他们希望得到安慰和帮助。
高三的到来对每一个高三的学生而言感受是因人而异的。如果你不想进入大学校门,你可以混日子过下去,但最后的结局又会是什么样呢?谁也不知道。
对于文启来说,自是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他不想浑浑噩噩的走过高中生活,他一直认为人应该为自己的生命留下更多的美好回忆。尽管他并不赞同这种近似“残酷”的高考制度,但他很清楚,他不能改变什么,因此他现在要做到的就是把那颗不安分的心收回来,全身心的投入到高考战争中去。当然,他没有忘了妈妈的期望。
而对于吴雪如更不用说了,一定要考上大学,因为她不愿辜负爸爸妈妈的期望。
大概中国的孩子都是如此吧!很多事情都是依靠父母,从小到大都有着一种依赖心理。老话说“养儿一百岁,忧儿九十九。”哎,这是中国人千百年流传下来的一种几乎到了根深蒂固的意识,怎么说呢?还是看最后的结果再发言吧!
高考前几个月真的很不轻松,每一个经过高三的人都很清楚当时的情景。估计是一辈子也不会忘记了。我们暂且不论这种教育模式到底好不好,还是看看高三(7)班那些同学的反映吧!
文启正认认真真的做着试卷。这一个月下来,已经连续考了好几场了,真是应了那句“考考考,老师的法宝”,不管怎么样吧,既然选择了这条道路,再哭再难也要坚持下去。
就这样,文启和雪如以及其他同学一样在试卷和书籍中艰难的走过来了。不是有人说,黎明之前最黑暗嘛,大概就是这个理吧!
青春的味道是多滋多味的。有甘甜,有心酸,有苦痛,也有苦涩。青春的确是人生最美好的时光,有梦想,有激情,有勇气,更有天不怕地不怕的那股劲。
转眼之间,被很多人称为“黑色六月”的日子到来了。
这一天,雪如等了好久好久。在前几次一摸,二模,三模考试中,雪如发挥的不错。班主任王耀辉说估计上个重点大学没有问题。而文启则没有抱太大的希望,妈妈希望他能考上省内的普通大学就不错了。因为前几次考试,文启做的并不是太理想。
那两天,对于千千万万父母而言是无比庄重和神圣的,对千千万万考生而言是沉重的。看看考场外的车水马龙,人山人海的场面,你就会明白高考是何其的受人“尊重”和“膜拜”了。如果孔老夫子在世,不知道会有什么感概!
文启进考场之前,妈妈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好好考,一定要仔细认真,一定不能麻痹大意。文启连连说了几个好就跟雪如一起进了考场。
“吴雪如,加油,好好考,文启哥支持你!”郑文启对雪如竖了个大拇指。
“郑文启,你也要加油啊”说完,他们击了三掌,期待考试成功。
短短的两天高考,随着最后一声铃声而宣告结束,同时也意味着千千万万个如郑文启和吴雪如一样的学生从此告别了那段艰难苦涩的高三岁月,接下来的就是等待结果的下来。
但有时候,老天真会捉弄你,让你面对突如其来打击的时候不知所措。就如同人们对幸福的追逐一样,你越是想要得到,你越是得不到。高考结果下来了,郑文启考上了省内的一所普通大学。而吴雪如考得却不理想,阴差阳错中居然跟郑文启进了同一所学校。
此时,吴雪如想大哭一场,难道当初的努力都付之东流了吗?她想找个肩膀依靠。青春给人留下了太多问号,让人迷茫,让人无助。
文启看到雪如这个样子也很难过,就抄写了一首诗给雪如:
我已无诗,世间也再无飞花,无细雨。尘封的四季,万般的无奈,爱的余烬已熄。重回人间,猛然醒觉,那千条万条,都是已知的路。已了然的轨迹。跟着人群走下去吧!就这样微笑地走到尽头,我柔弱的心啊,试着去忘记。请千万,千万别再哭泣。”看完这短短的几句诗,雪如的心稍稍平静了下来。“结果已经是这样了,又能怎么办呢?妈妈和班主任也没有埋怨,我还是好好生活下去吧!”雪如心里暗暗地想。
不是有人说过,“过去的一页,能不翻就不要翻,翻落了灰尘会迷了双眼”。既然过去留下的是苦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