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想学我一定教,不过你想清楚,学我的本事有个规矩。“。鹿峰很是严肃。
“什么规矩?”陈永仁奇道。
“缘起缘续,你得发誓,从我这学就必须学会为止,而且必须找个人传下去,教会为止,不然就是对这门绝技和祖师爷的不敬,良心一辈子不得安宁,你愿意么?”。
陈永仁捉摸了一会儿突然问道:“学这个一般要多久时间?”。
鹿峰点头笑道:“聪明的问题,我从开始入门每天专心学习,前后一共学了七年,师父说他知道的最高纪录是两年!”。
“啊!那岂不是……我自己,再加上未来教徒弟,最快也要浪费四年时间!”陈永仁愁眉苦脸怪叫道。
“臭小子,怎么说话?什么叫浪费时间?这是正经学本事好不好?一般人想学都没机会呢!”鹿峰笑骂。
“还是算了,我没那耐性……”陈永仁才不会花那么长时间学这种鸡肋的本事,他心里抱怨道:“真是!学个东西还那么多规矩,怪不得祖宗们的本事都绝了!”;他却不想想自己那种心态,即便他自己学了也不一定会,会了也不一定去找传人,所以说不要主观片面的看待问题,有时候问题出在自己身上。
下午六点,众人吃过晚饭,齐聚临时会议室,陈永仁除了江生、鹿峰之外一个也不熟悉,他也没兴趣熟悉,他之所以愿意待在电影思想落后的‘长河’,就是因为他需要的只是电影拍摄的实践经验,并没有指望得到什么其他意外的惊喜。
凌浩然先是说了些场面话便先行离开,接着早上未曾谋面的监制凌镜寰分配整个剧组人员的工作职能,导演黄国柱、摄影吴国孝等等,陈永仁的身份是场记助理,众人听到还有个场记助理都很讷闷,其实这部电影属于小制作,一个场记就够了,根本不需要什么场记助理,可是陈永仁从未接触电影,为免出现差错,江生也只能做如此安排。而且电影出来后也不会有他的名字,剧组的正牌场记何敏也很高兴有个人分担自己的工作;分配完众人工作,凌镜寰嘱咐众人早些休息,明天一早准备开机便宣布散会。
陈永仁与场记何敏同住一屋,何敏满心以为有个人分担自己的工作正自高兴,结果得知陈永仁初入此行,一窍不通,又见他跟江生、鹿峰二人关系亲近,以为是上面安排下来蹭饭吃的,顿时颓丧起来,对其也是爱理不理,陈永仁察言观色,猜出其心中所想,他开口道:“何大哥你放心,我虽然是刚刚入行,但却是实实在在来做事的,今后在剧组你尽管使唤我,只是我毕竟初来乍到,很多地方不懂,若有什么不对的地方也请您多多指教。”他一番话说得言真意切,何敏倒有些不好意思,对其也是热情起来,陈永仁问了诸多问题,他都耐心为其解开疑问。
第二天一早,剧组中人一起吃过早餐,带上各种器材道具,乘车来到郊外的片场,这是以前的国营片场,各种风格的建筑与不同朝代风貌的街道都有;开机前首先要进行此时港台盛行的拜神仪式,陈永仁与其他工作人员摆好香案,烧猪、水果各种供品准备好,凌镜寰带领众人三拜行礼,陈永仁也不觉新奇,他小时候在村里每逢过节时候,全家都会拜神,在他心里为什么拜神或者拜哪个神没有区别,更没有感觉,一个形式而已。至于那些拍摄过程中莫名其妙时顺时不顺的的说法,他也不敢苟同,人生本就如此,总有一帆风顺时,总有崎岖坎坷路,大起大落本就正常不过,他内心虽不反对鬼神之说,但却对其有另外的理解,而不相信传统意义上“举头三尺有神明,百鬼夜行人间道”的说法。
仪式完结,第一场意义重大,所以何敏亲自上场工作,陈永仁跟在一旁学习;第一场戏是在封闭的摄影棚里拍摄江生和鹿峰饰演的北海双仙斗法的戏,凌镜寰坐在“至尊位”,黄国柱坐在旁边,前者斗志高昂,宣布开机,何敏亲自在摄影机前前打过场记板,剧组正式运作起来;江生与鹿峰两人在场中你来我往开始拙劣地交手过招,是的,在不懂武术的陈永仁先生眼里,他们的表演很拙劣,看过《黄飞鸿》和《醉拳2》那样的功夫片,也看过《新龙门客栈》和《笑傲江湖之东方不败》那样的武侠片,实在欣赏不了这样的动作场面,不过他如今也不过是个无名小卒,自然没资格说些什么;江生与鹿峰身兼武术指导,两人又是表演经验丰富,第一场戏顺利得过关,众人齐声欢叫。
接着凌镜寰与黄国柱、江生几人打过招呼就离开了片场,这个监制就是个挂名而已,从第二场戏开始,陈永仁开始从何敏手中接过一部分简单的工作,熟悉之后,工作量渐渐增多,如今的港台电影从业人从演员到导演拍戏都很拼命,第一天,他便累得半死,回到住处倒头便睡。
但第二天开始,陈永仁如同变了一个人,工作起来像拼命一样,剧组哪里都有他的身影,他接过了何敏所有的工作,后者未过多久便被调到剧务一组,但仍挂着场记的职务,陈永仁努力熟悉剧组的每一个角落,一丝不苟,稍有闲暇便抱着一本有关摄影技巧的书向剧组里的摄影吴国孝请教,每天工作完都会坚持做笔记,他疯狂得汲取一切与电影相关的知识;偶尔剧组出了什么差错,被黄国柱骂了好几次,他也是不以为意,有过则改,不耻下问,其他人见他如此状况都很是惊讶,江生和鹿峰也是惊诧陈永仁的前后变化,众人看他如此务实,也是能教则教,很少拒绝,陈永仁就是这样在台湾过了半个月……
第十二章 谋定未来
readx;现在的港台电影人拍电影是出了名的速度快,何况是《北海双仙戏乌龙》这样的小制作,不到半个月就拍完了所有的镜头,本来制作后期的配乐、剪辑、洗印等工作也该有场记全程参与;但陈永仁毕竟只是刚入行,后期工作仍旧是交由何敏完成,陈永仁也不计较这些,饭要一口一口吃;他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对电影的制作拍摄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也需要一段时间消化,而且要挤时间来自学专业知识,他的目标是导演和制片人,没必要浪费时间和人争什么名分。
江生和鹿峰倒是准备在回港之前带他在台湾玩玩,但陈永仁一番挣扎之后拒绝了,原因很简单,他没钱了,以前的“陈永仁”本来就没挣下什么钱,他口袋早就空了;在台湾做了两星期的助理场记,工资才八百港币,这还是看在他工作拼命和江生的面子上,他这个助理场记本来就是多余的,身上的钱不够折腾,他又不喜欢欠人情,所以三人在杀青后的第二天就回到了香港。
下了飞机,江生嘱咐陈永仁在家休息几天,等他电话另行安排;后者点头称是,半个月来他几乎没有放松过,除了工作就是睡觉,而且他心里另外有了新的计划,也要付诸行动;三人于是就此别过,各自分道而去。
陈永仁回到家时,却见家里空无一人,陈父陈母不知何去,他正自奇怪,却从身后听见母亲石秀珠的声音,转过身来正是陈父陈母,陈母很是高兴,对其嘘长问短,陈永仁心里很是高兴家里有个很关心自己的母亲,他初到台湾时的那种负面情绪终于消散了一点。
“你们俩干嘛去了?现在才回家?”陈永仁道出心里疑问。
陈母开口道:“前段时间我和你爸不是一直想着开间成衣铺么?前天已经开始做了,门面离家很近,在天水围,那边很多街坊都是以前的熟人,都帮我们揽生意,我记得你说今天回家,估摸着也是这个点,就提前下班了!”。石秀珠说完却见陈永仁一脸的不自然,又是奇怪又是关心道:“阿仁,怎么了?”。
陈永仁沉默片刻,很是郑重地面对父母二人说道:“你们放心,最多半年时间,你们就可以在家享清福了。”。
陈启泰夫妇面面相觑,不解其意,陈母很是担忧道:“阿仁,你没事吧?”。
“没事,只是觉得……你们都年近半百了还要这么辛苦,心里很不舒服。”。
夫妇两人沉默了一会,陈启泰道:“你刚下飞机,应该饿了,我们也没吃饭,咱们先进去,吃完饭你好好歇歇,没事的,慢慢来,我们相信你!”。
一家三口吃过午饭,陈父陈母又去了天水围,陈永仁回到房间,坐在书桌前拿出纸笔,闭目凝神片刻,在信纸上写下两个字——“咒怨”。
陈永仁对日本的文化研究是没什么兴趣的,但作为一个资深的阅读爱好者、电影爱好者,他还是看了一些经典的日本文学与影视作品,如吉川英治的《宫本武藏》、山冈庄八的“日本战国枭雄列传”系列,司马辽太郎的几本历史小说,这些人及他们的作品都是影响深远的存在,例如古龙先生初期在的武侠小说就深受《宫本武藏》的影响,而山冈庄八的枭雄列传《德川家康》更是号称成功人士必读作品,在日本地位等同于中国的《三国演义》。
《咒怨》是日本小说家大石圭在2003年发行的恐怖题材小说,事实上与这本小说相等水准的作品有很多,而且都是陈永仁不感兴趣的存在,但是这本小说创造了一个传奇,它被日本著名导演清水崇改编成电影而轰动一时!。《咒怨》是东方文化背景下的恐怖鬼片的代表,电影全球票房近两亿美元,后来与《午夜凶铃》一样都被好莱坞翻拍,两者被并称为“日式恐怖‘的经典力作,甚至于《咒怨》名声一度还在《午夜凶铃》之上,被称为“世界第一恐怖片”。
以致于当年,在日本刮起一阵恐怖热潮的影片《咒怨》,差不多所有的宣传广告及物品被当地电检处、电视台及各方面禁止公开或者拒绝刊载,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