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缘树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因缘树下- 第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一路上时不时塞车,车行至西下庄,完全被堵死。扎西的电话一个接一个地打,无奈,木真子只好下车,随着前面长长的客流走在拥挤的人行道上。完全出乎木真子的意料,竟然会有这么多的人前来朝拜圣物?看来源远流长的佛教文化经历了两千多年历史的滚滚流淌,经久不息,依然厚重。木真子不由想到一段文字:佛教是现实的,因为它对生活和世界所采取的就是一种现实的态度。它并不是错误地把我们领向愚人的天堂,也绝不用所有的那些虚构的恐惧和罪恶感来威胁恐吓,折磨摧残我们。它精确而客观地描述我们以及我们周围的世界,并且给我们指出了一条通向彻底自由、和平与安宁的幸福之路。大概这条路是幸福的,不然怎么会有这么多的脚步纷纷踏之而来接踵而至?

  从八大处中学就布满警力,可见佛牙舍利之珍贵。木真子排了足足半个小时的队买了门票走进公园。云集的来往客流让木真子惊叹,震惊一颗佛牙之轰动。为了井然有序,通往灵光寺的路设了两道铁栅栏,观光游客很是进出有序。

  来到扎西约定的放生池边。不见扎西,只见围观的人群。佛门净地有什么新鲜事?扎西一定在这里看热闹,少不了他!

  “什么出家人?狗屁!学佛念经?鸟粪!扎西上师扎西上师,氓流子!耍流氓耍我这儿来了?”

  听到一个女人骂扎西,木真子生往里挤。

  “东说西说不要乱说。这里是佛门净地,我是佛的弟子,所有事佛知道。你这样说没用,不要打妄语,妄语恶口嗔恨会有三恶道的正报,谢谢嘛!这么多的人你东说西说扎西很是害羞。”

  “还知道臊得慌?装起来!”

  “谢谢嘛?!扎西是吃斋念佛的人,真的很害羞。”

  “色胆包天害羞个屁。”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你?二十岁帅气十足的扎西上师修佛十年,参禅悟道,有佛心佛性大出家的人,色你?完全不可能!”

  “哪儿冒出个你来?”

  “闻声而来。徐娘半老,指不定谁色谁?拜托,不要跟个大男孩过不去,大概扎西师父跟你儿子不相上下,你这里闹?谁不好看?”

  “看她也不是省油灯。”人群之中不知谁说了一句。

  “我正正经经开理发店怎么了?”

  “怪不得……”人群倐尔散开。

  木真子总算可以看清庐山真面目了,除了浓妆,完全没有风韵可言嘛。要说犹存,就是那对大的满怀的*。

  “你哪根葱?!”

  “居士居士。”扎西忙补充。

  女人白瞪了扎西一眼,悻悻而去。

  扎西乌黑的大眼睛盈满了泪水,晶莹欲滴,怯怯地扫了一眼木真子,低头沉默。

  “一个电话接一个电话请我来看戏?”

  “不要吵……”

  “我知道这是佛门净地,我回了。”

  “干什么干什么,看佛牙看佛牙。”

  “我不是佛门中人。”

  “不要讲不要讲。求求你拜托你,一定要看。”扎西乞求的眼神望着木真子。

  青海湖水一样明澈的眸子冲淡了木真子所有的怨怪。

  “信得过包包我帮你拿,什么不让带。”

  木真子淡淡一笑。

  “那边树底下买票,我去买。”

  “你是苦行的游僧……”

  “谢谢。扎西是康巴汉子,康巴汉子是天生做生意的脑袋,不要看不顺眼扎西,我是男人。”

  木真子从包里数出五百块钱,拿了二十块零钱。

  扎西口念:“阿弥陀佛。”

  木真子一笑,买了票排队等待。

  秋日午时的烈日下是两排长长的队列,护法居士温和地数着人数,一排十人,二十人一拨。善男信女和虔诚的佛教徒静静地等待,谈论佛事。

  “居士修哪一宗?”

  木真子正视排在前面的女孩,看上去很有学识有修养,“您修哪一宗?”

  “我修净土宗,易学,但我喜欢禅宗的自由。您呢?”

  “喜欢这里的氛围。”

  “请问居士我信奉道教看佛牙没什么不好吧?”排在木真子后面的男士问。

  “不管那一宗派那一法门,都是修善。”一旁维持秩序的护法居士做了回答,“释迦牟尼佛的佛牙舍利全世界就两颗,一颗在斯里兰卡,一颗在咱们灵光寺。斯里兰卡每届总统上任都拜佛牙舍利,所以斯里兰卡从来没有过什么战乱和天灾人祸,给整个国家带来多大福报!诸位能赶上都是有佛缘善根福报大的人。”

  “听说佛缘重的人能看见释迦牟尼佛显身?”

  “天眼通的就能看见。”护法居士回答女居士。

  轮到木真子这拨看佛牙了,走上台阶,塔周围全是警力。按照护法居士的要求,朝圣者们必须脱掉鞋子,关掉手机,存上所带物品,才可以进佛塔。吵闹圣者们一个个脱掉鞋子,把鞋子放在佛塔另一侧边上指定位置,存上包,关掉手机,在回来过安检。过了安检排队走进塔门,脚踏在莲花图案的红地毯上,红地毯沿阶铺至神圣的佛堂。仰望神圣的紫檀木佛龛,正面精雕细刻雕着栩栩如生的二龙戏珠,两侧是飞舞的龙,四角八个龙头,其内涵木真子无法考究,想紫檀木源自释迦牟尼佛的故土印度无疑。

  “大家按顺序排成两队,双手合十跟法师念释迦牟尼佛的法号,然后一个一个看,金佛塔下面金莲花座上面横放着的就是释迦牟尼佛的圣物佛牙舍利。”护法居士提示大家。

  精雕紫檀木佛龛下的金塔下面金莲花座上面应该是珍放了,可见佛牙舍利之珍贵……

  “诸位跟我念: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身着红袈裟的法师念出的法号发自丹田,荡气回肠,在整个佛堂萦绕回荡。

  善男信女和虔诚的佛教徒双手合十,跟法师高声念诵三遍释迦牟尼佛的法号,木真子也跟着默念。

  念罢释迦牟尼佛的法号,护法居士打亮高瓦数电瓶灯,大家依次顺着光束朝圣,看过以后恋恋地回望,缓缓离开佛堂。

  木真子顺着光束望去,珍放在金莲花上面的佛牙舍利在金碧生辉的金塔金莲花金光映衬下金光闪闪,足有两寸之长。看来佛就是佛……木真子回望了一眼,扫见供案上摆放着的高档干鲜果块糖巧克力哈达。一不留神碰在功德箱上,方想起手中的钱,轻轻放进功德箱。

  “阿弥陀佛!女施主功德无量。”

  木真子朝功德箱一旁站着的法师入乡随俗地双手合十,走出佛堂。

  “我怎么看佛牙像不锈钢的色?”走在前面的一位老阿姨自问。

  前后没人应答。默自下着台阶,迈出塔门,走出佛塔。

  木真子穿上鞋,走下台阶。

  扎西早已在下面等候,“转塔转塔,我陪你一起转。”

  “为什么?”

  “不要问不要说。转塔!”

  木真子看着扎西,眼神和语气一样肯定,定定地望着……

  “到处佛的灵光普照,受佛的加持,你的烦恼慢慢就没了!”

  “可能吗……”

  “这样子的话不能讲,不懂不要乱问不能随便说。转塔转塔,很好的。”

  木真子竟然找不到理由拒绝。转就转吧,权当健身。

  于是两人随着人群绕塔而行。

  扎西从布包包里拿出一个转经筒,“转一转!”

  木真子摇摇头,“你的转经筒好像别具一格。”

  “是。蒙古阿可阿尼摇的转经筒上面只有蒙语嗡玛尼巴美吽!顶上面有八富贵图意。阿巴觉姆摇的转经筒上顶端是八吉祥图意。扎西的转经筒一定跟他们不一样,上面是八富贵下面是八吉祥,中间是藏汉蒙三种文字的观音六字真言,要不要转?”

  木真子摇头不语。

  “转经筒里的经文为观音心咒六字大明咒,转动一圈玛尼轮就念了8万遍六字大明咒,功德无量无边。‘修习正法如是修,净除业障如是修,十八地狱诸有情,愿获解脱如是修,往生极乐胜刹土,成就佛道如是修。’佛缘未到……如是修?”

  “阿卡阿尼阿巴觉姆是什么?”木真子岔开话题止步。

  “不要停!”

  木真子看了扎西一眼,无奈,只好接着转。

  “喇嘛是藏语,喇嘛就是上师,就是老师师父。不是所有出家人都是喇嘛。藏传佛教俗称喇嘛教,是大乘佛法之一,以修密宗为主,四大派中的宁玛派红教。我们家乡叫穿红衣服。还有格鲁派黄教、萨迦派花教、噶举派白教。阿卡是对所有喇嘛的昵称。真正修到喇嘛上师,要十年二十年读很多经书,考试毕业了才能称上师,你们汉地人的博士学位,扎西平措一样是博士生。”

  “你?一点没看出来……”木真子轻蔑地扫了一眼扎西。

  “不要总这个样子嘛,这样看人很丑的……”

  “到处灵光,扎西平措上师?”

  “是嘛,OK!阿巴就是只会念咒,靠念咒在社会上活动,他们不注重学习佛经,不懂佛经理论。觉姆?听吗?”

  木真子点点头。

  “很沉重的一个话题。知道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

  “网上最新消息,中国、尼泊耳达成共识准确数字:8844、43米。”

  “珠穆,藏语觉姆的意思。觉姆就是出家女喇嘛。在藏语中有许多称呼,善女、玛觉、阿妈觉姆、阿尼觉姆。在我们藏地,有着一座一座古老、破旧、荒辟、清静的尼姑庙,每座尼姑庙都有神奇的故事和传奇的来源……”

  “扎西师父,那些女师父们怎么样?”扎西的讲解跟随而来一些转塔的居士。

  “藏地的女人们地位很低,她们有的因为一种约定的风俗,自幼被父母抱入寺庙,有的被丢弃,有的是孤儿,住持收留下来的当了觉姆,有的是婚姻不好出的家。她们因为自己对自然界、对人类社会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