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之潮》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盛世之潮- 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了钟诚的感官——一个两三岁的孩子能明白什么。于是钟山河在屋里歇斯底里,钟诚在屋外嚎啕大哭。这次让钟诚早熟的心理留下难以磨灭的恐惧。更让钟诚刻骨铭心的是人们制服钟山河癫狂时的暴力手段以及伴随的恶毒言语——让当时的小屁孩以为自己的父亲真是什么十恶不赦的混蛋,巴巴的希望父亲就此死去……当钟山河清醒过来看到在恐惧和哭泣中已经不**形的钟诚,钟诚便再没有让父亲抱过……

    父子俩其实都对这个寨子都没什么感情。钟诚从小便感受到了村民们对钟山河抱团的排斥,却不清楚这些排斥来自何处——或许是与那个钟诚素未谋面的早逝的爷爷有关——钟家老头子在宝田寨是个禁忌,但偶尔的只言片语里便能感受到山民们对他的恨意和畏惧;或许是因为钟山河这个外来户最终娶走了宝田寨当年最耀眼的那朵金花,让人们愤愤不平;或许是因为这么个虚伪瘦弱的家伙却拥有钟诚这样让全寨人都惊叹不已的儿子,让人羡慕。钟山河是知道些什么的,只是他从不对钟诚说起,钟诚也从不会去问。父子日常的交流从来都是言简意赅,能够用一句话说清绝不会多加一个字,所以今天父亲的失态让钟诚感到尴尬。钟山河好像与世无争,冷眼旁观着宝田寨里的人情冷暖,但那深深隐藏着的怨气,钟诚还是能从他偶尔自言自语般的冷嘲热讽中感受得到。钟诚一直猜测着父亲扎根在这种冷嘲热讽环境中的心态——“任他风吹雨打,我自巍然不动”,只是毫无结果。



………【第二章 一个人的生活】………

    钟山河在天还没亮的时候就出门,轻手轻脚完全没惊动任何人。

    从宝田寨到宁江县要先走十里山路,顺浦江坐船再下十里到洪桐镇,然后从镇上乘三轮客车两个多小时到宁江县城。这时候上路便将将能赶上往宁江去的最后一趟三轮车。

    等钟诚醒过来时,太阳也起来老高了。先迷迷糊糊想了半晌昨夜是如何从院子的凉椅上睡回床上去的,却始终全无印象,便甩甩头起床洗漱了。

    吃过父亲留下来的早饭,然后拎起黄布书包朝学校走去。

    宝田寨小学在寨子的另一头,背靠南山,门朝渠水,从自家门口就可以看到学校粼粼的屋顶,走过去也就吃口饭的功夫。南山不高,更严实的说法那不过是个土丘,不过丘顶也郁郁葱葱长满了树木。总共两层四间的学校就靠着南麓依山而起,看似破旧,红墙斑驳,黑瓦青苔,却也结实。学校前面围了扇篱笆墙,圈起来的地便算做学校的操坪,稀稀疏疏地长了些杂草。围墙上开了道简易的木门,正对着校舍,算是学校的大门了。门前隔条从寨子里延伸出来的几步宽的石板路,有十来米的悬崖;崖下就是渠水河逶迤而过——从山前拐过来,绕了寨子半圈,又弯了几道,然后消失在寨子的视线中。石板路边立着木栅栏防止有人不小心跌下河去,虽然栅栏因长年累月经受风吹日晒,腐朽得很快,但终究关系着在这上学玩耍的孩子们的小命,村民们修补也很勤,所以即使趴在上面也不虞有性命之忧。

    钟诚悠悠的走在穿寨而过的青石板小路上。这个时间里村民们大都已经为生计操劳起来了,两侧门户敞开的楼子里,只有些年老体衰举不起锄头挥不动镰刀的翁妪们三三两两的坐成一堆,沐浴着已经稍显毒辣的日头,摇着老蒲扇,用漏风的口齿咿咿呀呀聊些家长里短。没有那些汉子婆娘们怜悯的眼色和苍蝇嗡嗡般的嘀咕指点,这时候的寨子多少让钟诚有点惬意,然后便想到为未来两天或者三天的日子做些打算。

    正当钟诚沉浸在自己的独居生活规划中时,旁边的楼里窜出个人儿来,虎头虎脑,神气壮实。披件土布汗衫,拽着个绿帆布包,连蹦带跳的站到钟诚跟前,笑嘻嘻地招呼:“八哥!”

    钟诚眉头一皱,眼睛眯了起来,盯着矮自己半头身板却比自己厚实了一半的杨夏至,一声不吭。

    十里八乡的杨氏族谱上,钟诚的大名是杨隆冬,算在宝田寨这一支上,本辈里排行第八。只是钟诚对宝田寨的憎恶,恨屋及乌的排斥抗拒这个宝田寨的族姓,更讨厌一切有关杨氏的称呼。

    杨夏至被这眼神里的不满之意渗得心里发毛,醒悟过来这是犯上钟诚的忌讳了。堆在脸上的笑容也慢慢抹下来,凝固,呐呐的说:“诚子哥!”

    听到这声,钟诚紧锁的眉才化开来,目光转向前方,招呼句:“吃饭了,杨夏至?”语气平淡,也不等回答,拐过男孩继续朝学校走去。

    杨夏至早习惯了这种情形,脸上的笑容却因为这句简单的招呼又重新活泛过来,急忙转身,追在钟诚的**后头;嘻嘻哈哈。

    “诚子哥,老师已经走了是吧?不知道会走好久哦?”

    “挺长的。”

    “那今天我们还上课么?”也不等钟诚回答,眼睛渐渐亮了起来,眼神满是憧憬:“是不是还带着我们去赶山?我都念了这半年了……不过这次可不能再带着杨子江了,不然又像上次一样被他爹追一路,可是一点意思都没了,嘿……进山可得多刨几个兔子窟,要不一人又分不到几口……”

    钟诚走前面,听着杨夏至梦呓般的口气,埋头走路。上次是钟山河接到通知去开会,让钟诚带了两天。当时通知来得突然,钟山河甚至没有什么准备就走了,结果第一天钟诚和一屋子的人互相瞪了一天,第二天钟诚觉得还是闲着,便把这群人拉着一起上了山,翻过了大半个寨子的山头,中午运气好还套住一只野兔,就那么烤着吃了,让都没分到几口的一群人兴奋异常。下午却让循着追了一路的杨子江他爹追到了,说是自己都不敢将孩子往山上带却让钟诚这个毛孩子带着进了山要出了事情就跟他钟家没完云云,临走将钟家父子好一顿诅咒,钟诚固然满腔怒火,本来兴高采烈的一群人也兴意索然……

    看着杨夏至快入魔的模样,钟诚停下来,看着杨夏至,打断了他的臆想:“都会上课!”

    “啊!”杨夏至张大了嘴,望向钟诚的目光写满了失望,及其沮丧的低下头。

    钟诚也不再理会他。到了学校,还需要先去办公室找出备课本,看看今天需要讲些什么。学生们也有三三两两的早到的,趁着还没到上课时间,在操坪里扎堆追打喧闹,看着钟诚走进来,便停下来远远注视,却没有一个人招呼。等到他开门走进办公室,所有人便仿佛松了一口气,接着扯过一直跟在钟诚身后怏怏的杨夏至继续打闹起来。

    ……

    小学里的课堂无非就是那样。钟诚就着父亲的备课本和记录其中的课程安排照本宣科了一番,学生们也比平常更加规矩,安安静静过完一天。平时最爱捣乱作怪的杨重阳今天也没来,据说是跟着去了镇上照顾他父亲,不过还是捎来了一张请假条。不出岔子就好,至于课堂上他们听还是没听,钟诚漠不关心。反正是只要不出乱子,大家都会平平安安的,自己又没有父亲那么多闲心,管着这么些个孩子也会乐此不疲。除了杨夏至,钟诚每次看到这群人的目光就能感觉出他们的敌视畏惧之意,即使是对着钟山河他们也总是强调着一种满不在乎的神情。那么好吧,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反正都是互不顺眼。钟诚不是钟山河那样摆出以理服人的主,所以对着这群孩子只是最大限度发挥着拳头的威慑力。

    在孩子们眼里,狠辣的拳头总是比温和的说教来得有力,所以对他们来说,性冷心毒手段狠的钟诚显然远比表面上温良恭谦的钟山河受忌惮。当然使他们印象深刻的总是一群人让钟诚揍得鼻青脸肿鲜血横飞的那一幕。虽然钟诚也是浑身青紫相间鲜血淋漓,但最后挣扎着站起来,俯视满地嚎啕大哭的倔强阴鸷的目光,回想起来依然让人感觉到一阵冰冷。

    那件事的起因只是杨重阳在带着这群血性初现的孩子嬉戏游闹时,鹦鹉学舌般复述了些家长里短听来诋毁钟氏几代的言语,并自居原创,以显示自己并不怵于钟诚比同龄人大得多的那把子力气——当然,那言语中夹杂的种种恶毒也是简单明了无需揣测。所以钟诚刚好听到后,冲过来直接一拳送给了杨重阳的嘴巴,让杨重阳满嘴血肉,哀嚎不已。

    宝田寨的大人们排斥的是钟望山钟山河两代人,钟诚再如何早慧如何孤僻,也只是个孩子,在**的眼里还不够资格被敌视孤立;况且钟诚终究还是有一半宝田寨的血统,所以宝田寨的大人们对钟诚多少少了些戒备与避讳。而宝田寨的希望与花朵们,便从小耳濡目染着整个寨子对钟家异样的对待,也渐渐有些肆无忌惮。不能与朝夕相处的园丁钟老师肆意——他们没那个资格和胆量,就只有把寡言的钟诚当做表态的对象,大人对大人,那孩子对孩子吧。所以仗着宝田寨的大势所向,即使前前后后被钟诚一一揍过的人不少,但是只要转头扎堆吹扯,便继续尽情体现对钟诚的无畏与鄙视,都兴致勃勃的想象着被群殴至体无完肤的钟诚还能不能继续保持他总是无所畏惧的眼神。

    所以当杨重阳嘴唇开裂,鼻血汹涌的时候,人群先是沉默了片刻,又突然爆发出来。真是好机会呢。大家因为马上就能实现的夙愿躁动起来,于是一拥而上,拳打脚踢,兴奋得嗷嗷嘶吼。孩子终究是孩子,他们一板一眼多半是朝钟诚身上腿上肉多的地方招呼,这让钟诚踉踉跄跄却一直屹立不倒;而钟诚的回击来得凌厉得多,认准人后拳头便朝对方头脸脖子猛挥。很快围攻的十来个人便躺下半数,鲜血横飞,呻吟不已。站着的几个人,胆气渐渐被地上那些扭曲哀嚎的声音镇住,慢慢的便停手散开来,当他们的注意力转移到在地上不断扭动着的身躯,就有了罢手止战的意思。只是钟诚已经完全被愤怒淹没,虽然裸着的上身、腿上青紫一片,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