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嫁》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待嫁- 第1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后来,还是赵宜说服了他。



  



  “医者父母心,张太医也瞧见了,若瑾表妹因流言成疾,若是继续放任流言猖狂肆虐,怕是她这性命也难保,太医竟是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病人日渐衰竭,直至死去而不顾的么?”



  



  “再有,太医也知流言真伪,您不过是说出当年的实情,又怎能算是撒谎呢?又或者,太医是畏惧世人诟病,担忧世人说您是屈服晋王府权势才?”



  



  不得不说,赵宜确实口才了得,经他劝说,张太医坚决的态度有了松动,只是张太医仍有顾忌。



  



  “世子所言有理,辟谣一事下官不敢辞,只是如今安二小姐以病重之名入王府,待他日健健康康离开,怕是世人会误以为是下官治好了她的病症,可实际却是,安二小姐并未生病,这虚名下官不敢当啊。”



  



  “太医有此顾虑是应当。”赵宜谦和笑道:“这一点太医不必担心,您只需对外说若瑾表妹是心病就好,其余的,想必侯府自有安排。”



  



  “如此,下官谨遵世子吩咐。”张太医推脱不得,只好答应下来。



  



  张太医也不需四处去说,自有人找上门打听安若瑾的情况。



  



  盛京的达官贵人不少,能请动张太医看病的却不多,因为答应了替安若瑾辟谣,本是许久不曾到宫外出诊的张太医不得不意思意思,接了几家的邀请。而在看病时,那些闲着无事爱八卦的世家夫人小姐们,少不得会趁机询问安若瑾的事,这时候,张太医就直接搬出想好的说辞。



  



  “文信侯府的二小姐是被流言气得伤了身子,老夫也是无能为力,只看她自个能否想通,不然这心病是药石无医的。”



  



  “被流言给气的?不是说安二小姐本就底子差,是当年伤了身子么?”请张太医看病的夫人故作诧异。



  



  “夫人这话,莫非是怀疑老夫信口胡诌?”张太医板下脸。



  



  那夫人哪敢得罪张太医,忙道:“岂敢岂敢,只是大家都这样说。”



  



  闻言,张太医便叹道:“说来,那安二小姐也是可怜人。”



  



  听闻这话,那看病的夫人少不得好奇,追问道:“太医何出此言?”



  



  于是张太医便故作不小心地将当年安若瑾不是生病,而是中毒的事说了出来,末了,道:“那毒不算厉害,只要排清余毒,对身子是不会有影响的,也不知是哪个庸医说会影响子嗣,真是丢咱们医者的脸面。”张太医嗤之以鼻,全然一副被同行惹怒,气极失言的表现,这增加了他所言的可信度。



  



  这说辞,是安若澜给想好的,一套一套的,足以应对这些好事的夫人太太们。



  



  张太医在盛京名望极高,他说出的话,大家还是信的,是以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安若瑾的事就传遍了盛京,舆论几乎是在瞬间发生逆转,人们从议论安若瑾不孕,变成了抨击胡乱散播谣言的人。



  



  在慕容氏的推波助澜下,那些自恃正义的夫人小姐们开始寻找散播谣言的真凶,每日夜不成眠的人变成了赵三。



  



  永宁侯老夫人曾试探过赵三,问她:“吏部江侍郎的长子品貌都不错,你母亲有意将你许给他,你如何看?”



  …



  赵三已心力交瘁,但仍是不愿松口,道:“江侍郎的长子确实品貌俱佳,但孙女听闻他性情暴躁,孙女不想日后都活在胆战心惊中。”



  



  “那国子监祭酒宁大人的嫡子呢?”永宁侯老夫人又问。



  



  “宁大人的嫡子是性情温和,但宁大人不过区区一个国子监祭酒……”后面的话赵三不必再说。



  



  永宁侯老夫人沉默半晌,道:“挑来挑去,全盛京的年轻公子你都挑的差不多了,既然你都看不上,祖母也不逼你。”



  



  赵三知晓祖母是动了气,乖觉道:“孙女不敢挑剔,只是孙女好歹是侯府的嫡女,且上面的姐姐嫁的那般好,若是孙女未来的夫家比姐夫远远不如,孙女还如何……”



  



  “日子是自己过出来的,所谓相夫教子,夫婿是否出息,与自身也脱不了干系。”永宁侯老夫人淡淡打断她。



  



  “可……”赵三轻咬嘴唇,“可是……若是高些,后面总容易些。”



  



  “好逸恶劳不对。”永宁侯老夫人终是不悦地皱起眉。



  



  “孙女并非是好逸恶劳。”赵三觉得委屈,她已经退而求其次了,为何不能选个稍微好些的?她自认值得比祖母所说的人选更好的男子。



  



  “既然祖母认为选好的人家是好逸恶劳,那祖母为何要替嫡姐选一个那般好的夫婿?孙女知道祖母因嫡姐生母早逝,对嫡姐偏疼一些,可孙女也是您的亲孙女啊,您怎能厚此薄彼呢?”



  



  自从兄长说了祖母有意将她送去庙里当姑子,她心里就憋着一股怨气,不就因为她的母亲是继室,而嫡姐的生母是原配,是祖母的内家侄女,更得祖母喜爱么,祖母就这般轻看她,帮她选的夫婿一个不如一个,如此下去,她倒不如真的做了姑子还好些,左右无法做那人的妻子,她这一辈子也不会开心了。



  



  这般想着,赵三愈发无所忌惮,倨傲道:“如若不是世家子弟,父亲官职低于四品,人品才貌一般,名不经传者,孙女都不会下嫁!”



  



  “……”永宁侯老夫人沉下脸,“我知道了,你退下吧。”



  



  “是,祖母。”赵三仰着头,福身准备离开。



  



  永宁侯老夫人转了转腕上的白玉镯子,忽然道:“我一会要去文信侯府拜访,你可愿意随祖母去走一趟?



  



  赵三脚下一顿,手指止不住地发颤,好不容易克制心底的慌乱恐惧,她敛首细声道:“孙女今日身子有些不适,怕是不便陪祖母外出走动。”



  



  永宁侯老夫人深深望了她一眼,叹道:“那便算了吧。”



  



  赵三松了口气,“孙女先告辞了。”



  



  永宁侯老夫人点点头,待赵三离开,扬声道:“吩咐下面准备马车。”



  



  丫鬟应了,当即去吩咐车夫套马。



  



  永宁侯老夫人要来拜访,安老夫人自是亲自到二门迎接,侯府的五个媳妇也陪着一起。



  



  寒暄一番,喝了茶,永宁侯老夫人笑道:“我今日来,就是想跟老姐姐说几句体己话,哪想老姐姐弄这大阵仗。”



  



  安老夫人正要回话,孟氏抢先道:“萍姨说的是哪里话,您是长辈,我们是晚辈,理应来给您请安的。”



  



  因着孟老夫人与永宁侯老夫人也是知交,孟雨颜从小就识得永宁侯老夫人,是以一直亲昵地称呼永宁侯老夫人为“萍姨”。



  



  闻言,永宁侯老夫人不咸不淡笑了笑,道:“老姐姐这五媳妇是越发重礼了。”



  …



  “……”孟氏脸上的笑僵了僵,识相得没有再多嘴。



  



  安老夫人抿了口茶,无视窘迫的孟氏,笑道:“你就别说这些虚的了,难得来一回,咱们姐妹可得好好说会话。”



  



  “这是自然。”永宁侯老夫人含笑颔首。



  



  安老夫人对慕容氏点点头,慕容氏起身笑道:“既如此,妾身几个就不打扰老夫人与母亲叙旧了。”福了福身,便示意妯娌几个退下。



  



  孟氏望了身旁的薛氏一眼,等薛氏点头,才跟着几个嫂嫂一起离开。



  



  两人的举动全部落在安老夫人与永宁侯老夫人眼中,永宁侯老夫人疑惑问道:“那是……”



  



  “让老姐姐见笑了,那是五房的妾室,不值一提。”安老夫人淡淡一笑,眼底暗了几分。



  



  永宁侯老夫人明了,听说文信侯府五爷只有一妻一妾,那妾室还是五年前从田庄接回来的,想来就是方才那个了。



  



  只是孟氏为何与那妾室如此亲密,瞧那样子,似乎还对那妾室言听计从?



  



  心中虽奇怪,永宁侯老夫人也没有多想,她今日过来,石油更重要的事。



  



  都是相熟几十年的姐妹了,永宁侯老夫人也不拐弯抹角,直言道:“不瞒老姐姐,今日我过来是来请罪的。”



  



  “怎么的?你倒是说说请个什么罪,这世上还有能让你低头的事儿?”安老夫人浑不在意笑了笑,以为她是在开玩笑,并未往心里去。



  



  见状,永宁侯老夫人不觉窘迫,歉意道:“老姐姐就别埋汰我了,我这说的是真的,就是……”似是有些难以启齿,她顿了顿才接着都按:“就是瑾姐儿那事儿,是我家三丫头……”



  



  说到一半,她还是说不出口。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