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带河畔》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玉带河畔- 第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时心会冒个小酸泡、说些歪理论,可心里却真真对嫂子亲近了不少。
  这会儿,虽被玉秀说了几句,云芝却满不在乎,将盛着花生的瓢往玉秀面前一推,朝后窗努了努嘴不屑道:“还不是那老婆子闹得!本来俺就贫血,这两天身上又来了事儿,老东西非说三道四的闹这么一出!哼!刚从地上爬起来,正晕着呢!她一巴掌下来正好打俺脑门子上了,喏~”云芝解下脑袋上扎的包袱皮,指着后脑勺道:“这老不死的下手倒狠!都这样了,俺能不晕么?”
  玉秀伸手摸了摸,果不然,云芝的脑袋上起了个鼓鼓的大包,有小半个山鸡蛋块头。自家这婆婆还真真是,让人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哼!老东西不是爱嫌这厌那么?俺看她就是没事儿干闲的!正好趁这次功夫,俺就将华子扔她家了,看不看都是她孙子,她要真舍得,就啥都不用管!跟隔壁老赵家婆婆似的,将孙子扔到灶台口上去!”云芝将嘴里没嚼烂的花生衣往炕旮旯一吐,满不在乎道。
  玉秀好笑地点了点她脑袋,嗔怪道:“你呀!真不知该说你啥好!”不得不说,云芝这法子倒是不错。老李太太虽然不待见大孙女大孙子,对林宝家的华子倒是疼到了心坎里。去年过年那会,青云拜年回来还不满地嘀咕道:自家送的点心豆粉反倒孝敬了华子那小不点!真真是偏心得可以!
  可这些年来,玉秀对老李头夫妇俩的偏心早就习惯,或者也可以说麻木了。既然人家没把你当自家人,自己也犯不着为外人憋屈自己。这些年来,逢年过节的晚辈孝敬礼,玉秀准备得让人挑不出半分毛病,只多不少,可对于三家人再坐一起吃个团圆饭守个夜什么的,算了吧,恕俺不能奉陪,俺们自个儿也能守,俺在自家热炕头上守时还能对着24寸彩色大电视看春晚,而不是对着两张跟死了爹没埋似的棺材脸(老李头夫妻也是怪,做爹的不待见大儿子,做娘的不待见儿媳妇,反正林民一家子在他们眼里就没有半分的好儿,只要见了面碰了头,包准要拉着个欠债的脸)。
  为了这一拳头,云芝在炕上整整养了一个周的病,直到大棚里的黄瓜开始育苗了,云芝才抚着额头“哎哟哎哟”地往村西头走去。
  老李太太冬日里没活计可做,便拎着马扎,跟一群老头老太太坐在解建斌家的商店门口唠嗑晒太阳。云芝每次背着华子走到这里,便直接将儿子从花筐里抱出来,指着老人堆儿里的老李太太道:“儿子乖,过去找你奶奶玩去,她那里有娃哈哈!”
  娃哈哈明显比老子娘有魅力。华子一听云芝这般说来,又见自家奶奶正坐在有娃哈哈的商店门边上,遂也不管亲妈是否离开了,兴致勃勃地冲着老太太便冲了过去。
  老太太心疼孙子,见华子摇摇摆摆地冲过来,便半蹲着,耐心劝道:“慢跑,慢跑,别磕着,慢点跑奶奶给你买娃哈哈。”得,这里果然有娃哈哈,华子更加坚定地决定要跟着奶奶玩了!
  可以说,老李家婆婆儿媳的这段官司,也算是丁槐村这年冬天的一抹比较有滋味的下饭菜了。
  瓜苗育上不久,便进了冬月的门。一夜醒来,出现在大家眼前的,便是一片被鹅毛大雪覆盖的村子,连着远处的山丘,没有尽头般地蔓延至辽阔的天边。
  墙上的挂钟刚刚指到四点,被雪照着的天已然开始大亮了,隔壁家的几只公鸡习惯性地应着亮景扯着嗓子嘹叫。玉秀摸了摸身边空牢牢的被窝,翻了几个身,身上跟烙饼似的却没多少睡意,最终还是决定起床去做饭。
  昨儿个是周五,一直在学校寄宿的青云从学校里回来,她大姨玉芬又送来了五条自家腌的腊肉和半袋子地瓜干。腊肉家里尚有,倒是这半袋子地瓜干却比别的招人稀罕,这地瓜干是切成一片片后蒸熟了,熟后又趁着刚下霜那几日晾在房瓦上晾出来的,不仅看着有食欲,吃起来更是香甜有嚼头,不光小孩喜欢吃,大人们没事儿时也愿意拾几根放嘴里瞎嚼。
  玉秀胡乱穿上衣服,顺手随便划拉了几下头发,便屐拉着棉拖往厨房走去。路过青云屋子时,便看到屋里的灯正亮着,青云披着衣裳,半躺在被窝里,一边翻书一边偶尔地往嘴里送根地瓜干。一看这丫头这样,玉秀心里便有气,踢开屋门上去便将青云手里的书夺了过来,恨骂道:“你个小崽子浑犊子!到现在还有闲心整宿整宿地看小说!到底知不知道自己要中考了?!嗯?你个犯浑的,你大舅舅家的青腾比你还小一岁,人家都跳级跟你一样读初四了,看看人家那成绩,这次又是全校第二,再看看你,见天儿在你们班吊儿郎当开末班车的?”
  青云撅了撅嘴,不耐烦地回道:“俺说俺不是上学的料,恁们都不听!啥都听不懂,能考出啥子好分数来?俺们班的有个叫姜天文的,考试考了个天文数字——七分半,人家他家长都没说他,还怕他读多了累坏了脑袋哪,你急啥?”说着,便想探身去捞她妈手里的书。
  玉秀本来一听这话,气性更高,又见自家姑娘满脸不在乎的模样,心里犯恨,两手狠攥着小说话也不说地便往厨房里去了。
  青云见状,忙冲着她妈背影阻止道:“妈,俺可提前跟你说声,这书可不是俺的,是租的,你要是想撕了烧了咱家可是要赔钱的,书价的十倍、十倍呢!”
  玉秀哪里还稀得理她,只身进入厨房做起早饭来。
  昨儿个晚上天气预报便广播鲁东半岛有大雪了,为了防止大雪压倒棚子,林民昨晚便早早搬进大棚边上的小屋里照看着了。因为搬得匆忙,那边现在不过是几张草毡子、一床被褥罢了,锅灶什么的还都在家里,是以,早饭还是要回家吃的。
  吃了早饭,便要去大棚扫雪,昨晚林民虽然忙了一晚上,可也不过是为了防着大棚被深雪压倒,扫了个大概。今个儿再扫雪,那是为了日后别因着化了雪湿了草毡子,结了冻的草毡子压在棚子上,再盖多少床也是没用的。
  青云正上初四,又离着中考不过一二百天的时日,作业较之以往多了不少,林民便没让她跟着一起来,反倒儿子雷达,觉得上棚顶推雪应该是个极为不错有趣的游戏,吵着闹着要跟着一起去。
  玉秀一边洗碗刷锅一边冲雷达训斥道:“闹腾什么闹腾,你也留在家里,外面那么冷,万一被风吹着感冒了咋办?”
  林民对孩子要求向来比较宽松,这会儿见儿子拽着自己的衣角一脸委屈不甘地撅着小嘴儿,忙劝媳妇道:“让他去吧,俗话说,下雪不冷化雪冷,现在还不是化雪的时候,外面太阳又不错,还没那么冻得慌,让娃多出去动动也好。再说,青云在家里写作业,有这么个皮小子在边上捣乱反而不美。”
  玉秀将碗控了控水,再整整齐齐码到壁橱里,转身一边在围裙上擦手一边皱眉道:“就你家姑娘那熊样儿,整宿地不睡觉看小说,白日里能学习?哼,要俺说,在家里补觉才是真!雷达个小子真去了也做不了什么活儿,咱们扫雪时反倒还要分出几分经历来看着他,干脆留家里得了,省得又出去把衣裳捉腾地全是灰。”
  林民一想也是,可见小儿子正拽着他裤脚眼巴巴地瞅着他,他也不忍心,最终选了个折中的法子,让雷达跟着去,只准耍一个小时,过后再让他自己回家。大棚到家的这段路,不过半里地的距离,雷达跟着走了不下百趟,即使让他自己走,夫妻俩也尚放心。
  这样,玉秀扛着木锨,林民驮着雷达,三个人有说有笑地出了院子。青云听着愈渐远去的声音,想着昨晚看得小说《烟雨蒙蒙》里那经历坎坷的女主人公依萍,觉得自己每每回家简直就跟她每次去陆府时的境况一样,虽然面前一片热闹祥和,可惜却总与自己格格不入。
  这矫情的女娃子呀!人不大,整日里脑袋里瞎寻思的倒是不少!
  大棚的雪扫了整整一天才扫完,雪后的第三天,是周一。因为这两日太阳一直暖洋洋地照着,倒有了回温融雪的迹象。青云穿着粉色羽绒服,戴着绒绒帽,将双肩背包的带子扭在一起,斜背着后肩上。这样的大雪过后的马路,没化雪前是不适合走自行车或摩托车的。林民调出手扶拖拉机来,载上早早来等候的谢家四丫头和一脸不高兴的自家姑娘,到村头时又加上了几个正准备步行去学校的低年级的小子姑娘,车上渐渐变得热闹了起来。
  林民开着拖拉机,除了准备送孩子上学,上面还放了半袋子苹果,是准备给青云她班主任姜杰的。青云转动着眼珠子,撅了撅嘴,踢了几脚那袋子,却没说什么。
  到了学校林民才知道,青云他们班的班主任上个月便换了,现任的是原来的数学老师,姓郑,叫郑万玉。虽然名字听着颇为秀气,却是个胖墩墩的极爱笑的中年男子。至于原来的姜老师,却是因着在学校里的一段风流韵事被学校安排暂时停课半年。
  原来,青云所在的三班有个叫赵敏的女同学,人长得温婉清秀不说,还生了一副玲珑水晶心肝。这赵姑娘平日里不顾学习不喜活动,只爱看那风花雪月的《红楼梦》。按说像这种年纪不过十五六的孩子,该是爱看琼瑶追偶像的时候,偏偏赵敏喜爱红楼成痴,小说里的每一句诗每一段细节都能够信手拈来,见一片叶子打窗户飘进来也能痴痴地惆怅半天。这样的做派,在班里是极不惹人喜爱的,姜杰怕孩子被孤立、长久离群会出毛病,便叫着到办公室里谈了几回心,开导她要学着合群。
  前面说过,这姜杰本不过二十七八的年纪,长得俊秀不说,较之常年待在镇上的这些上了年纪的老教师,又有一副大学里带出来的温文尔雅。去办公室的次数多了,时间久了,赵敏忽然发觉,原来姜老师便是自己在凡世间苦寻多年的那个他,而他们之间,会因着这礼教世俗的约束、亲人的不信任和人们的不理解,历经爱情与伦理的考验折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