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检阅完毕,还举行大游行。
搞一次这样的大检阅、大游行,耗费的人力、物力和金钱,数字是惊人的。
除此之外,还有元旦大庆,春节玩灯,端午赛龙船,中秋游湖,化装舞会,炉边闲话等等,名目繁多,层出不穷,怎么热闹怎么来,怎么轰动怎么搞。
所谓中秋大游湖是租用几艘大帆船,邀请全体干部游赣江,从章贡二江合流处游到大湖江,尽兴回头。船上备有酒席瓜果,自由取食,边吃边赏月听音乐。
炉边闲话是在春节前一天晚上,邀请各单位负责人与各界知名人士,在专署小礼堂过除夕。四人一小桌,一只火盆,桌上一大盘南安板鸭,一大盘拼盘,一瓶酒。炉火熊熊,酒酣耳热,欢度良宵,蒋氏向每桌敬酒,预贺春节。
为了建设新赣南,首先要移风易俗,革除陈风旧规。
为了反对结婚铺张浪费,大摆宴席,蒋经国在赣南有一段时候推行过集团结婚。他也欢欢喜喜地经常主持集团结婚典礼,对移风易俗起过好作用。
但在推行过程中也出现一些缺憾。过去青年人结婚,一向是媒婆包办,很少是自由恋爱的。所以举行集团结婚时,新郎新娘来到礼堂,排成两行,来几个向左向右转,穿插几下,搞得新娘子晕头转向。回家时,认不得自己坐来的花轿,更有坐错了回家的,加上素不相识,连老公也换错了,弄假成真,搞得哭笑不得。这笑话,一直流传至今。
还有些搞法就不是移风易俗,而是胡闹了。比如在城门设卡强迫妇女剪短头发。赣南妇女原来梳的是团型发置于后脑壳上,用一只小丝网罩着,也挺好看的。为了移风易俗,蒋经国推行了妇女剪短发。有一段时间曾在各城门口设卡,每天派赣县妇女指导处的工作人员对进出城的妇女强行剪发。大部分妇女还是乐意接受,也有极个别的妇女想不开,剪个“鸡尾巴”遭人耻笑,无地自容,甚至投塘自杀。文化大革命初期也搞过这种恶作剧,但谁也不知道发明权是蒋经国,而不是红卫兵。
“新赣南”的“财神庙”(1)
蒋经国大搞“建设新赣南”,各个单位趁此拼命扩编,不断创办新的事业,还经常搞许多大规模的活动,花钱如流水。这笔钱从哪儿来呢?来源有四:一是正常经费,二是捐献,三是罚款,四是交易公店。
这个交易公店是四区专署开办的一个公营商店,贩卖各种物品。从生活必需品到工业、农业、交通、建筑等等各种物资,凡是有利可图的生意都做,反正有的是可以灵活运用的资金,有大量的运输工具,有种种便利条件,因而生意兴隆,财源茂盛,交易公店也就成为“新赣南”的“财神庙”,经理外号“财神爷”。专署所属各单位编外人员的工资,无法报销的活动开支、新办事业的经费,多半由“财神庙”支付。
1943年,凡在赣南工作三年以上者,还从“财神庙”里得过一笔数目不小的“特别分红”。“财神庙”的头一位“财神爷”是留苏派的徐季元,后为政校派的黄密。
当时赣南各县都有交易公店的分店,黄密继任总经理后,改名为“新赣南国民经济建设公司”。它与“赣闽湘粤四省盐务督运处”都是蒋经国在赣南的重要经济来源。
蒋经国挺会走“群众路线”,不久,他又规定每星期四下午亲自接见民众。从1940年起,蒋经国在专署院内设了一个“民众问询处”,有两个登记员负责接待工作,并由专署贴出公告,公告上说:“无论什么人有什么冤屈苦情或者解决不了的重大问题,都可以来见蒋专员,有冤的伸冤,有屈的叫屈,政府一定给老百姓作主,公正处理。”
这在其他各省、市、专、县是闻所未闻的新鲜事,在报上公布以后,轰动赣州,老百姓奔走相告,含冤受屈的人也产生了一线希望。
当时的四区专署,在赣州的新赣南路一号。每到星期四下午,专署、县府十分热闹,接待室门外排着一条长龙,在这个求见专员的队伍之中,男女老少各色人等都有。无论有什么意见、疑问和要求,都可向政府提出,一定给予公正处理,方式可以书面写,可以口头讲。到了接见时间,由一位登记员唱名,另一位登记员引进接见厅,蒋经国含笑接待,亲切交谈,听取陈述意见,旁有专人记录,每次接见完毕,由秘书汇总记录送请专员审批,分送有关单位处理,有些重要案件,专署另行派人直接调查处理。有意思的是,他对衣着比较差的来访民众的要求比较重视,觉得他们是底层平民,是求告无门的可怜百姓;相反,对那些西装皮鞋衣着漂亮的人的意见就不重视,认为他们不会有太大的冤屈。
在蒋经国太忙分不开身或者外出期间,就由专署主任秘书周灵钧代表接见。
起初,小蒋接见民众,听取意见和申诉以后,是解决了一些问题,使某些民众得到实惠,也采纳过一些民众所提的意见,因而颇得民心,博得了“蒋青天”的美称。
默默无闻的葛接福老人成为赣南名人,就是小蒋星期四接待日最大的受惠者。
1940年至1945年的赣州,提起葛接福老人的名字,恐怕很少有人不知道。因为他是“新赣南”的典型人物。这个典型人物是怎样产生的呢?
有一次,蒋专员接见民众时,一个年纪六十开外的老头儿,不等接待人员按登记顺序唱名,拄着拐棍抢先挤到前头。这位老人虽然弓腰驼背,老态龙钟,但他不管不顾奋力抢先,一脚踏进接待室。一见蒋专员,就丢下拐杖“扑通”一声,双膝跪倒,两手叉地,连连向蒋专员磕头。这老头大概进过旧衙门,对这一套礼数挺熟悉。蒋专员不习惯这个,慌忙起身,双手扶他起来,说道:“老人家,起来,起来,有话慢慢讲,不要下跪磕头!”一边说,一边把老人扶到椅子上坐下。
老人感动得眼眶红湿,迫不及待地结结巴巴地说:“专员啊!我们镇上,有个兵役干事叫张伟的,他把我的一个独子抓去送了壮丁,还想霸占我的媳妇。专员!请你老人家给我作主啊!”
“老人家,慢慢说,你叫什么名字?家住哪里?”专员问他。
“我叫葛接福,今年63岁,住在城北镇姚衙前。”他喘了口气,又接上说:“我儿……子……叫葛大保……是涌金门挑脚夫(搬运工)。”
“你们的保长是哪个?”专员又问。
“保长陈明光人好,就是奈何不得张……伟。”他一边说,一边擦眼泪,“专员!我就一个独养儿子,给他抓走了,我靠哪个活啊。”说到伤心处老人大哭起来。
“老人家,你不要哭,我会派人去查清楚的。要是你儿子确是独生子的话,我一定派人去把你儿子找回来送还给你,好吧?”蒋专员挺讲政策。
“那还有什么话讲,谢天谢地谢专员!专员是青天大老爷!”
“行了,行了,不要这样讲。”专员对接待人员说:“送老人家回家去。”
“新赣南”的“财神庙”(2)
“不用送,不用送,我自己能走,多谢!”
葛接福老人出了门,蒋专员立即写了一张手谕:“城北镇葛接福的儿子葛大保如是独子,必须火速追回,不得有误。张伟是否真有霸占葛大保之妻的情况?交徐区长立即查办。”
赣州区长徐浩然接过手谕,一言未发,心里很不是滋味。因为这件事情出在他所管辖的赣州市区,送壮丁也是赣州区所送,葛老头这一状虽然告的是城北镇兵役干事张伟,显然连他也牵连进去了,真是学剃头碰到连鬓胡子,弄不好要触大霉头,因此,他心里忐忑不安。
徐浩然迫不及待地跃上自行车,直奔濂溪路城北镇公所。到了城北镇公所,他把镇长邹冠洲和兵役干事张伟找来,问清这件事的真实情况,张伟很直率地说:“葛大保是独子,确是事实。但是,并不是抓来的,是他得了两百块银元安家费(约值一百石谷),自愿去应征的。”那就是卖壮丁,并不是抓壮丁。葛老头显然隐瞒了事实真相。
“那葛老头为什么又去向蒋专员告状呢?”
“那大概是葛老头的媳妇,看见丈夫当兵去了,就要离婚,葛老头因为年老无人照顾,不答应媳妇同儿子离婚,所以吵闹不休。我去调解多次都没有结果,还被葛老头骂得狗血淋头!”张伟这样解释。
张伟走后,徐浩然又私下问镇长:“葛老头告状,还说张伟想霸占他的媳妇,可有这种事?”
“这个,我也不清楚。不过,为了他媳妇要离婚,葛老头来吵,张伟去他家调解过几次,是挨了老头的骂。”镇长说。
徐浩然回避了男女之间的事,斩钉截铁地说:“强征独子是违反兵役法的,葛大保既然是独子,不管他是强迫,还是自愿,都要追回来,要不然无法向专员交代。”
邹镇长为难地说:“人都早已送走了,到哪里去找哇。”
邹镇长也的确无能为力,徐区长只好另想办法。他当即奔回区里,要兵役指导员张学诚检查送壮丁的花名册,查出葛大保早在一个月前就交由赣县政府兵役科转送赣县团管区司令部,拨给接收新兵的部队去了。
顺藤摸瓜,他又去找赣县团管区司令刘镇国,把专员的手谕给他看。他看过手谕忙令参谋处查找接兵部队的番号与接兵花名册档案。经查葛大保已交九十三师接兵部队带走,己离开赣州不知去向。刘司令当即亲自写了一封信给九十三师的师长,说明赣州新兵葛大保是独子误征,现在蒋专员严令追回,请他帮忙查出此人交给来人带回。
当晚,徐浩然就派区署的军事干事喻文禄携带二函去追踪寻找。喻是中央军校特训班学员,久经军旅,办事干练,交这个任务给他,徐是有信心的,临行时一再嘱咐他:无论花多少路费,一定要把葛大保追回来。
徐派的人刚刚出发,认真的蒋专员就来电话催问,语气严厉地责成徐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