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生都市小人物的浮萍命运:年日如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陌生都市小人物的浮萍命运:年日如草- 第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张老头不死心,还想伸手,刚伸出来,一巴掌让她拍下去了。
  “够了,”她说,“俺没喊没咋呼,就是给你面子了。”
  说完,吴翠芬扭身拽开门跑出来,她急慌慌离开这个红楼,心里越想越生气,眼泪禁不住刷地淌下来。
   。。

团聚 3(1)
发生了这件事以后,吴翠芬的烤地瓜也就不做了。她后怕了好一阵子,她实在想不通,一个看上去不错的老头,竟然能做出这样的事。当然,她不会把这事告诉丈夫和儿子,要是让他们知道了,会出大乱子的。张老头还在卖烤地瓜。她去菜市场买菜,张老头看到她走过来,忙弯腰蹲下去,躲在炉子下面。吴翠芬有些可怜他,仔细想想,这个张老头也算不上坏。
  她不再理张老头,但张老头说的卖包子这事,却一直占据着她的心。五一节前,她一连蒸了三四次包子,并且是换着馅地蒸,今天茄子馅,明天茴香苗,转过天来又是芸豆肉,把老曹吃得心里起了鬼,说:“咱咋天天吃包子,这日子,咱不过了?”老曹是个一分钱掰八瓣花的人,提倡节俭,看到吴翠芬天天包肉包子,肯定很心疼很生气。吴翠芬就把自己的打算跟老曹讲了。
  “你以为俺神经出了毛病,下一步,俺想蒸包子卖。你看看,这是俺算的。”说着,把一张纸递给老曹。
  老曹摆着架子看了半天,看不清楚,眼花了,就说:“我不用看,你给我说说就行。”
  吴翠芬就把用多少面多少馅多少鸡蛋多少肉多少油,用多少煤气多少电,甚至连水钱调料钱都加进去了,然后,能蒸多少包子卖多少钱,一 一跟老曹讲了,利润还挺可观。老曹听完,半天没吱声。吴翠芬心想,难道老曹又嫌给他丢人?不会吧,再咋说,卖包子总比烤地瓜好听点儿吧?烤地瓜老曹都认了,卖包子老曹不会不同意的。
  吴翠芬正乱琢磨,老曹叹了口气:
  “按你这么说,卖包子挣的钱,比我们的工资都要高?”
  “‘造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嘛,这话你不会没听过吧?”
  老曹轻轻点着头,说:“那就干吧,不行就再买个大锅。”
  吴翠芬忙点头,说:“你真是明白人,我正想跟你商量买大锅这事呢。”
  “商量啥,有需要就买嘛。”
  老曹的一番话,让吴翠芬如同吃了冰棍那么爽。老曹也不是那种死要面子活受罪的人。这两年物价涨得飞快,看来老曹也感到了压力。
  老百姓过日子离不开钱。钱是个永恒的话题。
  让吴翠芬想不到的是,她的包子卖得还真不错。一开始她是上午蒸两锅,下午蒸两锅,倒是都能卖完,但卖了不到一个月,回头客多起来,不够卖的了。于是她上午下午又各加了一锅。吴翠芬累啊,每天晚上躺在床上,浑身如同散了架,不是这里疼就是那里酸,她多么希望老曹能给她捏捏肩膀揉揉腰,可老曹就像个木头人,一点也不善解人意,看完电视,往床上一躺,不用三分钟,呼噜响起来了。老曹的呼噜越响,吴翠芬越睡不着,翻过来掉过去的,好不容易睡着,就做梦,不是梦到躺在棉花垛上,就是梦到睡在麦秸堆里,都是软地方,那腰就没着落,酸软得让她在梦里呻吟,这样睡一夜,一点也不解乏,第二天一起床,浑身疼,吴翠芬在农村干了三十多年农活,很少有这种情况。她心里不免感叹,真是上年纪了,老了。不过只要一起床,她就马不停蹄,先到菜市场买菜,回来就择、洗、晾、切,然后揉面发面,再拌馅子、擀面皮,再包,这一套忙下来,的确不轻省。
  曹大洋有一天就问:“娘,你夜里睡觉咋老是像哭似的呢?在我那屋关着门都听得清楚。”曹大洋学习紧张,每天学到很晚才睡觉。

团聚 3(2)
吴翠芬叹口气,一边攥着拳头捶自己肩膀,一边说:“儿啊,娘这是累的。娘就是受累的命,一天六锅包子,你爹不给俺帮忙,你哥上常白班,你学习,娘能不累?”
  曹大洋挠挠头皮,很乖的样子,说:“娘,你坐下,我给你捏捏肩膀。”
  曹大洋给娘捏着肩膀,听娘发着感慨:“大洋啊,你比你爹强多了,你爹简直是个木头人,整天不是抱着电视,就是出去打扑克,都是小时候让你奶奶惯的。”
  “娘,等我放了暑假,我帮你。天一热,好多人不做饭,包子肯定卖得更多,到时候你在家包,我守着卖。”
  吴翠芬心里高兴,小儿子都长大了,懂事了,不过她嘴上还是说:“大洋,你可别整天想着帮娘卖包子,你明年要高考,考上好的大学娘比啥都高兴。咱可不差挣这两锅包子钱。”
  “放心,娘,不耽误学习,卖包子也就是中午两个小时,晚上两个小时,就当我是勤工俭学。”
  曹大洋说到做到,放了暑假,接着帮娘忙活起来。每天一到十一点,曹大洋就推着吴翠芬蒸好的两锅包子来到市场口,把写着“曹家大包”的牌子一放,把大遮阳伞一撑,喊一声:“来了,热包子。”然后,收钱,找零,拿包子,还不时往上推一下近视眼镜,一板一眼的,很像那么回事儿。
  有老年人问他:“你是那个卖包子的妇女的儿子吧?”
  他说:“对呀,我是她儿子。”
  “你是大学生?”
  “我是高中生,明年才考大学呢。”
  “哎呀,这孩子,你看拿包子那样子,跟干了多少年似的。”
  曹大洋听到别人夸他,就朝人家笑笑,镜片后面闪着亮晶晶的光。
  正如曹大洋所预料的,天越热,包子卖得越好。吴翠芬上午下午又各加了一锅,这样就是上午和下午各蒸四锅包子。就说上午吧,曹大洋先推出去的两锅,基本上十二点前就卖完了,吴翠芬刚好能把后蒸的两锅送来。有曹大洋帮忙,吴翠芬的工作效率高了,也没觉出比原来累。晚上回来,守着老曹和大屯,便一个劲儿夸奖大洋。
  这一天老曹喝了二两小酒,便一本正经地跟大洋说:“大洋,包子卖得好自然好,但咱不能耽误学习,爸爸的所有希望都寄托在你身上,你可不能再让我失望啊。”
  一边的曹大屯一听老曹的话,一撅腚离开桌子,推开门就走了。
  曹大洋紧皱眉头,说:“爸,守着我哥,你咋这样说话,他本来心情就不好。”
  老曹把茶杯猛地往桌子上一蹾,大声说道:“我就是说给他听的,你看他这熊样,整天死眉耷拉眼的,给谁看?”
  这时候门一响,曹大洋回头一看,吓了一跳,哥哥竟然又回来了,他忙站起来。曹大屯也不说话,两步跨到老曹面前,不等老曹反应,一把抄起老曹的茶杯,猛地摔在地上。巨大的声音把老曹和大洋都惊呆了。曹大屯停都没停,又摔门出去了。
  吴翠芬急慌慌从厨房里跑过来,看着满地的瓷片和茶叶,瞪着眼睛问:“这是咋回事?大屯呢?”
  曹大洋忙笑着说:“没事,娘,我爸爸一不小心把茶杯子摔了。”说着,忙弯下腰去收拾那些瓷片。
  老曹很受打击,靠在椅子上半天没说话。曹大洋一边收拾着垃圾一边说:“爸爸你放心,帮我娘卖包子,我都当休息,就这样,我一天还能学九个小时的习呢。”
  七月下旬的这一天中午,天气特别闷热,有一种暴雨将至的感觉。曹大洋身上的背心全都湿透了,他不时地拿挂在脖子上的毛巾抹一把脸,眼镜片早已被汗水所模糊,但他来不及擦,眼前还有两三个人正等着买包子。这时候,从市场里走出两个凶巴巴的男人,两个人都光着膀子,其中一个剃光头的,手里举着半个茴香苗馅的包子,这只手的手腕子上,还刺着一个大大的“忍”字。他们来到曹大洋面前,那个光头把包子往他面前一举,说:“哥们儿,你看看,这馅子里藏着啥玩意儿?”曹大洋伸脖子一看,竟然是一根鸡毛,但他发现鸡毛和馅子并不是混在一起的,心里禁不住起了疑问,嘴里嘟囔着说:“不可能,这怎么可能呢?”他话音未落,那半个包子已经摁在他脸上。那人骂道:“操你妈,你包子有脏东西,你还不承认。我让你不承认!”说着,一脚踢翻盛包子的箱子,包子立刻滚得满地都是。
  曹大洋一看红了眼,他拽着那人不放。另一个人蹿上来,一拳打飞了曹大洋的眼镜,接着又是一脚,把他踹倒在地。两个人一顿乱踢,看曹大洋不再挣扎,才晃着膀子,大摇大摆地扬长而去。
  正是中午下班的时间,曹大洋周围挤了好几层。吴翠芬用自行车推着一箱热包子,老远就看到这里挤了一大堆人,她不知道出了啥事,正纳闷着,突然看到人们脚下滚落的几个包子,她忙把自行车支在路边,推开拥挤的人群,一眼看到了趴在地上浑身是土的儿子,她一下子扑在儿子身上,推着叫大洋。曹大洋紧咬着牙,脸色苍白。她忙爬起来,朝着周围喊:“救人哪,快救人哪。”刚喊两声,眼前一黑,她也软倒在儿子身边。
  吴翠芬和儿子曹大洋在市中心医院的急救室里观察了二十四小时。吴翠芬的心电图正常,医生说,当时完全是天热加心急才晕倒的。而曹大洋则拍了片子做了检查,除了轻微的脑震荡外,还有几处软组织挫伤,倒也都无大碍。母子俩在医院待了一天,所花费用正好是卖一个月包子挣的钱。曹大洋眼盯窗外,一声不吭。吴翠芬则不停地嘟囔,她心疼这一个月的包子钱。老曹坐在沙发上唉声叹气。曹大屯则黑着脸在屋子里乱转。
  从医院回家来的第二天,卖烤地瓜的张老头提着一把子香蕉突然敲门,开门的老曹不认识,刚想问你找谁,张老头低头哈腰,自报家门,说:“俺是原来跟大妹子一块儿卖烤地瓜的,前天出的事,俺想家来跟你们说道说道。”
  吴翠芬一看张老头,先是有些尴尬,但还是让他坐下,并给他冲了杯茶。
  “大妹子,还是长话短说吧,俺觉得这件事是人家预谋好的,你的包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