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关云长》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关云长- 第6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到这对四人道:“汝四人可是真心归顺?”

    四人遂战战兢兢的连声恭维道:“我等真心可昭日月,望刺史大人明鉴啊!”

    董卓见四人如此哀求遂道:“既然这样汝等暂且平身!汝为什么不跪下哀求?”董卓一边说着一边指向屹立在四人一旁的高顺。

    高顺没有跪下,也没有哀求,看着四人苦苦哀求他默不作声,董卓见状不禁大怒:“汝为什么不跪下求饶,莫非汝不怕死么?”

    高顺闻听着董卓的喊话仍然默不作声,董卓见高顺如此执拗遂喝道:“来人啊将这个顽固之徒给我拉出去砍了!”

    董卓话音刚毕,只见几个大汉就要将高顺拖出去,“且慢”几名刀斧手被这突如其来的喊声打断,众人定睛一视,说话者不是别人正是关羽—关云长,关羽出列谓董卓道:“主公且慢!此乃忠义之人不可妄杀!”

    “云长何出此言?”董卓问道。

    关羽解释道:“强风知劲草,患难见真情,如此生死存亡之际而将生死看淡,足以证明此人绝非贪生怕死之辈,人生在世贵在忠义二字,人无信不立,主子以亡,而身为部下却依然没有献媚求生,此乃忠义之举,足见此人对主子的忠心,所以这种忠义之人不可妄杀!倒是这四人为苟活于世不惜卑躬屈膝不顾廉耻和气节献媚求荣,此等碌碌之人留此何用?不如早早了断!”

    关羽一番话语将高顺与宋宪等人分割开来,对高顺大家赞赏对于宋宪等人却竭力排斥,董卓闻后不禁寻思起来:关羽说的不无道理,自古以来卑躬屈膝卖主求荣之人皆是贪生怕死之辈,而往往那种坚贞不屈、宁折不弯的人最具气节也最忠诚,那种墙头草两边倒的人到什么时候也不能重用,想自己这么多年来提拔的将领多是自己的心腹之人几乎没有出现一例的背叛者,正如关羽所说这宋宪等人绝对不能重用,这些人一旦重用,今天他们背叛了吕布,如果某一天被俘的话照样会背叛自己,这样的人留他何用?不如早早收拾算了,董卓想到这遂下令道:“来人啊!将宋宪等人给我拖出去斩了!”
正文 第110章 扩充军力
    宋宪等人一听这话简直如同五雷轰顶,刚刚董卓亲口答应放了他们并且留为己用,这下又要将他们推向死亡的深渊,从天堂一下子掉进了地狱,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人如何接受得了,宋宪等人急忙跪求道:“大人我们可是真心归降啊!大人,我们绝不是背主之人,还望大人明察!明察啊!”

    关羽见宋宪等人又要求生遂法令道:“拖出去斩了!快!”这时早有刀斧手冲上殿来将几个人拖了下去,宋宪等人一边挣扎一边大声呼救,但此时的他们就如同陷入了沼泽一般,越是挣扎越是接近死亡的深渊。。。。。。。。。。。。。。。。。

    就这样关羽亲手击杀了吕布,又借机除掉了宋宪等人,只剩下高顺鹤立在殿上,面对这突如变故,高顺面不改色心不跳,人显得十分的泰然自若,丝毫看不到任何的紧张,关羽接着荐道:“主公此乃忠义之人应留在军中任职才是!”

    “这样吧就封他个骑都尉留在军中效力吧!”董卓道。

    关羽一听这话忙对高顺道:“还不赶快谢恩!”

    高顺这下方才会意开来跪下谢恩道:“多谢大人不杀之恩!多谢大人提拔,高顺愿为主公效犬马之劳!”

    关羽接着荐道:“主公!现在丁原、吕布已死,十万大军一时无主当尽快收罗才是!”

    关羽这一提醒董卓突然如梦方醒一般,遂道:“这件事就交由你速速办理,勿要将这批人马全部收罗才是!不得有误!”

    “诺!”关羽领命而去。

    关羽深知这支部队的头领丁原、吕布及宋宪等人已亡,但他这边还留有张辽、高顺两员曾经丁原的老部下,所以要收编这支部队就需要重启这两人,关羽想到这找到了张辽和高顺在二人的护卫下急奔赴洛阳城外的丁原大军,此时的丁原大军正在城外候命,见关羽携张辽、高顺来到甚为惊讶,三人仅仅带有几十个随从来到了大军面前,张辽首先出列对大军做动员。

    张辽勒马立于大军前面,谓众将士道:“大家还认得我张辽吧,我现在已经在董刺史手下为将了,而且在这里待遇很好,现在跟着关将军,大家都是行伍之人,但这么多年来跟随丁原获得了什么好处?吃不饱、穿不暖,还疲于战事,我们苦苦追求的是什么?难道就是为他疲于卖命么?我们难道不应该有更好的生活么?董刺史雄兵几十万,现在坐拥京师,虎视天下,各路豪杰望风归顺,董刺史深谙治兵之道,尤其是这位关将军,关将军赏罚分明与将士们同甘共苦、荣辱与共,可谓是将士们的贴心人,不但保证基本的生活供需还有一套独特的管理办法,大家跟着关将军吃的好、睡的暖、粮饷足、不挨累,方今乱世普天下还有哪个去处比得上这里呢?”

    张辽的一番话语说的士兵们各个人心鼓舞、情绪高涨,大家纷纷表示拥护,这时高顺也出来说话了:“弟兄们跟着董刺史、关将军大胆的干吧,我敢保证大家的前途是光明的!”

    张辽、高顺作为老将做的一番动员极大的鼓舞了这些士卒的士气,二人作为军中比较有号召力的干将说的话自然也是分量十足,当下众军士纷纷响应归顺董卓开来,关羽作为董卓手下唯一将领出现在这支军队面前,士兵们对这位英雄也是崇拜有加,这次关羽又亲自前来迎接,大家对他的印象十分深刻。。。。。。。。。。。。。。。

    关羽成功的为董卓接收了这支军队,总共有八万余人,加上董卓之前的军队,现在的董卓大军足有26万人之众,实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军队数量空前的高涨,成为中原地区绝对的霸主,普天下最大的军阀,整个东都洛阳皆是董卓的部队,董卓坐拥如此庞大的军队,消灭了最大的敌人—丁原,一时间威震宇内。

    关羽如愿以偿的除掉了吕布,并将丁原大军揽了过来,而且还得到了张辽、高顺两员大将,一切都如计划般的进行着而且进行的十分的顺利,吕布作为自己的一块心病被除去这对于关羽来说绝对是件让他爽彻身心的事,从此以后董卓身边就再没有能与自己匹敌的将领了,从而也避免了董卓与吕布联手为自己将来夺权扫平了障碍,当然能成功除去吕布更大的缘于自己对时机的把握以及精心的谋划。

    当吕布携众将进入洛阳之后,就已经被关羽之前部下的眼线盯上,眼线在第一时间向关羽做了通报,关羽得知吕布进入了洛阳,知道事情起了变化,看来李肃成功说通了吕布,吕布一定杀了丁原来投奔董卓了,这和书中介绍的一样,之前自己未能成功阻拦李肃去劝说吕布,但他却预料到李肃此去一定成功,所以他要在吕布入城之际赶到董卓的永安宫,他要用离间计将吕布除掉,所以就在城上提前布置了眼线,只到吕布进城赶到第一时间对自己做一下通报。。。。。。。。。。。。。。。。

    接到通报之后,关羽开始向永安宫疾行而去,同时他带上了那把自己亲自铸的利剑以防不测,同时他还对文聘、李严做了一番叮嘱,等赶到永安宫之后碰巧赶上吕布与董卓答话,关羽的及时赶到一下子将董卓的想法在骤然间改变,其实在路上关羽就已经酝酿了对策,要除掉吕布必须向书中介绍的“白门楼战吕布”那般,就像刘备说的那样借刀杀人,吕布这个人最大的缺点就是反复无常、倒行逆施、狼子野心、见利忘义,所以只要紧紧的抓住他的这些弱点加以攻击,凭借自己在董卓身边多年积聚的影响力,自己说话的分量董卓不得不买账,所以只要自己煽风点火的给他秉上几句,以董卓的性格同样也会要他的命,结果果然不出所料,董卓经过一番思虑之后决定废了吕布。
正文 第101章 吕布之死
    关羽设计除掉了汉末第一勇士吕布,这个曾经被神话为“马中赤兔,人中吕布”的人才,这个曾经被传说“三英战吕布”的绝世高手,这个被神话为“吕奉先辕门射戟”的一代神人,这个被贬为三姓家奴的不孝之徒,这个吕布戏貂蝉的男猪脚。。。。。。。。。。。。。。。。。。。。。。

    太多的传奇和神话伴随着关羽将他的头颅砍下而归于了沉默,从此上述的各种事情都不会在上演,一切都灰飞烟灭了,“白门楼斩吕布”也变成了温明殿斩吕布了,关羽杀死了吕布也就等于杀死了汉末唯一一位能在武力上与自己匹敌的武将了,有句话讲“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他关二爷现在连吕布都杀死了,这个排名理应重新改写了,最起码的吕布绝不能排在第一的位置,最起码从现在来判断他吕布还不够格,他吕布还没来得及书写自己的神话就死在了关羽的剑下。

    关羽杀死了吕布也许只是一时的冲动也许基于已久的谋划,但不管怎样他还是结果了他,因为在他看来吕布真的毫无价值可言,试想如果让吕布活下去,他吕布岂是屈居人下之人,会立马攀龙附凤的傍上董卓,还会认董卓为义父,董卓当然也不会拒绝,也会一口答应下来,如果认了义父,那么吕布在董卓面前那就是红人了,最起码的是至近的人,而且凭借吕布的才能也会受到重用,吕布如果在董卓身边久了自然就成了董卓的心腹之人,如果某一天真的到了与董卓决裂的时候,吕布肯定会挺身而出为董卓张目,吕布便成了自己最大的劲敌,关羽倒不是怕他,只是无形中为自己增添一个劲敌,对自己是相当不利的,那样自己前方的阻碍会很大很大,这将直接影响他的前途和命运。

    吕布绝非一般的对手他要是与董卓联起手来,二人珠联璧合、互为犄角、相得益彰、强强联手,势力可想而知,这将会大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