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1649》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们的1649- 第40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但它们总得有个先后问题。

    第一个被置到最后的就是收容营。它是最不着急改造成土木结构的一项。先后几批收容的行动中,还没有发生逃跑事件。

    特别是在收容联合**俘虏的过程中,没有发生逃跑成功的案例。这说明竹木结构的收容营完全经得起考验。

    当然,我们有夜视仪,有那么两个俘虏不知道我们有而试图翻竹墙,然后被打死了,都是直接爆头。

    这没办法,我们有这样的设备,为什么不用?

    第二个被置后的竟然是学校。网络上一片哗然。就连那样的世界都提出再穷不能穷教育……到了我们这里竟然……啊!

    那面世界的网文扑街写手杨友行冷冷地写道:“谁也别拿教育来说事,教育从来就不是教育本身的事情,它永远是一个受系统环境制约的产物,权力垄断者们要什么样的教育,教育就得变成什么样,凭什么去研究教育本身?……就现在的教育水平,竹棚子一样一样的。”

    写到这里,那面世界的网文扑街写手杨友行发现可能会伤到正在充当教育者的人,忙又写道:“不过,听说赤嵌小学的学生目前成绩不错……暂时克服一下困难,完全可行。”

    谁也没有想到,范伟业竟有些声嘶力竭地回道:“谁也别提成绩!封闭管理的学校,学生成绩是个人的**!不容乱打听!”

    姜雪少有地配合了一下,她文静地写道:“我们要综合看待成绩问题……我们决定不放暑假了。”

    教育支援者,刘海洋没配合他们,却发了一排哭泣的图片……

    目前教育的水平,众人都心知肚明了,没关系,慢慢来吧。

    什么东西一教古人就学会了,那是别的穿越者干的。

    剩下三项,争论的大了一些,最后决定直接上马海关和宾馆两项……汉唐集团的住宅区被推后了,原因很简单,大家都住宿舍,暂行可以对付,至于有事来热兰遮城办事的人员,到时候完全可以住进宾馆嘛!

    因此,海关和宾馆两个项目同时进行了。面子工程的潜意识看来依然存在。

    原有的海关暂时继续运营。

    郑斌和黄安一直坐在指定他们坐着的长竹椅上。郑斌却不停地东张西望,不停地询问着黄安。

    说心里话,黄安早就烦不胜烦了……从明轮船,汉唐集团叫机帆船开始出现为止,到码头的大小,到高音喇叭,到水泥地,到塔吊……你管它为何不用众人去拉吊干什么!蒸汽机就是蒸汽机,你没看见它们冒烟嘛!

    但表面上,黄安一点点也没有露出不满之色……郑家岂是好相与之人?!

    郑家三兄弟只用了一个小小的帖子,黄安的家主立刻把黄安派出。

    事先细细嘱咐,此次不同以往,有郑三爷亲自前往,出了任何差错,你我家室难保……此事圆满我分你一成干股……但求无错!

    在此重担下,黄安当时还有点小庆幸……郑三爷郑斌还是比较好相与一些,人也比较讲理,要是换成定远侯郑联……黄安事先一定会病得很重。

    待到郑三爷郑斌都要站起来,想去摸一摸安保队员身后的火铳时,黄安不得不说:“三爷,我事先说过多次……这里的规定大……让我等坐在这里就有坐在这里的道理,您看……”

    “哈哈,我差点忘记了……他们的规定,可有我等的帮规大?”

    “好叫三爷知道,汉唐集团的规定事先让人知晓,始终如一,这帮规嘛……”

    “那当然是帮主一个人说得算,不是这样,谁还当帮主!”
第一百八十六章 汉唐集团的两个没想到
    汉唐集团的人现在正在研究着整个东亚地区国际政治格局的大气候,大环境的问题。

    他们现在严重削弱了荷兰东印度公司在东亚的势力,给了一直锐意进取的荷兰人当头一棒。由此引发的与先前历史不同的走向都要重新推演和考虑,以便他们能够找到或者制造出最适合汉唐集团利用的局面。

    西班牙、葡萄牙、英国,还有只是在印度存在的丹麦东印度公司都要一一考虑到。

    汉唐集团有信心有能力下一盘有趣的棋,也许棋子们不那么听话,但大趋势下,它们应该别无选择。

    汉唐集团第一个没有想到的是,巴达维亚这枚小棋子反应有些激烈。

    同样都是台湾热兰遮城被别人侵占了,人家郑成功占了,他们只派出不足千人去收复,而汉唐集团占了,他们竟然如此大费周章,几乎把百分之八十的军事力量都派出来了,从资料上看,他们根本组织不起来这么多人……他们还真看得起汉唐集团,或者是有意成全我们,知道我们缺少劳动力?

    伍大鹏董事长在网上发了贴子,后知后觉地说:“这是因为时代不一样,现在荷兰东印度公司正是蓬勃发展的时期,进取心比较强烈……随着财富的增加,他们的小业主心态开始显露,偏与保守和算计得失……每个民族都有它天然的劣根性,我们应该学会利用,并且警惕我们自己心态的变化……明大陆的民族太老了,老到什么新思想新事物投放进入,都会变成漆黑的有特色的出来……幸好,我们是站在历史的角度去审视和解决问题……”

    不一会儿,梅乐芝经理回贴说:“如果我们承认无论哪个民族都有天然性的优缺点,那么关于它的讨论只不过是我们的一次认证而已,这并不能解决实质性问题。许多实质性的问题并不像是问题表相展现给我们的那样,比如那面世界的经常提到的社会制度问题……我个人认为无论什么社会制度都不是核心问题……核心的问题在于制定者对自己制定的各项制度是否遵守的问题……我们可以翻开任何一个国家的宪法,不管它是独裁**还是民主自由,每一本宪法都会说得非常完美而让人振奋。那么他们的区别在哪里?区别就在于制定者们自己是否去遵守它的问题。”

    李子强董事也回贴了,言语有些不善,说:“那么我们穿越者的特权呢?我们汉唐集团的优越感呢?!”

    梅乐芝经理很快回贴说:“我们的特权,就是能机会建立起一种制定者都要去遵守的体系;我们的优越感,就是我们有保障它顺利实施的能力……”

    建国安董事也少见的发了帖子:“时间和对平等这个观念的认知……我想它需要相当长的发展阶段……”

    隔了相当长的时间,梅乐芝经理回贴说:“我们不必要给这个阶段加以时间的限定,只要我们人人心中存在着这样的一份美好,那么皮格马利翁式的期盼必将使之趋向于完成……”

    伍大鹏董事长看完后心里一声长叹,却没有再说什么。

    网上顿时一片安静。

    汉唐集团第二个没有想到的是,明大陆上现在也有人正在研究着他们。

    郑芝龙降清后,郑氏家族的官商加海商加海盗集团,几乎立刻分崩离析,他们本来就是靠个人威信建立起来的集团,领头人不在了,就只能推倒重来,或者来个明大陆特有的,而且如果不是汉唐集团的到来,仍会存在和延续的崩盘式结局……原先的一些地盘都被家族成员或以前的一些老部下们占据。

    没有人去理睬合法继承人郑成功。

    浯州(今金门)是被郑芝龙的四弟郑鸿逵领着手下陈豹占据;福建沿海对外贸易的最佳地点中左所(今厦门),是为郑彩、郑联兄弟所据。

    而郑成功在组织了几次攻城略地后,均告失利,现在还面临着没有根据地的困难,莫能展其所为。

    他组织的部队只得在安平或在厦门小岛鼓浪屿、镇海卫到海澄(今龙海)一带的海岛上训练士兵,整饬船只,以观其变。后来发展空间实在太小,不得不去了广东西部招兵纳粮……这也是何斌第一次去找郑成功,而他不在的原因。

    如果不是汉唐集团的到来,明年,也就是在1650年的中秋节,郑成功和他手下的四员大将,趁着叔叔郑彩离开厦门去广东征粮之际,运用“智谋”,其实就是利用叔叔郑联对他的信任,当然也有史书说利用叔叔郑联对他的轻视,将叔叔郑联一举杀死,然后将他手下的军队整合成自己的。另一个叔叔郑彩听闻后,带兵在外,不敢回来……直到郑成功亲手书写一封信以亲情将他感召回来,等他交出兵权后,仍视他为长辈……最后病死家中。

    这些资料都在汉唐集团的资料库里,谁想查都行。

    汉唐集团的许多人看了后都是无语……我们不是想评价谁对谁错的问题……那些利用人的情感才可能得以实施的智谋,真他妈的恶心人,更恶心人的是还有人推崇这种智谋。

    厦门是个好地方。经济上刚才提到了。

    从军事上讲,厦门地处海疆要地,处泉、漳之交,扼台湾之要,为东南门户,十闽之保障,海疆之要区也,并同时可高居堂奥,雄视漳、泉。

    在同安一地,三面距海,金厦尤为险要,实为门户之防也。

    郑成功取得厦门港后,终于有了一个开展海上贸易的基地,实现他“沿海地方,我所固有者也,东西洋饷,我所自生自殖者也,进战退守绰绰余裕”的经济目标和战略目标,使他可以从容筹粮积饷,制造船械。

    郑成功从此不再打“游击”了,他有了一个经营海上贸易,直至成为他收复台湾的稳固基地。

    当然,这些都是1650年以后的事情,不必多谈。

    1649年7月中旬,正是厦门最热的时候。

    郑彩和郑联、郑斌哥三个正坐在永胜伯府里的花园小亭下纳凉。

    他们三个人一边品茶,一边又谈起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