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簪缨世家女》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簪缨世家女- 第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王洛随俞归进了东苑,只见园内雕梁画柱,飞檐连廊,各个殿堂间叠石造山,还点缀了各种名花奇树,看来真是费了不少的心思。

    王洛心中暗道:这建康方面的负责人石鉴倒是个人才,短短的时间将这一切安排的如此妥帖,不但善于揣测人心,执行统筹的能力也是不弱。

    这时俞归说道:“女郎,这是东苑的正堂,还没取名字,我等才疏学浅不敢造次,还请女郎斟酌,起个自己喜欢的名字。”

    王洛只见这个正堂位于水榭当中,四周有回廊与各处相连,堂前有一水面宽阔的池塘,塘中栽了好多的荷花,碧叶连天,又有柔粉、纯白的花朵点缀其间,景色果然风雅,正是一片美不胜收的江南风光。王洛心中对这景色也是十分喜欢,想着要起个有新意的名字方好。

    这时,王洛听到慕容峻在身后说道:“要给这正堂起名字吗,我说就叫鸳鸯馆,可好?”

    王洛转过身来,见慕容峻已经换了玄色的宽袖常服,正向自己走过来。

    王洛见慕容峻又言语轻浮,此时旁边还有外人,心中不由有些羞恼,说道:“什么鸳鸯不鸳鸯的,这里哪有鸳鸯,我可不知你这鸳鸯是从何说起。”

    慕容峻听了,不由笑道:“你往荷叶中间仔细看看,可不是有鸳鸯?”

    王洛向荷叶中间细看,果真浮着些鸳鸯,远远近近的数目竟不少呢。

    王洛明白,这必是慕容峻早先安排好的,所以他没看就知道,倒是自己不知,竟被他戏耍了,登时羞恼得脸都有些红了,只垂头看着水面,一句话也不肯说了。

    慕容峻本是想开个玩笑,现在怕王洛真的恼了他,连忙解释道:“弄这些鸳鸯,我就是想讨个好彩头。想着你长居此地,有些成双的鸟儿看着吉利,闲暇时喂喂食,也热闹些。”

    看王洛的脸色有些缓和,慕容峻又接着转移话题,说道:“你看这荷叶下,我又让他们投放了不少的锦鲤,珍珠白、金樱红、丹顶红这些品种都有。你若喜欢,再发现名贵的品种,我就叫他们都搜集来,一并养着。”

    王洛向荷叶下面望去,果然见着了各色的名贵品种的锦鲤,游姿摇曳,分外悦目。

    王洛知道,慕容峻一直小心地看着自己的脸色说话,怕自己真的恼了。王洛想:相识以来,慕容峻待自己也算用心了,能做到这样的男儿,这世上也不多呢。这样想着,王洛就没那么恼了,脸上也有了一丝笑意。

    王洛这时侧头看了看,站在一旁,拘谨地低着头的侍从俞归,心想:这倒是个老实的本分人。

    侍从俞归此时正在心中表示:世子和女郎谈情说爱,请当我不存在,我是隐形人。

    王洛心情好了起来,想到还要给正堂取个好名字,略微思忖了一下,就问慕容峻:“这鸳鸯到底养了多少只呀?”

    慕容峻说:“我让养了十八对,共三十六只,取六六祥顺之意。”

    王洛说:“这正堂如果直接只叫鸳鸯馆,我觉得还是有些单薄,不如取六六祥顺之意,就叫三十六鸳鸯馆,你看如何?”

    慕容峻听了,说:“还是洛才思巧妙啊,我不能及呀。这正堂就叫三十六鸳鸯馆吧,想必整个江南也只此一家。”

    说着,慕容峻吩咐俞归道:“就叫三十六鸳鸯馆,你即刻下去叫人制作牌匾。”

    俞归连忙称是,自去下去办理不提。

    王洛这时心情大好,笑意盈盈地开始和慕容峻说起堂边的景色。

    慕容峻见王洛笑的开心,不由心中暗暗高兴,觉得自己这三十六只鸳鸯的创意真是没有白想,既表达了自己的心意,又合了洛的心思。

    这时贴身侍卫丁零走了过来,施礼对慕容峻说道:“世子,赴宴时间已到,请世子启程。”
第 022 章 赴宴
    华灯初上,慕容峻带着丁零等侍卫来到了大司马桓闻位于乌衣巷内的府第。

    大司马府的管家杨群见是燕世子到了,连忙引导慕容峻向府里的正堂凌霄殿而去。

    此时的凌霄殿内灯火通明,丝竹悦耳,正是宾主尽欢之时。

    管家杨群在殿门口高声通报道:“燕世子慕容峻到。”

    这时只听殿内一洪亮的声音应道:“快请世子进来,我已恭候多时了。”

    慕容峻抬腿迈入凌霄殿内,只见殿内正中主位上坐着一头戴紫金冠,身穿蟒袍的男子。此人大概年龄四十有余,身材魁梧,相貌堂堂,目光炯炯有神,颇有一代枭雄的气质。慕容峻一看便知,此人必是桓闻。

    桓闻,字元子,官封大司马,晋国最高军事统帅,权倾朝野,有篡位之野心。

    慕容峻进得殿来,对桓闻朗声说道:“多谢大司马盛情相邀,慕容峻何德何能,得大司马如此厚待。峻亡国之人,真是受之有愧呀。”

    说着,慕容峻面露戚戚之色,表达心中痛悔之情。

    桓闻见慕容峻如此,连忙说道:“世子何出此言啊,世子乃当世翘楚人物,切不可妄自菲薄。秦之暴虐,有目共睹,灭亡指日可待,而燕之复国可期也。”

    慕容峻听了,面露感动之色,说道:“闻听大司马此言,峻心安矣。大司马,当世之大英雄也,以大司马之才能谋略,灭秦不过是摧枯拉朽,费数日的功夫罢了。若大司马举正义之师北伐,我燕的灭国大仇有得报之日,峻感激涕零,必有厚报。”

    桓闻听了慕容峻的话,心中便有几分得意,暗想:天下英雄所见略同,看来我也是众望所归。若我兴师向北伐秦,一旦灭秦成功,则天下英雄舍我其谁。到时便可让晋皇室给我加九锡,那么我离皇位可就是一步之遥了。

    这样想着,桓闻就说道:“世子不必客气,我王师必有北上中原之日,以救天下黎民于水火。依我看,暴秦离灭亡之日不远矣。”

    慕容峻见桓闻面露得色,对伐秦有所意动,心想:我果然料得没错,石鉴的情报还是准的,说桓闻现在有北伐建功,以谋篡位的野心,今日一试,可见是真的。

    这样想着,慕容峻就说道:“希望那一天早日到来。峻祝大司马,马到成功。我代天下黎民,谢过大司马。”

    说完慕容峻就向桓闻深施一礼,以示谢意。

    此时,桓闻心中更加踌躇满志,颇有些飘飘然,也不好再端坐正堂,连忙走下来,扶起施礼的慕容峻,将他引入左侧宴席的第一个座位,请慕容峻就座。

    此时,宴席内丝竹声再次响起,慕容峻向桓闻敬酒,宾主间彼此推杯换盏,好一片歌舞升平。

    这欢宴的席间却有一人,眉头紧锁,看起来心情甚是不悦,此人正是晋中军将军王敏之。

    王敏之,江左第一世家王氏家族的嫡系子弟,晋国名士。

    王敏之暗想:这燕世子慕容峻年龄虽小,却颇有谋略,第一次见面就鼓动桓闻北伐,正是抓住了桓闻急于建功篡位的野心。这样一来,既赢得了桓闻对他的好感,又为他将来谋划复国的种种举动打下了伏笔。目前,晋北伐秦的时机,尚不成熟。如若晋北伐失利,到时晋与秦两败俱伤,得利的只有燕。此子狼子野心,我必要戳穿他。我需要先找个由头,离间他和桓闻方好。

    想到这儿,王敏之开口说道:“世子,敏之有一事不明,还望赐教。”
第 023 章 交锋
    慕容峻道:“赐教不敢当,王将军有话请讲。”

    王敏之说:“燕之国灭,敏之亦心情沉痛。不过世子既然图谋复国,为何不求助于赵国?世人皆知,燕往日给予赵国极多的恩惠,赵国与燕,可以说是同仇敌忾,宛如兄弟。而我们晋,与燕虽有来往,却不如赵国亲厚,世子又为何舍近求远,邀晋伐秦呢?”

    赵国,是秦和燕的邻国,与两国都有领土接壤。赵国的国力弱于秦和燕,但赵国与燕的关系亲厚,每当秦要攻赵时,都是燕帮助赵国,打退了秦。

    慕容峻听了王敏之的话,心中想道:此人暗示我舍近求远,邀晋伐秦是另有图谋,是想拖晋下水,损伤晋的国力。更重要的是,他是想通过这些话,引起桓闻对我的怀疑,离间我和桓闻的关系,我须小心应对才是。

    这样想着,慕容峻抬头看向主位上的桓闻,果然桓闻听了王敏之的话,脸上的表情变得若有所思起来。

    慕容峻此时连忙朗声说道:“王将军此言差矣,且容峻一一分说。赵之国力与晋相比,恰如萤火之光与璀璨明珠的差别,可以说是天地之别,峻如何敢指望赵来伐秦。覆巢之下,安有完卵,赵国的存亡现在只在暴秦的一念之间。不瞒诸位,我有一队琅琊鲜卑骑兵,国灭后投奔于赵,目前赵主尚未明确表示可否收留,只能无名无分的滞留于赵国。如此情势,峻安敢指望于赵国?”

    听到此处,桓闻不由微微点头,慕容峻见此继续说道:“再说燕与晋的关系,据峻来看,自然是百倍亲厚于赵国。王将军可是忘了,我祖父慕容健曾经因为保全晋的柳城之功,而被晋武帝封为燕王。柳城之战,我大燕横挑强秦,与晋并肩作战。为保柳城,我大燕骑兵伤亡了数万人,燕、晋两国也有无数名将在此役中折戟沉沙,舍身报国。这其中就包括大司马的父亲桓显将军,也是在柳城为晋血战而亡呀。后来,我祖父慕容健曾经对我说过,桓显将军真英雄也。”

    说完,慕容峻以袖遮面,似是要流下泪来。

    此时,大司马桓闻听到自己的父亲的事迹,也是心神激荡,两眼眼圈泛红。桓闻15岁丧父,父亲桓显一直是桓闻心中的骄傲。今日听说被世人誉为战神的慕容峻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