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火,旺点,干煸鳝片需要大火。”他丢了点蒜片进锅子里爆香。
“哦。”余然皱着眉头,思考方扬假设的事在现实中发生的几率有多少。
就在这时,余军跑来喊道:“方扬哥,你的电话。”
“然然,不要烧了,我先去接个电话。”方扬,急忙停住预备下锅的鳝片,丢下句话,跑去中堂屋接电话。
“然然,你坐到桌上一块吃嘛!今天的菜可多了。小叔叔和大伯父,二姑父,还有我爸他们商量着在街上菜场买个店面房,给奶奶招人办绣坊呢。”余军凑到妹妹跟前蹲下,神秘兮兮地透露刚听到的事。
“是吗?那很好呀。买大一点的房子,最好是楼上楼下,以后我们去镇子上念中学,就不愁没地方住了。不然每天早上六点就要起床,骑车赶去学校里上课。刮风下雨的,路上车子有多,天也没亮,太危险了。”一听这事,余然的主意顿时也来了。
“嗯!奶奶也这么说。”余军点头。
“小军,你妈妈喊你回去吃饭。”方扬进门,看见小脑袋凑到一块去说悄悄话,亲密无间的堂兄妹,心里有些不是滋味。
“然然,你真不去桌上吃那?”余军恋恋不舍,不死心地再次劝说妹妹。
余然摇摇头:“不去。你自己多吃点吧。我在这里,方扬哥哥都给留的。”
“那好吧。我先走了。”余军看了眼冷着脸的方扬,一路小跑溜走。
方扬瞥过坐在烧火凳上发呆的余然,沉默了下,告诉她一个好消息:“我朋友说找到一对和你描述差不多的姐弟,等人落单的时候,他会带人先救出来,送进派出所,他在里面有认识的人,可以帮忙立案。你到时可以去派出所里看看是不是他们俩?”
“真的吗?”余然喜出望外。
“烧火!”
“知道了,干煸鳝片的时候,火要大点。”
30 宋帝
隔天,黄道吉日,是个宜祭祖嫁娶的好日子。一早起来,余然刷过牙洗过脸,坐在厨房里的矮凳子上,双手托着下巴,等方扬上街回来给她带小笼包子吃。
在她百无聊赖地玩着衣角的时候,余妈妈牵着儿子余新从院子里跨进来,一眼看见坐在竹凳上的女儿,不禁笑道:“然然,怎么不多睡会?”她别过头,拉住躲在身后偷看姐姐的余新,教他喊人:“新新,这是你余然姐姐。快!喊姐姐。”
“弟弟好。”不等余新开口,余然站起来,笑眯眯地伸出手,表达内心的友好。
“姐姐。”余新飞快地扫了眼余然停在半空的小手,苹果般圆润的脸颊飘过一抹红晕,两只手紧紧揪住余妈妈的衣摆,不肯松手。
“你这孩子,怎么不跟姐姐握手呀?你们老师教的那首歌是怎么唱的?就是找朋友的那首歌。”余妈妈见此,心里不禁着急起来,她可不希望两孩子之间起什么隔阂,她这次回来的主要目的就是想跟余奶奶商量,把余然带到身边去养。不过,从余然不亲不热的态度来看,事情的可行性不大。十月怀胎养下来的女儿和她不亲近,余妈妈心里颇不是味道。
余然笑笑,满不在乎地收回手,刻意岔开话题:“没事,妈妈。弟弟认生,过几天就好了。你和爸爸要在家里留几天才回部队上去?”
一听女儿主动搭话,余妈妈心里的闷气一扫而光,喋喋不休地向她描述他们在那边忙碌而充实的日子:“已经定好一星期后的火车票了。然然,你过暑假的时候乘火车过来玩吧。妈妈在那边的街上开了家裁缝店,生意比较忙,平时也没空回来看你。你爸爸也是,部队上的事情特别多,忙得整天不见人影。再加上你弟弟的功课也紧,我们就更脱不开身了。等暑假的时候,你就跟着你奶奶乘火车过来玩几天。我们一家也好团聚团聚。”
“姐姐暑假的时候来玩,我们那里可好玩了。”余新窥看了眼姐姐,一脸害羞地开口邀请她去做客。
余然见状,莞尔一笑:“妈妈,今年暑假恐怕不行……”
“为什么?”余妈妈迫不及待地打断女儿的婉拒。
“妈妈,你忘了奶奶要在街上开绣坊的事了?”余然不紧不慢的举例子说明,她友善的目光始终盯着躲藏在余妈妈身后的余新身上,对长大了喜欢走南闯北的弟弟小时候表现出来的比女孩子还要羞涩的模样,感觉很有趣。
余妈妈恍然大悟:“哦?你不提我险些给忘了。对了,我跟你奶奶说了,店面房子的钱就我们一家来了,然后在楼上给你单独弄个房间,省得你上初中的时候风里来雨里去。等装修的时候,你自己去看看,告诉木匠你的衣柜、床、书桌什么的怎么做?”
即使女儿不在身边,但做母亲的心里仍然想把最好的留给她。
“嗯,我会说的。”余然点头。
这时,余军突然兴匆匆地跑进来,上气不接下气地和余妈妈打了招呼:“小婶婶好!”尔后一把拽过余然,拖着她到外面去看热闹:“然然,快走!有热闹看了。听说宋帝庙里的宋帝显灵了,今天看庙的老太婆一开门,一个叫花子跑到宋帝面前认罪,哭着喊着说,他下次再也不敢拐卖孩子了,求宋帝王饶了他一命。”
“有这种事?”余然惊愕。
“是真的。他们今天上街玩的,都亲眼目睹了这事。”
“那后来呢?”
“后来警察把那乞丐带走了,那乞丐一边走一边喊着宋帝王饶命,疯疯癫癫地说他夜里被一群鬼差抓到阎王殿里去审问,见到了真正的宋帝王。”
余军绘声绘色地描述令余然心头疑窦丛生,宋帝王显灵这类的事纯属无稽之谈,大概是有人借了庙会的势头,趁机做惩奸除恶的善行。对了!不会是方扬伙同他的那群朋友做的吧?不过想想不太可能,昨天吃好晚饭都十点多了,方扬没有作案的时间。
余然胡思乱想一通,跟着余军来到外面的树荫底下,抬头一瞧,村子上很多人都三五成群地围着一张小桌子,一边喝茶一边聊宋帝王显灵的事。她的眼神在人群里搜索了一会儿,瞄到小姐妹余丽霞的小身板,急忙举手挥了几下,示意她过来。
“然然,你这几天在家休息得还好吗?我原来想过来看你的,但我奶奶不准我来,说你在家养病需要安静,我这只麻雀去了,肯定会把你吵得连觉都睡不安稳。”余丽霞一靠近,马上亲亲亲热热地挽起余然的臂弯,叽叽喳喳地说着各种小道消息。
“你不知道,你不在学校里的时候,班上又发生了好多事。我们前天走着去烈士墓园扫墓了,你没去,真可惜!”
“我过了清明就回学校去上课。”余然的视线投向骑着自行车买菜回来的方扬,暗自猜测他与宋帝王显灵这件事的关系。
“然然,你在看什么?”余丽霞说了一大通学校发生的囧事,回过头来发现余然心不在焉,一双眼睛盯着前方的某处不动,她心里奇怪,不禁顺着余然视线的方向望过去,路口空荡荡的,阳光洒在沥青色的柏油路上泛出刺目的光泽。
“没看什么,我只是在想宋帝王显灵的事。”余然收回目光,轻轻地笑了两声。
“这有什么好想的!”余丽霞不以为意地说道:“我奶奶说宋帝王显灵也不是一次两次的事了。在她年轻的时候,就发生这种事。她说,那个乞丐一定做了很多丧尽天良的坏事,所以宋帝王显灵惩罚他了。”
“丽霞,下个星期天我们一块去大竹园里探险吧?”余然突然提议。
“好呀!喊上你哥哥姐姐他们,我也喊上我哥哥,我们一块去找传说中的宝藏。”余丽霞一听,兴致立即被提起来了,掰着手指头,细细数落村子上可以跟着一块去探险的孩子有多少?
“那说定了。我先回去了,我家今天要上坟,比较忙。”余然挥挥手,喊上蹲到大人堆里去打探消息的余军,俩人一前一后跑回家。
一踏进大门槛,便看到方扬招手要她过去,余然和余军说了声,拔腿跑过去,凑近一看,发现他眼睛周围的黑眼圈很重,似乎昨晚没睡好。
“那个宋帝王显灵不会是你做的吧?”她左右觑看了一眼,踮起脚尖,贴近方扬的耳畔,压低声音问道。
“吃你的包子去。”方扬瞪了她一眼,不睬她,自顾自地整理上坟要的食材,豆腐、千张、鱼肉等。
“小气!”余然咕哝了一声,跑去灶台边吃她垂涎已久的小笼包子。
31 香包
上午九点半左右,家里的亲戚不管远近基本到齐了。
住在W市太湖边,一年难得回两趟娘家的大姑姑,今天也破天荒地和丈夫窦家清一起,带着一双儿女回来上坟了。大女儿窦丽芳中专毕业后在一家饭店里暂时找了份包馄饨的工作。儿子窦文轩刚上初中。
城里人到了乡下,兴致一般都很浓郁,喜欢在田野里走走看看,到处赏玩一番。余然这两个从小在城里长大的表哥表姐自然也不列外。於是家里的男孩女孩泾渭分明地分成了两派,男孩子跟着余军,看他玩木雕石雕;女孩子跟着余然,看她平时绣的东西,练的书画。
窦丽芳面带微笑赞叹:“这是香包吗?好可爱!”她白皙红润的掌心里托着一个乒乓球般大小,用五色丝线缠绕绣制的粽形香包。
“这个真的给我?”她一早就知道小舅舅家的女儿跟着乡下的外婆学绣花,只是不晓得余然的手艺竟如此灵巧,一个小巧精致的香包便将她隐而不发的灵秀才气烘托出来了。
“哥哥姐姐弟弟妹妹每人一份。端午节的礼物。”
余然眉眼弯弯。这些小香包是她在乞巧殿里跟着素客幽客学做的。用的材料也都是花仙们平时裁剪布料多出来的边角料。为了公平,她一律做成粽形,香包的大小、图案、点缀的盘长结、流苏、菩提子都一模一样,不分彼此。
“这个得做好久吧?”小姑姑余菊芬家的大女儿胡娟眼含羡慕,手里散发着药香味的精致香包,勾起了她埋藏在心底里想学绣花的兴趣。她比余然大半年,俩人同岁。
“然然,你能不能教我做这个?端午节快要到了,我想自己做了送给朋友们。”
“姐姐,你学了也给我做几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