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1649》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们的1649- 第35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有时是人骑车,有时是车骑人。

    那里的货运,都是要绕远走河海联运的。

    他一个人默默地在二层行溪工作。

    他的成绩也是很显著,到现在为止,在禽蛋类的供应方面,汉唐集团完全可以让各个食堂每日都可以有鸡蛋或鸡肉吃,甚至在赤嵌小学和女生版的蓝翔学校里,都可以保证每人每日必有一枚鸡蛋,三天之内必有鸡肉可食……除了牛、马、驴、骡的大型牲口外,生猪、山羊的出栏数正在逐步提高。

    等到明年,汉唐集团带来的新品种猪、羊授精生长发育稳定后……就可以天天吃肉,而不用天天吃鱼了……如果顺利的话,羊奶供应也没有问题,当然在一个阶段内只能保证汉唐集团的人。

    但谁知道最后又会怎么样呢?在明人劳工的眼里,这帮子汉唐集团的人太挑食了,鲜美的鱼肉吃够了,竟能嫌弃煮鸡子太淡味了……可恨!

    至于大牲口方面,新品种可不是一两年能培养出来,没有五年以上,根本无法上规模。牛奶,会有的,但是要等。

    王国涛站长上一次来是二个月前,除了提交工作汇报外,也为了甘蔗叶子。

    每千克甘蔗尾叶(干物质)含水量消化能5。68mj、粗蛋白质3~6%,含糖量高,适口性好,是一种发展畜牧业很好的饲料资源。

    特别是在甘蔗收获期(11月至翌年4月),正值枯草期,台湾的山区可适用的青粗饲料资源呈季节性减少……如何利用甘蔗尾叶作青粗饲料就是一条好出路,可以解决越冬渡春饲料不足的矛盾。

    然而,由于甘蔗叶体积大,水分、粗纤维含量高、不易贮存,还需要对甘蔗尾叶的处理、保存与利用作进一步的研究和推广。

    上一次王国涛站长来这里就提出了这个问题,并且带回了一批剪叶的甘蔗尾叶。

    他在二层行溪地区试用了微贮处理甘蔗尾叶的制作方法。

    微贮处理是采用em(由乳酸菌、酵母菌等组成,与发酵床养殖技术的相同)100毫升,溶解于20公斤0。5%的红糖水中,然后分数次均匀喷洒在甘蔗叶上,然后装袋、装缸压实密封2个月。

    结果发现,经过微贮处理甘蔗叶质地松软、气味香醇,适口性增强,贮存时间长,饲喂牲畜后采食量显著提高。牲畜也要经常换口味。

    这次他亲自来,就是与建安国董事谈这一批甘蔗叶的处理分配。

    两人商谈了一下就做好了分配比例,三分之二归王国涛站长。

    建国安董事也要甘蔗叶,不是为了要焚烧回田和除杂草,那样太低级了……他手里没有可降解的地膜,就是不可降解的也没有。

    他只好想直接用甘蔗叶覆盖法来保持水分,第二批新品种甘蔗要有相当一部分留置宿根的。

    甘蔗田耕作层土壤水分的有效保持利于宿根的萌芽与出苗,种植垄上的有效土壤水分利于主根系向深层土壤下扎;能够增加水分吸收利用率;防止作物倒伏。

    行间土壤水分的有效保持能够促进作物系根的横向生长;使作物的养分吸收面积半径增大;促使作物能够快速形成庞大的根系结构;利于提高作物的抗逆性。

    在还田蔗叶覆盖下;它能锁住相当的土壤水分;利于甘蔗根系的横向生长;扩大甘蔗的营养吸收面积;同时能够有效促进甘蔗根系的新老更替,使得第二年的产量能得到一定的保证……当然水肥还是要供应上的。

    建国安董事说:“用不用我们再给你派出几个助手?”

    王国涛站长笑着说:“没事儿,那帮子明人非常听话……我一个人就够了。”

    事实上,王国涛站长在二层行溪地区的小日子,过得还是非常不错的。
第二百三十一章 赤嵌的甘蔗成熟了
    1649年11月份,台湾赤嵌农业基地的甘蔗成熟了。这一个月里,那里的人们疲惫而且快乐着。

    在时间刚进到十一月份时,建国安董事就每天都要亲自测量甘蔗的锤度。

    锤度,是指蔗汁中固溶物质的重量占蔗汁重量的百分比,它包括蔗糖分在内的溶于蔗汁中的所有化合物,因此它不是蔗糖分的真实值,但蔗汁锤度与蔗汁的蔗糖分含量有相关的关系,因此,可以通过测定蔗汁的锤度来衡量甘蔗的成熟度。

    在甘蔗的成熟期,自蔗茎上下部(尾部和基部)的锤度比应该是在从0。9到1。0的范围内。

    蔗茎上下的锤度比为0。时,则为初熟期,蔗茎上下的锤度比为0。时,则为为全熟期。如果再高,那就过熟了,就是蔗农们常说的要开始退糖了。

    等到了真正的全熟期后,建国安董事一声令下,明人们开始收割第一期的甘蔗了。

    明人蔗农手中的甘蔗刀都是汉唐集团依照那面世界的标准甘蔗刀仿照设计的,明人蔗农当然不知道这一点。但是那刀使用起格外顺手不说,那是真锋利啊,比他们原先用的好多了。

    建国安董事对红星工业区大力支持赤嵌农业基地的举动表示了感谢。

    李子强董事得意地说:“我那些刀具可都是电炉钢产品啊,收割甘蔗的工作效率能提升一倍不?!”

    建国安董事想说不能,但却改口说:“能!太能了!”

    李子强董事哈哈大笑,说:“我就说嘛,机加工改变世界……”

    “你说得真对!至少改变了我们蔗糖业……”

    “哈哈,你知道就好!”

    红星工业区确实对赤嵌农业基地的蔗糖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提供甘蔗刀仅是一个小小的帮忙。

    更大的帮助就是建立了蔗糖加工厂。

    从甘蔗预处理阶段的甘蔗撕裂机,到压榨过程的四锟压榨机,再到第一次蒸发水分、煮糖过程所需要的设备,离心机等后处理设备……再加上它们的原动力,一台铸铁低压锅炉和与之配套的蒸汽机……它甚至还可以向周边提供一部分能源。

    由此可以看出,汉唐集团在设计新设备时,都要充分考虑过它的多种用途……甚至是榨糖剩下的甘蔗渣子都被设计用来养殖香菇。

    经过检测,这一套设备可以日处理20吨甘蔗……按照那面世界的平均水平看,一天可以生产2。4吨白糖。但是由于这第一批的甘蔗品种是经年的宿根出产,品种不算好,最多能达到百分之八,远远比不上那面世界的百分之十二的平均水平。

    不过也好,等着第二批甘蔗下来,这套设备也正好渡过磨合期,达到了最佳的使用状况。

    这第二批便是汉唐集团自己带得糖蔗,它的产糖率可以达到百分之十四,到那时白糖的产量还会提高。

    在甘蔗预处理阶段其实还应该有清洗机,但是红星工业区认为,这一项完全可以用人力替代……完全不必要浪费宝贵的金属材料。

    风车之类的设备,它们所需要的核心部件,比如轴承之类的东西,完全可以用这个时空生产的钢材,虽然电炉钢产量极低,但那些零件所需要的钢材也少不是?

    甚至这东西还可以交给明人铁匠用手锻的方式加工,时间长,产量低,都不是问题。事实证明那轴承完全可以适用,就连独轮车所要的轴承也算上。

    但是甘蔗加工设备就不成了……它的核心零件必须要用带过来的金属材料加工,这是两回事,无法同等对待。

    所以,汉唐集团的人没有一个认为这些设备算是本时空生产的……汉唐集团给本时空生产的设备下的定义是,完全利用本时空自产的材料,完全利用本时空培训的技术人员,凭借他们自己的能力加工生产出来的,不得借用汉唐集团的技术帮助,一点点也不行。

    在赤嵌甘蔗加工厂正式开工的前一天,赤嵌农业基地大部分的技术员都去厂子参观过了,然后又都嘻嘻哈哈地离开了。

    虽然大家都没有在明面上说过什么,事实上,每一个人心里都完全放松了。

    糖,才是这个时期针对欧洲的大杀器,连带着小日本也算上……只有它才可以把贸易的控制权牢牢地抓在手里…不客气的说,糖,就是这个时空里的高科技产物,比镜子、玻璃之类的产品杀伤力更大,因为它的连带效益和规模性更大。

    送走了众人后,甘蔗厂厂长李坚把大门关上了,哥几个要喝点小酒了。

    李坚是机械类的大专生,下岗后一直和弟弟在各家私人厂子里打工,养护和维修各种设备的技术能力很强,特别是在榨糖厂的工作时间最长……本来他挣钱还不算是难事,但是他一直有个要求,总是要求雇佣他的老板一定要把他的弟弟李锐也带上……李锐是技校毕业,也懂一点维修技术。

    他三十多岁时突然得上了心脏病……住了近一年的医院,花光了全部的积蓄……差一点连最后心脏造影和国产支架的钱都花不起了……后来病虽然好了一些,但是生活还要继续,他也要去打工……但他的工作可不好找,没有人愿意要一个有心脏病的人……就算是好了也不敢用。

    李坚常说:“小锐,你老老实实的在家休息………有哥哥一口饭还能差你的?”

    弟弟李锐本来是一个胆小害羞的高大胖子,好四十岁的人了也没有结婚,平常非常听李坚的话。

    那时他却怎么也不听了,他说:“哥哥,我那不是成废人了吗?!”

    看着在不断用手绢擦额头的弟弟,李坚心里一阵疼,说:“什么废人,你是病人!”

    “不,我感觉强多了……我要去找工作……”弟弟李锐那时不停地晃着大脑袋说,“嫂子又会和你吵架的,我不愿意你这样过日子……”

    李坚心里一阵酸,又怕他出去打工出事,就只好带着他了。弟弟李锐要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