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1649》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们的1649- 第39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是在暗示我什么吗?三爷郑斌在心里画了个弧……物资与物资的交换不算,这分明是要我郑家拿出真金白银来才可。把我等把安排在他们的住宅区附近,这分明是要监视我等……不过,事已如此……

    “好好,我暂且预定下两千四百平方米可行?我郑斌有这份薄面吗?”

    “当然,我们汉唐集团还没有正式挂牌销售宅基地,这里不存在预定问题,再说,你的信用等级完全可以达到这个水平。”

    “就像我的身份证上标明的等级吗?四级,就是这个意思吗?”

    “这个解释权不在我,我们汉唐集团里不同的系统都有自己的评估方法,在我这里,你的信用指数比较高。”

    “……”

    “你有什么问题尽管问,这里是一个没有潜规则的地方,一切都有规定,除了特殊领域,一切行政都是公开的,它现在也许不完美,但汉唐集团正在努力追求它的完美,我们欢迎任何明人来质疑它。”

    “敢问梅经理,”三爷郑斌发现梅经理绝没有露出不耐烦的样子,而是在认真倾听,他大胆地说,“敢问梅经理,要是普通行商,远远达不到汉唐集团的宅基地标准将如何?”

    “问得好,这一点你很细心,我们将固定此类人的住宅面积,一百八十平方米,就是他们最高的限定,当然,这里面只是指平面面积。放心,我们没有管理城建的部门……因为,我们不信没有了城建部门的管理,百姓就会趋向去做损害自己的选择……这是个伪命题。如果家里人口多,实在不够住,可以分户申请,地点仍由我们指定……

    汉唐集团认为私人民宅是人类进步的标志之一,它不同于商铺,不分所有权与使用权之分,我们不会给任何人或势力留下可以上下其手的操作空间,因为如想作恶必然会寻到无数借口,天下之人可听说过用住宅基地达到兼并土地的效果吗?这又是一个伪命题……因此我们以为,宅基地是上天赐给任何生灵的一种生存权力……乃是……”

    梅乐芝经理忽地发现那个帮忙翻译的技术员的脸都要抽抽一起了,他马上打断了自己的思路,对着那技术员做了一个抱歉的笑容。

    下次吧,我一定会考虑我的听受者的情况……双向沟通才是真正地沟通,思考从来不是一个人的事情。

    那个技术员翻了半天的白眼,努力组织了一下语言,说:“私人的住宅之处,我们汉唐集团就让他永远住下去……”

    “啊,本来就如此啊,大明几百年都是如此……除非像鞑虏那样跑马圈地……”

    三爷郑斌忽地停下了发言,他发现那两个人都露出深深的疲惫……不似伪作,他连忙闭嘴。

    三爷郑斌主动告辞了,将要出门时,那技术员也忽地发话说:“你下次与人交谈时,不要总把手操在两个兜子里,那形体语言会让别人认为不礼貌的……”

    三爷郑斌脸红了一下,有没听懂的词语,但大概意思还是懂了,他抱拳说:“见笑,见笑,今天受教了……”

    三爷郑斌高兴地离去,他明白了,这汉唐集团的人是想要我等的投名状啊,这就好,金银之物不差,就怕你们不提还转着圈子向我等要,那就太难办了……

    三爷郑斌又把手叉回兜里,立刻发现,啊呀,玉镯忘记了送与梅经理……不过,看那传译之人,好似与梅经理地位不差……

    幸好没送,要不一定是无比难堪,他先前以为那传译之人无甚用处……不过不急,以后机会一定还会有的。

    “我说梅经理,你对那帮子古人太好了吧,按理说,我们现在对他们做的一切都是拯救他们,解释什么?…梅经理啊,怎么说呢?就是不爽,让他们做什么就行了,你偏要说清楚……不爽。”

    那个帮忙的技术员懒懒地说。

    “对于自然存在的任何生命的态度和行为,都决定了我们对自身的认知程度!”

    “噢,你又来了……我不说了,好吧?”

    郑家商队的到来,引起了热兰遮城的注意。大气高端上档次,可以形容这次商队的规模了。虽然没有五百吨吨位以上的船只,但他们的规模在那里摆着,一次三十条……以前还没有过。

    码头上,潘峰潘公子,老掌柜,周富周经理在一边旁观。

    “我爹爹应该收到我的信了吧,应是看明白我的意思了吧?”

    “一定收到了,正在准备呢。否则不会到现在还没有回信,早就会有快船来问了……”

    老掌柜心中暗笑,小子,你太低估你爹爹了……他那是不动如山,动如脱兔啊……广州四大家,他又抢了个先手……你真以为是因为你想了解才让你了解的?汉唐集团一出现,我等就在关注他们了,小子,你见过谁家海商乱去港口码头做生意?哪个不是千方百计地去探听?

    “郑家气势颇大!”

    潘峰潘公子的折扇摇得快了些。

    周富周经理也忧心忡忡地说:“不知他们带了多少工匠前来……”

    “怕什么?我等是民商,他们是……在商言商,我与他们不会有冲突的……”

    这一天的晚上,在网上的主要论坛里,汉唐集团的人评论完这次郑家商队的物资和人员的分配后,话题又转向了这次董事会决定的宅基地暂行办法,还有人不满住宅区地点的选择。他们你说你的,他说他的,各种说法都有。伍大鹏董事长看得啼笑皆非,这里面有好多自相矛盾建议和看法……要命了,要是按照这种方法出台一个方案,没有相当长的时间是不行的……

    伍大鹏董事长索性把制定这个台湾宅基地暂行办法的主要目的都抛出来了。

    明大陆目前正处于即将崩溃的边缘,那么既得利益者分成三派,一种是投降派,一种是反抗派,一种是逃跑派,以最后的结果看,第一种完全占了主流,第二种其次,第三种最少……所以我们要尽我们所能给第二种加强力量,给第三种找一个出路……可是,如果第三种跑到我们这里后,又开始惦记着那点土地怎么办?那他们花银子投资啊……资金只要正常流动开,一切都好办了……

    有的技术员又把眼光盯向内部了,质疑我们的市场太小……请放开眼光,小日本,西班牙,葡萄牙,英国,法国……现在都是人傻物资多啊……

    我们的住宅地,我承认偏了些,也只有羊肠小路……但那里的环境就不用我说了,有两大家族先行替我们去开路了……他们当然不傻,会明白我们这是考验他们……

    有人质疑到,董事长,这计划也太宏观了吧?

    伍大鹏董事长说:“我们正组织人手微观化处理,你可以随时参加进来……”

    又有人说,连我们集团的人都要遵守它?太不爽了……

    还没等伍大鹏董事长回言,又有个人抢着发言道:“你没看那办法的两个定语吗?台湾,那就是别的地区不算;暂行,那就是暂时的。我说你语文是体育老师教的?”

    那人没生气,说:“我从上高中,语文他妈的就没及过格!”
第一百九十二章 不一样的发展方法
    三爷郑斌把安排商铺的一干杂事,都交给了两个小厮,自己在银匣子里用心挑了一对刻有凤求凰阳纹的翡翠玉镯,把它们用丝缎包好,放进那棉布衣的兜里,感觉那个棉布衣的两个兜子缝合的部位,正是在适手之处……比自己直裰的胸兜和袖兜使用起来都要方便些。

    而且这身棉布衣服还要凉快些……不过,好似此地比厦门的蚊虫少了很多,怪哉。

    三爷郑斌一个人顺着市场慢慢向梅经理的办公室走去……

    一路上,市场上人来人往,虽然远远比不上厦门的海市热闹,但这里却有一种安闲惬意……这市场还更干净些,那路边隔不远处就有一根涂得漆黑的高木杆,它们之间好像还没有用黑绳连接,不太似码头上能在黑夜里发出光亮的物件,不过也有人说过,早晚这里也会安置上,真是值得期待……

    每一根高木杆下,都安放了一个高腰竹筐,上面书写着“垃圾投放处”五个大字,字迹粗陋之极,倒是正配得上那竹筐的用处了。那里面正装着各种破烂之物。

    来往的行人中,各种装扮者都有。不过大多是布巾包头的小行商,老百姓,甚至还有一些土著和倭人,偶尔便有所谓的安保队员两人一组经过,他们身后背着的火铳上,那短剑依然闪闪发亮……这些人混在一起,似乎并没有什么冲突,每个人都在专注自己的事情……

    三爷郑斌看着沿途那些商铺的招牌……他们大多是小商家,不甚有名气,不过偶尔也能看到一两家小有名气的闽商,不错,不错,比我等有眼光。

    他看到,常有掌柜者头戴瓦楞帽坐在那商铺里面,不知在低头忙着什么……待我郑家商铺开张,这些人等都要一一拜见,在商言商,不可混淆。

    当路过潘家商铺时,三爷郑斌看见那招牌上,正刻着广州潘家独特的徽印,默默点了点头,有空时定要亲自上门拜访,广州首富也在此。何为未雨绸缪?这便是明证……潘家这一小枝花叶开得好啊,有眼光。

    到了梅经理的办公楼下,三爷郑斌照着上一次来时的模样,在楼门的大门口处,一张桌子前,提起一直备在那桌子上的毛笔,在一个木板夹子上的白纸表格里,写下了自己的姓名,拜访人的姓名,在目的那一栏里地填写上办公商谈四个小楷字。

    他顺眼看见他的上一栏处,填写的人物似乎是潘家公子的姓名,他也是拜访梅经理,目的那一栏上正写着“宅基地商谈”五个小楷字,字迹端庄雅正之极。三爷郑斌略想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