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农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逍遥农民- 第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正是要你叫苦,才好有别的转机,周政和不动神色地说:“做两张不是不可以,不过你要干点别的事来顶替怎么样啊?”

    杨帆心说来了,说道:“不知道做什么事啊,难不难?”

    周政和心下大喜,连忙说:“不难的,只要你学会篆刻,以后帮我和你爹刻机各字就成。”

    杨帆哭笑不得,心说被这两个老顽童打败了,整了一肚子心事原来是为了玩字。不过好像父亲以前常提起让我学下篆刻,可是被自己拒绝了,估计也伤了他点心吧,今天要周政和来做说客,的确迫不得已,今天也该弥补一下过去对父亲的成见。于是笑着说道:“原来是这个,以后您们写好的字我包办了,负责雕刻就是。”

    这下两位老人听了大喜,尤其是杨老头激动的如小孩子一般。杨帆心说惭愧,一直忽略了父亲的感受,还好今后可以弥补以前的过错,多陪父亲谈谈心事,让他多开开心有个幸福的晚年。



………【第二十四章走亲趣闻】………

    三人又在河里收获了好些石头,周教授和杨老头是见一块爱一块,恨不得把所有石头都搬回家去,杨帆见两老捧着石头爱不释手的模样,已经是麻木了,正所谓见怪不怪。

    几人休息了会儿,不知不觉就说到蛮人的身上了,同情他的成分居多。

    蛮人书读的不多,俗话说斗大的字认不得一箩筐,父母也去世的早。由于他个性要强,许多人看他不顺眼,经常作弄排挤蛮人。蛮人做的一手好农活,但是不知道变通,就说插秧吧,他非得用线拉扯跟着线路插禾苗,稻子成熟了嫌弃打谷机打的不干净,还脱离下秕谷,于是用打谷桶手打。后来村里人成群结队去打工,可是没有人愿意和蛮人去的,无可奈何至极,蛮人只能单打独斗孤身去了大城市,卖一份苦力活砍树木,据说几年下来挣了好几万,可是几年的艰苦,四十多岁的蛮人背也驼了。蛮人生活极其简朴,舍不得吃,也舍不得用,不过对他的儿子却很大方。

    蛮人是个重男轻女的人,养育了一儿一女,女儿是大的,小学毕业就不让她读书了,要她在家照料弟弟。不料,几年前刚满十五岁的女儿被谷贩子甜言蜜语拐跑了,不到一年为那家生下一个儿子,可由于那户人家看不起她,闹了离婚。有鉴于此,蛮人回到家细心照料儿子,一门心思盼望读高一的儿子能够考上大学,长大成材。

    三人聊起蛮人的时候,都唏嘘不已。抽了一段时间的闷烟,才又下了河找石头。

    小河里的石头种类多,每个都很大,而且质地很好,坚硬不易碎。杨帆读大学时候,在校园里看见了许多硕大的石头,主要建筑门前,广场附近,最初还以为不值钱,可是后来一问,每块石头差不多都是几十万,杨帆当场就愣住了,随处可见的石头需要那么多钱?有什么讲究吗?从家乡随便搬一块不是能够卖出几十万?当时杨帆没有好意思说,怕别人笑他见识短浅,没有文化素养。

    至此以后,杨帆留意这方面的资料,这才了解了一些,观赏石分为造型石、纹理石、矿物晶体、古生物化石、宝玉石、事件石纪念石和文房石七类。而校园里的石头属于造型石,造型石头顾名思义是:奇特的岩石、矿物,以婀娜多姿的造型为特色,求其形状,赏其像貌。

    杨帆在河里专找那些大的石头,看有没有造型奇特的石头,说不定福从天降了,一块石头卖出个几十万,就可以优哉游哉的过一段好日子。结果令杨帆失望,还惹来两位老人的嘀咕,不做正经事,好好地小石头不看,专看天大的石头,你搬的动吗?

    石头找的差不多了,太大的搬不动,只能找些小一些,品质好点的放进农用板车,但是也满满的,一个人根本拉不动。大家罢了手,到水里洗洗。可是周教授洗着洗着手,就在浅水里翻动小石块,找着小鱼虾米,捧上几条放进水桶里,呵呵乐的眉开眼笑,这时,被他逮住一只小孩手掌般大小的螃蟹,周教授高声大叫着杨老头过去,有好东西。不顾螃蟹瞪着的两只眼,周教授不由分说卸掉它的两只大蟹钳,递给杨老头一只。两人捻着蟹钳吸取着里面肉冻。

    杨帆也去夺了几条蟹腿,在一边吮吸着,河里野生的螃蟹的确富有营养。三人早上没有吃,委实肚子饿得咕咕直叫,见了一块肉还不争抢着。

    杨帆吃了螃蟹,寻思着河里好像小鱼小虾多了起来,记得高中时候几乎灭了迹象。难道是村里人出去的多,种田的人少,农药化肥毒害也轻了,河里的鱼虾又开始繁殖,蓬勃发展了。杨帆狐疑着去较深水区看了看,发现了一群标杆子(长鱼)的踪迹,还有一条巴掌大的鲤鱼,估计得有半斤,杨帆心下大喜,又有一顿好吃的了。

    两老头也发现了,于是挽起裤脚,到齐膝盖水里摸鱼,固然他们年轻的时候手艺不错,可是人到老年,手脚不灵便,哪里摸得上狡猾的鱼呢,只能上了岸临渊慕鱼,气的吹胡子瞪眼睛,可是发现在一旁的杨帆正在掠着柳树叶(并非杨柳),两老人拍拍额头,真是气糊涂了,有现成的渔药不用,还去劳那个神。

    把柳叶捣碎,弄出红黄色的汁液倒进水里,顿时河水一片昏红,不一会儿,跳虾被药的直跳出水面,噼里啪啦作响,好不热闹。再过一会儿,小鱼小虾全部被药翻的晕头转向。三人捂掌大笑,匆匆忙忙拿过水桶,手去掏捧鱼儿,一抓是一个准。

    水渐渐的清了,杨帆一望鱼桶,收获还真不错,都有小半桶了,估计十几斤鱼不在话下。

    三人却不急走开,要等待最微妙的时刻到来。水已经大清,果然,经受的起药的大鱼儿这才出现,它们贪婪地呼吸新鲜空气,却被经练丰富的三个老手们逮了个正着。

    数一数大鱼,半斤以上的就有五条,鲶鱼,鲤鱼,居然还有条草鱼。满满的一桶鱼,三人大喜过望,油炸鱼儿,红烧鲤鱼,豆腐鱼儿,都有了材料不是。

    这时周教授妻子和杨老头的妻子见几人怎么还没有回家,日头都快到晌午了,估计三人正忙。两妇女一合计,带了两个饭篮,走到河里去送饭。

    于是村人又见到一个奇异的景象,三人蹲在路边狼吞虎咽扒拉着饭,不远就是村子了。村人哈哈大笑了一通,杨帆口里塞的满满的,却瞪着眼,心说这个就叫福气。

    十一点的时候,小董终于来了,摘下了极品葡萄,匆匆忙忙拉了去。杨帆一家人也放下心事,葡萄在树上总是叫人忧心,虽然早已经卖了出去,可是不见人来采摘就不是个味儿。

    小董拉走了两千斤葡萄,却还剩下了四百来斤。杨帆那叫一个高兴,送礼的不到一百斤,岂不是说还能有三百来斤够自家吃,酿酒也绰绰有余了。可是还没等杨帆高兴的咧开嘴,杨母说要把葡萄送亲戚些,每家十几斤,也让他们尝尝丰收的喜悦,再说杨帆四年都没有回来了,也应该去看看他们不是么。

    于是四五家亲戚,每家一只公鸡一大袋水果,另加一些糖果,满满地塞满了一面包车。杨帆和杨生还有小家伙,一块去走亲戚。

    下午三点多,三人就走亲戚回来了,却见两个大人直往厨房里跑,找吃的,小家伙也嚷着饿。

    杨母十分不解,走亲戚还没有饭吃的吗?连小孩子都饿的嗷嗷大哭,这个究竟是怎么回事,一问才知道,原来:

    杨帆和杨生两人走亲戚。去第一家,午饭还没有到,急着赶路还有好几家要走呢。到第二家,亲戚正吃午饭,不好意思说没吃,连累他们重做。到第三家的时候,午饭已经过了,更不好意思说,想着走完最后一家,回到家里吃点饭算了。可是到了第四家的时候,亲戚不在家;正在外打牌,等了好长一段时间主人终于回来了,可是看着礼物太轻,什么东西嘛,几斤葡萄一只鸡,几包糖果,三人还厚着脸皮说没吃饭,主人黑着脸掏出十几块钱;让他们自个去吃碗米线得了,三人扔下钱落荒而逃。

    就这样;三人走完了四家亲戚,一口水都没喝。不饿才怪。幸好回来途中小家伙喝了一瓶营养快线,不然哭成什么样子了。

    杨母看着孩子们饿成这个模样,既是好气又是好笑,前三家亲戚都是穷亲,人还比较厚道,你们两个孩子脸皮不够厚,吃不上饭,怨不得你们?最后一家亲戚富裕,又在县城,是你们的舅舅,明知道你舅母最是看礼物说话的,你们还厚脸皮,不是自己找事么,送不到就回来嘛,还要挨饿等着,真个傻到家了。



………【第二十五章狗尾巴草】………

    却说杨帆的舅舅周景和出差回到家里,看见客厅沙发上乱七八糟的一堆的礼品,桌子腿上栓了一只公鸡。周景和一边收拾一边叹气,娶了这样一个不爱收拾的媳妇,真是倒了八辈子的霉气,都说城市女人好,可是娶回一个大小姐整日打麻将,不能好好过日子,入得厅堂进不了厨房又有何用?

    周景和是个吃客,没事的时候就想整点好吃的,经常往农贸市场跑,那里许许多多的怪东西,比如说小野猪,野羚羊,河鳖,可惜价格太贵,只能过时过节的时候打一下牙祭。

    周景和捧着公鸡想去地下室放着,可是感觉得不对劲,细细一看,公鸡的头很小、鸡冠却很大直立、色泽鲜艳,体型紧凑、鸡爪细、腿短。这个分明是土鸡,并且是放养户外吃虫子和野草种子的。周景和是农村长大的,知道土鸡品质的珍贵,市场叫卖的土鸡大部分还是饲养的,味道就比放养的差多了。过时过节,土鸡一天不一个价,现在国庆时都卖到了三十块钱一斤了,并且有价无市。

    周景和欣喜地直问妻子礼品谁送的。他妻子爱华露出鄙夷的神色说:“还不是你那小气的妹妹,沙发下还有几斤山葡萄呢!”

    周景和看着妻子势利丑陋的嘴里,心一阵阵的不舒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