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世种田之农家大亨》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再世种田之农家大亨- 第7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家人一直勤勤恳恳种地,家境稍显贫寒,属于凹子沟里还没富起来的那一部分人。他口中的报应倒是很有针对性地直指村里的富户肖家,说他们家为富不仁,触了天怒。

    满囤对这位中年汉子的用词十分不解,在他看来这村的人哪有什么真正的富裕,至于为富不仁,又是指的哪桩呢?

    果然,这汉子怒气冲冲地数落起肖家的忘恩负义跟仗势欺人。原来他家跟肖家早些年订过娃娃亲,结果这两年肖家有了钱,盖了新木楼,居然不认这门婚事,把他自己个儿的女儿嫁去了别村儿。不单这一件,今天大年初一村儿里给祖宗上供,肖家三个儿子居然有两个都没到场,严重的失了礼数,摆供品时肖家的猪头还占了他们家摆供品的地方。

    满囤听得一头雾水,这都是些生活里的小摩擦,哪是什么需要特别谴责的事情。

    这可是李姓大汉的想法得到在场不少乡亲的认同。他这么一开头,立刻也有几家开口补充起肖家的不是来。

    什么肖老三的闺女苛待公婆,什么肖老大家的子孙不孝,冲撞长辈。

    满囤就纳闷了,山民们所议论的这些都不是什么严重的问题。听起来这肖家三兄弟的房子有两家也毁在泥石流里,他们倒底是做了什么事,竟然犯了众怒。

    说到后面,有位长辈人也看不下去了,一挥手,叫这些讨论的人都闭嘴。

    然后他也开口数落起肖家来。

    他的观点很奇特。老人家压根不去指摘肖家的私德,他指责肖家的只有一件事。肖家的子孙无德,竟然都把砍树的主意打到了村里的百年大树上。

    今天要不是大树显灵,这一村子的人都要跟着肖家陪葬。

    嗯?满囤听着砍树二字,突然就有些触动,他今天早上几次险些掉下山去,那会儿还没觉得什么,现在回想起来,这山上好像是缺了那么点儿绿树。

    但是,要说这树都是人为砍伐的,满囤也不能信哪。这深山老林的,他们就是伐了树,木材能往哪儿去卖呢?要想砍树发财,总得把木材运出山吧。

    要说村里头这些人家都是住的木屋,但是这么点儿的木材也犯不着把山都砍秃一片。难道这里面倒底还有什么门道?

    看着这些人说得都是些无关紧要的话,满囤干脆就把自己的疑惑问了出来。

    村里人起先还不愿意明说,不过,眼看着村里都成了这副模样,沉默了一会儿后,就有人干脆把村子的老底揭了出来。

    这一说不打紧,满囤就明白了。

    原来,凹子沟这个跟他们张家口一样的穷村儿是靠着卖柿子木的案板翻的身,其中做得最早,手艺最好的就是肖家三兄弟中的老三家。

    这事儿说来话长,原先村里没人做这桩生意。最开始的时候,是肖家老三院里一棵老柿树被雷击中,没两天就死了。死树在院子里总是不吉利的,正好老三的小儿子在外地学过两年的木匠,家里就锄了这棵树,叫他去打张桌子出来。

    可老三的这个小儿子虽说是学木匠,可因着吃不了苦,还没出师就师傅赶回来了。

    这小子拿着墨线盒,拎着木刨子,做成的桌子改了几回,桌子腿儿总是三长一短。他老子一怒之下,还把他打了一顿,威胁着要把他这不成器的小子赶出家门。

    桌子做不成,木材可不能浪费了。好在肖向城这小子也算有几分小聪明,做不成桌子,那还做不成案板儿,于是下了一番苦功,把一张柿子木的案板刨得平平整整,打磨得光光亮亮。

    这些嘛,说实在的,其实都是当学徒的那点儿基本功夫。但做出来的东西木纹细腻,质地光滑,打磨出来以后,泛着光泽,几家大婶们见着了都想讨要。

    当年,肖老三见着他儿子做的这张案板确实讨人喜欢,就叫自己儿子背着这张案板去邻村儿跟人提亲。结果对方家里一眼就相中了这小子的手艺,很痛快地把姑娘嫁了过来。

    这张案板做为聘礼,也成了娘家人四处炫耀的好东西。

    等姑娘嫁了过来以后,一天两顿窝窝头,才知道凹子沟的穷来。小俩口因为过日子的事情天天吵架,每一回吵架,肖老三的儿媳妇都要跳到院子中间,大喊一遍:

    “要不是因为我那糊涂娘看上了你的破案板,我才不会嫁给你这没出息的穷光蛋。”

    喊的次数多了,肖老三也动了火了,也在屋子里头喊:

    “女人家就得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我儿子就是会打案板,我们家的木材多的是,你再吵吵就休了你,我儿子随便再打一张案板,一样能再娶个老婆。”

    接下来呢,也不知道肖向城是真的听了老爹的气话动了心呢,还是从那些胡话里得到了不一样的启发,总之,他把那棵柿子树全都锯开了,一口气做了十八张案板。

    这活做得多了,手上的功夫也练了出来。背出山的案板卖得非常抢手。

    当一个月后肖向城带着卖案板的钱回来以后,肖家人坐在一起开了个会,肖老大拍板,自此以后,他们肖家就开始了制作案板的营生。

    肖向城也算是混出了头。年纪轻轻,从一个连出师都未满的小学徒,一转眼混成了只管着最后两道工序的大师傅。

    他媳妇见着肖向城有了本事能赚钱,也乐得合不拢嘴,从此再也不嚷嚷着回娘家了,一转年,肖家盖了新屋,家里也添了新丁,日子也算是和和美/美。

    肖家那次开会也确立了他们家经营的方式。

    肖向城也老实,当时就把自己的真实情况老老实实都讲了出来,还特别强调,这案板的制作没什么难度,他只不过是在抛光上多费了点儿心思,做出来的板子,只要是个木匠,看了都能模仿出来。

    所以这门生意一定要悄悄的来。

    肖家想要悄悄的来,但是砍树的动静这么大,哪会有悄悄砍树的道理。

    肖家人砍了自家院儿里的树,见着事情也瞒不住,就直接找到了村长,把情况给村长一商量,村长家也加入了这门行当里来。

    另外还有三家,在村长家里开了保密会议,从那里开始,凹子沟就靠着卖案板翻了身了。

    要说肖向城的手艺,那真是稀松平常的紧,他还以为是自己打磨抛光费了心思招人喜欢。其实真正吸引人的是这案板的材质。

    村里建村数百年,房前屋后的柿子树也跟着长了百年光景,这几代人用心培养出来的大树,砍了做案板,就算是个不会木匠的,只要把板子刨平了,也能招人喜欢。

    从此以后,村里做案板要砍树,建新屋要砍树。各家各户跟风学的人也要砍树。

    先砍家里的树,后砍山里的树。山上的树一年才长一轮,这么砍着砍着,北面的山坡就露了草皮子了。

    因为水土保持不好,下雨天就不断地侵袭腐蚀着山坡上的土壤,在这次大灾来临之前,坡上的土都酥掉了,轻轻走着,坡上都会有沙土掉落下来,坡壁上长的草都露着草根。

    天灾*相辅相成,最后酿出今天的苦果来。

    多亏着没人去动村子北边儿上的几棵大柿子树。大柿子树的历史跟村子一样长,当时也不是没人打它的主意,肖向城几次都想要砍了老树,背去城里卖个大价钱,只碍村里老一辈人迷信,才没敢动手。

    老人们都信这个,私低下都说这树连着村子的气脉,谁动了这树,谁就是冲撞祖宗,非得家毁人亡。

    再者说了,老柿子树年年都是硕果累累,结的柿子又大又甜,晒出的柿饼赛蜜糖,过年的时候,是串亲戚的必备品,谁能舍得砍了它。

    大家伙都是从小吃着这柿子饼长大的人,一提起这棵树来,讨论的气氛又一次低沉下去。

    老树为村里人挡了灾,结果却应了劫——现在树身歪斜,主根暴露,随时可能倾倒,树是眼看着要死了,而这村子现在也不成样子了。

    话说到这里,一时间,好些人都红了眼眶。

    之后,这顿早饭就在全体沉默的气氛中结束了。
第82章 。第八十一章
    村子虽说被毁了,但人总是要救出来的。就如同李家人再怎么不待见肖家,做为凹子沟的人,也不会做出见死不救的事情来。

    这些跟满囤一道吃饭的汉子们,从昨天开始就一直在为自家的亲人、屋子和粮仓忙碌着,其中那些家里已经全毁的村民,接出自己的家人后,就一直在为村里别的人家在奔忙。

    这会儿,山民们吃过了饭,就横七竖八地倒在临时安置点的棚子里,休息了。

    尽管村里人都是一夜未合眼,但是这次事发突然,目前为止,村里那些不肯下山的人里,有一部分就是因着自己家人还没能从压塌的屋子里脱身。

    刘红征确实调度有方,他领着张家口村人来了以后,直接把队伍分成了张家口村和凹子沟村两个突击队。

    凹子沟村的人做为第二突击队,先原地休整,挖房救人的事情基本上交给过来支援的第一突击队。

    像李家人这样的,房子全被毁,家人没失散的家庭,就正好跟着大厨下山来,临时搭个休息的营地,为接后面的人下山做准备。

    满囤打听清楚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心里也唏嘘不已,可惜事情已经发生,就再无回转余地。他所能做的就是守在水坑边儿上,尽可能地给每一个拎过来的桶里锅里装满净水。

    半个小时后,这一波人基本都安定下来,各家都有吃的水了。满囤喊人看着火,然后扛了一桶清水,跟着往山上头送水的小伙子回到现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