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坛之官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政坛之官欲- 第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文章虽然简短,但下面的评论者的意见却很多,好象百花争鸣一般,说好的,说不好的都很多,但到最后还是牵扯到公有制和私有制的问题,因为道路建设这是国家的事情,你现在包给私人,这就变的很敏感了,但作为省政府管辖的省报他为什么表这么一份评论呢?这个就非常值得推敲和深究了。

    看看那些评论者的名字以及评论的内容,就更加值得推敲,那些名字,刘权书记从来都没有听过,好象很新一般,看样子都是些笔名,而这些评论呢?好象不偏不倚的把好处和坏处都弄出来了,这算什么事情呢?

    刘权站了起来,望了望这窗外,突然想起在很多年前,人民日报表的一些关于凤阳承包土地的事情。

    这次是不是省委的一个试金石呢?故意表这样的评论让大家自由的讨论,其实这是为了以后的改革铺路吹风呢?刘权在想着,很认真的想,因为这是个机会,一个第一次吃螃蟹的机会,但这风险也很大,因为这事情弄的不好会烧到自己的,很多时候,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不一定会有好结果的。

    想到这里,他又看了看这文章的作者名---吴栋梁。什么时候张家口子乡出了个这么号人物呢?文笔如此之好,而且想法如此之前卫。他却没有想到这篇文章其实被删减以及润色过的,这个是一个宣传部和省报的人仔细推敲之后出来的东西,他们只是取了他其中的一些内容而已,其他的都已经和原文不同了。

    张家口子乡乡政府的人他几乎都认识,因为他就是从那里起来的,不过他在的时候,那时候不是比靠经济,而是比穷的年代,谁穷谁光荣,讲究的是贫农第一,所以做为全县倒数第一的乡,他慢慢的爬上来了,一直爬到今天这个县委书记的位置。

    但现在不一样,现在比靠的是经济,作为张家口子乡的老领导,他很想张家口子乡的人富裕起来,所以他才强行的让罗大力下去了,想借助罗大力背后的关系把张家口子乡展起来。而这罗大力也没有让自己失望,一上台就帮自己长了脸,现一个全省最大的铜矿,这样一来张家口子乡经济起飞那也是铁板钉钉的事情了,这也算是他对的起这张家口子乡的老百姓了吧。

    “栋梁,栋梁,呵呵,这名字还是取的好啊”刘权在房间里面边走边自言自语的说着话,因为他在这个时候想起罗大力昨天下午过来和自己说的那些话。

    他想把民间资金引进到道路修建上去,动用民间资金,让张家口子乡的道路全部通起来,从而达到整个乡镇经济起飞的目的。

    自己当时还有些忧郁,没有想到今天就见到报纸了,这算什么呢?

    他想了想之后,走到自己的桌子前,拿起电话播了起来“大力啊,昨天你说的那个事情,你找那人过来,先谈谈看吧,如果合适,那就从你们乡做个示范点,如果成功,就全县推广”

    刘权之所以突然想通了,那是他突然想明白了,做吧,先做做看吧,从罗大力这里先开头,就算有问题,应该也没有关系,因为罗家不可能会让他就这么沦陷的,如果成功了,呵呵,这个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至少证明了一点,省报的这份评论是有事实根据的。

    就在刘书记还在想着些事情的时候,挂了电话的罗大力也很震惊,他震惊的不是刘书记的话,而是那篇文章。他没有想到那位差点就能读大学的吴栋梁竟然会捣鼓出这么一篇东西来,更加重要的是他还表在省报上。

    这里面的中心思想和想法都是自己的,但他并没有怪栋梁剽窃自己的想法,因为他知道,这样的文章还真的不适合自己写,因为自己是乡长。当然更加重要的是自己在省里面的熟人看到自己的名字就会把这个事情升华到另外一个层次,也许会变的很复杂起来,会脱离现在自己想要的轨道的。

    所以吴栋梁的名字出现是最好的,因为至少省里面不会有什么问题,当然,更加好的是,张家口子乡的人都不会认为这是吴栋梁的东西,因为在他们的想法中,栋梁只是自己的一个手下,他的任何个人行为都会和自己扯上关系的。

    刘书记的突然来电,让他很兴奋,同时对于刘书记的支持更加感动,因为这后面有着很大的风险,这样的事情做的不好,上面一个命令下来,作为县委书记的他,一定会背负领导责任的。

    想到这里,他马上给廖智勇打电话了,这家伙也许很不喜欢听到他的电话的,因为这个事情如果成了,从长远来看,也许他能赚到不少钱,但他最近会要用去不少钱的,这些都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起的,另外和政府合作,正如廖智勇自己所说,政策性太强,人的影响因素太强,一朝天子一朝臣,现在自己在张家口子乡,他还能混下去,但要是自己调走了,那就是一个大问题,怎么样维持下去,就需要检讨再检讨啊。

    所以廖智勇接到罗大力的电话,反应并不是很激烈,而是平淡的说道“为了大力你,我来可以,但我需要你们县委的保证以及合同方面我还需要更加详细的谈,我要确保我这些钱不会打水漂”

    (吴栋梁大喝一声,又是见证奇迹的时候,把收藏和推荐都丢过来吧,内幕报料,今晚德国赢球,而且还是三比一)



………【第二十三章螃蟹可不是这么好吃的啊】………

    罗大力挂了廖智勇的电话,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他想了很久的事情终于可以实现了,可以行动了,但不知道为什么自己的内心突然之间没有了那份刚得到消息的喜悦,反而突然觉得压力突然一下子全部涌了出来了。

    这个是新事物,能不能办的成功就是一个很难说的事情,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但自己这想法是真理吗?现在省里面的报纸和舆论的风闻,对于现在的自己没有任何的帮助。一个完全莫菱两可分不清方向的事情,这样的事情那个领导敢拍板这么早做呢?

    人一旦到了一定高度的时候都会开始变的患得患失了,有道是宁愿什么也不干,也不能出错,这个就是官场的所谓真谛。多干多错,不干没错,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位置一旦到了一定高度,无过便是功了。

    所以在自己得知可以推行这个计划,作为云林县的示范点的时候,他有些担心,他怕做到一半,这个计划突然停了,他也怕这个计划失败,因为这些钱不是他的钱,也不是国家的钱,这些钱是他从小玩到大的一个朋友的钱。

    虽然廖智勇比他大几岁,但学习却很烂,所以他们两个算是同学,这些年他辞职不干,做贸易和开实业了大财,所以自己才恳请他帮忙注资,否则现在这样的形式下谁肯参与这样的计划呢?这个既不是县里面的计划也不是市里面立案的计划,这个只是他们张家口子乡自己弄出来的事情,这谁愿意进来呢?正如廖智勇所说的,这人为因素占的比重太大了,又不是县里市里立案的项目,谁敢进来做这样的事情呢?

    建设道路,从长远意义上来说,这是一个财的事情,但短期来说,这是一个投资很大,而且不能短期回本的项目,这才是关键。

    到时候人一换,新的领导不认可,那他算什么呢?花那么多钱来为张家口子乡做贡献吗?到时候他找谁去呢?

    这个时候真的是叫天天不灵,钱都打了水漂了,所以怎么保证人家的投资有回报才是最重重之重的事情。

    至于县里面刘书记那里,他不想烦他了,他能做到这样已经很不错了,至少他同意自己的这个想法可以做为试点,当然,他后面还有一句话“这个事情你做可以,但不要和其他的乡的人说是我同意的,对外我是不会同意你做这个事情的,你一定要记住,对外我是绝对不同意你去做这个事情的”

    这算什么呢?也就是搞地下党,反正你做你的,他不管,但名义上还是不同意你做的,出了问题,那就是你的问题,和我无关。

    这就是一个当了很久的官的人说出来的话,滴水不漏。

    不过罗大力不怪他,作为县委书记,人家对自己有这样的态度,那就已经够可以了,他还有什么好抱怨的呢?

    现在自己要做的就是怎么样再次说服廖智勇来这里投资,另外一件事情就是让他来这里投资之后得到回报。

    但一个人怎么能想到太多的办法呢?找人商量?找谁呢?想来想去,这张家口子乡也只有吴栋梁一个人可以谈谈。

    想想他今天表的这文章,文采很好,而且条理清楚,虽然说剽窃了些自己的想法,但其中内容却和自己的想法有着很大的不同,当然他也没有怪他剽窃,栋梁这文章一出,这张家口子乡没有人会相信是栋梁写的。都会认为是自己写的,借吴栋梁的名字表而已,因为他才是这张家口子乡唯一的大学生,而且还是重点本科毕业的。

    而这个时候的吴栋梁呢?坐在他那只有自己一个人的所谓经济开办公室,拿着张报纸正在看着,整个人的脸好象非常的不好,因为自己写的东西好象根本就没有多少出现在这报纸里面,反而更多的是对于这文章的评论。

    他现在提心跳胆的,也不知道这是福啊还是祸,如果不是那天晚上罗乡长醉酒说了很多很多的话,他真的不想写这东西,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舆论和媒体有时候会帮到人的,这个他很早以前就知道了。

    他抓起这报纸,捏了捏,站了起来,他知道这样的报纸这乡里面每个办公室都有这么一份的,所以只有一个人的他,也享受到这个待遇,但也就是说,这篇文章他们都看到了,其中包括罗大力乡长。

    罗大力乡长看到了这篇文章会怎么说呢?又或者说怎么看自己呢?剽窃人家的东西,这算什么呢?

    他望了望这经济开办公室,就一张桌子,一把椅子,还残旧的很,其他的真的是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