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的人事档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回归的人事档案- 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份协议,正好让本校任教英语的上官老师看见,他不平地对我说:“学校怎能这样对待你?”

  “他们硬要这样做,我有什么办法呢?”我无可奈何地说。

  夏振川则把协议拿到手中,得意洋洋地说:“这是我们的君子协议,君子一言,驷马难追,以后你的一切我们就不管了。”

  我万万没有想到,这一纸协议,在以后情况出现变化时,夏振川竟然不肯承认,而我当时没多留个心眼,把协议复写成两份,要夏振川也签上字,自己留下来一份,致使在灾难降临时,却没有了凭据。

  人生的遭遇有时就会有这样险恶,善良的人们切不可掉以轻心。

  我与夏振川达成了所谓的“君子协议”后,即按照夏振川的要求,每个月来学校签一次工资表,当然,工资是要全部留给学校的 。

  在江西拖拉机厂工作了五年,对江拖人毕竟是有感情的,这里急着想走,心里又会有些舍不得。我写的《江拖人的心声》,回顾了与江拖人的情意,在《江拖企业报》上留下了我最后的依恋。抒情散文中有着聆听《江拖厂歌》那一段:

  五年来,最难忘的却是来厂的第一天所听到的歌声。那是一九八五年夏的一天,我在厂人事科刚办好报到手续,一阵亢昂的歌声随风飘来,紧接着又是热烈的掌声和喝彩声,缕缕音流把我引向了窗外,人事干事唐方明告诉我,厂里正在举行歌赛,我心里一动,倒想去看看。

  我带着江拖人新的一员所特有的心情,径直来到厂大礼堂。这里真是热闹,台上台下一片热气腾腾,人人兴致勃勃,场面令人振奋。歌咏比赛的队员,个个精神抖擞,雄赳赳,气昂昂,那动人心弦的音乐合着时代的节拍,伴着雄浑有力的歌声,响彻着礼堂,回旋在我的耳边:

  燃起我们胸中的烈火;

  唱起时代奋进的歌;

  让铁牛插上翅膀;

  给农村送去丰收的欢乐;

  团结爱厂,

  文明向上;

  齐心协力,

  振兴江拖;

  迈开改革的步伐奋勇前进;

  我们的道路越走越宽阔。

  ……

  聆听着这昂扬的歌声 ,注视着这些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江拖人,我的心头一阵激动,一股感情的热流从胸中涌出,传向全身,似乎感触到了江拖人强有力的脉搏,我为能成为江拖人新的一员而感到骄傲,为能加入到这充满朝气和活力的行列而感到自豪。

  现在想来,那时我是不是有些书呆子气?

  我的调动关系,经报到江西省农牧渔业厅人事处后,却意外的错过了时机。原厅长黄希仁退休后,由已担任省政府副秘书长的舒惠国兼任厅长,省农牧渔业厅的人事调动临时政策性冻结。直到后来舒惠国担任副省长后,由省计划委员会调来的刘初寻担任厅长,厅人事调进关系仍久久未能松动,虽经贸易中心和徐菊生副厅长的努力,我的调动关系仍然迟迟未批。

  为此,徐副厅长曾把当时的人事处长邱正洪、干部人事主管孙建齐专门找来谈话。但徐副厅长分管的是经济工作,又没有上面解冻的发文,两位人事干部都感到为难。

  这种情况,我在一九九○年底就向夏振川作了汇报,由于已有协议,没有正面提出回来上班的要求。

  一九九一年底,为了维持生计,我以仅有的三千元钱,用妹妹经营的小食杂店的名义,联系了福建省振华矿泉851厂的保健品,做起了小量的代销业务。然而,一门心思仍挂在工作调动上。

  一九九二年底,厂里对各部门离岗人员进行摸底,我向夏振川探问可否回来上班,夏不肯答应,但出主意可把编制挂到市人才交流中心。

  一九九三年初,我向担任厂组织部长的应志相,转述了夏振川提出的挂编人才交流中心的建议,应部长欣然答应。

  可是不久,应部长退休了,由原人事干事刘焕宇接任厂组织部长。

  刘焕宇说:“厂里盖章同意调出的期限,是自盖章后的三个月之内,现在早已作废,学校说可挂人才交流中心,你去叫学校先批。”

  一九九三年五月,经过慎重考虑,我正式提出了把编制挂往省人才交流中心的要求,报告这样写道:

  由于本人的调动之事,虽然调收双方早已盖章同意,但有关主管部门仍未批复下来,为遵循厂部有关规定,现本人提出,把编制先挂到省人事厅人才交流中心,请予批准。

  学校夏振川签字“同意本人挂编”,他想想不大对头,“本人”那不是成了他自己,便又赶快涂上个五六笔,以把原来的笔迹掩盖掉,再在下面重新签写“同意该同志挂编要求”,我在一旁暗暗发笑。

  报告经校办盖了学校的公章以后,我来到厂组织部,把报告交给了部长刘焕宇。

  “先要交五十元钱的盖章费,然后,再按离岗的时间,计算这几年的停薪留职费,把款交清才能办理。”刘又刁难说。

  我据理力争,刘不予理睬。

  看来,即使上面来了调令,我也是难逃这样一劫了。

  我再到省农牧渔业厅询问调动的情况,人事处的孙干事告诉我,在舒惠国出任副省长的时候,人事调动上松动过几个,但一直没有正式开冻。

  这一次我在省政府大院,恰好路遇时任副省长的舒惠国。他是我原在省蚕桑茶叶研究所工作时的副所长,跟我相处不错,他当副厅长时,我还常会去走往,他调到抚州地区当专员以后,见面的时间也就逐渐少了。

  舒副省长对我很是热情,我顺便把我调动的情况向他作了反映,一是省农牧渔业厅人事关系冻结太久,我的调动现仍未得到批复,希望他能关照一下;二是江西拖拉机厂在我调动表上盖章以后,便拒不让我上班,现又声称同意我调出的签章已经作废,为了创收,在不肯让我回来上班的情况下,还要向我索取巨额的停薪留职费。

  舒副省长当时很重视,由于又正与另一位省领导有事,叫我什么时候再来讲清楚一下。

  可是,我想到省领导工作很忙,觉得这种事不好去打搅副省长,就尽量争取自己解决。

  徐副厅长也说:“厅里的调动,我会去设法跟你办好,我办的事情,不要别人来插手,你也就不要再去找舒惠国了。”

  一九九四年初,国家对税务政策进行了调整,我的小批发代销业务,不能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我仅用妹妹小商店的普通发票,已做不了保健食品给商场的代销业务,连已发出去的货物都难以收回款子,我的生活又陷入了困境。

  三月份,省农牧渔业贸易中心所属农业大厦,被港商看中,与农牧渔业厅洽谈收购之事。徐副厅长书面委托,请江西省牧工商联合公司李焕生总经理,解决我的接收问题。

  三月二十一日,李总经理经过向厅领导汇报,与厅人事处沟通,然后以公司的名义,亲笔向江西拖拉机厂组织部发函协商并解释。函件为:

  江拖组织部:

  贵厂秦付根同志的调动问题,我公司正在催上级有关部门加紧办理手续,请贵厂能够容缓一下,暂借我公司工作,请予以协助为感。

  此致,

  敬礼!

  江西省牧工商联合公司(章)

  一九九四年三月二十一日

  我拿着这份盖有江西省牧工商联合公司公章的函件,交给了江西拖拉机厂的组织部长刘焕宇。

  “原来的签章我们早已作废,现在借也不行。”刘不由分说。

  “那厂里就应该让我回来上班,或者把编制挂往人才交流中心。”

  “学校讲你是擅离岗位。现要按一百五十元钱一个月补交停薪留职费,否则除名,发现你在对方上班也要除名。”刘却这样说。

  “学校如果说我是擅离岗位,那不是事实。夏振川与我立了君子协定,他不安排我工作,我如何上得了班?你们又不准我去对方上班,我失业在家,如何交得起这笔巨款?”

  刘焕宇要我拿协议给他看,我很为难,当时只有一份,且在夏振川的手里。我只好在组织部拨通了学校的电话,把情况向夏振川讲了,请他来一趟,可夏又不敢来当面,刘焕宇也不肯与夏通话。

无路可走愤辞职  允许回岗又推诿
一九九三年三月,我在江西拖拉机厂组织部,被逼得无路可走,愤然提出辞职。刘焕宇说:“你要辞职也可以,但要先去找学校批。”

  我向组织部女干事小杨要了一张材料用纸,把被逼无奈、不得已提出辞职的情况叙述其中。然后,我到学校找到夏振川签了字,盖了学校的公章,再回到组织部,把辞职报告交给了刘焕宇。

  刘焕宇把我的报告拿在手上,特意歪声怪调地念了起来,念着念着,似乎觉得心有所戒,便停下来说:“你不用这么写,也用不着写这么多的原因,你只要在上面写上‘我辞职’三个字,我就可以跟你批。”

  我当然不肯,说:“事情是怎样的就应该怎样写,应当实事求是。”

  刘焕宇把报告丢给了小杨。可事又凑巧,这时夏振川悠悠惶惶地来到了厂组织部办公室。

  我当即问他:“君子一言,驷马难追,是你说得吧?”

  夏振川故作镇静地回答:“是我说的”。

  “那张协议应该还在吧?”我紧接着追问。

  “找不到了,时间这么久了,那还知道搞到哪里去了呀?”他眨着眼睛,躲躲闪闪地说。

  “既有君子协议,那你为什么跟厂里讲我是擅离岗位呢?”我理直气壮地质问。

  “那张协议是约束你的,不是约束我的。”他倒恬不知耻地反过来说。

  “既然你是这样理解的,那又为什么能够叫着君子协议呢?”我感到有些好笑,便反唇相讥。

  夏振川一时慌了神,眼直直的,吱吱唔唔,说起话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