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县令悲伤地说:“在下是个有罪的人,确实是投靠了鞑虏,情愿去花莲城受审,我的家里人,我都让他们回娘家了……”
几个大户代表连连县令求情,看来他在当地人缘不错。
但是孙瑜大队长好奇地问了一句,说:“你知道花莲城?!”
“这个岛上有商户与台湾经商,在下知道……”
“你这是幡然悔悟,能主动投降,说明你有了悔改之心……你继续留在这里,我委任你继续担任县令,但是这里半年不收任何税物,你要知道,我可以发放你一些物资,算你半年的工资……千万不要想办法贪污,我们审计很严的……”
“这个在下也知道,汉唐集团有会计事务公司。”
“……好吧,你好好安抚百姓,维持秩序,最好能组织人力帮助我们建设,我们管饭……还发工资。”
海安大队完成了对长江口的封锁,确保一条海船也跑不到北方去,然后就开始顺着长江岸边,专心对待那些重要的节点位置。
他们可以直接从长江岸边入手,但是陆安大队就不成了,他们要从脚下之地一点点向周围接收,这还是有大运河的帮助下做到的。
鲍威参谋管理杭州时,一直在发包,他一直坚持军管之下的杭州人建设杭州的思路。
他一点点也没有想过,跑到海商那里去指导他们如何经商,也没有想到过跑到农村去指导农业大户们种地。
一切都是自由发展。
他现在正在酝酿着快到收税时候的一些办法,这个人手问题,他要安排好。
除此之外,他还有两个计划。
一个是他要在西湖边采用近现代式的方法养鸡、养鸭、养鱼和种藕,因此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生态链来,至于西湖会变成什么样子,这个很重要吗?
二个是他要把湖州府纳入到自己的管控领域中,湖州府,名字听着很大气,但是整个府城现在才有三平方公里的样子。
一起改成大杭州地区了。
汉唐集团对这种勇于承担责任的行为大为赞赏,说批准就批准了。
鲍威参谋其实是湖州人,他冲着侯东方队长说了一个多小时湖州本来要有多好,但是在那面的世界里又被杭州怎么怎么样了,都是眼泪啊,他差点把那面世界的怨气发泄到侯东方队长的身上了。
侯东方队长津津有味地听完了后,想了会说:“我们这些人要是现在还有地域观念的话,不好玩了。也难怪招聘的人员中,哪里人都有!”
鲍威参谋说:“我哪里有地域观念,那太小孩子气了好吧?我只是说湖州有多好罢了!”
侯东方队长没有和他争论,却忽然说:“你不知道河北那地方有多好啊!那里的藕才是真正的藕,要是制成藕粉比这里的好吃!”
鲍威参谋一时无语了,湖州的藕才是最好的吧。
但是,两个人的想法很快被工作打断了,事情太多了。
海安大队内河的运输能力一大半分给了陆安大队。
杭州到太湖沿岸的老百姓,就能常常看到,那些嗷嗷叫的,有着两个大轮子的怪船,迎着北风向北方前行。
它的身后拖着长长的驳船,那上面全是汉唐集团的安保队员。
但是,这只是一条主干道而已。
剩下的分支道路,陆安大队要靠自己双脚解决了。
宋翔小队长领着自己的队员一路风尘仆仆地赶到了长兴县城。
他们为了赶路,所带的军粮都差点吃光了!
这个时候,如果长兴县城的县令选择了拒城不纳,他们真的可能要向城外的农户征粮了。
但是没有发生这样的事情,那县令同样是献城而降。
汉唐集团的安保队,就是那种穿淡红色军服的人,他们从不乱杀人来立威,投降了,就一定能活命,就算是真正的鞑虏也是这个样子。
这是一个保命的年代,能保住自己和家人的性命,比什么都好,唯一的选择了。
要不起价钱了,乱世之人不如狗。
宋翔小队长非常满意那个县令的举动,他想说点慷慨激昂的话,又说不出;想说点鼓励他的话,也说不出。
宋翔小队长冷冷地说:“半年之内不准收百姓的税物,收了就处死!剩下的一切照旧!……对了,你这里的百姓认马票不?”
那个县令把头点的像小鸡一样,说:“认的,认的,在下手里也积攒了一些,就相信汉唐集团的天兵一定会来!”
宋翔小队长依旧冷冷地说:“那不叫天兵,叫空兵!”
“……”
新兵小二对宋翔小队长说:“……你吓到他了。”
新兵七月对宋翔小队长说:“我看到他的腿在发抖!”
宋翔小队长仍然冷冷地说:“我等的伙夫长是二货,上一次他不会讲价,害得整个小队吃高价菜,这一次,你们两个陪他去讲价,当然,要公平为先!”
当这支小队刚刚安置下来后,宋翔小队长还想着给自己泡一袋袋茶喝呢,结果广德州的人来了。
在那里,鞑虏跑光了,有一些州官想跟着跑,结果被百姓们抓起来了,没杀全家,等着看他们的大审判呢。
只等着你们去接收啊!
感谢老朋友白银盟主guozhiyin、白银盟主古剑山、凌步虚、萧湘、czh300的支持。
感谢长勇通过支付宝15841539140给我补上的一半书钱。
正文 第六百四十六章 浙江西线无战事 (三)
当时,宋翔小队长拿着发给他的地图认真思索着。△,。。
他现在有两个选择,一是跟着眼下这个人快速前去广德州接收城市,最多是百八十里的距离!
如果休息好了,来一个急行军,尽管山路多了些,他也完全可以在二十四小时之内到达!
这是一份很好的功劳……
第二个是他要服从命令,留在原地待命。
这是他接受的命令。这份命令现在正放在自己的兜子里,一张纸条大小。
要功劳还是要命令?这是一个选择!
他看了看那个从广德州前来报信的人。
他穿着平民的衣服,但是脸上却是很精明的样子,这个就不像是一般的平民百姓了。
他说:“将军,我不敢欺瞒大军,我是广德州一家大户的二管家,这个等大军到了广德州就会知晓了。
这次我家和另一家大户私下里联系,方才促成此事。
我家家主说要来长兴请大军。
他家家主说要去安吉请大军。
双方争论不下,这才派出了两伙子人报信。想必那家大户的人已经到了安吉州那面……不好说那面的大军已经派出了接收人员………”
那个报信的人说完,偷偷看着宋翔小队长的表情。
宋翔小队长皱着眉头想了一会儿,说:“我和那个小队一起出发的,他们大多是新兵,行军水平我有数,不可能比我的小队还快……”
那个报信的人倒是感觉有戏了。
他出发时,家主说过,要是比对方早请来大军,他会拿出一千两白银,或者二十万马票的打赏,让他任选!
那个报信的人思忖了一下,小心地说:“将军,城里的百姓现在盼着大军来到啊,民心不可失……”
宋翔小队长这时难得地笑了一下,说:“我只是小………队长,哪里可以称为将军!”
“大队长,时间久了,怕民心有变,前几日就有流匪过城,只是人数少,没有来攻打广德城池!”
大…队…长!宋翔小队长真心喜欢这个称呼……那是一副金光闪闪的肩章!
那个报信的人看着宋翔小队长现在的表情,心里乐了。
“大队长,现在鞑虏兵败如山倒,我等应该兵贵神速!”
想了想这几天的经历,宋翔小队长心里说,有道理!
宋翔小队长拎起刚才脱下来的军装,走到了县衙外,他喊道:“七月,小二!让兄弟们集合!”
新兵七月和小二等候在外面,他们脆生生地答应了。
七十五名安保队员笔直地站成三趟!
宋翔小队长现在身上的装备已经是恢复了行军状态。
宋翔小队长冲着安保队员们喊道:
“兄弟们,现在鞑虏已经是落花流水,不堪一击了,他们只是等着我等的大审判!
前方的广德州,现在民心在我,像个脱光了的女子一样在等我等,敢不敢去拿下她!”
众人高喊:“敢!但听命令!”
“好,第一排出列,第二排单数出列!”
宋翔队长吩咐留守的人员务必以城墙为依托,不得轻易出城做战,守住城,保证城内的社会秩序平稳,这就是大功一件。
他们一行三十八人,像一支利箭一样冲出了长兴县城,直奔着广德府而来!
那个报信的人,像先前来的时候一样,他骑着毛驴,让一名仆人牵着,尽自己能力在后面紧跟着,哈哈,这次要发财了!
一千两白银的打赏,二十万马票的打赏,我定要马票了,要了白银后,怕去买汉唐集团的物件时他们给我折色!
这一行三十八人拿出了自己最好的水平,他们已经吃过饭了,也带了干粮,这一路上不停息。
平常时期富有营养和高热量的伙食供应,加上认真地训练,他们完全能适应现在高强度的行军,但是毕竟还是有些疲惫了……
在前头带头的宋翔小队长回头问了一下自己的兄弟们,说:“大家还能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