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一位央视记者采访大寨时,见到两位正在修梯田的老人,一位73岁,另一位67岁。他们是大寨农业组的成员。农业组一共有40人,平均年龄55岁。40多年前,正是他们修建起了举世闻名的大寨梯田。如今,仍是这些老人在侍弄着这400亩土地。
比起1992年郭凤莲在上海时的那个百万元梦想,大寨已经走得很远了。大寨已经完成了从昔日的“政治品牌”到今天的“经济品牌”的转变。
郭凤莲曾讲起自己对企业的理解,在她看来:“家里有个好媳妇才能过个好光景,家里头没有好媳妇就过不上好光景,有钱也不会花。每一个企业的当家人(就是这个角色),你总经理当好这个家,这个企业就可以做好;你总经理当不了这个家,这个企业就越来越完蛋。”
历史是无法割断的(4)
大寨村党支部书记,大寨经济开发总公司董事长,这两个角色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极其融洽地聚集到郭凤莲的身上。她从没忘记那些开创了大寨辉煌的人们。
郭凤莲制定了一系列的养老政策,60岁以上的老人每人每月发放养老金,金额从1992年的每月40元调整到现在的200元。2008年重阳节,郭凤莲第16次组织老年人聚餐,除了按惯例发放保健酒和油之外,她还宣布了一条好消息:70岁的老人,每月都领300块钱,60岁以上是200块钱。只要大寨经营良好,养老金就会一年一年往上涨。
在大寨村,不光老人享受着特殊的福利。2006年全国正式实施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而大寨的孩子们从1994年开始,幼儿园到小学就已经免除了一切学杂费和书本费;考入大学的,村里每年发放800~1 000元的奖学金;村民全部实行医疗保险制度。如今大寨有1/3的村民已住在至少165平方米的别墅中,到2009年,还有40户农民将搬入新居。
人们的生活富足而安逸,一切似乎都很完美。但郭凤莲忧心忡忡。大寨有了新的生存之道,也有了新的忧虑。
井沟村在农业学大寨时期曾被称为“小大寨”。2005年,昔阳县号召“富村带穷村”,郭凤莲兼任井沟村党支部书记。现在,井沟村又叫“大寨二村”,因为交通闭塞,井沟村的人们自己集资,自己动手,修起了直通村口的水泥路。村里还出了好几个白手起家、自己办企业的人。而在大寨,现在维修房屋这样的事也都雇外面的民工来做,村里的人会干也不再干了。
2008年,一位记者记下了郭凤莲与“大寨二村”马村长的一段对话:
郭凤莲:你看井沟现在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一石一块也是人搞起来的。
马村长:都是两只手干出来的。
郭凤莲:现在人家看了十分感动,说井沟出了井沟精神,我说在井沟可以找到大寨精神,大寨现在找不到大寨精神。
马村长:逐渐逐渐地也有问题。
郭凤莲:是,你说大寨年轻人现在一出去就回来。宁肯在家里挣几个小钱,也不愿意去挣大钱,这都是贪图安逸,这就是小富则懒,他不想往前走,个人创业很少。
郭凤莲既欣慰于“大寨二村”的艰苦奋斗和创业精神,又失望于创业精神在大寨自身的淡化。为了鼓励大寨人创业,郭凤莲曾经组织大伙到“大寨二村”参观,她还多次在集体会议上表示,希望大寨村能出几位像井沟村那样艰苦奋斗、自主创业的企业家。但年轻的人们更喜欢过得轻松一点,娱乐一点,他们对于扑克和麻将的兴趣要远远大于梯田,大于昔日的光荣与梦想,大于今日的创业和开拓。
当尘埃落定,郭凤莲突然发现曾经激昂的精神气儿似乎被一些东西侵蚀得锈迹斑斑,而在市场经济中应有的创业精神却还没得到足够的彰显。正是那股精气神儿,让郭凤莲和大寨在低谷中重获新生。现在,怎样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保持大寨的创业精神?怎样在新时期给大寨人提供新的发展驱动力?我们依靠什么继续创造未来?这是郭凤莲最大的课题,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也是中国农村的课题。
经历过风雨沉浮的郭凤莲再次陷入思考。她知道,历史是无法割断的,无论是她还是大寨,今天都源自昨天,明天都始于今天。
郭凤莲希望:让岁月带走那些该带走的,留下那些该留下的。
“命运曾经向他关上了一扇门,但张希永为自己打开了一扇窗。”
1986年8月3日,一家不为人知的小企业——沈阳市防爆器械厂宣告破产。在今天,这样的消息根本不会引起媒体和公众的注意,但是在当时,这条消息却使全国为之震动。因为,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家正式宣告破产倒闭的公有制企业,《人民日报》在头版显著位置报道了这条新闻,而这家小小的企业只有72名职工,企业全部财产只有30万元。
在这72名职工中,一位叫张希永的年轻人陷入了绝望之中,他的妻子胡百君也在这个厂,他们还要抚养下一代。全家赖以为生的厂子突然破产倒闭,这个消息让毫无思想准备的张希永感到茫然。当时在人们的习惯思维中,国有企业是不存在破产倒闭这个问题的。当不可能发生的事情成为现实时,处在事件旋涡中心的人们顿感手足无措。
这一年,中国改革开放已经进入了第八个年头,城市改革开放也正向纵深推进,悄悄地改变着普通中国人的生活。
这一年,张希永26岁,是沈阳市防爆器械厂最年轻、学历最高的工人。作为新中国第一批与“下岗”这个词联系在一起的人,张希永的人生,从此被这起具有历史意义的破产所改变。
不经意间,张希永以“小人物”的身份走进了改革开放的编年史。
在惶恐与不安之中,张希永开始了为生存而挣扎的漫漫长路。命运曾经向他关上了一扇门,但张希永为自己打开了一扇窗。
今天的张希永,已经成为一名小有名气的个体演员兼婚礼主持人,他已经习惯了人们称呼他的“艺名”——阿希。
1978年:人生中新的一页(1)
我们今天的很多故事,似乎都要从1978年说起。
这一年年底,18岁的沈阳青年张希永翻开了他人生中新的一页,在高中还没有毕业的时候,匆匆结束学业,成为一名工人。
当时,还没有人叫他阿希,都叫他的大名——张希永。在1978年的中国,虽然“###”已经结束两年,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插队落户的历史还没有结束。但随着“###”初期狂热气氛的消散,上山下乡逐渐被人们视为畏途,想方设法逃避下乡成为许多年轻人的选择。
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中国城市中的工作岗位非常珍贵,接班顶替是那个年代年轻人就业的一个重要途径,常常是一个工作岗位父母亲干了一辈子,再传给儿子接着干。在沈阳这样一个重工业城市,能接班到国营企业工作也是当时很多年轻人的理想。1978年,张希永的母亲退休,为了抓住这个难得的就业机会,也为了逃避即将到来的上山下乡,张希永没等高中毕业,就顶替母亲的岗位成为一名工人。
张希永参加工作的那一天是1978年12月10日,多少年后,生活中的许多细节已经逐渐淡出了张希永的记忆,但是这个日子,张希永一直记得很清楚。
其实,张希永并不知道,就在他工作的前两天,因为一位在西双版纳插队的上海女知青的意外死亡,引发了震惊全国的云南知青回城运动,云南8万知青用######、卧轨和上京请愿等激烈行动,掀起了知青大返城的浪潮。第二年,长达10年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终于走进了历史,全国上千万知青像潮水般涌回到他们出生的城市。
这一年更早的时候,1978年3月,复出不久的###在与胡乔木、邓力群谈话时指出:
现在搞的上山下乡,不是个长期办法,农民不欢迎嘛!城市人下去实际上形成同农民抢饭吃的局面。我们第一步应该做到城市青年不下乡,然后再解决从农村吸收人的问题。
再早的时候,1978年2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李先念在谈到知青工作时说:
现在社会上对知青问题议论很多。四不满意是我讲的:知青不满意,社队不满意,家长不满意,国家不满意。
国家领导人的这些讲话虽然是针对知青问题的,但是用经济手段而不是政治手段解决就业问题的思路已经非常清晰了。
1978年进入人们记忆的还有一件大事,那就是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封闭的国门开始被重新打开,改革开放成为一个新时代的主题。
在1978年这个时间节点上,中国尚处于计划经济时代。在中国重工业基地的东北,国营大厂成为人们就业的第一选择,进了国营企业,就意味着终身有了保障。张希永现在谈起当年的国企,语气中还透露出艳羡:“大厂房,大设备,工人上下班,我就特别羡慕,瞅着他们特别牛,都是饭盒驮在自行车后面。下班了,整个气势磅礴,很浩荡地从工厂的大门出来。上班的时候厂子有音乐,那时候流行的就是什么《祝酒歌》、《年轻的朋友来相会》之类的。”
这些当年的歌曲中充满着年轻人对未来的期望,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从母亲那里接班得到的工作却让年轻的张希永感到有些沮丧。母亲退休的那家工厂是一个不足百人的小厂,当时的厂名叫沈阳市拖拉机总厂第六分厂,它的前身是街道组建的一个解决家庭妇女和家属就业的小企业。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1978年:人生中新的一页(2)
张希永工作的企业就在他家的后院,在参加工作之前,他对这个街道工厂非常熟悉,全厂就几十号人,大部分都是张希永眼里的“大娘”,年轻人很少。在1978年12月10日这一天,与张希永一同走进这家工厂的还有后来成为他妻子的胡百君,和张希永一样,胡百君也是顶替母亲进了这个厂,两家是几十年的邻居。
曾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