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是萨达姆,美军占领伊拉克是解放了伊拉克人民。小伙子当然不服气,说美国再好也是外国,有什么权力干涉伊拉克的内政,伊拉克的事情应该由伊拉克人民选择。中年人说,伊拉克人民在萨达姆统治下,没有一点权力,怎么选择?还说,不管谁统治伊拉克,只要让人民生活幸福就行。年轻人就骂中年人是汉奸,中年人说年轻人愚昧,越吵越凶,要不是有人拦着,年轻的差点动手。然后,二人就逼着周围的人表态,问大家,谁说的对。这种国际问题,普通百姓哪能说得清楚,后来,还是一个老者转了话题:“咳,你们说的世界大事我不懂,可是,以小比大。谁当咱们山阳的书记都没关系,只要他对老百姓好,我就拥护他,管他姓李姓王,是不是本地人,谁都行。大伙说是不是?”老者一句话把小伙子堵住了,也打开了周围乘客的话匣子。好多人说起郑书记的好处。有个壮汉大声道:“这话对,本地人不本地人有啥用?原来的米书记倒是本地人,可他给咱老百姓干啥好事了?我拥护郑书记给咱当书记,他要是多干几年,咱老百姓就享福了!”一个中年男子附和道:“是啊,如今,上哪儿找这样的书记去,就他的清廉劲儿谁也比不了。你们听说了吗?我们镇的书记是咋下去的?原来呀,郑书记一上任,他就给人家送去了五万元,说是郑书记刚来,需要钱。他这么干,本想再往上升升,没承想,当时就让郑书记给轰出门去了。后来,郑书记经过考查,认为这个人不干净,就把他撸了,给我们换了一个干实事的新书记,我们老百姓都乐坏了!”“咳,你那是小事,”又一个男人大声道,“我听在城里当干部的表弟说,如今,山阳的官不好当了。郑书记在全县干部大会上说:你们不要老想着给领导送礼。你们的工资都不高,凡拿出几万元送礼的,多数不是自己的钱,或者是借的,或者是黑钱,送礼的目的是爬官,爬上官再往回捞本。所以,今后谁再给我送礼,我就派人调查你的钱是哪儿来的。你要想当官,别老想着让我一个人满意,得让老百姓满意。老百姓说你好,县委才能提拔你。他还说,今后提拔干部,要到老百姓中间去考核。还别说,他这一讲还真管用,这些日子,我们乡里的头头们待老百姓比从前好多了,经常到村里来,帮着办点实事,也不敢白吃白喝了,见到我们老百姓都笑嘻嘻的好像见了二大爷似的。那天,一个副乡长碰到我,居然主动跟我握手,让我给他提点意见,弄得我还挺感动的!”一阵笑声。一个农村妇女紧接着说:“你们别笑,这是真的,我们乡里的干部对老百姓也比以前好了。郑书记真是好人,他到俺屯儿去过,一点架子也没有,连个随从都不带,骑着自行车直接去了地里,一开始,俺们谁也不知道他是县委书记。到中午时,他就跟俺们一样在地头吃饭,接着,他在俺村里住了三天,解决了好多积攒多年的问题。俺家二大爷说,他的作风跟解放初的干部差不多!”话题一开头就止不住了,大家纷纷抢着讲,有个教师说,郑书记为解决拖欠教师工资问题,订了一条规矩,有一个教师不能按时领工资,财政局长、教育局长和农村的书记乡长就不开工资,他本人也不开。结果,教师工资问题很快解决了;有个商贩说,郑书记每天都起得很早,在大街小巷转悠,碰到群众就问长问短,让他们给县委县政府提意见,解决了很多实际问题……总之,郑书记做的好事数不清。从乘客们的脸上,李斌良看到了人们发自内心的拥戴和希望,同时,也深感压力,暗暗发誓,一定尽快破案,为这个好书记报仇,伸张正义。可是,那个挑起话头的老者却忽然常叹一声道:“可惜,谁当书记咱老百姓说了不算,有人说,他要这样干下去,肯定干不长,不知是真是假!”车厢里一下沉默下来。片刻,有人说老者的话有道理,如今好官难当,去年就听说上边要把郑书记调走,还有人奇怪,像郑书记这样的人怎么能提拔上来,后来,话题又转到案件上,有人说好人没好报,还有人分析是谁作的案。尽管不知是谁,可大家一致认为不是老百姓干的,说郑书记交下了老百姓,也得罪了一些坏人。壮汉愤愤地说:“妈的,我要知道是谁,把他撕碎一口一口吃了!”听得出来,大家说的都是实话,郑楠确实是个不错的领导。李斌良暗想,作为一个县委书记,能获得这样的民间评价,实在应该满足了。片刻后,汽车驶上一条颠簸的乡村公路,有人指着车窗外大声地:“明年就好了,等新的公路通车了,再也颠不着了。”李斌良望向窗外,看到一条正在新筑着的公路,这一定是明主任说的希望公路了。乘客们的话题也转向这条公路上,李斌良从他们的谈话中知道,由于交通条件不好,山阳县东半部有好几处矿山和大片的土地,农产品也很多,就是吸引不来资金,也不好往外运,建这条公路,很大程度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是,这样一条公路,肯定需要不少资金,这样一个普通县城怎么修得起呢?很快,李斌良在乘客们的谈话中知道了怎么回事。原来,这条路的资金一半是郑书记通过同学的关系从省里有关部门跑来的,另一半是从山阳县募集的。可他的募集手段非常特别,绝不是那种打着捐款的硬性摊派,而是发动全县人民自愿出资,办法是,凡出资皆按入股办理,投资人成为股东。公路修好后建立收费站,酌情对过往车辆收费,每年年底,根据股东投资多少分红,初步测算,要比银行存款高得多。这样一来,很快解决了资金问题,不但吸引了本县人,还有好多外地人来争相投资,有的一投就几百万。因为有了股东,郑书记又主持成立了董事会和监事会,负责工程的招标并监督资金使用和道路质量及收费站的收费情况。有了这些措施,投资人的积极性和责任感更调动起来。山阳老百姓给这条公路起了个别名叫“阳光公路”,一是其中的“阳”字与山阳县同音,二是说这是个透明工程,不存在腐败问题,三是意味着更加美好的明天。看来,这个郑书记不但人品好,工作上也确实有一套。李斌良越发着急见到这个人了。忽然,身旁有人指着窗外惊呼起来:“你们看,郑书记……”李斌良和苗雨急忙站起来,向车窗外望去。窗外正是修筑着的希望公路,一台轧道机在路面上缓缓前行,几台卡车在卸沙石,一些工人正细心地躬身摆放着石块。路边,停着一台崭新的4700越野吉普,五六个男子站在车旁,其中两个中年男子正在对话。二人都戴着安全帽,一个身材高大魁梧,另一个较为消瘦。高大魁梧的人衣着整洁,很有气派,正比比划划向消瘦的男子说着什么。不用说,这一定就是郑书记。没等李斌良做出反应,苗雨已经对着司机叫起来:“师傅,停车,我们下去。”公共汽车减慢了速度,司机奇怪地:“怎么在这里下车呀?”苗雨:“我们有急事,请停车!”车刚停稳,李斌良就随着苗雨跳下去,向正在修筑的公路、向着人群、向着县委书记郑楠奔去。这时,那个消瘦的男子已经钻进旁边的一辆桑塔纳向远处驶去。李斌良看见,那高大的人向前走了两步,望着桑塔纳的背影,久久地举着手臂不放下。二人急忙走上前,苗雨走在前面,大声地:“郑书记,您好!”身材高大的男子转过头,不解地看着李斌良和苗雨。在李斌良的想象中,郑楠应该和刘新峰差不多,应该是文静中透出坚毅的那种气质,可是,眼前这位看上去比想象中显得粗一些,大约是和经常下基层有关吧。李斌良来不及细想,急忙递上警官证:“郑书记,我们是市公安局专案组的,我叫李斌良,她叫苗雨。”男子看着证件:“你们是专案组的,找郑书记?”苗雨:“对呀,就找你。”男子哈哈大笑起来:“我是郑书记?你们把我当成了郑书记……”苗雨:“这……难道你……”男子:“我哪里敢当郑书记,郑书记刚走,你们看着了,就差一步。”苗雨:“什么,就是刚才那个人?坐桑塔纳那个……”男子:“对,那就是郑书记。”这……李斌良扭头看去,桑塔纳早没了影子,留在印象中的只是一个风尘仆仆的消瘦背影,背负着沉重和痛苦的背影……可不是,他才是郑书记!这……找了半天,却失之交臂……李斌良:“那……郑书记去了哪里?”男子:“这可难说了。他下基层总是这样,事先不通知你,说到就到。这不,来检查我们施工质量,也是突然袭击,现在去哪儿了,我也不知道。”这可怎么办?李斌良环顾四周,这里前不着村后不着店,也没有车站。这可如何是好,往前,去哪里,怎么去?转回去,白跑了不说,没有车,不是说回去就回去的。男子:?“你们是公安局专案组的?找郑书记有什么事?是不是为了他家的案子?”苗雨:“对,我们专案组就是破这个案子的。”男子向远处看了看,奋然地:“这样吧,我送你们一程,看能不能追上他!”太好了!苗雨:“师傅,太谢谢您了!”男子:“不用谢,别说送送你们,你们要是破了这个案子,我就把这台车送给你们!”苗雨:“是吗,你放心,我们一定破案!”男子:“那好,到时我保证兑现。快,上车吧!”三人迅速进入车内。李斌良坐到男子身旁,苗雨坐到后排。男子熟练地启车,顺着刚才公共汽车行驶的道路驶去。苗雨讨好地:“师傅,你这车不错呀,多少钱买的?”男子:“车是不错,可我是被强迫买的。”什么……李斌良心一动,一下想起明主任说的马强等黑恶势力的行为:“怎么,有人强迫你买的?”男子:“差不多。”苗雨:“谁强迫你买的,跟我们说说,我们找他算账!”男子乐了:“那可不行!”苗雨:“为什么?谁强迫你买的?”男子:“还有谁,郑书记。”李斌良又是一惊:“什么,郑书记强迫你买这台车?”男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