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军工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哈军工传- 第13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觉工农兵脏、不卫生、没有知识、劳动很简单等。这次大家参加修堤,就体会到劳动不是简单的事情,是有知识、有学问的。古时的孔夫子就说过:‘吾不如老农’,劳动是光荣的、可贵的,但只有实际地参加才能体会到。” 张宗逊利用抢修江堤的休息时间,分批给全院大尉以上的党员干部、助教以上的教学干部和学员、机关干部做了三场报告。
  性格豪爽不羁的陈士榘三句话不离“工程兵”。他在唐凯主任的陪同下,到工程兵系的师生中参加修堤,不时直起腰指指远处的4座500米长的浮桥和斯大林公园方向的临时卸土码头说:“听说那些工程都是咱们架桥排干的,这就叫‘万能的工程兵’,谁敢说工程兵不重要?”他握着殷之书的手大喊道:“教授呀,你不仅给军工争了光,也给我们工程兵争了光呀!”在人群中,他看到埋头干活的“黄埔将军”黄德馨,他又上前拉着手:“老黄呀,休息一会。老将出马,指点指点就行了!”陈士榘像个乐观的老小伙儿,逗得大家嘻嘻哈哈。
  9月17日,松花江洪水降落到119米以下,险情已基本解除,哈军工万余大军踏着轻松的脚步,凯旋而归。
  9月21日,兆麟公园里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哈尔滨市各界在这里召开全市庆祝防洪斗争胜利大会。哈军工1400人的队伍跟去年一样,在有节奏的掌声中威武雄壮地走进会场,这些参加大会的同志全部是立了功的。
  1957年的第二次抗洪大战中,哈军工共出动108811人次,完成土石方7000立方米,开沟导渗71条,处理管涌86个,设防浪木排3000多米,投掷防浪草10余万斤。保证了“ 人在堤在,万无一失”。
  在9月22日下午全院召开的庆功大会上,张衍做了总结报告,防洪指挥部总指挥李懋之宣读给1001位同志“通令嘉奖”的命令。在万余防汛健儿中,立一等功10人,二等功190人,三等功1266人,他们同时获得哈尔滨市1957年防汛模范的光荣称号。
  一等功臣第一名,市防汛模范殷之书教授登台讲话,他还是那么温文尔雅,一口吴侬软语,似乎刚刚战罢的滔天洪水不过是个水利学的小试验。
  在新中国诞生不久的几次抗洪抢险大战中,若论临危受命,万众一心,艰苦卓绝,爱国爱民,创建了可歌可泣、不世之功的大学,哈军工当属全国第一;大胆起用治水专家,运用科学精神和专业知识去战胜天灾,并把老教授树为功臣第一人,这种佳话也首创于哈军工。
  1958年国庆节,防洪纪念塔在松花江江岸落成,揭幕典礼时,吕其恩市长拉着刘居英,指着塔顶群雕中的军人说:“那个解放军就代表你们‘103’啊!”
  当历史的长河匆匆流淌了40余年之后,1998年夏秋之交,中国经历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灾。当百万军民正在长江流域抗击洪魔之时,松花江洪峰再起,40万军民以血肉之躯抗洪救灾,其中有两名带兵的将军,他们都是哈军工的毕业生,一位是某集团军的政委彭小枫少将;一位是海军某基地的吴吉祥少将。当他们率领部下与高过1957年最高洪峰米的特大洪水殊死搏斗时,或许能够感觉到,40年前那万余名哈军工人的匆忙身影,正和他们一起在同一条大江边,在同一道堤坝上,再次发出惊天动地的呐喊。
  

34 亲切教诲 总司令笑夸军工精兵强将(1)
亲切教诲  总司令笑夸军工精兵强将
  高风亮节  黄克诚评点全院各项工作
  奥列霍夫以身殉职之后,全院上下化悲痛为力量,各项工作踏踏实实,教学和科研也按计划正常进行。1957年4月23日下午,刘居英接到省委书记欧阳钦的电话,匆匆赶到省里去见刚来黑龙江省视察工作的朱德副主席。朱德慈祥地与刘居英握手,刘居英连忙说:“请总司令一定要到我们学院看看!”
  朱德笑眯眯地说:“是喽!这次来东北就是准备看看军工学院的,明天去可以吗?”
  “可以!可以!”刘居英激动地说:“请总司令和全院师生见见面,为我们作指示!”
  朱德请刘居英坐下来,他又笑呵呵地看看欧阳钦,缓缓地说:“刘院长啊,我看为了不影响学员们上课,就不集中见面和讲话了吧?啊?由院领导同志转达党中央和中央军委的期望和要求就可以了。”
  刘居英知道朱老总是菩萨心肠,他打定主意,一定要请老人家给全院讲一次话,于是他用恳求的口吻说:“总司令呀,同学们可都想见见您呀,我们有办法不影响上课,只要利用课间休息时间就够了,集合10分钟,您就讲10分钟,您看这样是不是可以呢?”
  朱德想了一下,点头说:“要得!就这样吧!”
  刘居英旋风似的回到学院,马上召开紧急会议。不出两个小时,全院各个单位都集合起来,分头传达院首长关于明天欢迎朱德副主席来学院视察时的具体注意事项。
  人心沸腾了,哈军工不论干部、教员和学员,也不论年长年幼,大家都兴高采烈,热烈议论着朱老总要来学院视察的事,吃罢晚饭,各个单位在院里统一组织下,开始演习。各系领导亲自带队,从每个系的集合地点跑步到大操场,需要多少时间,走哪条路最近等等,都要反复演练,做到心中有数。月色朦胧之中,哈军工大院四处都传来整齐的跑步声和嘹亮的口令声。
  翌日黎明,哈军工和往日一样,军号声中,学员们照常出操、搞卫生、就餐、列队去教室上课;教员和干部们行色匆匆上班,各单位秩序井然。但是仔细看看,还是有所发现:院办大楼的中心广场上飘起了五星红旗,院区环境和马路打扫得格外干净;军人都换上了新军装,全院军容焕然一新。
  上午8时50分,朱德在欧阳钦的陪同下,和随行人员乘车进了文庙街,在新建成的学院办公大楼前小广场下了车。他穿着一件藏青色的呢子大衣,戴着极为普通的干部帽,笑容可掬、步履稳健地向欢迎他的人群大步走去,学院、各部、系的领导人早已恭候在大楼门口,此时大家一齐鼓掌,迎上前去,朱德与大家亲切握手,然后合影留念。
  接着朱德又去会见苏联顾问们,苏联专家也早已迎候在大楼前,他们渴望见到的富有传奇色彩的“中国红军之父”。解放军的总司令朱德元帅,竟是那样的慈祥和温厚,拍照的时候,苏联顾问们都争着站到朱德的身边,场面十分热烈。
  在休息室里,刘居英代表院党委向朱德汇报了哈军工几年来的发展情况,朱德脱下帽子,兴致勃勃地凑近照片和图表,仔细地看着,不时问问刘居英。听完汇报后,刘居英又引导朱德一行人驱车前往空军工程系和海军工程系。
  在空军工程系一楼大厅里,早已列队等候的全院教授和副教授们鼓掌欢迎朱德,朱德快步走上去,与站在前排的老教授们一一握手、亲切问候,教授们第一次这么近的看到总司令,大家共同的感想是:70多岁的老人家,身体这么健壮!
  朱德几次朝教授们挥手致意才恋恋不舍地离开大厅,他在唐铎的引导下去101实验室参观。马明德教授仔细向朱德介绍超音速风洞和低音速风洞装置,朱德边看边问,称赞道:“这是我们自己设计和制造的风洞啊!很好嘛!”他又看了一期毕业班学员们所作的课程设计,饶有兴趣地观看各式喷气飞机和机翼的模型,技术员为他做了“飞机在气流中所受压力”的表演。离开101实验室,朱德又来到104和109两个实验室,教授会主任郭庾荫向他介绍道:“毕业班学员在课程设计中,都根据原来武器的性能做了不同程度的改进。”技术员肖光为朱德做完自动炮塔功能表演后,朱德握住他的手,连说:“谢谢你!”对空军工程系教员们的介绍表示满意。
  在海军工程系307实验室船模实验水池门口,工程师马文彬激动地等候着,为了迎接朱副主席的视察,昨天晚上他就反复练习了报告词和说明词,可看见朱德在院首长和苏联顾问陪同下进来时,心一慌,报告词全乱套了,结尾也忘了报自己的姓名,站在近旁的系主任黄景文提醒他:“你是谁啊?”马文彬忙补做了自我介绍,朱德高兴地笑了。在现场,海校毕业的马文彬详尽介绍了船模实验室的任务及主要设备的用途,并使用一条折角式水翼快艇船模做静水阻力试验,船模飞溅着浪花,很快就起飞进入了翼航状态,表演很顺利。朱德认真地问马文彬道:“是不是每条军舰在设计时都要进行船模试验啊?”马文彬做了肯定的回答,接着又介绍在水池旁陈列的各种船模及各类舰艇模型。
  在317实验室里,朱德坐在前一排座椅上,兴致勃勃地听取教员所作的指挥仪的应用和性能说明,他接过黄景文递过来的望远镜,观察教员如何应用“教练仪”正确判断敌情,直到把炮弹校正到能准确地命中敌舰。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34 亲切教诲 总司令笑夸军工精兵强将(2)
朱德在大家的簇拥下从海军工程系大楼走出来,他停住脚步站在大操场的北端,眺望南边新落成的体育馆和东西两座系大楼,不住地点头,嘴里喃喃道:“这个操场可是好大哟!”他又问刘居英:“我们在什么地方见见全院的同志们呢?”
  刘居英指着黄色的体育馆说:“就在体育馆的二楼。请副主席上车吧!”
  静谧的院区突然响起了军号声,上午第二节课下课了,接下来是课间操时间。大操场上和马路上仍没有一个人影,号声划空响过后,院区里还是静悄悄的。朱德乘坐的黑色小轿车跟在十几辆轿车的后面,缓缓开向体育馆前,刘居英陪着朱德下了车,准备到二楼的平台上,此时,唐凯小声问刘居英:“刘院长,可以集合了吧?”刘居英点头道:“可以!”说罢快步上台阶,为朱德开门。
  张衍、徐立行、李懋之等院领导陪着欧阳钦书记和随同朱德视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