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农场有条龙》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家农场有条龙- 第5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又是一个晚上的奋战,今天赢得不算多,只赢了两万。



    不要紧,等到下礼拜的大局子开了自己再好好的赢它一场!



    打着哈欠回到仙桃村村委的时候,看到那个方寸公司的财务经理罗亚丹居然已经在那等着自己了。



    “庞村长,等你很久了。”罗亚丹面无表情的指了一下破败的桌子说道:“这是仙桃村村委的账本,这是银行账号和密码,这段时间村委一共结余下来55万,你核对一下吧。”



    55万?庞金华眼睛一亮。



    仙桃村村委还是有点钱的啊!



    核对账目什么的,庞金华一点兴趣也没有,唯一对他产生兴趣的就是拿55万。



    “辛苦了,辛苦了。”庞金华笑容满面:“小罗啊,要不晚上我请你到云东去吃饭吧?”



    “不用了,我很忙。”罗亚丹冷冷的让庞金华办完移交手续便离开了。



    哼,有什么稀奇的?你不去,罗莎可在那里天天等着我呢。



    “庞村长,今天他们怎么那么客气,肯把账本交出来了?”同样哈欠连天的辛国良不解地问道。



    “我运气好,这人要是运气好起来做什么都顺。”庞金华得意洋洋,拿出了五千块钱递给了辛国良:“这几天你也辛苦了,当成我私人发给你的奖金。”



    “哎哟,谢谢庞村长,谢谢庞村长。”辛国良眉开眼笑,连连点头哈腰。



    “累死我了,我得好好得睡一觉了。”庞金华伸了一个懒腰,就在办公桌上躺了下来:“什么时候咱们得去买一张床了,老睡在办公桌上可不是一回事。”



    怕什么?反正现在自己有钱了。



    再说了,买床的钱完全可以从村委的账目上走啊!(未完待续……)
第四百六十九章 有名无实的金子山梨花村
    方寸公司引进的第一批鹅种到位了。



    这是来自北方的鹅种,体型大,肉质肥美,善于挑衅,极其凶狠,战斗力强大。



    这次一共引进了200只。



    在农村里,很多人都是用鹅来看家的。鹅一旦发现了目标,立刻会挥动翅膀,伸长着脖子进行攻击,攻击力丝毫不亚于普通的狗。



    卢姐是饲养家禽的好手,一看到这些鹅,立刻便喜欢上了。



    “欢喜,要去弄点青霉素来。”



    “青霉素?”欢喜哥瞪大了眼睛:“做什么?”



    “拌在饲料里给鹅吃,增强鹅的抵抗力,只要渡过幼鹅时期就好了。”卢姐解释了一下:“渡过幼年期的鹅,大多都能平安成长。你说咱们这里,前段时候老是下雨,鸡抗不过去的。那么多鸡躲在鸡棚里,很容易成批的死去,可是鹅就不一样了,一百只里都未必会死掉一只。”



    别看我们的欢喜哥从小是在仙桃村里长大的,可对如何饲养家禽一点经验都没有。



    鹅还要吃青霉素?今天可算是长见识了。



    吩咐宏哥帮着想想办法,弄批青霉素来:“卢姐,以后你就负责养这些鹅吧,还有鸡和鸭的品种我也已经在引进了,我再招聘几个人来。无。错。小说 m。quledu。com帮你的忙。”



    “养200只鹅,有我一个人就行了,还招聘什么人啊,浪费那钱。”卢姐有些责怪。



    现在都知道欢喜有钱了,但再有钱也不能这么糟践啊。



    你说你欢喜将来要成家。要养孩子,还要把公司做大,这到处不都得花钱啊?



    欢喜哥却笑着说道:“我的卢姐。你当我真就养200只鹅了?我还不瞒你说,我准备把你赶走了。”



    “啊?”卢姐失声叫了出来:“你赶我走做什么啊?”



    看卢姐被吓得那样子,欢喜哥也不再开玩笑了:“不是200只鹅的问题,而是要大规模的养殖了,仙桃村的地方不行,一是在仙女山景区开放后,能够腾挪的地方不大了。第二最重要的是水源问题。咱们要养的不是几百只,也不是上千只,而是规模化的养殖。怎么办?前几天我碰到了孙老板,我妈要和他合作进行岸上渔村,他那里背靠着大雁湖,我觉得挺合适的。”



    “合适倒是合适。”卢姐对当地再熟悉不过:“只是孙老板那里的地方也不够养殖那么多的鸡鸭鹅啊?”



    欢喜哥点了点头:“所以孙老板帮我介绍了邻近梨花村的村长俞淑仪给我认识。”



    “梨花村?”卢姐眼睛一亮:“那里真是个好地方。不过那里的困难也多啊。”



    梨花村是整个祝南镇的一个特例。全村三分之二都在金子山里。



    金子山听起来这名字挺好听,可那里是全祝南镇最穷的地方。



    倒不是说金子山阻绝了梨花村和外界的联系,就这么点小破山,又不是那种连绵不绝的群山。



    最重要的原因,是金子山一直没有找到自己的正确发展思路。村子里的人主要以种庄稼为主。



    虽然民以食为天,但平心而论,光靠种庄稼是很难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的。



    一百斤稻子能够收七十五斤米,当中的过程非常辛苦。还要看当季的米价。你梨花村又不是产粮大村,只能靠一些小商贩进村收购这些米。梨花村的路又不好走,所以进村的商贩也就更少了。



    于是和很多农村一样,这里的年轻人大多出去打工了,于是这就造成了恶性循环。



    此外还有一个更加重要的原因,坟多!



    别看梨花村穷得叮当响,可是祝南镇的老人在死了以后很多都喜欢把自己的坟放在那里。



    这是有其历史原因的。



    祝南镇上有这么一句话,别看你现在是大老板,可往上数个十几代,没准就是从金子山出来的。



    金子山梨花村的历史,丝毫不逊色于仙桃村。



    正是因为当年的交通不方便,很多梨花村的人都搬出了金子山,这才有了以后祝南镇的那些村子。



    现在年轻人不这样了,主要是上了年纪的老人,别管住在哪个村子里,一问起您是哪里人,十个里起码有五个会告诉对方自己是金子山的人。



    是金子山的,不是梨花村的。



    所以他们死后特别愿意把自己埋到金子山去,一是落叶归根,二来金子山这名字吉利,能够给晚辈带来好运。



    这坟日积月累的多了起来,结果梨花村就有了一个外号



    坟墓村。



    这名字要多不吉利有多不吉利。



    就算有对金子山产生兴趣,想依托这座山开发的商人一听到梨花村的外号,立刻连连摇头,不来了。



    可偏偏我们的欢喜哥不信邪,打起了金子山梨花村的主意。



    “欢喜。”卢姐在那想了一会:“我去年年初的时候去过金子山,我有个亲戚在那里,道路是早就通了,可都是小路,很难走。不过地方真是好地方。”



    欢喜哥点了点头:“恩,所以我想实地去看看。我和俞淑仪村长联系过了,今天下午就过去。如果地方合适,我就准备在那里进行投资,联合孙老板的岸上渔村,没准还能发展起来。卢姐,我现在告诉你,就是想让你有个心理准备,一旦我决定投资了,想让你和水哥在那里具体负责。”



    “成。”卢姐想都没想就答应了下来:“大刚小刚反正上学了,养鹅养鸡我在行。再说了,金子山到咱们这里近的很,随时随地都可以回来。”



    “你让水哥这段时间去学个车。”



    “啊?学车?做什么啊?”



    “给他配辆车,你们来回也方便。”



    卢姐听得呆了:“别啊,欢喜,我们开电动车去就行,别浪费那个钱。”



    “不是专门送给你们的,而是让你们方便。”



    欢喜哥笑着解释道:“买辆几万块的面包车,风吹不到雨淋不到,带个东西什么的也方便。就这么决定了,明天,明天你就让水哥去报名学驾驶员。”



    卢姐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了,好半天才说道:“欢喜,你对我们家,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水根上次闯了那么大的祸,要不是你我们这个家就完了。现在又要帮我们买车。”



    “行了,卢姐,咱们是一家人。”欢喜哥看了看时间:“安妮和胖子要来接我了,你回去和水哥说一下。”



    然后,我们的欢喜哥想起了一件自己信誓旦旦了很多次的事:



    自己什么时候去学个车啊?



    每次到用车的时候总是发誓自己一定要去学车,可是一转身就不见了。



    莫胖子开车他的新车来了:



    一辆全新的奔驰。



    安妮从副驾驶的位置上放下车窗:“欢喜哥,走了。”



    “咦,买新车了啊?”欢喜哥一上车便问道。



    “不是我买的,你妈送的。”



    呃!



    欢喜哥猛的想起来了。



    那次自己在釜山亚运会的时候,莫胖子和安妮可不是与自己的妈妈打了个赌?



    不是打赌,这摆明了是骗自己妈妈啊。



    “我也有,我也有。”安妮炫耀似地说道:“我未来的婆婆也给我买了一辆车。”



    交友不慎啊!交女友也不慎啊,我们的欢喜哥哀声连连。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