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竹连忙站起身。这女尼她认得,叫做慧圆,是广福庵的执事主管,郁竹在此的饮食起居,均由她照管。
“慧圆师太。”郁竹也躬身为礼。
“劳烦小姐随我前去退芦斋,师傅相请。”
郁竹应了。两人通过一道边门,走过几处院落,来到主持静益的起居之所——退芦斋。这广福庵是东越国的皇族家庙,每年朝廷均有专款拨给,经过历代经营,已颇具规模,前面的大殿甚是庄严华美,后面的起居之所则花木扶疏,典雅精致。
广福庵的主持静益师太五十来岁,面孔白净,身穿青衣,手执念珠,已坐在桌旁等候,见郁竹推门进入,便站起身。两个人见过了礼后,静益师太拿起桌上的一封书信,递给郁竹,道:“赵姑娘,这是将军给你的信。”郁竹接过信,道了谢,坐在椅子上拆了信观看。信很简单,她的姑母,也就是东越的赵贵妃,将来云州踏春并来广福庵进香,顺便将郁竹接回家去。父亲在信中要她作些准备,好好地陪着贵妃娘娘踏青游玩,然后随娘娘一同返回,并道“一个女孩儿家独自在外终不成个体统。”
见郁竹看完了信,静益师太道:“关于小姐随贵妃娘娘回家之事,想必将军已在信中告知。”
郁竹点了点头。
静益师太又道:“今天永州已来人安排贵妃娘娘一应事宜。永州离此约四天路程,算来四、五天后娘娘将会驾临本庵。”
郁竹微微叹了口气。静益师太知她心情沉重,劝解道:“佛门虽是清净之地,毕竟清苦,终非姑娘久居之地,随贵妃娘娘早些回去,也好与父母亲人共叙天伦。”
郁竹嘴边掠过一丝苦笑,站起身,道:“师太所言甚是,这半年承蒙师太照料,郁竹在此谢过。”
两人寒暄了一会,郁竹告辞而去。
云湖的长春桥,游人如织,万千桃花正开得如火如荼。
扶着桥的石栏,踩着略带青苔的石阶往上走,走至桥拱中央,发觉脚下是桃花,头顶也是桃花,向远处眺望,看到远山上桃花连成一片——如同一片绯红的云霞,与湖中碧水相映,仿佛诗画一般。
“有道是‘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宋兄,这云湖美景当真名不虚传。”一中年文士手抚短髯笑道。
另一年纪较长的文士也笑道,“陈兄有所不知,这桃花林早有名号,叫做‘长春花漪’,与前面的‘万浪卷雪’一起,便是所谓的‘云湖双绝’了。”
郁竹一身男装打扮,也正置身于这桃花林中。湖风阵阵,花香袭人,她心里的烦闷似乎也消退了些。
静益师太对她外出之事,一向睁只眼闭只眼。郁竹身份贵重,若是强着不让出去,她发了小姐脾气,广福庵岂不自讨没趣?况且云州乃富庶之地,百姓性格温和,作奸犯科之人极少,郁竹又聪明机警,行事极有分寸,所以静益只稍问她的去处,其余的就随她去了。
走了约莫一顿饭功夫,她眼前豁然开朗,原来是已到了桃花林的尽头。隔开一条青石板铺就的路,便是那波光潋滟的云湖了。这里是纵观云湖山水风光的绝佳之处,只见远处一脉青峰逶迤而下,伸入洪涛之中,三面湖水拥抱,冲波兀立。今天风和日暖,微波涟涟,涛声轻缓;若遇狂风怒号,浊浪滔天,湖水则轰然而鸣,犹如万马奔腾,是为“万浪卷雪”。
青石路上有不少货贩,售卖当地的土特产品,其中最有名的就属那形态各异、憨态可掬的泥娃偶了。泥偶成对摆在一个精致小盒里,眯缝着眼睛冲人笑,十分逗人喜爱。郁竹在游人中穿行,忽见前面货摊上摆放着一对小娃偶,捏得文雅秀致,与周围五彩缤纷、胖乎乎的泥偶十分不同。她心中忽地一动,伸出手去就想拿起细瞧。突然,一只雪白的手从旁伸出,抢先拿起了那对泥偶。
“这对娃娃挺特别啊,店家,多少钱?我要了。”耳后一个女声脆生生的,十分好听。
郁竹却觉得这声音很耳熟,侧过头来瞧,那人也正睁大了一双妙目看过来。
四目相对,两个人都不由地“啊”了一声。那人雪肤花貌,身材袅娜,正是在观涛阁遇见过的丁二小姐。
丁二小姐扬起半边秀眉,先开了口。
“是你?”
郁竹挑眉未答,眼睛却看着丁二小姐手中的泥偶,心道,这姑娘也不知哪里来的?每次出现总和自己过不去。但是这回,自己也不想轻易让出这对泥偶。
“你也看中啦?”丁二小姐托起泥偶伸到郁竹鼻子底下。
郁竹点点头。
“那给你好啦!”
“嗯?”郁竹倒有些诧异起来。
“那天我哥请你喝茶,你呢,溜得倒快,害我被哥数落了一顿,说我没一点女孩的模样儿。”丁二小姐吐了吐舌头。她今天身着浅红色衣裙,背后映衬着白茫茫的湖水,有那么一股出水芙蓉的味道。
这时,有个年轻人从后面跑上来,道:
“你怎么跑到这里来啦!害我好找!”郁竹循声瞧去,来人正是丁二小姐的哥哥。这兄妹两人感情倒十分好,居然时时地同来同往。
丁二小姐回头笑道:“你赶紧过来瞧瞧这是谁?”
说话间,丁讯已到跟前。
“刚才还在湖岸边,一晃就跑这里来了,好歹跟我说一声,出了事叫我回去怎么交待?”他满头的汗,神情有点恼怒,又有点焦灼。
“好好一个大男人,偏偏婆婆妈妈的。”丁二小姐咂着嘴笑,“你倒是把脸转过去,瞧瞧这人,你还认识不?”
丁讯转过头来,将不声不响站在妹妹身边的年轻人瞧了瞧,片刻后,俊秀斯文的脸上浮出几丝惊喜。
他拱手施礼道:“这位兄台,今天也得了空闲出来踏青?”
郁竹点点头,道:“丁公子,你好。”
丁讯道:“上次小妹鲁莽,坏了兄台喝茶雅兴,还请兄台见谅。”
郁竹还没答话,丁二小姐倒扑哧一声笑了出来。她抛给旁边货摊主人几文铜钱,道:“这对娃娃我要了,你收钱罢。”然后,她把泥偶递到郁竹面前,笑道:“上次占了你的位,这次送你件物事,大家扯平了,免得你以后到处说云州姑娘凶巴巴的,坏了咱云州的名声。”
郁竹觉得这位丁二小姐倒也率直可爱,道了声谢,便老实不客气地接过了泥偶。
丁二小姐朝哥哥笑道:“在这里转了半天,肚子有点饿了,咱们请这位公子去喝早茶吧。”
丁讯点头称是,大力相请;郁竹也无事在身,见丁讯殷勤,便也应了。
竹枝词 第一篇:云湖 第三章
章节字数:2275 更新时间:07…09…28 21:55
鸿运楼,云州最著名的茶楼,背靠峰峦叠障的充山,面向水色浩渺的云湖,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云州民谚有云,上午皮包水,下午水包皮,意思是说上午在茶馆喝茶,下午则去澡堂洗澡,那才是云州人该过的日子。因此,即便是上午,鸿运楼也是顾客盈门。
鸿运楼的顾掌柜此刻正站在店堂中央,笑哈哈地迎接每批进门的客人,那脸红得跟煮熟的虾子似的,不知是否真是鸿运罩顶,还是刚才在笼屉间检视时给蒸红的。当看见丁氏兄妹进门时,他的嘴巴张得更大了,脸也红得发亮。
“哎呀呀,丁公子、丁二小姐,好久没上小店光顾,今天怎么得了空?这位公子有点面生,一定是丁公子的朋友了。”他的一双眼睛瞄向郁竹,笑道。
丁讯笑道,“是啊,顾掌柜,你这里生意倒兴旺,人么,也发福不少啊!”
丁二小姐格格一笑,“两人废话少说罢,楼上的老位子还有没有?”
“有有有,三位请随我上楼!”顾掌柜殷勤备至,亲自带三人上了二楼。
二楼被半人高的雕花隔板隔成一间间,既通透敞亮,坐下来又少人打扰,确实是个喝茶的好去处。
顾掌柜带着他们来到一个临湖的小隔间;雕花木窗推开,清新的湖风顿时扑面而来。
三人坐定,赵掌柜则垂手伺立在一旁。
“赵兄,你先来点罢。”丁讯很客气。
郁竹只点了一壶云湖翠竹。
“一壶云湖翠竹,一壶铁观音,一壶八宝菊花茶,点心么,就捡我们素日里爱吃的上罢。”丁讯接着道。
顾掌柜诺诺而去。
原来,郁竹觉得这对兄妹倒也可爱有趣,自己虽然心事重重,然而愉快的时光多上一刻,以后愉快的回忆也多上一份,于是答应了两人的邀请。来路上,三人互叙了姓名,原来丁二小姐单名一个晴字。年轻人又各述来历,丁氏兄妹的父亲竟是本城守备丁桂龙;郁竹则含糊称自己的父亲是永州某个小小官员。见丁讯的态度依然谦逊有礼,郁竹暗自称许,所以没多会儿,三人已谈得颇为投机。
不一会,店伙计推着个小车,将三人要的点心、茶一一端上。郁竹出生于钟鸣鼎食之家,虽不热衷美食,然而较之旁人,却也称得上见多识广。她细瞧那食物,茶倒也罢了,那点心却认不得半数,模样都十分细巧,四只一组,均用垫着松针的蒸笼盛着,热气腾腾地端上来,那蒸笼只比自己的巴掌大一点。
三人倒了茶,吃将起来。丁晴用筷子迅速提溜起一只汤包,放在自己面前的碟子里,用筷尖在汤包顶部细细地挑开一个小口,顿时一小股热气盘旋而上。等热气散尽,她低下头,轻轻吮吸起来。这个美貌的小姑娘,竟是个吃汤包的行家。
郁竹也夹起了个水晶饺,一口咬下,只觉味道鲜美,满口香馥。
三人吃了大半点心,然后放下了筷子。
丁晴一手握茶盅,一手托香腮,笑道:“赵公子,你是永州人,我想向你打听一位公子,不知可不可以?”
郁竹愣了愣,心想,这位姑娘性子恁直爽。
丁迅在旁皱眉道:“姑娘家好歹矜持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