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完
一
话说图钦家老太太去世后,图钦家准备为他老太太的丧事大操大办。这几天那些为丧事服务的各路人马纷纷踏至,使这条平常很幽静的胡同一下就变得即悲伤又杂乱。可不知为什么,街道主任大弥勒这几天一早起来就耷拉下来老长的大脸,瞪着两只黄赫色的眼珠,带领几个老太太警惕地在胡同里巡视着。本来胡同里这些日子就充斥着悲伤的气氛,由于又加上他们这一干人等在胡同里转悠,使人们同时又感到有一种如临大敌的感觉。
不过晚饭后,在胡同口电线杆子的灯下还是早早地聚集大大小小十几个孩子,他们的话题全部集中在图钦家的丧事上,因为今天下午胡同里的孩子不仅看见和尚来了,还看见好些老道也来到胡同里,孩子们从未见过这般热闹景象。虽然,图钦家大门晚间尤为显得有些阴森可怕,还不时传出悲哀的哭音,可好奇心使胡同里的孩子们都聚在这里议论这事。
今天这些孩子里最为吵闹的就要数大弥勒的小儿子老疙瘩了,他兴奋得都顾不上擦他的黄鼻涕了,站在人群里大声地说:“我四叔是天安寺的大主持,不仅主持寺里的佛事,还做各种的道场。他手下掌管一百个和尚,我四叔在寺里坐第一把交椅。”
“那你四叔一定是山大王吧!”大眼儿在旁边讥讽地说了一句。
“好小子,你敢挤兑我四叔。我四叔会铁沙掌,一巴掌就扇你一个乌眼儿青。不信你就试试。”老疙瘩平时经常遭到大眼儿的奚落,这会儿他努着眼,腰杆儿似乎显得很硬气地说道:“我四叔已经带来了九个和尚来念经啦。我四叔那寺里的和尚不光会念经,而且还会功夫。就是那小和尚,你们有十几个也靠不了身边。”
“净瞎吹!我才不信呢。再有功夫一枪就完。你信不信?”大眼儿听到老疙瘩说他四叔会铁沙掌,白天看见他四叔那大块头,心里也有些犯毛,可是他嘴上还是不服气。
志仁在旁边听他说天安寺的名字,他想了起来:去年春天的时候去过那里,那是他帮着爷爷和他爸把后院供的佛龛送到一个寺里。那寺就叫天安寺,记得那里没有多少和尚,而且那和尚们岁数都挺大的,破衣邋遢几乎陷于乞讨的境地。他就对笑着老疙瘩说道:“老疙瘩,我去过天安寺,那里的和尚,老得连敲木鱼都快敲不动了,他们就是会功夫也不行了。”
“嘿!你们还别不信,不信咱们就去看看,看了你们就知道他们的厉害了。”老疙瘩擦了一下鼻涕说道。
志仁听着老疙瘩在这瞎吹觉得没什么意思,就想招呼他弟弟们回家。
大眼儿觉得自己被老疙瘩数落了一阵心理挺窝火的,他一看志仁他们要走了,就对志仁说:“咱们到图钦博文家去看看,怎么样?敢去吗?”
志仁一听有点兴奋,又有点害怕,说不去又怕他说自己胆小,就壮着胆子说道:“敢去。”
老疙瘩和他们院的小六子两个人在旁边一听很高兴,马上嚷嚷道:“走啊!走啊!”
其他几个孩子一听,觉得挺害怕的不敢去。
大眼儿一看人少,他就又鼓动维民兄弟和志义他们几个人一起去。他们几个本来就有点胆小,一听去图钦博文家看人家的丧事心理就发怵,可他们听到志仁说去,再加上小六子和老疙瘩他们在旁边撺掇,他们仨不愿意露出胆小的样子也就跟着他们走了,可走起来脚下却有些拌蒜似的。
“哎,志仁,咱们能进他们家去吗?“维民在旁边问了一句。
志仁犹豫了一下,说道:“能进吧。”
“他们家下午来了好多人,门口有人看着小孩不让进。”小六子说道。
志仁一听,马上说道:“那咱们怎么去看呀?”
“这还不好办,上房看呀!从老疙瘩他们院上房,怎么样?” 大眼儿对老疙瘩说道。
志义听到大眼儿说上房看很高兴,拍手说道:“这主意不错,好呀!”
“得了,别从我们院上房了,我爸今天早上刚同母夜叉吵了一架。咱们从大眼儿他们院那上房,大眼儿他们院又挨着博文他们院。”老疙瘩似乎早就有了打算,十分精明地说道。
“对啦!可别从我们院上房了,我妈今天早上也和母夜叉吵过架,我再上她家的房又该打起来了。咱们还是从大眼儿他们院那上房吧。”小六子也跟着说道。
“大眼儿,你出的主意,就从你们院那上房吧,也省得我们得翻过好几个院了。不然,我们就不去了。”志仁停下来,说道。
“真怂,你们连母夜叉都怕。”大眼儿骂了一句,说道:“那就从我们后院那上吧,但是,你们可别嚷嚷,我爸可在家呢。”
二
这五六个孩子在路过图钦家大门口时,看见门楼里正对着大门悬挂着一个巨大白色的圆形麻灯,灯上前后两面都写着“大门”两个蓝色的大字。大门的两侧各挂一个白色柑桔形的麻灯,上面写着“孺人”两个蓝色的大字。从大门里传出一阵阵昏昏欲睡弥漫着香气的唱颂声音,伴随着钟、磬、铃和木鱼缓慢叮当地敲击发出哀悼的乐声。大门口只有人一两个人出来进去的,不是很忙碌的样子。这里气氛显得比较平和多了,不像晚饭前那一阵子,当这家几十口子人都到齐了之后男女老少同时嚎啕大哭,那时他们发出呼天抢地恸哭的声音和那一声高过一声绝命似的调门儿,那声音几乎就是穿墙破门而出,他们哭泣的声音感染了整条胡同的人们,似乎也使整条胡同的人们都陷于的悲哀之中。这几个孩子几乎都奓着胆子走过他家,可他们还是不免偷眼望了望那挂在门楼里三盏点燃的大灯笼,那三盏大灯笼挂在漆黑的门楼里异常明亮醒目,可是那明亮的烛光透过蓝字却射出一些暗淡幽幽的蓝光,孩子们好像看见在灯的周围聚集了一些鬼魂似的,尤其三盏灯笼随着晚风的吹拂忽悠忽悠不停地晃动,阴暗的蓝光忽长忽短地变换这叫孩子见了更有些毛骨悚然。他家门道里的灯不知为什么没有开开,黑洞洞门道里有点怕人,似乎使整个门楼充满了鬼蜮般的气氛。孩子们真就相信在这门楼里不仅聚集了死人的幽灵,而且还相信它家黑漆大门的后面一定还隐藏着许多妖魔鬼怪,因为就连他们家门墩上那两只平时凶神恶煞的石兽今天也露出惊恐万状的神态。这时他家的门楼给孩子们的感觉完全一片阴森可怕的景象,好像图钦家敞开的黑漆大门在夜幕之下已经变成了打开的地狱之门。这时就是有人邀请他们进去,可能也没有一个孩子敢独自走进他家的大门。大眼儿平时从来不招呼老疙瘩和小六子他们到他们家来,今天主要是想多叫几个人帮他壮胆陪他一起回来,要不然恐怕这一晚上他都不敢回家了。不知他们几个是中了邪,还是他们的好奇心也被鬼使神差般地被放大了,他们虽然不敢走进图钦家的大门,却想要从房去偷偷去看一看这祭奠的仪式。这几个孩子无声地从图钦家的大门走了过去,向前走时又望了一眼他家那四间倒座房亮着的昏暗灯光的后窗户,就悄悄地溜进了大眼儿家的院子。
他家院里被东西两屋日光灯放射出的灯光照得很亮,从外面清楚地看见西屋里大眼儿他爸坐在沙发上同两个人聊天,东屋里大眼儿的两个姐姐正在做作业。大眼儿“嘘”了一声,他领着这几个孩子绕过水房穿过过道,穿过中院就来到后院。后院里只三间大北房,两边没有厢房,这后院没有人住也没有灯黑咕隆咚,再加上图钦家办丧事的气氛一直笼罩在孩子们的心中,又没有人敢大声说话,这些孩子的头发根儿几乎都立了起来,有人感到后悔害怕也有点晚了只得硬着头皮往里走。孩子们对这院子比较熟悉,因为这院靠东墙有一棵歪脖桑树,大部分的枝杈都遮在隔壁图钦家西厢房的屋顶上,上了树往下一迈,踩着这院的院墙就上了他家的房。这棵桑树是他们养蚕时踩桑叶的主要来源,夏天时养蚕的孩子几乎天天光顾这里。老疙瘩有点傻大胆,第一个来到树前三下两下很快就爬上树,一步就迈到了图钦家的西房上。其他孩子一看也就跟着了房,教授的儿子看见别人都上去了,他站在树下心理发急又害怕,最后总算也爬了上去。孩子们悄悄地从西厢房下到前面抄游廊的廊子顶上,他们全趴在廊子顶的外侧一边往院里看:院子里无人,各个屋里也没人,可屋里的灯全都亮着,廊子里拐弯处的灯也亮着。孩子们趴在房上看见他家中院北房后面的穿堂门紧闭,从穿堂门两旁的窗户看屋内挺亮,猜想图钦奶奶的灵堂就设在中院北房的堂屋里,可隔着窗户纸看不见屋内他家老太太的灵堂什么样子,却很容易就听到中院里妇女们低声的哭泣声,而且前院和尚老道们的颂经声和奏乐声,通过北房的穿堂门和两旁的游廊很清楚地传到后院。这院子里此时没有一个活人,院内似乎更弥漫着一种阴森恐怖的气氛,使这几个孩子趴在房上一时不知所措。
三
“老师傅,您瞧脚底下,这廊子里灯不亮。”这时从对面游廊传来有人说话的声音。有两个人说着话从东面的廊子里走了出来,一个穿白袍戴孝帽,另一个光头穿一身灰色裤褂,他们径直朝这院的北屋走去。孩子们从房上一看,这两个人不是别人,正是:老疙瘩的四叔和图钦博文他爸。
“你四叔!”有人小声说道。
“别说话,让我四叔看见就麻烦了!”
几个孩子趴在房上没敢动换。
过了好一会儿的工夫,两个人才从北屋里出来。图钦博文他爸在前抱着一个神龛样的东西,老疙瘩的四叔拿着一个香炉在后,他们两人又从原路走了回去。孩子们看见他们走了后,紧张的心情才得到了些缓解,大家相互看了看没敢说话,虽然大家都有些发憷了,但是好奇心还是驱使孩子们想往前院去。“走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