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灰养女》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炮灰养女- 第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辛长平,这个名字真好听,杨先生说是平安长久的意思。嘿,他大壮也有名字了,辛大壮越琢磨越觉得自己名字有文化。
第三十八章 没文化真可怕
    薄薄一张纸承载了辛家七个孩子的名字,乡下人对于读书人敬畏,同样对用来书写的纸墨笔砚也怀着淡淡尊敬。

    大勇没念过书,可他珍视这张普通草纸的态度,让辛夷自愧不如。

    纸张泛黄,墨汁分散,唯独一手小楷还能入眼,然而辛夷前世虽不才,最爱附庸风雅。

    她书房内收集的字画,那才是名家之作,外行看了都得竖大拇指。

    快到家门口了,大勇摸着胸口的信纸,担忧的问:“三丫,你没忘记那些字儿怎么念吧?”

    一家人没有一个识字儿的,刚才辛夷重复的那么顺溜,万一待会儿忘记了,他怎么跟弟妹们交待。

    三丫……辛夷饱含幽怨的说:“大哥,你已经改名叫辛长平了,我叫辛夷,你要尽快熟悉下,别老三丫三丫的。”

    “哈哈,也是,我叫辛长平,嘿嘿,我大勇是辛长平了。”

    他摸着头,兀自兴奋起来。

    跨入家门之后,辛长平从怀中掏出那张写满名字的纸,在空中扬了扬高声说:“大壮,大丫,都快出来,名字我请回来了,快出来啊。”

    先窜出来的人,出乎意料不是急脾气大壮,反而是年纪最小的四丫。

    她脸上的疤痕淡了几分,仍旧略显狰狞,四丫养成了说话时微低着头的习惯,不让人看清楚她的下巴。

    对待辛桂香,辛夷始终无法释怀,只能视而不见她的自卑。

    四丫怯生生的抬起头,怀着希冀问:“大哥,我的新名字是什么?”

    不知为什么,从小四丫就觉得她在辛家是特别的,兄弟姐妹性子憨直总是傻乎乎的,被人欺负了都不知道。可她却是聪明的,尤其比她蠢笨的三姐聪明。

    冥冥中,她总觉得自己是特别的,大人说的话她都能听明白。

    年龄慢慢增长,一种叫不甘的情绪,在四丫身上不断增长。

    为什么村头小花有新衣服穿,为什么云妞长的比自己好看,为什么家里穷的肉都吃不上。

    四丫坚信着,她长大后也会变漂亮,能嫁到镇上去。

    意外发生的太突然,滚烫的灯油浇在脸上,也将四丫一直以来的骄傲打成了碎片。

    更可怕的是,原先蠢笨的三姐,竟然被山神娘娘看重,托梦给她。

    明明她才应该是辛家最伶俐的女儿,她长开以后,模样一定是最好的。

    一切,都随着下巴上的伤疤戛然而止,四丫模糊的感觉出,她以后的人生可能因为这道疤痕艰难许多。

    辛长平对这个自从烫伤后,总是不自觉流露出卑微的妹妹,充满了怜惜。他伸手拍了拍四丫的脑袋,有些不好意思的问辛夷:“三……辛夷,四妹叫什么香来着,我忘记了。”

    “桂香,辛桂香。”

    “这是啥意思,怪好听的,三丫二哥名字是什么,快告诉哥。”

    大壮人还没到,声音先传了过来,大丫二丫在后面相视一笑,眉宇间的愁绪早已消散。

    “二哥,你的名字是辛长安,平安的安,大哥叫辛长平,大姐姐叫辛小怜二姐叫辛玉荷。三妹刚才说过了,叫辛桂香,桂花的桂。”

    辛夷挨个儿报了名字,二丫重复的念了两遍玉荷,好奇的问:“三丫,你新名是什么,还有小宝的名字不会是忘了吧?”

    “先生为我取了辛夷之名,小宝大名是辛长乐。”

    “啥,三丫,我们怎么能管你叫姨呢,这辈分不是乱了么。”大壮拍着大腿惊叫道,对于新名字的关注,很快转移到辛夷乱了辈分的名字上。

    ……

    没文化真可怕!

    前世完全没有这么一出啊,辛夷哭笑不得,只好解释说:“不是小姨的姨,杨先生说了,辛夷是一种草药名。”

    “哦。”大壮长长的哦了声,眼底还是一副迷惑不解的神情。

    王氏听着外面孩子们叽叽喳喳讨论新名字,从屋中走了出来。

    方才还围着辛夷询问自儿个新名字到底是什么意思的几人,一下子亲亲热热的围到了王氏身边,得意的向她炫耀着新名儿。

    辛夷抹了把虚汗,跟没有任何读书基础的人,解释玉荷、桂香之类的名儿还简单。可解释起小怜这种抽象的名字,她真的很拙计。

    小怜在历史上常常指代红颜薄命的女子,并且美貌可惊动世人。杨先生果然神来之笔,在一堆花花草草中蓦然插入一个清新雅致的名儿来。

    她都忘记了前世自己是怎么解释的了,果然,她的记忆不是复读机,不是所有东西都能事无遗漏的记下。

    孩子们七嘴八舌的报着新名儿,王氏听的一个头两个大,一下子记住七个名儿,对她来说真的很难。

    脑袋里吵了老半天,她才记得老大叫长平,老二叫长安。

    “好了好了,你们去跟爹爹讲吧,娘要做饭去了。”

    王氏理了理围裙,将孩子们都打发走,转身进了厨房。

    辛长平和辛长安兴冲冲的往堂屋冲,四丫放慢了脚步,退到了辛夷旁边。

    她没开口,辛夷也不吱声。

    等了半响,四丫才拽着辛夷的衣角可怜巴巴的说:“三姐,你是不是不喜欢我了?”

    是啊,辛夷在心中回答,但是面上还要带着笑:“没有,你不要多想了,最近家里事儿太多,我也没有玩闹的兴致。”

    以前四丫每次缠着三丫陪她做什么时,她总是答应的很爽快,有时她偷吃了东西,还要求着三丫帮她背黑锅。

    一直以来对自己言听计从的人,忽然变得冷淡,四丫打心底里不舒服。

    “三姐,我喜欢辛夷这个名儿,我们能换换么,你那么漂亮叫桂香多好。我这么丑,取个桂香的名字,会被笑话逗得。”

    辛桂香咬着唇,将她的请求提出。

    辛夷愣了一下,荒谬感爬上心头,她语气十分古怪的说:“桂香这个名很好听,四妹,你想多了,你一点儿也不丑。”

    说完之后,她不经意的挣脱辛桂香的手,走进了堂屋。

    此刻辛有财正满意的看着孩子们,一个个的报名字,时不时点头说声好。

    “三丫头,四丫头,你们也过来了,都记住了自己新名字没?可惜,爹不识字儿,也认不出你们的名儿来。”

    辛有财的语气中,满满的都是遗憾。
第三十九章 精耕细作奔小康
    偌大个辛家,老老少少九口人,连一个识字儿的都没有,也难怪辛有财叹气了。

    辛长平满不在乎的接了句:“乡下人,识字儿干嘛,我们又不考秀才去。”

    这种思想,辛夷默默鄙视了下,越是落后的地方读书的用处就越大,大字儿不识一个,想做小生意记比账都难。

    果然,辛有财恨铁不成钢的瞪了老大一眼,不赞同的说:“都怪家里太穷了,也没能把你们送到村中学堂里念念书。你看你大伯家吉利,在村塾了学了一年字儿,如今不仅会写名儿还能帮人读个信。”

    讲起侄子来,辛有财骄傲中透着心酸,他们老辛家也就吉利识几个字儿了。

    辛老大家家境稍微宽裕些,能将长子送到学堂念念书,他却没本事拖累着孩子们都成了睁眼瞎。

    气氛一时凝重起来,辛夷童言无忌开口:“爹爹,现在家里有钱了。等到种了麦子,就让大哥二哥也去学堂念几个月书嘛。”

    女儿的建议,让辛有财眼前一亮,他怎么把这一茬儿给忘了。村里学堂分着长学和短学,家里银子不宽绰,念不起长学,可去读两三个月书还是行的。

    村塾里很少有富人子弟,大多数都是村里娃儿,能一直专心在学堂念书的并不多。

    应运而生了短学,时间一至三个月不等,家长对这种私塾要求不高,只求学生日后能识些字、能记账、能写对联即可。

    辛夷所提的就是这种短学,她考虑的是,家里有人识字儿,办起事儿来也方便些。

    “三丫说的对,等忙完下种了,就让大勇和大壮去学堂念月把书。”

    听到要读书,大勇和大壮反应截然不同,大勇脸拉长的跟苦瓜似的,大壮满脸兴奋。

    “嘿,我也能去念书了,爹,你以后得交我长安叫大哥长平,叫三丫辛夷。我们都改名字了,你还叫小名儿。”

    “这熊孩子,跟你爹较起真儿来了。”

    王室笑骂道,辛有财点点头,和气的说:“好好,爹以后叫你们大名,行不行辛长安?”

    大壮嘿嘿一笑不再吱声。

    等到冬小麦播种之时,辛有财伤腿卧床,下地的事儿全搁在了王氏和几个儿女肩上。

    好在长平和长安都到了中用的年纪,有两个半大劳壮力顶着,辛家的两三亩地也不算啥大事儿。

    王氏本以为播麦时,辛夷会提出什么与众不同的方法,让自家地亩产增多。

    哪知,等到了地边,一切与往年无异,都是翻地撒种。仅有的区别就是,辛夷让大家在隆畦时,撇的比往年宽些。

    一畦地稍微宽点儿,两亩多地下来,就比往年稀疏上很多。

    对辛夷的话坚信不疑的王氏,按捺不住心底疑惑问道:“丫头,这麦种撒的比往年少,等来年收成能高么?”

    不问还好,一问,辛夷吐槽的冲动简直停不下来。

    大河村种地的方法,真叫人大开眼界,种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