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关云长》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关云长- 第19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当然也起到了鞭策的作用,让一些将领奋起直追,踊跃赶超,争立军功。。。。。。。。。。。。。。。。。。。。。

    徐晃果然没有让关羽失望,当先出手便一连斩了两将,还与杨奉过招大战十余合,表现十分出色,关羽对他的表现充分肯定,当即给徐晃加封进爵两升两级,徐晃一战成名,一跃成为与张辽、李严、高顺等人平起平坐的将领,当然徐晃也由此在军中树立了威信,大家也都认可他的军功和才能,军中没有谁因为他的晋升而心存不满,这一点让关羽非常的满意。

    作为一个领导尤其是治军的高级将领,关羽考虑事情必须做到周全,照顾到大多数人的情绪,不至于因为某项决策而引起异动,这是治军的大忌,“公生明,偏生暗”荀子的这句话总是在他的脑海中回荡,做什么事情都要考虑到公平这个原则,这也是身为领导者致力的一个方向和准则,在军中尤为重要,大的不说但说这汉末有多少是因为身为领导者的主将有失公平而部将造反乃是倒戈的事件屡见不鲜,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结果那就是为将者有失公平造成的。

    关羽深深的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自始自终他都努力避免公平缺失,尽量做到一碗水端平,但是光这样还不够,因为人的才能是有区别的,一个人的能力也是不同的,如何造就一种“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生动活泼的人才选拨任用机制是关羽另一个致力的方向,“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让有能力者能胜任到一个合适的岗位,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这也是作为一个英明的领导慧眼识人的表现,关羽要做到这一点还要考虑军中的资历问题,那就是要托出有能力的新人还要照顾有资历的老人,要在这中间充分寻找到一种平衡,这考验着一个人的领导艺术,不过关羽很快寻找到了一个解决问题的办法,什么办法?那就是给予新人充分展现自己才华的舞台,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如果你真的有才、有能力,这个平台就可以让他大显身手、一展才华,当然如果你只是个花架子,这个平台一样可以将你淘汰掉,引入这样一种竞争的机制,关羽在选人用人方面就会少走很多弯路。(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du8du8。)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du8du8。阅读。)
正文 第269章 诈降计
    &nb永久网址,请牢记!

    “只要思想不滑坡,方法总比问题多”,方法很多时候都是在问题中解决,作为一个年轻的领导,关羽很多事情都要摸着石头过河,面临很多问题和考验,有的是军事上的,有的是政治上的,有的则是管理上的,这些问题有时候交相辉映复杂丛生,关羽需要从中拨开迷雾,不过善于思考和不断创新的他总能找到一种解决问题的办法,尤其是在思想境界方面,他的思维是活跃的,不拘泥于传统,这也许就是他这个现代人独特的地方,充分运用古今中外一些成功的例子和经验再加上自己的积极思考让他一次又一次走出一条新路,也让他步步为营,一帆风顺。请记住本站的网址:……。

    关羽此番让徐晃出战还有另一方面的考量,什么考量呢?那就是试探一下徐晃的真心,徐晃原先在杨奉手下做事,是杨奉的老部下,这下贸然归降关羽,关羽此番也想测一测他的真心,俗话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像徐晃这般的人才如能真心为己出力那自然是最好不过,但如果不是真心归顺那后果也不堪设想,关羽这次将徐晃带在身边,也是在提防着徐晃,如果这次徐晃跟李傕那边来个里应外合,他可以当即除掉徐晃,防止事态恶化。

    基于两方面的考虑,关羽将徐晃带在身边,并且要徐晃出战杨奉,看看他到底是不是与这原来的主子恩断义绝,如果他是真心的归顺自己那么徐晃定然会不念及旧情与杨奉大战,如果他是假装投降定然会有所迟疑,结果徐晃出战一连斩了两人,还与杨奉大战,丝毫不顾前番旧念,这让关羽对这个新人充满了信任,也打消了心里的疑虑,看。。

    却说李傕再次吃了败仗。连输两阵,军力损失惨重,两场战役下来折去近两万人马,只剩的三万人马把守长安,兵力日渐衰微,力量更显弱小,李傕心中郁闷。遂找到谋士贾诩商议对策,贾诩谓李傕道:“如今彼强则我弱,即便是防御现在的兵力也是捉襟见肘,所以必须要用妙计胜之!”

    “文和有何妙策?”李傕突然眼前一亮的问道。

    贾诩捋了捋胡须说道:“关羽军事才能了得,武力更是勇武绝伦,手下聚集了一批不凡的武将。兵多将广,身边的陈宫更是诡计多端,一连连胜两阵足可以看出他们的实力,我们为彼所困,‘其势不能穿鲁缟’,当此微弱之际,可用诈降计诱敌深入然后伏击之!”

    “仔细说来!”李傕好奇的说道。

    贾诩接着说道:“可让杨奉写信给关羽。信中言明投降之意,约定时间要关羽前来攻城,自称为内应放关羽入城,然后只要关羽进城就拉下四周浮桥,将四面城门紧闭,我们给他来个突然袭击,采用火攻将他们一网打尽!此为上策!”

    李傕闻后遂疑惑的问道:“关羽善谋,陈宫多智。二人会轻易相信?”

    贾诩遂道:“依目前的形势看,这样的计策应该不会引起太大的怀疑,我们势弱,杨奉又是黄巾出身,所以此计一行,即便是关羽怀疑,但面对如此大的诱饵他也会一试。何况当此情形下已无良计可施了,这是我们唯一的希望了,即使关羽不相信我们也不会损失什么!”

    贾诩这一番分析说得李傕点了点头,他遂道:“就依此计行事!”

    李傕找到杨奉将贾诩之计跟他做了一番说明。杨奉闻后大快的说道:“此计甚妙!吾定要为死去的兄弟们报仇雪恨!”言罢当即遂写信开来。

    陈宫献计意在钓李傕上钩,没想到李傕老奸巨猾,派出了杨奉去吃“诱饵”,结果这一仗没有捉到李傕这条大鱼却捞住了杨奉这只虾米,不过关羽由此威势大振,又收的了杨奉士卒五千余人,兵力一下子又增加了,关羽新胜并不满足,这天夜里他召见陈宫继续商议破城之计,二人在中军大帐内秉烛察看地图,就在这时手下禀报称:长安城杨奉有信呈上!

    关羽闻后遂传令将信函呈上来,士卒进来将信函递到关羽面前,关羽接过信函,信中这样言道:兹呈献护国大将军、河东侯关将军亲启,吾黄巾出身,号白波帅,逆天而行,最终为李傕所收,本自思从此为社稷出力,为江山分忧,一心一意为国家效力,却不料再次沦为叛党,以至与将军为敌,多次拒抗朝廷,吾自知罪孽深重,深深忏悔之余决定投降朝廷为表吾真心投靠之诚意,吾愿为将军攻打长安提供方便,如将军不疑,明日子时当率兵来取长安,吾在城中为内应,当以城上举白旗为号!白波帅…杨奉敬上!

    关羽看完信函,遂呈与陈宫看了,陈宫看完谓关羽道:“恐怕其中有诈!”

    关羽捋了捋胡须,在帐内踱步开来,陈宫接着说道:“如按信中所说我们大军进长安城,恐遭埋伏,一旦入城陷入围困实难脱身,不如不去!再者杨奉此人不足为信!”

    “此乃诱敌深入之计,又是诈降之计,不过要在城中消灭于我绝非易事,公台试想,吾大军人马众多一旦长安城门打开这便是一股洪水涌进长安城内,如果李傕有埋伏,他放弓箭手安排四面,吾先让重骑兵先行,弓箭手定然失去作用,等到他们狐狸露出了尾巴,我大军乘势攻城开来让他们首尾不能相顾,我们里外夹攻,定败李傕!还有如果他们设有埋伏以他们的人手来看根本不足为虑,现在的李傕兵微将寡连防御都十分困难,吾往来冲突谁能拦住?所以没什么可担心的就算有埋伏也不要怕,只要他们打开城门我们便志在必得!”关羽一番长谈说道。

    陈宫闻后捋了捋胡须,过了一会儿他荐道:“倘若彼用火攻当如何应对?”

    “前面冲锋的皆是重骑兵和重步兵,只要他们压进城去,一身铠甲手握盾牌,火箭奈何不了他们,他们的目标是让敌人的火力全部暴露开来,然后我们大兵压境向城上猛扑开来将他们的主力一网打尽,长安城可破!”关羽接着说道。

    陈宫闻后恭维道:“看来云长是胸有成竹了?”

    “若不是有重骑兵和重步兵我哪里敢冒这个险啊!这是明显着往火坑里跳么,不过有了重骑兵和重步兵吾就不担心这个了,所以这步棋我是赢定了,长安不日便可拿下了!如果他们不是用这个计谋,我们攻城或许还要付出很大的代价呢!”关羽欣慰道。

    陈宫闻后点了点头道:“看来还是云长技高一筹啊!以后还要向云长多学习军事方面的经验啊!吾不懂这些遇到问题难免出偏差!”

    “互相学习么!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大家相互探讨互相借鉴多提宝贵意见这样的决策就万无一失了!”关羽接着说道。

    二人一拍即合很快拟定行动方案开来并且在第一时间给杨奉回了信约定第二日午夜子时为举事的时辰并且派出

    杨奉当下收到来信简直是欣喜若狂一般,他找到李傕将关羽的回信呈给李傕看了,李傕看完关羽的回信脸上顿时绽放出了笑容,他不禁嘲笑道:“关羽啊关羽都说你才智过人、用兵如神、算无遗策,我看也不过如此,这一次我定要你死无葬身之地,叫你有来无回!”

    李傕很快便开始着手安排下去了,在长安城的四周遍伏着弓箭手,预备了点火用的器具,准备利用火攻将关羽大军活活烧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