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车站下了车,叫了辆三轮车,杨父就要往农贸市场赶,杨帆忙说去步行街。农贸市场人流量虽然大,也有专门卖水果的超市,但绝对提不起价格。步行街就好了,档次高了许多,关键的是,对面就是高档场所,大型超市,品牌衣服,高级酒店。
杨帆和父亲把葡萄从车上下了下来,揭去筐盖,但是绝对不能卖萝卜似地几箩筐放在地上,由人挑选。所以杨帆小心翼翼地亮出一筐葡萄,其他的还是封盖住,并且一筐葡萄只是拿出几串摆在面上,旁边放着招牌。
葡萄一亮出就吸引了许多人的目光,并不是葡萄吸引人,而是招牌太过于惊世骇俗,葡萄撑死五六块一斤,哪有卖二十块一斤的,卖的是黄金吗?一时之间议论纷纷,指指点点。
杨帆和他父亲始终微笑着,不去搭腔,这是他们早在家里就商量好的对策,一切也全在他们预料之中。
许多人都观望着,没有去问价是不是真的,却也不走人,看究竟有没有人买,就是为了看稀奇看热闹,无疑正中杨帆的下怀,极品葡萄的名声可谓是不宣传而宣传啊,明天肯定名气无胫而走,街头巷尾都议论极品葡萄。
吴思莲是个少了根脑筋的女孩子,最喜欢逛街,别的女孩子逛街是买东西,她呢,却是看稀奇古怪的事。十一长假无疑是她最好的时间咯,今天看见如此荒唐的事,兴奋地吴思莲足足站了半个小时了,听听旁边的人说极品葡萄,又看看卖葡萄的主人。就是不见有人买,吴思莲狐疑上前问杨帆:“大哥哥你们的招牌是不是写错了呀?葡萄应该是二块钱一斤,可是和天价又不相符合。天价葡萄,物超所值,又说不通了,有语病。”
杨帆看着吴思莲可爱的模样,笑说:“写的没有错,葡萄是二十块钱一斤,价格虽然高了点,但是绝对是物超所值。不信?让你尝一尝,你就会明白了。”
接过一小串葡萄,吴思莲可爱地摘下一颗放进嘴里,“哇,真的太好吃啦,我还没有吃过这么好吃的葡萄呢。”飞快地吃着葡萄,一颗又一颗,吃完了;勾人的小舌头不忘舔舔嘴唇,讪讪地说:“大哥哥,你们的葡萄真的好好吃哟,可是能不能便宜一点。”
杨帆笑着说:“这是不能便宜的,如果你喜欢吃,我倒可以送你几串尝尝鲜。”
吴思莲羞红了脸,说:“大哥哥,我只有十块钱,就买半斤好了。”
杨帆没有给小姑娘难堪,半斤真的不好称,足足给了她一斤的份量,第一笔生意终于做成了。
吴思莲心眼极好,在一边吆喝着:“你们来买呀,葡萄真的很好吃呀,物超所值。”
四周的人都闪避着眼神,低声说吴思莲是个托,都是一伙人,欺骗群众的。吴思莲听了泪水都潜在眼底了,无力申斥着自己不是托儿。
杨帆连忙安慰这个好心的小姑娘,说:“不要理睬他们,他们都戴了有色眼睛。我特别感谢你的好意,认识一下,我叫杨帆,你呢,应该是高中生吧?”
“是呀,大哥哥,我叫吴思莲,今年高三了。你们家是种水果的吗?”吴思莲笑意写在脸上了。
杨帆笑着说:“预祝你考上大学,前程似锦。我家在农村,只是种了几亩的水果,不是专门的。算搞点副业吧,自己也有的吃。”
这时一辆奥迪A6在边上停下来,过儿好几分钟才打开车门,一个文质彬彬的男人走了下来,上前拿起一串葡萄仔细地看了看,问道:“你着葡萄也太贵了吧,个头还小,是怎么回事?”
杨帆说:“极品葡萄,独一无二,绝对物超所值。”
文质彬彬的男人狐疑地看了杨帆,微笑地说:“你在打广告吧,顺口溜呀。不过,这个葡萄的确没有见过,能够尝一下吗?”
杨帆微笑着说:“当然可以,你可以随便尝,我们不弄虚作假。”
文质彬彬的男人点点头,摘下一颗放入嘴里,吃完,狐疑地望了望手上的葡萄,对比一下筐里的葡萄,又摘下一颗放入嘴里,闭上眼睛,半响,说:“物有所值!给我来一筐葡萄,筐子也送给我,我给钱。”
一筐葡萄八十来斤,抛去筐重,共收入一千四百六十元。杨帆帮男人把葡萄抬上奥迪车,目送他满意地离去。四周一下人声鼎沸,只为一句“物有所值”。
于是,开始有人蠢蠢欲动,看个究竟物有所值在哪里;有人尝一个就想吃第二个葡萄。尝了抵不住诱惑,两斤,五斤,买了去,绝对不会空手。于是乎葡萄被哄抢一空,未到一个小时,五百来斤的葡萄全部卖光,就连散落的葡萄都卖掉了。
杨帆父亲惊呆了,一直没有回过神来,一块钱都批发不出的葡萄,今天居然二十块钱一斤,别人还都是哄抢的,他直接石化了,下意思地收着钱。
小姑娘吴思莲帮了很大的忙,看着葡萄,不叫人偷了葡萄去、弄坏了葡萄。好几次杨父找错了钱还是她指出来的。
一数钱,居然达到九千多元,也就是上万块钱了,比去年一亩地的葡萄收入都高了近八倍,一亩地的产量也就是3000来斤,现在卖出六分之一,就收入上万了,杨父数钱的手兴奋的直哆嗦。
请了小姑娘一顿饭,杨帆邀请她以后到家里玩,一定请她吃水果。送走了叽叽喳喳的吴思莲,杨帆与父亲合计说:“爹爹,我们是不是买辆面包车,出来也方便,想去哪里就去哪里。”
杨父沉吟道:“有辆车好是好,可是不会开车呀,也没有钱啊,听说一辆面包车好几万呢。”
杨帆笑着说:“爹,车子我会开,钱我也有,我也积攒了几十万,虽然买不起房子,但是一辆小面的还是买的起的。”
杨父说:“你还是留着买房子吧,将来娶媳妇,你也老大不小了,都二十六七了。”
杨帆自嘲地笑说:“我娶什么媳妇呀,媳妇还不知道在哪里呢?还是买一辆车吧。”
于是父子两去了车市场,看中了一辆五菱菱之光6376E3立业型,价格在三万左右。试车,左看右看,满意至极,付钱拿好手续,就连车牌都弄好了。开车,上路,直望江镇开去。
杨帆的哥杨永也是大学生,毕业较早,分配在政府部门,由于最初工资太少,杨永停职留薪去了深圳,这两年才回到政府工作。杨帆上大学,他哥出了许多钱,帮助不小。杨帆这就是去他哥家,毕竟好多年没见,甚是思念。
………【第四章兄弟相会】………
见哥哥清瘦的面容,头发也稀疏不少,多半是操劳过度,杨帆鼻子陡然一酸:“哥,我回来了。”
杨永微笑着说:“回来了就好,回来就好,回来要多住一些日子,娘经常想念你。”说完了就没有下文,他一直是个沉默寡言的人,不擅言辞,在政府这个人人都是万金油的部门,无疑他这个性格是致命的,更何况家里没钱没有关系,虽然是大学毕业生,资历也高,但是还是一个小职员。
平息了一下感情,杨帆笑着说:“哥哥怎么还是那么瘦,伙食不好吗?我听说公务员经常可以混吃的,大鱼大肉应该不在话下。”
杨永挪揄说:“就是因为天天大鱼大肉,所以身体不好。”两兄弟的感情一直很好,虽然笑话不说,但是也可以幽默一下。
这时,杨永的妻子从厨房走了出来,笑说:“杨帆,你还不知道你哥哥,他就是劳命。别人天天巴不得下乡,大鱼大肉养的身子胖胖的。而你哥哥呢,现在看见鱼肉,筷子都不沾一下,嚷着要吃蔬菜。杨帆你胖了也,大都市就是好呀。”
杨永没有说话,只是淘洗着蔬菜。杨帆笑了笑也没有搭腔,嫂子何玉华对他也特别好,只是为人不甘于平淡,一直想去大都市定居,花钱不眨眼,也不爱操劳家计,没有经济头脑,为此他们夫妻两经常吵架,闹离婚,但是何玉华却又是小孩子脾性,过后什么都不计较,两人又和好如初。
杨帆打量一下房子,这是政府部门的房子,一室一厅,比较简陋。听哥哥说打算在县里买一栋房子,可是县城的房子也不便宜,快三千一平米,积蓄根本就不够,穷极思变,于是把积攒下来的钱用于炒股,年前股市大好挣了点钱。
“爷爷,爷爷,他是谁呀,我怎么从来没有见过呢?”侄子杨润生,指着杨帆低低地问道。
杨父笑着说:“这是你叔叔,是爸爸的弟弟,因为他好几年没有回家了,所以你不认识。”弄孙之乐,莫过于此。
“叔叔,爸爸的弟弟叫叔叔,妈妈的妹妹叫阿姨。”杨润生背起了顺口溜,摇头晃脑的。
“我们的杨润生真聪明,对,他就是你的叔叔了。”杨父笑口大开,抱着孙子摸摸他的脑袋,帮他理了理发。
“爷爷,可惜‘是’,我怎么没有弟弟呢?”杨润生回头问道。
“叔叔以后养个儿子,你就有弟弟了。”何玉华笑着搭腔,促狭地望着杨帆。
“杨润生,过叔叔这里来,叔叔给糖吃。”杨帆逗弄着侄子,小孩子对糖天生的不能免疫,他也是孩子王,老大还喜欢和孩子在一起玩。
杨润生脱下爷爷的怀抱,蹬蹬地跑过去,睁大了眼睛望着杨帆的手,左看右看他的衣兜:“在哪里呀,是不是玉米糖?”估计他对玉米糖情有独钟,所以念念不忘。
杨帆掏出软糖,还有奶糖,更有棒棒糖,也有雅客,任凭侄子挑选。杨润生哇的一声,惊喜的大叫,一把全抓过,小手握不过来掉在地上,他极为聪明,先把手里的糖塞进衣兜,才去捡起地上的糖,匆匆忙忙跑到妈妈何玉华身边叫道:“妈妈,妈妈,好多的糖哟,你看,你看。”
“哦,好多的糖,都是宝宝的,可是这是谁给你的呀?”
“是他给的,是他给的。”
“他,他是谁呀?不聪明,叫不出,下次可是不给糖吃的哟。”
“他,他是叔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