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携手下众侍卫向村子里走去,村民们见来了官军纷纷躲避开来,关羽好生奇怪,关羽与众人向村子里面走去,奔向自己家的方向,虽然阔别八年但对家的记忆却仍然清晰,关羽跨马来到了自己的家门口,此时的家屋檐上已经长满蒿草,墙壁也破烂不堪,显得十分破旧,关羽见状心中很是不悦,他下马与众卫士向里面走去,却见一个少妇正在屋子外面洗衣服,一旁是一个6、7岁的孩童,正在他的身旁嬉戏,见来了一群陌生的官军,那孩童也不害怕,忙谓一旁的妇人道:“母亲!有人来了!来了好多的官兵诶!母亲快看呀!!”
那妇人闻听有人来了还是官军洗衣服的手不禁颤抖起来,她猛地转过身来用一副惊恐的表情望着关羽及众卫士,关羽见此人20多岁的年纪,身材细柳,风韵十足,脸蛋白净,虽然头发已经凌乱不堪但清晰的脸庞依稀可见,柳眉杏目,一看就是个小家碧玉型的女子,关羽仔细的打量了一番,遂道:“定金!是你么?”
那女子很惊讶的看了看关羽,忽然间眼前一亮,她款步向关羽走近了些,仔细的打量起关羽来,她惊问道:“常生?你是常生?”
“是我!定金这些年来你还好么?”关羽一边说着一边走到了胡定金的近前,两个人面对面的贴近了些。
胡定金没有正面回答关羽的问题,而是一头扑在了关羽的怀里,之后嚎啕大哭起来,关羽忙一边安抚一边道:“六年了,整整六年了,今天我终于回来了,你可把我想坏了!定金不要哭了,应该高兴才对呀!”
胡定金只是一个劲的听关羽说着并没有发言,而是一味的哭着,哭个不停,似乎有莫大的委屈和苦水要向关羽倾述,关羽一边安抚着胡定金,一边用眼睛望着这个他整整离开八年之久的家,眼睛里禁不住涌出了泪水,“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无论自己到了哪里,家总是自己最牵挂的地方,这里有自己的亲人有自己牵挂的女人。
作为一个起点一个梦开始的地方,这里给他的印象无疑是最美的,所以他怎能不留恋这里?当下二人相见都禁不住的流下了激动的泪水,相拥完了之后,胡定金开始给关羽讲述他离开的这些年家乡发生的变故。
原来在关羽从军入伍之后,胡定金就回到了故里常平里,回到了他们共同生活过的地方,不久就发现自己怀孕了,后经村里的接生婆接生产下了一男婴,家里面给这个孩子取名为关平,胡定金便开始了独自拉扯孩子的岁月,一晃就是6年,也就是说这个孩子现在已经6岁了,这6年对于一个女子来说真的很不容易,好在胡定金是个要强的女子,经得起磨练,也能吃苦,很快就为孩子撑起了一片天空。。。。。。。。。。。。。。
这些年来在关羽的父亲关毅的帮助下,胡定金艰难的带着这个孩子直到现在,这些年来尤其是最近几年黄巾贼寇泛滥,官军连年催缴钱粮征兵,整个村子被收刮一空,关羽的父亲关毅也在前年劳累过重一病不起而身亡,所以当胡定金看到这些官军的模样的人都禁不住浑身发抖。
关羽闻听着胡定金的讲述,心中骤然间升起不名的辛酸,除了辛酸之后就是心疼,他这回决定带着妻子和孩子一起远行,他再也不能让他们受苦了,别说自己现在有了地位,就算是自己现在打铁,自己也要担当起作为丈夫和父亲的责任,让她们母子在阳光下生活。
关羽带上妻子和儿子关平一起赴冯翊了,来到冯翊,大哥张既早已将托付之事办妥:三万军马以及相应的钱粮。前后仅仅用了10余天的时间,关羽见状心中一种莫名的感激之情上涌,看看就要辞行了关羽谓张既道:“大哥我要走了,临行前我唯有一句话那就是‘苟富贵,不相忘!’”关羽边说着便对张既拱手辞行。
“兄弟!就要辞别了,日后就不知道何时能再相见了,不过哥祝你宏图大展、事业有成,哥相信凭借你的能力你的理想和抱负终有一日会梦想成真的!”张既辞道。
关羽跨马提刀道:“小弟也相信大哥的才能一定不负平生之志!”言罢调转马头向西奔去,后面是张既为他征的三万大军以及相应钱粮,整个队伍浩浩荡荡的出了冯翊一直往西、往西。。。。。。。。。。。。。
正文 第七十三章 再到凉州(求推荐、收藏)
关羽带着征集来的三万军马以及钱粮回到了凉州,圆满的完成了董卓交办的征兵任务,董卓见后眉开眼笑高兴极了,对关羽大加赞赏,表扬关羽道:“真不愧是吾之心腹爱将啊!事情办得干脆利落。”
此时只有李傕完成了征兵任务,而他负责的恰恰是凉州,也就是在董卓眼皮底下,而且李傕前番坐镇凉州,已经积累了不少的基础,征兵工作更是得心应手,走到了关羽前头也是有情可原,但在同级别的将领中关羽却是第一个完成任务的,董卓调侃道:“云长啊!看来你这荡寇将军是合格的啊!当之无愧呀!”
“都是借主公神威!”关羽恭维道。
董卓借着道:“云长啊!你还得准备一下!”
“敢问主公何事?”关羽问道。
董卓继续道:“这征集上来的兵马还仰仗着你训练呢!”
“愿为主公效犬马之劳!我这就去准备!”关羽言罢回自己府上去讫了。。。。。。。。。。。。。。。
关羽出色的完成了上次任务,这次他又接到了新的任务,俗话说‘艺高不自满、艺多不压身!”,再说无论做什么事,无论做多累的事,也无论做多难的事,关羽都无怨无悔,因为不管负多大的苦、挨多少的累,他都无怨无悔,他都认为这是上天对他的考验,命运为他的安排。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若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这句话是关羽在重生前读高中时最受用的一句话,这也是他的一个座右铭,这句话曾经不断的激励他前行,直到最后成功考上大学。
重生前关云的理想先是考上个理想的大学,大学期间他的理想是成为一名合格的军官,参加工作后,他的理想变成了多立战功、多拿荣誉、多做政绩、多获提拔,可以说关云曾经一直是个活在理想中的人,他也在为此默默的奋斗着,命运也是十分垂青自己,他的理想很多时候都变成了现实,也就是说他一直都是个成功人士。
重生后关羽通过练就一番本领,自身素质再次得到飞跃发展,身高也提到了、武艺也更加精湛了、气力也更加过人了,可以说他挖掘了一个武将先天的资质,为实现理想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关羽就是凭借这个一步一步的攀升着,为自己的理想努力着,不断的提到着、奋斗着,短短的6年多的时间里,他从一个副将一跃成为了正三品的荡寇将军,真正的实现了自己对未来的设计,他的发展不仅成功了,而且还远超出了他对未来的设计,他的发展远大于他对人生的计划。
现年27岁的关羽经过整整六年的摸爬滚打,先后跟随董卓征讨边章、韩遂,经过美阳大战、攻打凉州、力克金城,成功帮助董卓平息边章、韩遂叛乱;之后就是征讨黄巾军,先后击败韩忠、赵弘,一举攻克南阳;之后又辗转巨鹿征讨张角,多有战绩,然由于寡不敌众被黄巾军所破,征战中唯有这一次败绩,关羽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常胜将军了。
这六年来对关羽来说是极不平凡的六年,六年里他从一个只懂得武力制胜的将领成长为一个懂的排兵布阵、攻防战术、军事策划、带兵打仗全面发展的将领,为此他积累了不少经验,自己也摸索出了一套很适用的军事技巧,他还悟透了很多兵法的妙处,并且成功加以运用取得了不菲的战绩。
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小到大这是一个万物遵循的辩证法,作为一个人尤其是一个有着梦想的人也是一样,从一介布衣到打铁铁匠再到副将步入行伍,然后扶摇直上、一飞冲天,关羽就是这样一步步走来,而且每一步都付出艰辛和努力,每一步都酝酿着成功,一步一个脚印、步步为营,凭借着自己的努力攀上高峰,只是汗水与智慧的结晶,期间更多的是血和泪。。。。。。。。。。。。。。。。。。。。。。。。
六年的征战杀伐让关羽亲身体验到了战争的残酷,生命的脆弱,以及带来的痛苦,战争的目的是什么?有人说战争就是为了避免战争,而此时的中国大地战争即将四起,群雄即将逐鹿,“狼烟起,江山北望龙起卷,马长嘶剑气如霜,心似黄河水茫茫,二十年,纵横间,谁能相抗,恨欲狂,长刀所向,多少手足忠魂埋骨它乡,何惜百死报家国
忍叹惜,更无语,血泪满眶,马蹄南去,人北望,人北望,草青黄,尘飞扬,我愿守土复开疆,堂堂中国要让四方,来贺!”这是关羽重生前在军校时最喜欢的一首歌曲,每当唱起这首歌,他都禁不住心潮澎湃,曾经他无数次的幻想如果有一天自己真的可以挥马扬鞭驰骋沙场,“英雄百战死、壮士铁血还”,作为男儿就得有着这样的一个英雄梦。
关羽年少时做了无数次这样的梦,没想到皇天不负有心人,他真的来到了这个令他神往的年代,但除了追求梦想,更让他触目惊心的是战争的血腥,战争的残酷,他决心攘除异己、剿灭四方割据,平定天下,坐拥太平,让百姓安居乐业,不再有杀伐纷争,天下归心,这个目标不是虚幻更不是靠意志能够实现,这需要人去实实在在的拼搏与努力,需要付出艰辛和汗水。。。。。。。。。。。。
曾经多少次他看三国演义流泪,每当读到一个英雄壮志未酬的时候他就要为那个人惋惜,惋惜他时运不济,尤其是诸葛亮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