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长秘书前传(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市长秘书前传(二)- 第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那幅虎画,别提老爷子多喜欢了,这次王老携夫人到东州是舒曼斡旋的。孟丽华很感谢,舒曼一口一个丽华姐叫着,说丽华姐太客气了,大哥在政治上很有前途,将来进北京,小妹也跟着沾光,云云。
  两辆车停在新世纪大酒店门前时,丁仁杰赶紧从大堂迎了出来,张国昌一下车就向老夫妻介绍丁仁杰,众人又是一阵寒暄,很显然,丁仁杰跟舒曼熟得很,两个人又是哥又是妹的叫得挺亲,看来丁仁杰提前在新世纪大酒店等候,一是为了安排房间,二是为了安排晚宴。
  张国昌接过丁仁杰手中的房卡,丁仁杰似乎想跟着上电梯,但张国昌却说:“仁杰,雷默,你们在大堂等我们吧。”
  显然,张国昌夫妇跟老夫妻说的话不想让丁仁杰听到。
  丁仁杰很知趣,拍了拍我的肩膀,请我到大堂吧喝咖啡,我借机世故地问:“王老不是已经退了吗,张市长有必要在他身上下工夫吗?”
  丁仁杰眼珠子瞪得溜圆一本正经地说:“雷默,老爷子是退了,但是老太太厉害。”
  我纳闷地问:“老太太有什么了不起的?”
  丁仁杰低声说:“老太太跟上面领导的老伴是留苏的同学,好得像亲姐妹一样,这老两口出入首长家就像出入自己家一样,雷默,这两天,这老两口咱得好好伺候着,他们对张市长的前程很重要啊!”
  傍晚,在新世纪大酒店明月轩包房内,张国昌两口子宴请老两口和舒曼,丁仁杰作陪,我虽然也上了桌,但其实是个伺候局的。老两口入上座,孟丽华殷勤地坐在廖老身边一个劲儿地夸老太太年轻,皮肤保养得好,夸老爷子老当益壮,气色颇佳。众人闲聊着,酒菜上齐了,无非是燕翅鲍参、苏眉鱼大闸蟹之类的。

67。老两口(3)
王老慈眉善目地客气道:“国昌、丽华,未免太破费了吧。”
  张国昌一脸诌笑地说:“王叔、廖姨,不瞒二老,听小曼说你们要来,这两天我都没睡好觉,说心里话,没有龙肉,要是天上真有龙,我恨不得给您二老弄一盘尝尝。”
  王老和廖姨听罢都开怀大笑起来。孟丽华接过话茬说:“王叔、廖姨,国昌就是这么个实在人,心里就盼着你们二老来。”
  张国昌热诚而谦卑地说:“丽华,今天终于把王叔、廖姨盼来了,咱们俩敬二老一杯。”
  老两口眉开眼笑地端起酒杯,说着好好好,便每人抿了一小口,张国昌和孟丽华都一饮而尽。
  接着张国昌一脸真诚地说:“小曼,这杯大哥敬你,亏了你,大哥才能认识王叔和廖姨,大哥先干为敬!”
  张国昌一仰脖子干得一滴不剩,舒曼咯咯地笑着喝了。
  廖老和蔼地说:“都是家里人,你们两口子太客气了,你们王叔这次能陪我来东州,还不是多亏了丽华将我们俩的身体调养得这么好。”
  王老深有感触地说:“国昌啊,这次来就是和你廖姨散散心,没给你带什么东西,只给你带来一本书。”王老说着从随手带来的塑料袋内取出一本厚书。
  张国昌搓着双手说:“王叔给我拿的书一定是官箴了。”
  “不是官箴胜似官箴,”王老一边取书一边说,“这是曾国藩的《挺经》,是曾国藩临终前的一部压案之作。李鸿章说,‘我老师的秘传心法,有十八条挺经,这真是精通造化、守身用世的宝诀。’毛泽东说,‘昔人有言:欲通一经,早通群经,而首贵择书,其书必能孕群籍而抱万有。曾书道与文二者兼之,所以可贵也。’国昌,好好研读这部书对你在政治上发展大有好处啊!”
  张国昌像接圣旨一样,接过书虔诚地说:“谢谢王叔,我一定好好研读,早获心得。”
  王老接着说:“我这个人别看上了一把年纪,但并不守旧,对于从政的人来说,只要动机端正,有高的目标不是坏事,更高职务意味着更大的平台和更广阔的发挥空间。”
  张国昌和孟丽华异口同声地说:“王叔,您老可真是开明。”
  王老淡然一笑冲着舒曼说:“小曼,还不给我们展示一下你的歌喉。让我这个老头子也亲眼目睹一下你这个大歌星的风采。”
  舒曼娇柔地说:“廖姨的歌唱得才叫好呢,廖姨,我陪你唱一首《喀秋莎》好吗?”
  廖老慈祥地笑道:“好啊,我就喜欢唱苏联歌曲。”
  我赶紧让服务小姐把卡拉OK打开,放一首《喀秋莎》。音乐响起,舒曼陪廖老一展歌喉,老太太的嗓音竟然不在舒曼之下。席间,我发现丁仁杰规矩得竟一言未发,只是看舒曼的眼神让人有一种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的感觉。
  第二天一大早,张国昌和孟丽华陪老两口和舒曼吃了早餐,然后丁仁杰亲自开车在前面引路,马厚的奥迪和孟丽华的林肯紧随其后,三辆车缓缓驶入东州博物院。这是一组古建筑群,碧瓦红墙,雕梁画栋,古树参天,庄严肃穆。老院长率几位副院长及部分工作人员早早地等候在大院内。见张国昌和孟丽华陪着两位老领导下了车,老院长率众人欢迎。
  张国昌郑重地介绍道:“王叔、廖姨,这位是东州博物院的老院长陈庆斋先生。”
  王老用仰慕的口气说:“久闻陈院长大名,渴望求您一幅墨宝啊!” txt小说上传分享

67。老两口(4)
陈庆斋是全国著名的书法家,想讨他的墨宝的人不计其数,但是陈庆斋是个谦逊的人,别看已经年过古稀,但一副仙风道骨的气质,他淡然一笑说:“哪里,哪里,让首长见笑了,里面请。”
  众人随陈庆斋走进陈列室。一进陈列室,大家都唏嘘不已。陈列室陈列着许多宝贝,中间有一条长方形紫檀条案,陈院长让工作人员一件一件地展示给大家。
  “我们这里藏的宝贝无一不是国宝,一般是不对外展示的,今天张市长有贵客,我们就破一次例,”陈庆斋捋着胸前的白胡子说,“大家看,这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御用宝剑和御用腰刀。张市长,不妨拔出宝剑看一看。”
  张国昌恭维地说:“宝剑配英雄,王叔,还是您来试试。”
  王老定了定神,非常庄严地接过宝剑,他凝神用力一拔,寒光一闪,杀气逼人,王老赶紧将剑插回剑鞘。他赞不绝口地说:“果然是国宝啊!”
  陈庆斋自豪地说:“我这里陈列的件件是国宝。”说着他示意工作人员展开了一幅画。
  “首长请看,”陈庆斋用手示意道,“这是郎世宁的传世之作《竹荫西灵图》,工笔画,狗身上的每根毛都清晰可见。整幅画栩栩如生。”
  老两口异口同声地赞叹道:“这可真是难得一见啊!”看到画上的那条细狗,我一下子想起了陈东海动用非常手段搞到的那张林啸天的虎,心想,如果郎世宁在世,王老说不定会当着张国昌说喜欢郎世宁画的狗,好在郎世宁是宫廷画家,深得康、雍、乾的赏识,王老毕竟身处京城,若搞到郎世宁的画,大概用不着张国昌费神了,不过张国昌若能巴结上郎世宁当然比巴结王老更借力,果真如此,说不定我现在正在为迎接郎世宁跑龙套呢。
  我正想着,工作人员又展示出一件新玩意儿,陈庆斋小心翼翼地拿在手里,介绍道:“你们看,这个是雍正款清花红龙大盘。这个大盘四周的四条龙在动,若隐若现,中间一条龙尊贵威严。”
  王老似乎感到这屋子里的国宝犹如太阳,自己看了只能烤得火烧火燎,还是讨一幅陈庆斋的字犹如篝火,来得更温暖。于是王老感慨地说:“陈院长,今天可是大饱眼福、大开眼界呀。国昌,能不能向庆斋先生请一份墨宝以作纪念哪?”
  张国昌大包大揽地说:“没问题,其实陈老的字也是国宝啊!”
  陈庆斋谦逊地笑道:“张市长过誉了,既然首长不嫌弃老朽的拙作,我就献丑了。”
  这时,工作人员取来文房四宝。陈院长饱蘸墨汁提笔问:“首长喜欢哪几个字啊?”
  王老沉思片刻,望了望张国昌,我觉得王老的眼神中有考一考张国昌的意思,张国昌却将球踢给了我:“雷默,你脑子快,你看写哪几个字好?”
  我猛然想起昨晚王老送给张国昌的《挺经》,不假思索地说:“不妨写‘内圣天怀’吧。”
  王老大加赞赏地说:“曾国藩以大乘‘内圣’法行事,又有‘坦坦荡荡,随逆境亦敞天怀’的联子,看来,小雷熟知曾国藩,好,陈院长,就写‘内圣天怀’四个字。”
  陈庆斋挥毫泼墨,字体法度严谨,圆浑高雅,似从腑中流出,竟有怀素遗风。
   txt小说上传分享

68。玉佛(1)
晚饭后,张国昌提出陪老两口看看东州的夜景,大有展示一下政绩的味道,王老知道张国昌主管城市建设,欣然应允。仍然是丁仁杰开车前面引路,奥迪和林肯紧随其后,径直开往市府广场。广场上休闲散步的人熙熙攘攘,六万平方米的大广场,华灯璀璨,灯火辉煌,凤凰翼在彩灯的映照下,格外金光灿烂。
  张国昌和孟丽华陪老两口和舒曼溜溜达达来到了凤凰翼前,舒曼怕有人认出自己,戴着一个大大的茶色眼镜,王老望着凤凰翼感叹道:“东州市确实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文化底蕴深厚啊!”
  舒曼借机称赞道:“王叔、廖姨,我们都是东州人,看一看东州的城市变化和市容市貌,就知道国昌大哥没少熬心血啊!”
  “年轻人嘛,”王老首肯地说,“就要干出点业绩来。”
  渐渐地许多散步的市民认出了张国昌,人越围越多。人群中有人喊:“张市长,您辛苦了!这几年您抓城市建设很有成效,我们老百姓很满意。”
  紧接着又有人说:“张市长,能跟你握握手吗?”许多人的手伸了过来,张国昌真诚地握着。
  我看人越围越多,就低声对张国昌说:“张市长,走吧,人又多又杂,别出意外。”
  张国昌心领神会地说:“王叔、廖姨,不好意思,我们还是离开这儿吧。”
  我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