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皇族》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周皇族- 第75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大周的探子,发动了这场叛乱。事实上,这样的说法,在平民中流传极广。对于朝廷之前公布的,归结于方外宗派的事情,反倒没有多少人相信。毕竟,实在是太遥远了。而且,可以飞天遁地的人,实在没有必要,装成普通人的来自爆。

老仆人穿过许多街道,来到了一家菜铺。像辅政阁大臣、和王侯的府第中,所有的菜、肉供应,都有特定的菜铺、肉铺供应。一来方便,二来安全,朝廷中一般都人定期检查。而且这些人在各在府第都有备案,家底清白。真如果出了事,也跑不了,甚至可以顺藤摸瓜,查到这些祖上的基业所在。

菜铺早已开门,但人却不多。

“李大人,来买菜了。”菜铺老板站在门口,看到老仆人过来,打招呼道。他的脸上带着微笑,但眼中却难掩担忧。现在的世道并不安全,对于他们来说,也不是个好消息。

“老钱,都跟你说过多少次了。我只是个下人,根本不是什么大人。你叫我李大人,会折我的寿的。”老仆人道。

两人笑说一阵。菜铺老板装一袋新鲜的,还滴着水的蔬菜递了过来:“和往常一样,东西都准备好了……”老仆人笑了笑。递了几枚五帝钱过去,便把菜放进了担子。

出了菜铺,老仆人难得买了一只菜,又买了一些深山中药。他走的很赶,这些店铺很早就会关门了。必须要早点回到府里,老仆人烧了几个青菜,又盹了一锅滋补的鸡汤,然后差人送到了书房里。辅政阁的二吊大夫李公估,今年五十有七,在辅政阁议事有二十多年了。再过几年,就到了告老还乡的时候。李公估坐镇辅政阁多年,向来张驰有度,从容淡定。但如今,这位修养多年的大儒,也有些心浮气躁。

“为臣者,思君、思国,思天下”。书房中,李公估挥毫铺墨,写下一行字。他的眉头皱起,盯着宣纸上的字体,完全没有了平时的收放自如,顿了顿。这位二品大夫,又在宣纸上写下另一行字:“为儒者,静心、静气、静神”。

然而一行写完,李公估却不禁叹息一声。投笔罢写,颓然坐倒。这位已过了“知天命”年纪的老儒,此刻心浮烦杂,无论怎么练笔,也无法静下心来。每次阖上眼的时候,脑海都是朝廷各处发生的动乱和事故。

儒家主政已一千多年,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困难,都能做到张驰有度,天下稳定。然而面对这次席卷天下的动乱,却是束手无策。儒家向来相信,只要天下民心稳定,那么就没有什么,能左右天下,令天下动荡。然而曾几何时,儒家在一心治理天下的时候,却不知不觉中,成了“民心”的破绽。

这些方外宗派,只是派出刺客刺杀各地的儒生,却无形中,搅动了天下苍生亿民的“民心”。这对于儒家来说,不得不说,是个极大的讽刺。

如今,朝廷由兵家主政,面对来势汹汹的方外宗派,儒家一脉,几乎完全架空,无所能为,只能看着事态的发展。这对于儒家来说,不得不说是个极大的讽刺!

“唉……”李公估叹息一声,揉了揉眼睛。这个天下不只乱了民心,连他多少年自律修养,养出的心性,也跟着乱了。

“大人……”一阵敲门声响起,是个府中女婢的声音。

“进来吧!”李公估睁开眼来。

“大人,府里的厨子李伯他们,烧了点菜,让给大人送来。”女婢说着,将菜盒打开,几个清淡的素菜,还有一碗鸡汤。

“这是?”李公估望着鸡汤,皱了皱眉。

“大人这段时间,都没睡好。小的们看在心里。特地为大人准备的。”女婢道。

李公估犹豫了一下,终于还是点了点头。

“大人,这汤很新鲜,你趁热吃点吧!”女婢欢喜道。老儒臣笑了笑,没有拒绝这份善意,接过勺子,浅浅的勺了些,浅尝辄止。

“怎么样?”

“嗯!可以。”老儒臣点了点头。

“大人,你的筷子。”女婢又将筷子送上。然后静立一旁,默默地看着这位朝中德高望重的大人,吃着素淡的饮食。李公估吃的很慢,细嚼慢咽。每一口,都嚼碎了,才吞咽下去。与别的无关,这是一种细节处的养身之道。看着府中的老大人终于似乎有些胃口了。一旁侍立的女婢,也不禁暗暗欢喜。自从六部被毁以来,府中上下,都看得出,老大人整日忧虑,坐立不安,都暗暗着急。眼前这一幕,对府中上下来说,无疑是件好事。

不过,这份欢喜并没有持续很久。李公估挟起筷子的手,突然一颤,便定格在空中,一动不动。女婢敏锐地感觉到,李公估的素袍下的身躯,微微的颤抖着。他的脸色,也瞬间苍白,没有一点血色。

“大人,大人……”女婢心中一惊,叫唤道。

然而李公估却并没有任何反应,他的目光看着前方,直直的。眼神迅速变得黯淡,他的嘴唇慢慢显出一股紫色。

“大人!”女婢终于惊叫起来。她再孤陋寡闻也知道,嘴唇变紫,乃是中毒的症兆。

在上京城的侯府中。许多王侯下人都会备上银针,所有的菜试过之后,才会呈上去。有些府第,甚至必须先让下人试菜,然后才能端上去。

只是,儒家向来对这一套,极为鄙弃,而且朝中文臣,府中融洽,根本不会有什么暗中谋害之事。所以,从来不备银针,也没有试菜的人。但是没有想到,这次就出了事故。

望着李公估越来越微弱的气息,女婢手脚冰凉,如坠冰窑,终于忍不住惊叫起来。就在女婢惊恐的目光中,一缕黑血顺着李公估的嘴角溢了出来。他的嘴唇颤抖着,似乎忍受着极大的痛苦,但神色却极依然保持地平静。

“不要慌张……立即派人,通告各位大臣……府第,还有三公处……快……”李公估说完这句话,头颅就软垂了下去。他的脸孔,完全变成了青黑色,缓缓倒在了书桌上。

“大人!”府中顿时一片大乱,惊呼、悲泣之声,响彻府第。事出突然,府中一片惊乱。唯一能保持镇定的,却是李公估已经七十多岁的母亲,老夫人杨氏。

老夫人身出名门,也是书香门第之后。在这种时刻,虽然眼睛通红,依然保持极大的镇定。在简单的询问之后,迅速派人赶往上京城中,各家文臣府第。然而还是迟了,李府的人还没有赶到,便见到各家文臣府第内,一片哭泣之声。资政阁,辅政阁多位大臣以及众多元士。几乎是一夕之间,齐齐被毒杀。一座座文臣府第之中,升起了丧葬的白幡。

“什么!!”主掌禁军的曹豹闻言,霍然而起,惊得五内如焚。短短时间内,大批的禁军出动。四处搜捕为文臣府处提供菜食的肉铺、菜铺。然而等禁军赶到的时候,见到的,却是一具具尸体。有悬梁的,又吞金的,又或服毒鸩杀……

这些人在死前,大部分都留下了一些遗书。言明事情的原委,以及被逼的无奈。一夕之间,朝中重臣,十去其七。只余下三成的文臣,因为消息及时,又或者心中警觉,免于被毒杀的命运。上京城中,一夕满城哀伤,但更多的却是愤怒。

“中古盟!该死!”军机处中,元武侯一掌重重地拍在桌上,脸色铁青。中古盟居然在他们的眼皮底下,安插了探子,渗透进了朝中文臣的日常饮食之中。这无异于,是打他们的脸。

勇武侯、烈武侯等人脸色也是一片铁青。虽然文武自古相轻。但就算天武侯,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也不禁怒形于色。

“我早说过,朝廷不该和宗派签什么协议。这些乱臣贼子,统统都该杀死。”天武侯恨声道。

就在此时,一名侍卫快速跑入了军机处。

“参见武侯!”

“什么事?”天武侯有些不悦道。

“武穆有令,令各位武侯,一同前往各位文臣府第,一同吊唁。”

“什么!!”众人一惊,就连王惜朝也不禁眼皮跳了下,跟着站了起来。他占据杨弘的身躯。顶着英武侯的这个身份,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但走到现在为止,还没怎么见过大周朝的军神。有几次,路过武穆府,王惜朝都没敢进去。

这位近古时代的武穆,一直长久武穆府中,很少出现。王惜朝一直感觉这位武穆,非常神秘,非常更准备地说,是可怕。仅仅走路过武穆府,王惜朝都能感觉到那种运筹帷幄,谋划算定的智慧气息。那是一种所有秘密,被全部看透的感觉。就仿佛被人剥光了衣服一样,王惜朝很不欢这种感觉。

大周朝的武穆,已经有很久没有走出武穆府了。一般的命令,都是通过别的手段,传达的。戒备森严的武穆府,这座府第,除了皇宫之外,现在可以说是大周朝权势最重的地方。而且武穆府,还代表了一个神话。大同朝军力无敌的神话。这是平民心中武穆府的形象。但对于精通武道的武看来说,这府武穆府却仿佛一直被另一层阴影笼罩。任何神识,都不可能窥探出其中的奥妙。仿佛巍然的武穆府大门之后,就是另一个世界。

“轰!”一直紧闭朱漆铜正门,突然彻底洞开。一名身材颀长的男子,足踏黄金战靴,身穿金黄色的华服,从里面走了出来。

武穆,大周朝除人皇外,权势最重的人。终于在这个时候,踏出了武穆府。由暗而明,走向了他的舞台。这一刻,整个上京城都在颤抖。所有感觉到这股气息的人,这一刻,也感觉到了这股变化,目光注视到了武穆府的方向。

武穆的军令杀伐果决,但本人却极为宁静,极少动怒。但此时此刻,不少却从那股浩浩荡荡,惊天动地的气息中,感觉到了一股怒意。

对于武者来说,一千多年的时间,并不漫长。但对于一个朝代来说,一千多年的民心所向,气运所归,足以凝聚出庞大的积累和底蕴。每一个时代,当天下动乱的时候,都需要有些人,而且必然有些走出来。稳定大局。在商末、周初,民心凋蔽的时候,是儒家,是三公。而现在,当儒家都无能为力的时候,这个人,就是武穆!

武穆的年纪并不大,脸色白皙,大约三、四十左右。他的相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