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霸天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晋霸天下- 第23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李尚点了点头,蹙眉道:“出事了,出大事了,就在一刻之前,我家老爷归天了。”



    “什么,岳父大人归天了。”尽管早有预感,但当李尚说出事实时,华安心头仍不免一震。



    “爱子刚刚出生,岳父大人就归天了,真是一喜一悲啊!”华安在正堂踱了几步,自言自语道。



    “是啊!小姐现在身子正弱,夫人让先不要告诉小姐,待过两日,小姐身子好些再说不迟。”李尚忧虑的说道。



    “好,也只有如此了,那就先瞒两日吧!”华安点了点头。



    “姑爷保重,我先回府了。”李尚拱手一揖,转身离去。



    “小豆子,送送李管家。”华安客气了一句。



    李尚走后,华安忧虑了起来,北伐在即,当朝第一辅政大臣的突然去世,对北伐大业绝对是一个不小的打击。



    虽然王导不懂兵法,也不会打仗,但其战略头脑还是很强的,尤其善于平衡朝中各派利益,对朝廷的稳定起着重要的作用。



    如今,王导撒手而去,万一北伐时,朝廷内部发生分歧,很有可能造成北伐的功败垂成。



    逝者已矣,忧虑也无用,华安放下忧虑,抖擞精神走向后院。



    “你们都听好了,丞相府发生的事不许告诉夫人,都给我高兴点。”华安告诫府中的众人。



    “是,将军。”众人应了一声,各自前去忙活。



    华安站在屋子门前,深吸一口气,推门进入屋中,走向软榻之侧。



    “夫君,你回来了。”王灵见华安回屋,莞尔一笑。



    “哈哈!夫人的气色比刚才好多了,来,坐起来让为夫好好看看。”华安笑着将王灵扶了起来。



    王灵坐直了身子,抱着怀里的爱子,柔声道:“夫君,你看,我们的孩儿又饿了,刚刚才喂过呢?”



    华安定睛一看,小宝宝正闭着眼睛趴在王灵的怀里,一张小嘴正在吮吸娘亲的乳汁,两只肉乎乎的小手正抓着王灵的胸脯。



    “哈哈,能吃好啊!宝宝吃的越多,长得越快,将来一定是个高高大大的英俊少年郎,对不对啊!爹的小宝宝。”华安说着哄起了爱子。



    “嗯,将来,娘的宝宝一定是个英俊的少年郎,就像你爹一样。”王灵抚着怀中爱子的后背,陶醉的笑了起来。



    看着眼前的**爱子,华安从来没有这么陶醉过,一颗心融化了一遍又一遍。



    ######



    两日后,丞相府举行了葬礼,京城的王公贵族、各级官吏、不论是王导的支持者,还是对立着都身穿孝服,虔诚的前往丞相府为这位三朝元老送行。



    皇帝司马衍听闻王导仙去,更是掩面大呦,下旨举哀三日,并派遣大鸿胪持节监护丧事,仪式赠物之礼,比照汉代的霍光及安平献王司马孚。



    次日,王导下葬,皇帝司马衍给九游辒辌车、黄屋左纛、前后羽葆鼓吹、武贲班剑百人,规格是所有大臣丧礼中最高的,这足以显示王导作为三朝元老的地位之特殊。



    北伐在即,华安不敢在府中停留太久,在参加完王导的葬礼之后,华安仅在府邸休息了一日,便策马返回北伐军大营。
第二百五十五章 庾亮北伐
    在返回大营的路上,华安勒马在一片水稻田周围稍停了片刻,看着绿油油的水稻已经抽穗,华安明白,出兵北伐的日子已经不远了。



    策马回到北伐军大营,华安稍事休息,便向雷暴几人询问将士们的日常训练情况,而后,亲自从万余大军之中挑选十几名士兵与自己过招。



    简单的几招过后,华安满意的点了点头,这些士兵的战力丝毫没有减弱,似乎又增强了不少。



    北伐在即,大晋各军都在进行最后的准备,华安麾下的万余将士也在临阵磨枪。



    通过连续一年的‘魔鬼式’训练,以及多次实战检验,华安对于麾下万余将士的战力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这支人马已经算得上精锐之师,但距离百战精兵还有一些差距,百战精兵必须要通过多次的残酷战场厮杀才能得到,远远不是训练可以造就的。



    士兵的个人战力对战斗的胜败很重要,但战场厮杀更重要的是阵型严整,进退有序,在北伐即将开始之际,华安大大减弱了士兵个人战力的训练,而把大部分的时间,都用来练习阵法,并不断的举行实兵对抗演练,以训练麾下士兵的战场适应能力。



    八月初,大晋的西南方向传来捷报,广州刺史邓岳攻破蜀国六座城池,俘虏敌<;无>;<;错>;小说 m。quledu。com将霍彪,拓疆二百里,首战告捷,庾亮麾下参军赵松更是势如破竹,击破巴郡、江阳多座城池,威震敌胆,大大长了晋军的气势。



    得知邓岳、赵松,杀敌立功,大晋的其它各军将士,也是摩拳擦掌,准备北伐中原,杀敌建功。



    就在这捷报连连的八月,三朝元老,司空郗鉴突然去世,北伐在即,郗鉴的去世对北伐又是一次不小的打击。



    皇帝司马衍得知郗鉴去世,更是伤心不已,王导七月刚走,郗鉴八月跟随,如今,当年的辅政重臣只剩下庾亮一人。



    作为唯一的三朝重臣,又是国舅之尊,庾亮成了司马衍最后的依靠,朝中大权自然也尽归庾亮。



    此时,庾亮心腹爱将,荆州军团的先锋骁将,征虏将军毛宝已经率精兵万人,向武昌城北面的渡口****,只要朝廷一声令下,便可横渡大江,率先向中原进击。



    荆、扬二州的精锐军团,也已经拔营北上,只是北伐军还没有接到任何命令,三万精锐在大营之中照常训练。



    京城皇宫之中,即将亲赴前线的国舅庾亮,正式向皇帝司马衍辞行。



    “皇上,老臣明日一早便要前往武昌城,今日特来向皇上辞行。”庾亮抱拳一揖。



    司马衍连忙扶起庾亮,道:“舅舅不必多礼,快请起。”



    “谢皇上。”



    司马衍看着庾亮,忧虑道:“如今,我大晋连折两员重臣,王爱卿和郗爱卿先后离朕而去,朕的江山就全仰仗舅舅了,舅舅离京而去,朝中若发生什么事,朕连个商量的人都没有啊!”



    “皇上如此信任,老臣惶恐。”庾亮一副受宠若惊的模样,顿了顿,道:“皇上已经亲政多年,朝中大小事务也该自己拿主意了,老臣离开京城的日子,若是遇到特别重大的事情,皇上可以八百里加急送往武昌。”



    “嗯。”司马衍点了点头,道:“舅舅,我大晋偏安多年,此次北伐真的可以收复祖先丢失的中原么,舅舅觉得有几成胜算。”



    “恕老臣直言,胜算未可知也,若是辽东的慕容皝肯倾尽全力进攻赵国的北境,我大晋的胜算将大大增加。”



    “既然没有必胜的把握,舅舅为何一再坚持北伐。”司马衍有些疑惑。



    庾亮蹙眉道:“皇上,中原乃我大晋故土,不可不收回,即使力有未逮,也要适时北伐,以使我大晋臣民不会忘记中原是故土,况且,即使收回几个郡县,也可以增大我大晋的实力,老臣只是希望在有生之年能为大晋尽一份绵薄之力,免得碌碌无为,死后无颜见先皇。”



    司马衍眉头一皱,道:“舅舅身体康健,何来如此感慨。”



    “丞相、司空先后过世,老臣年过半百,只怕也时日无长,皇上放心,老臣一定竭尽全力,为大晋收回故土。”



    “舅舅对大晋一片忠心,朕铭记于心,此次北伐,舅舅千万要保重,朕在京城等着舅舅凯旋归来。”司马衍凝目鼓励庾亮。



    “谢皇上,老臣告退。”庾亮抱拳一揖,转身缓缓离开大殿。



    看着庾亮有些蹒跚的身影,司马衍心下不禁有些感慨,当年的托孤重臣,先后一一离去,仅剩的庾亮也老了,也许用不了多久,也会离他而去。



    “老臣们一个个离朕而去,朕的江山以后靠谁守护呢?”司马衍自言自语了起来。



    ####



    八月下旬,征西将军庾亮抵达武昌城,在视察了武昌附近集结的大军和粮草后,下达了正式北伐的命令。



    由于粮草还未备齐,庾亮决定让十余万主力人马,暂时驻扎在武昌城附近,同时让征虏将军毛宝、西阳太守樊峻率领一万精兵先行渡江,占领大江北岸的邾城。



    与此同时,扬州军团的五万人马也已经依令渡过大江,进入广陵郡,以牵制赵国青、兖二州的近十万大军。



    韩潜的北伐军四万人马,作为总预备队,暂时驻扎京城,随时准备增援前线。



    毛宝、樊峻不负众望,渡江当日就占据江北重镇邾城,并派出部分兵力将邾城附近的村镇全部占领。



    站在邾城的高大城墙上,毛宝看向旁边的樊峻,正色道:“樊大人,邾城虽然坚固,却背江而建,是一座孤城,我万余大军一旦被围,后果不堪设想。”



    “毛将军多虑了吧!邾城坚固,我万余大军坚守城池,敌军纵有十万,一个月之内也未必能攻下,我荆州军主力,最多半个月便可渡江增援,怕什么。”樊峻很不以为然。



    “樊大人说的是,坚守一个月,本将有十分的把握,哈哈哈!”十余万主力不日渡江增援,毛宝并不担心会被赵军包围。
第二百五十六章 奔袭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