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走过去看靶子,子弹的落点在靶子下方的墙上,离中心五十厘米有余。
“你看建人,这就是和你说话分心的结果。哎呀,我还忘了我把发射药减半了。你看我再专心开一枪。你要好好学。”
过了一个多小时,俩人从车间里出来。俩个人边走边说话。
“李子,你订的设备明天能全到吗?”
“能。招的技术人员也一起报道,设备摆布和试车都是技术人员自己来。”
“技术人员都是按我们设想招聘的?”
“是,全是走十年都行的,只要开工资。不会哭喊着要回家。建人,你别转移话题,你什么时候练过射击?怎么射得比我还准?”
“从来都没有,上次穿越时我们连七连发都没有开过。真是白准备了。”
“是啊,我说过你们不用那么夸张准备。几乎什么都没有用上。”
“也不能说是夸张,有备无患还是应该的。”
“什么话都让你说了。说实话,我的枪怎么样?”
“在那个时代就是神器啊,一分钟十发,守在阵地上得多少人来攻?”
“就是嘛,弄上一百来人守家,两千人来攻也攻不破。我这是半装,要是全装,五百米都有杀伤力。以后要是发仔弄出更强大的发射药也不怕,这是20g钢管,锅炉上输过热水蒸汽用的,绝不可能轻易炸膛。”
建国安随意地说:“这枪我们用不合适。大鸟不是说了要去菲律宾弄枪吗?我们自己人绝对要用自动的,哪怕半自动也行。端着你的土枪上阵……我们自己人没有必要。”
李子强不说话了。
“李子,我们如果几百万发子弹打出去,你曾说过的,大部份还可以复装,就算成能复装成功几十万吧,那时候我们还建不起一个保护我们的文明……那我们可真是废物了。”
俩人上了车。李子强发动车后,说:“我托人找了个气象局的头,他是正管防雹增雨的,手里有37单管高射炮,还有火箭什么的。今晚找他喝酒,服务农业什么的你去说,我陪酒。”
汽车向长沙市区驶去。
我昨天在历史新书榜上生生被人爆菊了,变成了第四名。好痛啊!
第十三章 李子强的败家史
宋小姐的车遇到红灯时,停了下来,这是29秒的停车。宋小姐双手猛然拍了下方向盘说:“不对劲,和我想的不一样!”
副驾驶座上的助手小芳吓了一跳。她做宋小姐的助手两年多了,在她的心目中,这个男人婆是个处惊不怪应对自如的女人,现在却有些慌乱。没有男朋友的女人真是怪人哦。
“宋姐,合约签了,那个胖子还给了预付金,应该没有事吧?”她拍了拍手提箱示意说。那里面有一份正式合约,还有张现金支票,还含有她的奖金呢,出发前宋姐认真许诺过的。
“不是钱的事儿,太容易了,真是太容易了。你和我做了这么久,哪里见过这么容易收到钱的?这根本就不是正常的节奏,怕是有鬼哦。……再说他的条件实在很怪!”
“胖子总裁想要三十八岁以上,六十岁以下的条件,可以理解啊,他可能在年薪上做文章。”
“哈,有道理!还有那个胖子总是嬉皮笑脸地看我,可能就没有怀好心。这一切都有解释了。”
助手小芳脑补了一下宋小姐干柴一样的身形,在心里撇了一下嘴。你个男人婆,手里有几百万了吧,还疯狂的赚钱,你要那些钱干嘛?哪个男人不是见了你就吓跑了?
“是啊,宋姐,他总是笑眯眯地看你,不像有好意。也怪啊,人家都希望手下的人才家庭和睦,他倒是暗示最好家庭关系不好的,还最好是单身的人才,没见过。”
绿灯了,宋小姐启动了车子。
“他以为年龄大的过得不幸的员工更有认同感?”
“宋姐,真有可能呢。”
“这世道,什么样的蠢货都可以当老总。不过这俩月我们可有的忙了。”
“忙怕什么,宋姐从不会亏待我的……”
长沙的六月能晒死人。
建国安来到李子强的机械加工厂,冲着传达室的一个老年人招了招手,就进了厂子。那老年人说,大教授,李老板一直在等你呢!
他又摆了摆手表示知道。
虽然是打的来的,可走到车间里时,不远的几步也让他浑身是汗。若大的车间里空空荡荡,非常闷。李子强正在一个角落里鼓捣着什么。
这个家伙的所有事情,五个朋友后来都知道了。刚开始时他还装比,后来就像一个破竹篮一样把什么都倒出来了。
李子强从父亲手里接过厂子时,固定资金也就五十万左右,长期租用镇子里的厂房。这些固定资产全是机械的价值。那时是机加工的春天,一直到2006年,每年都差不多是两位数的增长率,加工厂工人有100多人,年营业额也差不多达到千万了。最终手里大概有三百多万的闲置资金。
李子强雄心勃勃地打电话对几位朋友说:“我要鸟枪换炮了!”
他看中了一套切削加工自动线,一千万左右。他对朋友说:“这就是从开机械加厂的小厂主向企业家发展的起点啊,等着吧,看我的大发展。”
他算了算,加上手里的资金,加上贷款,怎么也能在2007年拿下。
然而让他意想不到的事情来了。2006年,当地政府对工业园区重新规划,需要他搬厂房。那时全国南北各地都在争相新建工业园区。
地方政府鼓励当地企业搬迁进入工业园区,然而那里是毛坯厂房,既不符合工业厂房的标准,更无任何装修。地方政府当时承诺的是,各厂以租赁的形式搬入新厂区,自己支付厂房改建和办公区装修的费用,地方政府将在第一个租赁期,也就是5年到期后,将以适当便宜的价格把地皮卖给各个企业。而如果不搬迁的话,哼哼,有什么麻烦自己看着办。传说当地的政府要用原先的厂房土地开发房地产,要建独一无二的别墅住宅区。。
说这话的是当地政府一把手,几十家企业和李子强一样,在没有选择的情况下只得同意迁入工业区。搬厂、改建、装修,耗去大约300万元资金,原先十几年的积累几乎化为乌有,更新生产线的计划无限期搁置。
同时,李子强同宋士达一样遇到了通胀,原材料价格大规模的上涨,还有人工荒的问题。
为了留住工人,李子强把工人每人平均加了10%工资。一线工人平均工资为1200元/月,二线为800元/月。一个月做满20个工作日之后有每天100元加班工资。厂里是免费吃住的,四人间宿舍,一天三餐。
说实话李子强也认为这些都不多,但在2007年随着石油和钢材原料的持续上涨后,2008年的经济危机又接踵而至,订单急剧下滑。
最后李子强挺不住了,也装不下去了。他对工人们说:“兄弟们对不起了,这两年开始还能给大家涨点工资,可现在……连维持下去都难了。”
有工人说:“李老板,我们都是打工的人,见过的老板多。你算是够仁义。别的不说了,我们不要你的遣散钱。”
李子强把工人裁减了一半,尽量把老工人留下。
今年,2009年还没过二个月的时候,全国大面积的小企业倒闭的浪潮袭来了。做过机械企业的可能知道,这个行业资金充沛率要求极高。拿到一个订单,人家什么都还没付,就需要垫原材料费,各种原材料先进入、出产品、送货,最后人家可能还是给你一些承兑汇票,需要一两个月后才能兑现。在这个高通胀、高利率的年代,其实就是在原价上打了个折扣。以前这样的订单,李子强都是咬着牙接下来,可一到2009年,这样的订单都接不到了。
李子强想不起给谁打电话,最后选了建国安。谁叫他是当教授的呢。他苦笑着对建国安说:“建人,我真坚持不下去了。”
在电话里,隔着千里,建国安都能听出他的话中充斥着浓浓的失意。
“李子,你振作起来,这可不是你的风格,小小的挫折就打倒你这个大企业家了?我还正想跟你入股呢……我手里有五万,入你股,多少算我点股份,说不好你以后能成为中国的克虏伯,我跟着赚点。”
“我说了多少遍了,克虏伯是军工,我这是机械加工,业务方向不一样。再说它六十年代就倒闭了。哎,别说,这还真有象征意义。”
“你懂个屁的象征意义!都是搞机加工的,没啥区别。我铁定入股了。”
“你啊……”李子强心头一热,不知道该说什么好,直冲着手机喘粗气。
宋士达知道后,在电话的那一头大骂个不停:“你个臭李子,当初我向你们借钱的时候,大家刚起步都困难,听说你把进料钱挪用了一部份,差点耽误了生产,挨老爸揍了吧。发仔跟本就不知道从什么地方挤出来的,他平常都去爸妈那吃饭。大鸟根本就是靠工资攒的,刚刚进到生意行业中,他连别人给他颗烟都要想想抽还是不抽。建人做教书匠,一个月那几个工资,看着都丢人,他拿出一千来费事极了。可这么多年过去了,我提过一个谢字了吗?
现在你有点小小的不顺心就想放弃,你他妈的知道我当初为了接订单都差点给人家跪下了!你见过一个土鳖是怎么折磨我的吗?一杯白酒下面压一张纸条,告诉我,那是一百件工装。我连喝了十杯!想听我痛说家史吗?好了,我不想再说,那条什么…削切加工自动线赶紧订下来,我去贷款,算我股份。”
“是切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