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论剑- 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美国耶鲁大学教授伊曼纽尔&;#8226;沃勒斯坦:必须要具有一定的规模、一定的能力、一定的军事实力、一定的内部凝聚力。

  英国诺丁汉大学教授郑永年:所有的以前的国家,崛起中的大国,都是因为它内部的国家制度的健全,所谓的一个国家外部的崛起,实际是它内部力量的一个外延。

  俄罗斯莫斯科国立国际关系学院阿列克谢&;#8226;沃斯克列先斯基:必须在世界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很明显,经济脆弱的国家,不可能成为大国。

  德国慕尼黑应用政治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约瑟夫&;#8226;亚宁:我们可以说文化因素很重要,比如说,国家教育水平很好,这非常重要

   。。

中国崛起为世界提供新选择
阮宗泽

  在世界重组、国际生态环境大转换的过程中,中国不仅要向世界贡献市场、产品和资本,还要向世界贡献思想、发展理念和中国元素

  中国的崛起是世纪之交世界格局最重要的结构性变化之一。经过近30年的改革开放和探索,中国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不仅创造了经济腾飞的奇迹,而且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与日俱益增,全球都以新的目光关注中国的发展和变化。2006年6月11日英国《金融时报》说:欧洲属于过去,美国属于现在,中国属于未来。 

  然而,国际上对于中国如何运用其不断增强的力量疑虑重重。那么,中国的发展对世界意味着什么呢?中国应当如何做? 

  中国是世界繁荣的发动机。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中国的高速增长必然为世界提供新兴的增长动力、丰富的商品和巨大的市场空间。自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五年来,中国政府认真履行了加入世贸组织时做出的承诺,共清理了2000多项与贸易有关的法律法规,废除了其中700多项与世贸组织规则相违背的法律法规,同时对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做了相应修改,使其与世贸组织规则相一致。中国工业品的平均关税税率已从加入世贸组织前的%降到2005年的%,农产品的平均关税税率从%降到了%。中国完全按照承诺开放了服务贸易市场。世贸组织总干事拉米对中国入世后的作用给予了“A+”的打分,称中国对世界经贸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是世界和平的促进者。中国提出了构建“和谐世界”的主张,在国际上引起广泛的共鸣。 

  过去28年改革开放的实践说明,中国是在不损害现行国际秩序的前提下发展起来的,这个国际秩序还为中国的发展预留了相当广阔的空间。中国用实际行动向世界证明自己不仅是国际秩序的“参与”者,而且是建设者。中国将吸取历史上大国崛起的经验教训,绝不会重蹈发动战争去掠夺别国资源的覆辙。 

  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前所未有地得到改善,实践着构建“和谐亚太”的历史重任。中国的周边国家多达29个,其中直接接壤的邻国就有14个。冷战结束,宣告了大国对抗时代的终结,为中国进一步稳定周边的和平环境提供了良好机遇。中国积极与有关国家谈判解决边界争端,或建立信任关系,保持边境地区的和平与安定,减少了因领土争端而导致武装冲突的可能性。 

  中国与发展中国家联系更加紧密。中非合作论坛的成功举行,再次说明中国与发展中国家的传统友谊经受住了考验,共同利益在拓展。中国在国际经济中发言权的增大,有利于代表发展中国家表达关注。而中国的利益横跨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国际社会中处于桥梁位置,有助于做好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沟通。 

  中国与大国关系稳定发展。中美不仅是“利益攸关方”,还是“建设性合作者”;中俄是“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中欧的“战略伙伴关系”走向成熟与务实;中日致力于“战略性互惠关系”。 

  国际形势波谲云诡,进入21世纪以来,“9&;#8226;11”恐怖事件、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以黎战争等频频出现。朝鲜核危机、伊朗核危机升级,国际安全缺失加剧,矛盾纷争挥之不去。中国积极介入热点地区,还向世界各地派出越来越多的维和部队,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的“能见度”日益提高。 

  中国需要更明确地向世界阐述自己的战略意图,以消除误读和误判。在世界重组、国际生态环境大转换的过程中,中国不仅要向世界贡献市场、产品和资本,还要向世界贡献思想、发展理念和中国元素。而这些贡献将丰富世界的多样性,为世界提供一种新的选择。 

  中国在影响世界,世界也在影响中国。纵观数千年历史,中华民族几经沉浮,然而总是在逆境中崛起,绵延不绝。这正是中华优秀文明的支撑作用。自20世纪末以来,中国的改革开放开启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代。一个快速成长的中国将是21世纪人类历史进程中浓墨重彩的一笔。中国不仅仅是中国崛起的受益者,世界都可以分享到中国的发展红利。

  
  为真实反映社会舆论动态,传递百姓心声,2007年《人民论坛》新开设了栏目“千人问卷”,紧扣社会热点和社会现实问题,组成专门调查小组,采取调研调查、问卷测评等方式,充分利用人民论坛调研基地与专家学者资源,通过问卷调查、专家调研、记者采访、网络民意测验等多种渠道,获取有效信息,为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等提供政策咨询和服务,从而通过“千人问卷”搭建起理论与实践,学者、官员与百姓之间的桥梁,真正服务大众。

文化:为经济竞争注入生命力
唐任伍

  文化不但是促进经济高速增长的软要素,而且是直接的生产力

  如果把一个经济主体比作一个生命体,那么文化则是它的灵魂。21世纪是“经济文化一体”的世纪,“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中国经济加快了发展的步伐。 

  经济本质上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弗朗索瓦&;#8226;配鲁曾经说过,各种文化价值在经济增长中起着根本性的作用,经济增长不过是手段而已。正是积淀了几千年并且一直在熏陶着中国社会人生和人心的中国文化中的精华,在社会转型成功后的中国,焕发出了巨大能量,成为推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动力。 

  中国传统文化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进入现代化建设的今天,焕发出蓬勃的生命力,它与人力、知识等其他资源一样,成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的资源,并且深刻影响着改革开放后中国人的生活、工作、行为方式和思想。具体地说,中国文化对于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生命力,主要表现在下列几个方面: 

  造就了具有社会责任心的新一代知识分子。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得益于知识经济、信息经济的高速发展,作为知识和信息资源主体的知识分子,其状态、境界和德性如何,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在中国现代化的建设中,最需要者尤为具有儒者气象的“儒工”、“儒商”和有儒者风度之技术人员。中国知识分子所具有的一种以天下为己任的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所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及“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极,为前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精神,是一种积极的“入世精神”,即积极关注社会现实并投身于改造社会现实的人生态度,提倡经世致用、兴邦论国,如《大学》中讲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洁身自好的价值观念,天然的对社会进步承担的责任意识,对名利的谦让、淡薄的风骨,清廉自守、不求闻达、视名利如浮云的品格,成为降低经济增长成本、促进经济快速增长、提高经济竞争力的精神动力。 

  注入企业文化,培养群体意识。现代经济增长是多种要素综合的结果,企业尤其承担着经济发展的主要责任。作为一种以伦理规范为主体的中国文化融入企业,经过调整与现代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相协调,可以在培养企业的群体意识上发挥重要作用,从而造成企业内部的和谐风气和团队精神。 

  提倡世俗伦理,调整社会风气。这种世俗伦理首先表现为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如积极向上,乐观豁达等;同时也表现为在各种社会伦理关系中的行为规范,如家庭生活中的父母子女关系、夫妻关系、婆媳关系,又如社会生活中的国家与集体、上级与下级,以及朋友、同学、邻里等关系;特别表现为崇尚信义,重视诚信的意识。而诚信恰恰是刚刚进入市场经济轨道的中国社会最稀缺的文化资源,弘扬“人无信不立”,“言必信,行必果”的中国文化,提倡诚实守信、守法经营的社会风气,抵制和打击违反诚信原则的行为,恰巧能够为没有经过工业革命和发达商品经济阶段的中国市场经济提供有效的伦理工具。 

  和谐人际关系,舒展紧张氛围。市场经济是一种竞争经济,我国经济发展中公司与公司、人与人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矛盾日益尖锐,经济要发展,社会要前进,更需要一种以提倡“和”作为宗旨的宽容文化,使人与人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紧张关系缓和,舒展剑拔弩张的氛围,而不需要相互报复、相互厮杀的极端主义。中国文化中的“和为贵”、“和而不同”的文化理念,为社会提供了对话、沟通、协调的理性方式来替代对抗、误解、冲突,钝化“竞争”的压力,消磨掉一些“竞争”的锋芒,由此化解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矛盾和冲突,有利于经济的快速发展。

机遇大于挑战:崛起不是梦(综述篇)
林毅夫

  我国经济发展可谓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后发优势为经济增长提供了巨大的潜力,然而,保持增长面临着来自经济的周期波动、城乡差距扩大等方方面面的挑战

  一、后发优势创造发展潜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