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1649》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们的1649- 第5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当然,也按照要求送了些女人,但是没有孩子。

    那条微笑的老海狼说:“孩子都是王公的,与父母亲无关……”

    何马象船长沉默了,最后叹了一口气,算了,我们尊重当地的风俗。

    何马象船长当时嗷嗷叫着说:“三年,只要你们劳动三年,我们就给你们自由,给你们尊严!”

    但是那些人脸上还都是木木的,没有悲伤和喜悦。

    何马象船长只能翻着白眼想,既然你们自己都接受了这种生活状态,那么就先干活吧,其它的以后再说。

    没有想到的是,这些达利特投入到工地中时,妈蛋的,那些雇工不干了!他们认为他们不能和这些不洁的人在一起劳动,还拿出脸红脖子粗的样子。

    怎么不洁?他们都是用我们的香皂在果阿河里洗过澡,你们连肥皂都买不起!

    当时孙瑜大队长还在心里大骂,妈蛋的,你们也是打工的,还学别人歧视!还看不起比你们还弱势的,都是一些王八蛋!!

    但是,还是要尊重这个时空的风俗习惯,最后还是把那些达利特都投放到河边筛沙子去了,这个建材也是有多少要多少。

    又在那里安排了几十顶行军帐篷,把地方圈起来。让海安队员亲自给他们做饭,送饭。

    在这里,雇佣给他们送饭的人都雇佣不到。

    这样,工地上才安生起来,那些雇工们才老老实实的又干活了。

    汉唐集团船队的到来,还引起了英国东印度公司的注意,他们也主动前来加入到商贸活动中。

    1613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在印度西部的苏特拉设立贸易站,不久,又在印度东南部的马德拉斯建立商馆。

    大概在1698年吧,东印度公司向印度莫卧儿政府买下了位于孟加拉湾恒河口岸的加尔各答。

    加尔各答村庄虽小,作用却非常大,其周围盛产大米、黄麻,河流纵横交错,平原一望无边。

    东印度公司在这里设立了贸易总部,把印度的粮食和工业原料,源源不断地运回英国,从中获得了丰厚的利润,慢慢成长为一个巨兽。

    但是,现在,他们好像没有这个机会了,而且能不能在印度地区站住脚都是个问题。

    ps:昨天的月票大战惊心动魄。

    最后一天中,laser310、古剑山、神冷舞、书友1978636、书友2760905、盟主guozhiyin、你家猫爷爷、静哥、书友5698867、胖马123、西陵王都投下了关键票。

    当然,没有前期朋友们的铺垫投票,一切都是白玩。

    也谢谢yezhongye、河马象、铁衣1的支持。

    说实话,这个争月票榜之战让我一夜没有睡好,算是一种经历,当时心全乱了。

    古怪的是,我明明存在纵横草稿箱里的稿子,竟然还自动发出了。但是就是我的错,对不起了。
的小五金产品加工的。
    在汉唐集团商品展销会的大帐篷下,迈索尔王国的亲臣,马哈拉施特拉邦王公的儿子,卡纳塔克邦的王公他们三帮子人分成三个角度站在了电器类产品的摊位前。

    帐篷内咖喱味更大了,但是潘家带队的商人毫不在意。

    从来不洗澡的鞑虏的臭味,怎么洗那红毛蕃子也洗不掉的臊气,布袋镇上刺鼻的硫磺味,鲸鱼加工厂里的腥重味。

    这些味道他都不在意,这家伙可能有鼻炎。

    他热情地说:“诸位,这个物件很神奇,非高贵人才能用它。”

    说完,他拿起一个手提电筒,继续说道:“这叫电筒,大千世界中,只是汉唐集团才会有,你们看!”

    他推了一下电筒的按钮,此时尽管是白天,也能看到电筒发出的光亮!

    三帮子人的眼睛和嘴立刻都变圆了,还都被他用电筒晃了一下眼。

    接着那个带队的商人又拿出一个台灯来,说:“这是晚上看经文时用的……这世上最洁的光了……”

    他又打开了按钮,三帮子人看到一个圆圆的玻璃球里发出了光,他们的眼睛又圆了。

    在准备这次贸易时,布袋玻璃制品厂的老穆厂长强烈推荐自己厂子出产的灯泡,要求将这个电筒和电灯当成主力产品外销。

    他说:“我们现在无法机械化出产灯泡的玻璃体,只能用人工来一个个技术加工出来,如果不想办法卖出高价,只给自己内部使用,太浪费人工了不说,没法子促进明人玻璃匠的技术发展,这每一个灯泡都要像是一个艺术品加工一样吹塑……我们必须要用高价回报来让明人玻璃匠来有热情。这个电子管加工早晚要上吧?一开始是不是也得是人工?”

    大家想了想,觉得有道理。电池是加工技术难度最低的,关键是灯泡的玻璃体加工技术。机加工这一块还顾不上他们,那么只能是以人力来吹塑,就像他们加工暖瓶一样,同时大家都练习着抽成真空的能力,毕竟他们还要做好了升级到电子管加工这一块儿。

    每一项技术的发展,都要有它发展的相关性,不能是一个死胡同式升级。

    所以如果给明人玻璃匠高回报,也是一个促进技术发展的好办法。

    至于灯泡内部是抽成真空然后加黄磷来防止氧化,还是充加保护气体来防止氧化,或是灯丝的种类是什么,炭丝便宜钨丝贵,这些都不是难事。

    所以,他们就把电筒和它的衍生物列入了商品化的范围,这东西在福建大卖,但是很快就饱和,这个是因为价钱的原因,将近二十两白银一个或一台,而且以后还要再买配件,这价钱,它当然无法大众化。

    所以,它必须走出去,走到世界市场上去。

    三帮子人当时就把所有的电筒和台灯买光了,没有问价钱,到时候一起算。

    当时,那个潘家带队的商人的腰都不自觉地弯了一下。

    马哈拉施特拉邦王公的儿子迷上了汉唐集团的化妆品。

    印度地区的人是一个喜欢香料的人,烧的,抹的,吃的应有尽有。这一点,可以从他们的印度神庙里总是烟雾缭绕的情景看出来。

    这一点,都流传到明大陆了,引发诸多的焚香艺术。

    但是这帮子人目前只是停留在使用天然香料的程度,当然,全世界除了汉唐集团,好像现在还没有人能够做到普通的低压萃取提纯技术,更不要说高压蒸馏提纯了,好像高浓度酒精浸取也不能做到。

    所以汉唐集团的雪花膏有一种迷人的芳香,而且时间长久;汉唐集团的香水能有熏出八里外的芳香;汉唐集团的香皂和洗发水就是那么的芳香。

    事实上,汉唐集团在印度地区的名声还完全是靠这个原本不起眼的产品打出来的。

    这一些化妆品其实都是这个时空男人们自己用的。

    汉唐集团原先也没有预料到,这个时空的男人好像都是非常喜欢香,各种香。那么有关香文化,至少还可以写出一篇正了八经的论文。

    但是汉唐集团化妆品公司的马旁经理却没有这个心思,这个家伙一心扑在人造香精的事业上,发誓要用人造香精击败一切天然香剂。

    当然,巴音工程师一直在支持他,甚至怂恿他,她对自己在那面世界里的黄脸婆形象还记忆犹新。

    不过,汉唐集团这次带的化妆品量大、货优、价高,绝对能满足这个市场的要求。

    迈索尔王国的亲臣看不明白汉唐集团的冲水马桶,卡纳塔克邦的王公很好奇汉唐集团的搪瓷产品,好吧,潘家带队的商人叫了一行人专门为他们两个讲解和演示,态度认真而且热情。

    要不说这个古人和古人就是容易交流,他们互相说着说着,还能轰然大笑,不知道他们说到了什么笑点。

    外贸买卖能做到这个地步,世界真是太和谐了。

    其实这个时候也不仅只有这三帮子人,葡萄牙商人也是有一些,这些人同样也被迷住了。

    不过他们到是理智的多,当他们听说那个电筒和台灯以后只能不停的买汉唐集团的电池,否则没用时,便放弃带到欧洲的打算。

    这性价比太低了。

    他们对于汉唐集团的妇女头饰和各种办公用品感兴趣。

    特别是书写纸和笔,那纸上还好心地印刷了红色的格,这是怕写乱了吧。

    那笔和墨更是比以前好了,它竟然能自动吸墨!

    价钱上,完全可以接受,相信欧洲的教会一定会购买的。

    还有一些葡萄牙商人喜欢他们的五金件,这真是一个怪名字。

    这里虽然名叫汉唐集团商品展销会,但也不光是卖汉唐集团的产品。

    潘家还有自己的一些产品,比如小五金件之类的东西。

    当然,这不是潘家偷偷加私货,大家合作嘛。

    关于小五金件这一块儿,从一开始,汉唐集团就一点点也没有参与加工的愿望,当潘家进入到机加工行业后,在红星工业区连哄带引导地方法下,在明人中好容易才培养出一批机加工人员。

    红星工业区忙不停地帮他们小心地升级,这样,红星机加工厂慢慢地摆脱了为加工些锤子都要专开一个车床,专门派一个汉唐集团的技术员亲自动手的局面。

    在这样的工业初级加工上,帮助了别人,实际上往往是帮助了自己。

    潘家的小五金件完全是照着汉唐集团的小五金产品加工的。

    在汉唐商品展销会上,那些个钳子、扳子、螺丝刀、羊角锤子等工具都摆了出来,至于说螺丝钉、螺栓螺母之类的就不必提了。

    这些工具的材料钢,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