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的演奏风格和马老师很相近的,就是作品比马老师少了些。不过有一首《华西叙事曲》就够了,经典啊!”先前说话的男生说道。
&是。华西叙事曲简直就是华西风情的代表作品,将华西的音乐风格表现到了极致。单是这一首曲子,就可以和马迪老师的所有曲子相比了。”另一个男生点头道。
&你们两个说什么呢,马迪老师才是华西笛派的创始人好吧,你能说华西抒怀比不上华西叙事曲?那才是经典!”后面一个男生听不过去了,忍不住出言道。
&西抒怀自然也很经典,不过我还是觉得华西叙事曲更好听一点。”听到有笛友反驳,前面的男生坚持道。
&了行了,你们两个都别说了,开始了开始了。”
舞台上,由交大民乐团担任的现场伴奏,轻轻奏起了《纺线线》的伴奏。
伴随着伴奏,张延武小笛轻扬,气息缓吐,一缕新竹的声音油然而生。顿时,整个小礼堂,都被这美妙的笛声充满了!
&音太棒了!”
&老师这手气息控制的功夫真是绝了!”
&干净的声音,g调梆笛也能出来这种声音?我那支吹起来就像是哨子!”
……
一曲《纺线线》,清亮飘逸的笛声,顿时将小礼堂近两千名笛友听得如痴如醉。就连露淇、林红这两个以前不怎么听笛子音乐的女孩儿,也觉得这声音真的是很好听,完全不同于她们以前听过的那些笛子曲。在她们的印象里,笛子曲都是又闹又噪的,奇奇怪怪的,根本听不懂。可是这首曲子,她们虽然也同样听不懂,不过却居然觉得很顺耳,甚至比那些流行歌曲来,也另有一番味道!
当然,之所以能有这个效果,张延武的笛子功力深厚自不必说,楚扬的这套“竹韵”更是功不可没!
拿着一支g调的竹韵在演奏的张延武,只觉得身心有着说不出的流畅。手里的乐器根本没有一丝让他别扭的地方,完全是意到哪里,声就到哪里,那种舒畅的感觉,就像是那笛声是在心底流出来的一样。以前碍于乐器,心里想到但难以表达出来的一些细微之处,此刻居然是完全做到了!
一曲《纺线线》,吹得婉转悠扬,动人心神,就连跟着伴奏的乐队,都被调动起了情绪,配合得格外默契!
一曲罢,全场掌声如雷!
&的,感谢张延武老师的演奏,接下来让我们有请马迪老师为我们带来他的作品《赶牲灵》,有请!”主持人将张延武请下舞台,随即报出了下一个节目。
&西风情”笛子专场音乐会,顾名思义,所有的曲目都是华西风的东西,而说到华西风,开宗立派的就是马迪,所以这场音乐会上,十之八九都是他的作品。不过他的作品很多,有数十首,从中挑选出十几首来撑一场音乐会,那自然是一点问题都没有。
比起张延武来,马迪吹起自己的作品,更是轻车熟路,这首《赶牲灵》本就是一首轻快欢乐的作品,在马迪轻松的吹奏下,更是调动得全场的情绪频达高潮,一曲过后,掌声竟是比张延武还要热烈几分,这却是纯粹以技巧征服听众了。要知道,这里是宝岛,是张延武的主场,虽然对于喜爱笛子的爱好者来说,张和马的名字都听说过,不过从感情上而言,自然是对张延武更熟悉一些。如今他们对马迪的演出也报以这么大的热情,自然是纯粹因着演奏的关系了。
&漠》、《登幽州台歌》、《塞上风情》、《华西抒怀》……一首首笛迷们耳熟能详的曲子吹下来,音乐会的气氛一时比一时热烈,掌声不断。
终于,在张延武演奏他的成名作《华西叙事曲》的时候,全场的热烈气氛达到了最高潮!
轻灵的笛声,地道的“碗碗腔”,娴熟的技巧,一曲华西叙事曲,将张延武的笛子风格表现得淋漓尽致。那种独到的“小鸡啄米”技巧,看得台下的笛迷们如痴如醉!
&鸡啄米”是张延武的看家绝技,是一种竹笛的运指法。不同于普通演奏时的正常按孔用指肚的中间部分,张延武惯用的指肚上方,使他的按孔手指呈同弹钢琴差不多的弧线性,起落间更为灵活,特别是在演奏高速的吐音的时候,手指一起一落间那种自如、灵巧的味道,简直是令人赏心悦目!因其手指的灵活动作,像极了啄米的小鸡,因而得名“小鸡啄米”。
&闻张老师小鸡啄米的大名,今天总算是见识到了,果然名不虚传啊。”楚扬在台下看得清楚,张延武老师在处理这首华西叙事曲的吐音部分时,手指的灵巧程度真是让人叹为观止。看得出来,在这门技巧上,他应该是下了不少的功夫。
&啊,老张的这门技巧,就连我都很佩服。用在吐音上,简直就是一大利器。你还别说,我也试着练过,不过怎么也练不出他那股味道来,独门绝技,嘿嘿,真是不服不行啊。”马迪笑着说道。
&下一个到你了吧,赶紧好好准备准备,别在这儿聊天了,看看笛膜怎么样?没什么问题吧。”马迪忽然想到,下一个节目似乎就是楚扬的《望乡》了,连忙提醒道。
&事儿,刚刚才贴的。”楚扬说着,转身从自己的笛包里抽出那根f调的紫竹一节笛。这根笛子的做工却是粗糙得很,不但没有精美的刻诗,甚至两侧的包边也只是用的普通的白塑料。不过马迪却是知道,这是这小子给自己留的私货,绝对比给自己和老张的笛韵只好不差!
&小子一会儿上台悠着点儿,这可是我和老张的音乐会,给我留点面子啊。”马迪半开玩笑地说道。
&问题!”楚扬笑嘻嘻地对马迪比了个ok的手势,随后两个顿时齐声大笑起来。
马迪这句话自然是玩笑,作为一个竹笛大家,他怎么会连这点心胸都没有?楚扬的笛子水平,他心里是清楚的,就像是埋在沙里的金子,早晚有一天会绽放出刺目的光芒。而作为一个笛坛前辈而言,面对这种事情,他的心里只会由衷地高兴,又哪里会嫉妒了?
笛坛自陆春龄、王铁锤等老一代相继隐退之后,年轻的新秀里,已经很少有惊才绝艳之辈了,这门传统民乐,眼看着在华夏日益没落,作为笛子大家,马迪的心里也很着急。
不过现在出了个楚扬,这却是让马迪看到了希望!
&下来,让我们掌声欢迎本场音乐会的特邀嘉宾,来自华西音乐学院的楚扬同学为大家带来笛子独奏《望乡》,掌声有请!”(未完待续。。)
第三百一十一章 乡愁
&扬?楚扬是谁?没听说过啊?”
&音院的学生?估计是马老师的学生吧,带过来见世面的?”
&是吧,如果是马老师的学生,刚才主持人为什么不介绍?”
&定是忘了吧。”
……
望着走上舞台的这个年轻得有些过份的笛手,台下的观众顿时议论了起来。
&没想到你的小扬扬打扮起来,还蛮帅的嘛,这身黑色的中山装很配他哦。”林红拉了拉露淇的衣角,偷笑着说道。
&胡说,什么我的小扬扬叫得难听死了。”露淇有些恼怒地瞪了林红一眼,视线却又回到了舞台中央,落到了楚扬的身上。
是啊,这身衣服真的很配他,看上去好有型啊,露淇心里想着。
一阵轻柔的伴奏声响起,仿佛是海潮轻轻冲刷着礁石。
一缕笛音响起,仿佛是隔着遥远的海峡飘来,笛声如烟如缕,带着浓浓的乡愁,虽轻,却似拨动了人们心底那根敏感的琴弦。
笛声再起,却是又高了一个调子,仿佛远方的亲人惦起脚尖,翘首相望,发出一声声轻轻的呼唤。
笛声又起,却是渐转柔和、低回,仿佛是亲人失望的转身,离去,满腔的思绪、乡情,俱都化作一声幽幽的长叹,同茫茫大海的海浪声融在了一起,飘向远方。
引子,乡音袅袅,只有短短的四句。却将《望乡》的意境,诠释得淋漓尽致,引人沉思!
悠然的扬琴声响起,轻轻带起了节奏,四个小节过后,笛声再起,却是转入了思念般的慢板。
笛声徐徐,道不尽的思乡,说不完的离愁,淡淡的旋律。就像是一只看不见的手。在轻柔地拨动着思乡的弦。
此刻,舞台后方的投影幕布上,也出现了茫茫海峡的画面,同时。诗人余光中的那首著名的诗。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楚扬没有经历过海峡两岸。亲人离别的那种痛苦。但他的故乡在遥远的五尊大陆,他思念华音门的那片风竹林,思念那道白衣飘飘的身影。那般的离愁,却要远胜这海峡两岸的愁思。
毕竟,两岸相隔,尚有相聚之时,两个位面相隔,以他如今这般修为,却不知是何年何月才能再回去了。更何况恩师洛晴生死不知,更是让他思之黯然神伤,所以楚扬的这首《望乡》,实可谓是入心入情,句句直指本心。
马迪呆呆地站在后台,听着这首自己的《望乡》,半晌,也不由得叹了口气。
他有些疑惑,楚扬还这么小,却又哪里来的这么深切的愁绪?从他的笛声中,自己分明听出了一股曾经沧海般的沧桑愁绪,那可不是“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年轻人可以表达得出来的!
人都说《望乡》是马迪所有的作品中,最好吹的一个,没有什么技巧,就像流行歌曲,好吹,也好听。不过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