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关云长》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关云长- 第6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里如同一道屏障将关羽的大刀拦下,伴随着二人的渐渐发力,两样兵器来回的折腾着,一会儿倒向吕布这边,一会儿又运动到了关羽那边,二人都不甘示弱,两样兵器更是不停的摇摆着。

    二人的打斗一开始就进入了胶着状态,两边阵营的将士们看的无不惊奇,在关羽看来这打斗伊始就不能放松,就要与吕布挣个高下,保持这种高压态势,否则迁延下去对自己会越来越不利,关羽卯足气力与吕布拼气力开来,二人一来二去僵持了一会儿不分胜负,关羽大刀顺势一转从侧面向吕布砍去,吕布早已看在眼里方枪画戟就势一挡再次拦住,拦住了关羽的大刀,吕布使劲一弹便将关羽的大刀驳了回去,方枪画戟紧接着压了过来,吕布的这把方枪画戟重达百斤,比关羽的大刀足足重了将近十来斤,不但如此这把方天画戟乃全精钢打造,异常的锋利,闪着寒光的方天画戟如同一道闪电向关羽劈了过来,关羽青龙偃月刀一挺立马将吕布的方枪画戟拦将开来,两样兵器再次撞击到了一起,火光四溅。。。。。。。。。。。。。。。

    吕布果然名不虚传,兵器不但重量压人一头单说这出招之快更是超乎想象,难怪樊稠挺不过三合就被他杀死,关羽拦住了吕布的这把画戟,吕布猛力的向关羽压了过来,借助兵器之重,吕布开始发力,这把方天画戟也渐渐的向关羽的身体逼近,渐行渐近,关羽双手紧握青龙偃月刀,挺住吕布的方天画戟,咬紧牙关在方天画戟逼近身体之际猛力的向回一驳便将吕布的兵器驳了回去。

    关羽青龙偃月刀摇摆耍的是呼呼挂风,向吕布轮将开来,吕布方天画戟也运用如飞,与关羽的青龙偃月刀不断的拼击着,却见不时的火光从空中冒出,二人一边用兵器招架拼打一边策马驰骋,便跑便打在两军阵前尽力的拼杀着,如同两只雄狮在草原上争雄一般有如上山虎遇下山虎,打得是难解难分,战斗进行的是如火如荼,两军阵前的将士们看的眼珠子都瞪圆了,战鼓擂的更是震天的响,敲了一恸又一恸哭,擂鼓助威的换了一拨又一拨。

    关羽与吕布战至50、60合仍然不分胜负,关羽依然斗至旺盛,吕布也是越战越勇,单论气力方面,就生理方面而言关羽不是吕布的对手,也就是说吕布的气力明显要胜关羽一筹,这是生理上存在的优势,但此时的关羽绝非书中的二爷,他生理上的气力当然挑不过吕布,毕竟那是汉末第一勇士,但别忘了我们现在的二爷重生前是练过一种功夫的,什么功夫那就是子午功夫,这是一种气功,通过这种气功的锻炼能将自己的体能提升好几倍,气力自然也增加很多,通过整整六年锻炼的关云在体能气力方面基本上促成了质的飞跃,体能足足提升了几倍,重生汉末后他通过三年的锻炼和努力在体能和气力方面自然也是提升了不少,所以年近三十的关羽在气力养成方面已经非常人能及即使是与汉末第一勇士对决,他的体能和气力也是毫不逊色。。。。。。。。。。。。。。。
正文 第102章 酐战吕布(二)
    在技法方面关羽久经沙场,历经多次打斗,自从打造完那把青龙偃月刀之后关羽便没有停止过练就刀法,一副大刀早已练就的炉火纯青,刀法之快刀法之狠招式之变化都练就的都已经是出神入化一般,关羽凭借这过人的气力加上不凡的刀法与汉末第一勇士吕布相持开来,而吕布相对与其他武将的优势就是气力过人,他的气力之大远远超乎了一般的武将,甚至是胜一流武将一筹,这就是他之所以厉害的最大原因,因为气力上的绝对优势让他在与各类武将的争雄中如鱼得水、身轻如燕,除此之外吕布的另一大特点就是刀法“快、准、狠”,善于闪电进攻和突袭,常常是出其不意的进攻,让人措不及防,来不及防备就方枪画戟早已到了近前,加上方天画戟自身的重量往往是让人招架不住的被杀死,这就是为什么吕布如此英勇。

    不过关羽早已将吕布的特点摸得一清二楚,俗话说“知彼知己方能百战不殆”,之前通过与吕布与樊稠的较量,关羽多少看到了吕布的一些招式和武艺,虽然很短暂但以行家的身份观看之后关羽还是悟透了一些,这回是针锋相对的比试,关羽通过与吕布的亲自交手发现了吕布的一些特点,对于吕布的武艺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关羽对于这场打斗心里已经有了底,所以也增强了打斗的信心,他根据吕布出招的特点驾轻就熟、避重就轻、避其锋芒、攻其弱点,逐步的寻找吕布的破绽。

    吕布毕竟是第一勇士又正值壮年,此时的他已经三十四岁了长关羽四岁,可以说二人同样处于武将的黄金年龄,所以这场打斗也是一场公平的对决,在关羽看来这更是他人生意义上的最大一次挑战,如果这次他战胜了吕布,就等于是天下无敌了,可以说之后就能秒杀各类武将都不在话下,因为在三国没有第二个人敢跟吕布称雄,即使是典韦、赵云也做不到,他要是打败吕布那就是当之无愧的武圣了,这更像是一场荣誉之战,决出谁才是真正的一代武圣。

    吕布凭借血气方刚又正值壮年,武力和招式更是没的挑,当下与关羽交锋不断的往来冲杀着,他想凭借自己绝对的优势压倒对方,但一连战有60、70合他仍然战不倒眼前的这个年轻人,在这个年轻人面前他出众的武力并没有表现出绝对的优势,这个年轻人显然不是纸老虎,吕布见自己的气力压不倒关羽,便寻思着在技法上将关羽驳倒,然关羽大刀舞动的没有任何破绽,他屡次的进攻都被成功拦截,除此之外关羽还屡次的借机向他发起进攻,吕布是个急性子平生还从未遇到过如此对手,他不禁有些着急起来。

    二人斗至80余合仍然胜负未决,关羽一直想寻找突破,但此时的吕布显然功力不减,想寻找他的破绽谈何容易?唯有进行持久战慢慢的消磨他的意志将他的斗志慢慢的消磨掉,待其技法错乱之时寻其弱点以攻之方能制胜,打斗到这一点对于关羽来说已经很不容易了,要知道就是曾经的关二爷也未曾有过如此骄人的战绩啊?关二爷不也是在与刘备和张飞一起才战胜吕布的么?如果是单挑未必能做到今天他这样,因为此时的他已经与吕布周旋了80余合了,而且还未被击败,还在坚持着。

    二人继续的酐斗着,在书中吕布不仅武艺过人凭借的还有一个就是他的坐下骑,也就是那匹赤兔马,那匹马乃是马中的极品,无论是速度还是气力都要远胜于其他马匹,弹跳更是厉害,所以驾驭此马出战无疑就战有很大优势,书中的吕布就是凭借着这匹战马和自己过人的武艺才无敌于天下的,所以才有了三英战吕布的传奇,如果换个角度想想吕布要是没有这匹良驹的话就不会那么勇猛,至少不至于三英战吕布。

    “胯下马、掌中刀”这都是作为一个优秀武将最为关键的两点,当然不排除自身的武力和技法,但这两点直接影响着一个武将的表现,此时的吕布最为欠缺的一点就是他的“胯下马”也就是现在的他还未能得到那匹“马中赤兔”,这在一定程度上大大降低了他作为“人中吕布”的优势,相比之吕布,此时的关羽却是具备了作为一流武将的必备条件,掌中刀就不用说了,自己锻造的青龙偃月刀绝对是刀中的极品,再说关羽骑的这匹马乃是在凉州的时候从西域购得的良驹乃是汗血宝马的一种,虽然比不上赤兔马但也称得上是马中的极品了,比之吕布现在的坐骑明显上要好许多,这样推来,吕布马不及关羽,武器相当,所以外在条件略逊于关羽不少。

    在武力方面,二人气力相差无几,关羽略逊于吕布,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关羽所拿的兵器要轻于吕布,兵器乃是武将的至关重要之法宝,它的重量决定于使用者的气力大小,有多大的劲才能使用多重的武器,如果气力不加的话自然也就没必要打造那么重的兵器了,拎都拎不动何谈发挥自如啊?关羽的这把青龙偃月刀重达90斤比历史上二爷的大刀足足重了八斤,但相比较吕布的方天画戟却要少上十来斤,从这个意义上讲,练就了子午功之后的关羽在气力方面仍然要略逊于吕布,略高于书中的二爷。

    但就技法方面而言,吕布出招就是快准狠,但在招式上过于拘泥于一式,技法穷于创新和变化,与吕布相比此时的关羽刀法上不仅秉承了基本的快准狠的功力外还富于创造性和技法的变化上,招式不拘泥于一式,多年的潜心研究和实战关羽练就了一套独特的刀法,在攻防击打驳砍等方面都有一套自己的心得,除此之外他还将自己的刀法与曾经读过的《易经》相联系,创造性的练就了一套八卦刀法,这种刀法在攻击和防御方面借助五行八卦的规律进行搏击,招式更加的富于变化和防不胜防,从这一点上讲关羽在技法格斗方面占有一定的优势。
正文 第103章 酐战吕布(三)
    二人的比拼各有千秋、各有所长,但综合比较起来关羽的优势略多于吕布一些,二人的差距不是很大,关羽倚仗马好、刀法过人,吕布则力大,二人斗至90余合吕布战不倒关羽,但此时的二人都已经是大汗淋漓浸透衣甲了,额头上也布满了汗珠,但仍然不肯屈服于对方,二人都在坚持着谁也不肯退出战场,就如同两只斗鸡非要斗出个结果来,董卓和丁原在阵前看的惊奇,这两个代表着双方至高无力的武将,他们的胜负也就代表着两军的胜负,打斗不光是自己的事情他从一个侧面反映两军的武力实力。。。。。。。。。。。。。。。。。。。。

    吕布和关羽两个武将继续的拼打着,而且是越斗越勇,关羽从来都没有遇到如此强劲的对手了,这大大的激发了他的斗志,对于吕布来说遇到了眼前的这个年轻人显然是碰到了难啃的骨头,这个年轻人武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