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1649》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们的1649- 第30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可就算是滚水管的生产也是需要无缝钢管技术,在计划中,汉唐集团直接采用十九世纪中期时的生产技术:冲压法加工低压锅炉钢管。

    冲压法生产无缝钢管是一种有着上百年历史的生产工艺,采用这种方法制造的钢管原料为圆形钢板。

    它的工艺过程是:将经过加热的圆形板放在冲压机的模子上,模子是个中央有孔的圆形底板,所采用的冲头其直径与所冲压的钢管内径相适应。钢管经冲压成为杯状体,冲头升起后,杯状体留在模子下面,接着将杯状体送往另一台立式水压机上,这台水压机上的模子的直径较第一台冲压机的小些,但放在较高的位置上,那个杯状体在此延伸成为较长的带底的杯状空心坯。最后切割后,稍做切磨既成。

    本来他们还打算先上马挤压法,它的历史更长一些。

    挤压法生产金属制品已有200多年的历史,自从1797年英国人约瑟夫??布鲁玛第一次在挤压机上,将熔化的铅液连续地生产铅管并取得专利以来,挤压生产技术不断发展。

    到了l8世纪末19世纪初,挤压产品由软金属扩大到铜和铜合金材料,并改进了挤压机结构,直到出现了600吨双柱卧式挤压机,这才奠定了挤压生产在有色金属压力加工中的地位。

    在挤压法加工无缝钢管时,先把经过热加工处理后的钢坯放在压力机的磨具内,那磨具底部有一孔,孔由底盘封闭。然后通过压力机的冲头杆对钢坯穿孔,并将金属挤向四周使之充满模腔,再去掉底盘,挤压杆继续穿入,其端部落入底部的圆口内,并将少量的金属挤成圆塞形。最后钢坯再次经过热加工,冲头进一步挤压并将钢坯从模子底部圆孔和挤压之间的环形孔隙中挤出,由此而制成无缝钢管。

    还是在穿越前吧,李子强津津有味的看完两份工艺报告说:“咱们还是用挤压加工法吧……我看这个比较简单……”

    负责这项工作的技术员摇了摇头说:“如果你不要求数量的话,也行。”

    李子强说:“不要求数量,我用机床也能加工出来,这话说的……”

    最后大家一一推演,发现挤压法加工有些扯蛋了……太慢了。

    这才最后定下用前者工艺。但经过计算,发现这无缝钢管的成本可不低……弄不好,出现锅炉上的低压滚水钢管竟然会比锅炉炉体还贵的现象。

    负责无缝钢管的技术员说:“很正常啊,咱们不是要安全嘛……不计成本的结果就是出现了这么个怪胚。”

    另一个技术员说:“是的,就算在那面的时空,19世纪80年代,无缝钢管一磅就要2美元……”

    有人低头算了一下,说:“我靠,要是按猪肉折算……四百块人民币一斤钢管,我还打算用无缝钢管做辆黄包车呢。”

    “不止呢,还得看中碳钢的产量是多少……”

    一切问题又回到原点。
第二百七十三章 干脏活儿收费挺高的
    舟山城城头上开炮了,那炮声里可以听出那城墙上众人的愤怒之声。

    果然是海盗世家出身,太不讲道义了,两军相见不斩来使,这都是常识,奈何明目仗胆地扣押呢?!

    面对火炮的炮击,郑家军一开始有些慌乱……但又很快稳定住了,果然,他们的位置,炮弹是打不到的,那铁球眼见着在沙地上滚动一段距离后,就停下了……郑家军的士卒们不害怕了,他们又不想去爬城墙。

    定远侯郑联当时挥挥手说:“安营扎寨!晚上再说……”

    郑家军当时就在舟山城外扎下了营。

    城墙上的人看到,那郑家军士卒们,不慌不忙地在沙地上钉起了一人多高的桩子,那好像是他们自己带来的,钉下后又开始像是挂铁丝……城墙上的人一下子就明白了,天下还有如此简便的栅栏!

    然后他们就开始搭起了帐篷,速度很快……天还没有擦黑时,几百顶帐篷便搭起来了,远远地看上去井然有序……在昏暗中,他们似乎还开始埋锅造饭了……

    此时,定远侯郑联招齐手下的偏将们,在中军大帐中开会了。小儿臂粗细的蜡烛将帐中照得十分明亮。

    定远侯郑联想了想顾问团开会的样子,感觉学不来……索性不理了。

    他首先问道:“大家都嘱咐过弟兄们了吧?”

    一名偏将答道:“遵从永胜伯、定远侯的命令,小的已经多次吩咐过了,对平民有三不可,不可杀人,不可抢劫,不可奸淫……违者必杀!”

    “如此甚好,突击队都准备好了吧?”

    另一名偏将答道:“两只突击队都已经准备好,但等天色再晚一些,按事先约定,城中的细作会前来禀告。

    “哼哼,城中之人,一定以为我等明日早晨会攻打正门……今晚,我们定要拿下舟山城!”

    帐内轰然响起了一片肯定之声。

    在原先黄斌卿的官府内,也燃起了儿臂粗细的蜡烛……鲁王监国与手下的文武官员,也在开会,不过这会议已经持续很长时间了……众人说了很多,也应该拿出个办法来了。

    兵部右侍郎张煌言首先总结道:“张名振将军曾想以大义服之,但那郑家之人奈何不听,翻脸扣押,他郑家这已是失了大义……我等手中还有精兵三千,火炮数门,城坚墙高,城中食物尚够,水井数处,待郑家围攻数日后,必筋疲力尽,那时郑家可能胡乱抢些渔民之物,便也退了……”

    鲁王监国听了后,高兴地拍了下手,说:“着啊,大家不必惊慌,张侍郎此言有理!”

    大学士张肯堂听后摇了摇头,说:“看他们的横幅和信件,怕是不会那么简单……”

    大厅里的快乐声一下子静了。

    “从那信上看,他们所提到的两个毛贼,查证后,确实为舟山之民……他们也算是师出有名,如果单单为出一口气,似乎不必劳师袭远,此次所费军资也不能是小数目,舟山此时的情景……想必他们也能明白我等的困境,那他们为何如此兴师动众……果真为‘清君侧,迎鲁王’?”

    众人纷纷扬扬地说道:“不能,一定不能。”

    “那么,明天一早,让鲁王监国亲临城头,想必在鲁王监国的天威之下,那郑家之人一定会说出真实意图……”

    鲁王监国听了后,认真地点了点头,说:“有理,张大学士所言甚有道理,等明日在光天化日之下,我好好问上一番,想必能搞清楚原委,到那时再来定夺……”

    众人深以为然。

    鲁王监国刚刚想说散会,再来几句安抚人心的话……只听得外面“轰隆”一声巨响,众人当时就呆住了……等他们反应过来,想说些什么时,“轰隆”又是一声巨响,鲁王监国这时差点吓坐到地上。

    舟山城中的两个细作,在晚上悄悄从后城墙结绳坠下,绕道到郑家军大营后,他们两个分别领着两支突击队,分成左右方向,悄悄寻到城墙最薄弱的地方,在墙根下埋下了若干个炸药包,等到月亮升上半空时,便分别点燃了导火索。

    那两处城墙是细作们早就寻找好的地方,果然是最薄弱的地方,随着爆炸声,两段城墙应声坍塌了……

    明月下,郑家军兵分两路,直扑那两处缺口。

    那两只突击队这时待那缺口处尘埃落地后,立刻又从背包出取出浸过油脂的布团,划了火柴引着,便向那缺口处不停地投放,将缺口照得通明,没有半点黑暗。

    等郑家军到了缺口时,定远侯郑联忽然想到:“啊哎,这要是白天再炸也是不晚……虽然晚上炸开利于攻城,但死伤定会更多,这个,这个性价比不高啊,看来真是要有一个参谋部才好…”

    于是他紧急下令,现在守住缺口即好,不要进城,等到天明再说!

    郑家军很适应这样的随机性命令,立刻遵从了。

    缺口处出现了冷战现象,双方都不靠近缺口……只不过一方是主动的,一方是被动的。

    缺口处,时不时就响起一阵弓弦声音,一排火枪声音,一片惨叫声音。

    对于这些声音,定远侯郑联丝毫没有理会……他坐在一块石头上,一手拄着腰刀一手拿着一个瓷瓶,一口又一口地品着张家百年孤独,心里忽的就想起赤嵌市场饭家里的猪手了,那味道真是好啊……不知道为什么,他对眼前马上就要得手的胜利,又不是想象中的那样让人高兴了,说真的,没啥意思。

    月光下,定远侯郑联像一位思想者,只是谁也不知道他在想些什么。

    今夜注定无人入眠……

    城里已经是乱成一团了,百姓们只能把破烂不堪的大门闭得死死的,也许一家人正搂做一团发抖。

    街上,士兵们来回地奔跑,听着各种各样的命令,他们缩小了防御,现在只能以原黄斌卿的官府为防护中心,在周边街道布下街垒,埋伏些弓箭手。

    本想重新夺回缺口,奈何郑家军却也没有攻占,只是远远地施放火铳,一排排弹子打来,他们收效甚微,白白丢了上百人的性命…水陆副将阮进和王朝商议了一下,那郑家军不敢在夜里进来,想必也是担心城中有埋伏,不若趁此机会,将全部兵力收回,等明日天亮时再说……连夜逃走是不可能的了,众多家眷都在此处,让他们往哪里逃?!只待明日鲁王监国亲自出面,也许可解眼下的局面……

    双方期待的第二天清晨如约而至。

    双方貌似都没有睡觉,都是一直在咪着眼睛假寐,但是郑家军好过一些……他们有早饭……前面的人在盯着看,后面的人用大锅煮食……当初定远侯郑联见过汉唐集团的所谓行军粮,品尝过一次便明白这是怎么一回事情,虽然他肯定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