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霞关存有四道关门,五公里麻石垒砌的古道;有保存最完整的唐末黄巢起义遗址。
仙霞关位于浙江省江山市保安乡南仙霞岭上,地当福建、浙江、江西三省交界处。仙霞关城东西与高山相连,南北有狭路沟通,为古代衢州往来建州之咽喉要地。
仙霞关以雄伟险峻驰名,素称“两浙之锁钥,入闽之咽喉”,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大约是在三年前吧,也就是1646年四月,唐王责郑芝龙揽权扣兵。而此时郑芝龙已接受了清招抚江南经略洪承畴及招抚福建御史黄熙胤招的降信,称降清可获授“三省王爵”。
郑芝龙为保家财和权位,决心投降,借口“入海取饷”离开唐王,并密谕仙霞关守将施天福等尽撤关防。同年八月,清征南大将军多罗贝勒博洛这才率领着清军越仙霞岭顺利地入闽了。
虽然郑芝龙虽然被贝勒博洛用折箭之誓骗到了北京,他手下的人也都成了一盘散沙,但是反抗却屡屡出现……郑家的势力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因为没受到满清的清洗……人家都投降了嘛,怎么杀?至少目前杀不得。
所以每次闽南之地出现了群体**件,满清还是非常认真对待的……要不也不能那么用力把尚属一个小青年的郑成功往死了打,非得打到海上不可。
当然,这和满清把主力调到了大同战场也有关系,毕竟那面离北京太近了,声势闹得更大了些。
等到打完了郑成功,再想对付郑彩小集团,力有不逮,好在那时这老小子还是比较安稳的,所以先对峙着再说,等主力回调,再一举灭之……
总体来说,福建南部就是处于这样一个微妙的平衡之中。
可惜这一切信息情报和资料以及分析,都是在事后总结出来的,汉唐集团发现自己是打破了这一平衡的关键因素,他们竟支持了一头中年公牛闯进了瓷器店里!
事情发生了变化……历史的走向有些迷离了。
伍大鹏董事长为此掉了两根头发。不过,从苏波团长后来发回的情况看,郑家爽快地答应了汉唐集团的一切要求,对,是一切要求,这一点还算安慰了一下下伍大鹏董事长有些落寞的心……
是中年人贪婪,还是青年人贪婪?这他妈的又是个问题…支持郑家不对吗?收获了多少大家都有数;支持这个方案不对吗?收益性有多大,是个人都会眼红。
可是为什么就没有控制住夺得泉州的**呢?他伍大鹏原先的政治敏锐性,大局观哪里去了?看来人这要一年轻,荷尔蒙一增多,就不太考虑后果了……现在的历史暂时性失控了一下了。
李子强董事最近则比较开心,他和风细语地安慰了伍大鹏董事长,他说:
“大鸟,就干他娘的了,怎的?!别一天阴阴柔柔地和梅乐芝经理一样,研究这个,控制那个的,来我这里的炼铁厂看看,干两天体力活,准保你浑身充满正能量,有平推一切牛鬼蛇神的力量了!工业化的雄壮,文科生怎能理解?!你整天研究些古人真是啊蛋疼,蛋疼啊。
告诉你,我家婷婷昨天跟我说了,你上课都开始走神发呆……”
伍大鹏董事长很礼貌地说了两个字:“滚蛋!”
郁闷的时候,李子这个家伙可不是一个合适的安慰者。
伍大鹏董事长忽然想起来,这一阵子没有和梅乐芝经理品茶了,对了,以前每到休息天他都主动来找自己……现在两个休息天没来了吧?是啊,大家都在忙,哪里有休息天的概念呢?
梅乐芝经理还真忙,只不过是在为自己忙了。
这个休息日,他一如既往地套上衣服,去米粉店吃了米粉……他发现店里人少了些,那米粉店老板有些不安的样子……还好,米粉的味道没有变化。
“怎么了,你?”梅乐芝经理乐呵呵地说道,以前难得能和这个小老板聊上天呢。
“梅经理有所不知,昨日这西头又开了一家米粉店,那家的娘子模样好看,主顾去那里了一些……那家真是不要脸呵,竟然让自家婆娘招呼客人,时风日下,人心不古!”
“又开了一家?呵,呵,夫妻店,哪里都是常见的………”
梅乐芝经理需要管理的数据越来越大,诸如这台湾几家市场里的商业管理,都交给了强全胜会计处理了,他当然不知道又开了一家米粉店了。
“可惜,我那婆娘长得丑,出不得后堂……”
梅乐芝经理吃完后,掏出纸巾,细细擦了擦嘴,推了一下鼻子上还是不存在的眼镜说:
“一个社会或男人群体不从多维角度去衡量女人,却单纯从生物学意义去考评或者判断女人的社会功能,或者性别相反来发生,我认为这都是不健康的社会使然……”
“?????”
“对不起……你家的婆娘做得米粉筋道,调得汤水好喝,相信我,一定会重新迎回主顾。”
“借您吉言,借您吉言,您走好,慢慢行些…”
梅乐芝经理又踏上了走向香山地区的道路。
今天他是有目的去的,那香山溪水现在干枯得厉害,正是寻几块怪石之机。
上个休息日他就寻到了几块,这一次,他有备而来,如果能找到更多的就好了……
等他到了香山溪后,却正好看见郑斌和潘峰两人施施然从对面走过来。
“啊哈,真是太巧了,梅经理也是来此处晨……练吗?”
郑斌郑三爷非常愉快地和梅乐芝经理打了招呼。
潘家四公子潘峰也恭恭敬敬地停住,作了个揖。
古人这作揖的礼节真是有耐人寻味的地方,礼貌而谦和,又不发生身体上的接触……至少减少了传染疾病的可能,谁说经验主义不能推动文明的发展?如果经验主义加上实证呢?一定会是最大公倍化的发展啊……
梅乐芝经理的心中所想,没有影响三人的交流。
也许是凑巧,他们二人也是无事来这里晨练的,也许他们这一点是向汉唐集团的人学习的,这些都不重要……
他们一同走下了河床。
于尘世繁忙中,偷得片刻轻闲,再偷得一份山水,摆放在案几之上,岂不是雅趣一桩?
一种文化传统或者一个文化基因的片断表达,它竟能跨越了时空,在一条不出名的小溪边得到了共识。
三人在溪边优哉游哉的行走,互相品评着对方的所得。
这个时候,香山溪畔的晨雾渐渐散去,太阳它每天都是新的,每天它都照常升起……蓝天,青山,浅水间,他们三个人都见汗了。
那岸上自然也有了一堆各种颜色和形状的石头。
过往的明人劳工们,有好奇地便深深看了一眼,真怪啊,三位高贵的大老爷在河滩上捡石头玩……
面对着这些收获,三个人做了不同的选择。
郑三爷郑斌道:“让劳工随后替我等运送回去吧,刚才梅经理对书法的真谛极有见解,我等十分欣赏,甚想亲眼见识一下……”
潘家四公子潘峰也拱手道:“与郑家叔叔同念。我倒有个小小的看法,我等莫不如从中再寻几块绝佳之物携带回去……万物在精不在多……”
梅乐芝经理温和地笑了,他手指着香山溪水的上游说:“那上游有一处大理石矿,只不过没有开釆价值,由于它是处于背斜地势,长期被雨水侵蚀冲刷,就使得这河床上的石头堆积了……以后还是要疏浚的……防止引发山洪……”
“……”
明天向各位书友请个假,男人一个月总要彻底放松一天,我只是利用业余时间写作……见谅。
这个冬天比往常来的早了些,却没先下雪。
第三百一十章 你们不要女服务员吗
话说总兵马得功带着手下连夜逃跑……慌慌张张地直奔着福州而去。
这个总兵马得功,原是大明靖南侯黄得功的部下。
还是在1645年4月25日的时候,扬州刚失守,史可法殉难了。消息传到南京,当时的朱由崧方寸大乱,顾不上通知其他人,就与马士英和少数宦官仓皇出逃,一路辗转来到芜湖。
当时芜湖守将正是拥立有功的江北四镇之一——黄得功,那时他尚对南京的变故一无所知。当知道这位朱由崧是弃都而来时,内心不胜感慨,但最后仍然决定以死报国,对这位昏君效忠到底。
到了五月二十八日,在尾随而来的满洲重兵压迫下,黄得功的部将田雄,马得功策谋降清。在猝不及防的情况下,黄得功被暗箭射中,随即自刎而死。
朱由崧则被田雄和马得功活捉,准备献给清军邀功。
据郑达《野史无文》的记载:当时田雄背着朱由崧,马得功在后面嘻嘻笑着紧紧抱着朱的双脚,生怕这个大活宝贝飞掉,当时朱由崧痛哭流涕地哀求两人,却毫无效果,于是恨得咬住田雄的脖子,血流满衣。
这时朱由崧的痛悔愤恨之情,可见一斑。但亡国之君,总是难逃一死。次年五月,这位南明天子,就在北京被加以谋为不轨的罪名杀死,年仅三十九岁。
马得功却因此得以立功,隶汉军镶黄旗,后来在为满清安定东南沿海、确立闽安军事重镇上,建立了卓著的功勋。
在那面的世界里,他后来主建的闽安石头城一直还保留着……不知道能不能见证这个大混乱、大背叛、大杀戮的时代……
到了1647年,大学士洪承畴以马得功署副将,从浙江总督张存仁剿福建建宁、邵武山寇,克松溪、政和、建阳、崇安、光泽诸县,即令驻松溪。后来又复克永春、德化诸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